书城历史武威通志-人物卷
2666800000016

第16章 本籍人物传略(10)

奋翼对此泰然处之,他像治邻水一样治筠连,使两县都得到大治。云南的强人入四川,筠连当其冲要。奋翼修缮器械,训练兵丁,筹备守具,严阵以待。匪距筠连仅几十里,咋舌不敢入。而奋翼竟积劳成疾,仓猝离职治疗。一个多月,筠连陷没,奋翼闻讯非常伤痛。同治六年(1867)六月,卒于成都寓所,享年72岁。归葬于镇番某原。奋翼平生不问钱财,在四川为官二十年,始终布衣,身后无余财。但他性善施济,镇番教谕廖某,四川候补从九品张镇海,均与他有旧情,此二人卒,贫无以葬,他尽其所能帮助办理后事。夔守恩某卒于官,奋翼代理夔守,应得关税万金,他全部送给恩守的母亲说:“以此为太夫人甘旨费。”居官稍暇,召诸生入署,执经讲授,好像一位塾师。著《四书起解》《周礼集字》等书。

张奋翼于道光十年谒镇番何氏大庙,在壁间题词:“积善乃遗厚爱,作恶终有灾殃,心存一念效忠良,何用俯仰穹苍?志似真金百炼,心同皓日争光,眼前得失与兴亡,天际浮云一样。”又云:“立心顺乎天理,前程管去消长,他是我非莫争强,忍耐些儿为上。礼乐诗书当学,酒色财气休尝,中间点检旧行藏,方是男儿模样。”(《笠云山房诗文集·翥南张君墓志铭》《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镇番遗事历鉴》)陈作枢

陈作枢(?~1870),字瑶卿,号星楼,甘肃武威县人。很小就离开了父亲,由母亲抚养。他深知孤儿处境的艰难,所以从小就发愤读书。道光十七年(1837),中举人第一名。道光甲辰二十四年(1844)成进士,二甲五十七名。部选江西安远县知县,以母老未赴任,改选陕西洛南县知县。后丁母忧去职。服阕后,代理西乡、白水知县,调长安知县,升商州知州,加知府衔。所到之处,为百姓兴利除弊,如饥似渴。尤能因地为治,刚柔疏密,灵活运用,不拘一格。洛南地接湖北、河南二省,西乡南临入蜀口隘,外奸错寄,俗杂讼多。作枢到任数月,清办了积案,奸猾自动远逃。

作枢常微服私访,民间疾苦冤情一清二楚。鼵县有人煽动骚乱,同僚推作枢去治理,他先捕首恶,继拘胁从,一个多月即告太平。关中遭蝗虫,上级官府布置各县捕蝗甚急,作枢说:“蝗,一灾也;加以捕蝗之扰,乃二灾矣。”他斋戒虔祷,为文告土谷之神,一两天蝗虫全灭。白水城外起战乱,而城垣久坏,城内又无水泉。作枢命兴筑代赈,在南城墙下挖了水井,民不乏饮,得以为守。总督派大兵驻同州,命各县采运军粮,白水县运输的粮多,而花费较少,总督以为奇,命将白水的办法推广到其他各县。安徽、湖北驻军奉命西调,都要途经商州,兵饷武器拥塞了道路,军队纪律不严,不免扰民。作枢采用了雇役滚运法,乡村都照办,省掉了很多麻烦,对过往的军人礼貌接待,以诚相见,将校感激作枢的廉直,约束部下莫累陈使君,兵民都很高兴。作枢赈饥兴学,修举百废。但是精力已瘁,积劳成疾。同治八年(1869)正月,辞去知州,州民攀留不得,为立长生牌,列入名宦祠。同治九年(1870)九月初八日,卒于长安邸舍,年六十有余,因凉州道路不通,遗命灵柩暂停长安,作枢性清刚豁朗,平时爱人喜士,一片坦诚,没有距离。纠过绳邪,则疾恶如仇,不留情面。居官事上,忠厚朴实,绝不花言巧语。事有不可,据理力争。上官开始对他的耿直很反感,时间长了愈敬信。长子健,庠生,先卒;次子倬,知州衔,陕西候补布政使经历。同治十年(1871),作枢灵柩厝于长安县某乡。(《笠云山房诗文集·商州直隶州知州陈君权厝志》)傅培峰

傅培峰(1805~1858),字南山,号藕村,因家居苏武山之麓,又号苏麓。甘肃镇番人。少时家贫,忍饥求学,有时整天吃不到一点东西,从不告诉别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二十七年(1847)成进士。咸丰三年(1853),选江西宜黄县知县。这时义军势方盛,江淮道路不通,培峰带侄儿建远拿点简单的行李,抄小路步行赴任所。到任后,披露肝胆,忙于政务,积瘁成疴。上官得知培峰病重,派人代替他的职务。代者闻警故意拖延,义军逼境,孤城无备,居民逃散。耆老都到县署劝培峰赴省请兵,他不愿离县,誓以死殉。话没说完,已有几十个强壮汉子进来逼他出署,他便星夜赴省,未到省城,县城已陷。时在咸丰六年(1856)三月。南昌兵少,无以应付。培峰捶胸痛哭,日夜操劳不安。奉委协助办理粮饷,又委查乌沙港渡口,皆徒步上路,不要薪水及夫马费用。咸丰八年(1858)三月,清军收复宜黄,培峰再任县令。宜黄为义军占领已二年。培峰“抚疮痍,理残烬,治军书,督练勇,振刷堤防,事皆躬亲。”毁坏掉的祠庙他修葺完善,被害的士庶家属他都一一抚恤,“敷教兴学,减俸周贫,苟利于民者,罔弗筹也。”这年夏天,邑大饥,他设米厂四处,以平价出售,民赖以活。兵荒之后,上官索租方急,培峰报告惨状,请免去前二年赋税,上了三次奏折,都不批准。天灾人祸降临,义军再窥宜黄。培峰命城乡各训练兵丁数百,选择有组织能力的绅士率领。又命每户抽一名壮丁,为联甲以应警急,五日一亲阅,流涕激动,众皆感奋誓死。义军至崇仁,宜黄分兵守险。留举人黄秩鼶等守城垛子;孤岭尤为要冲,培峰自己把守。力杀数百人,义军退却。竟以火药不够用,终于失败。培峰立即入城,派人调三乡联丁,派出的人尚未回来,义军已蜂拥城下。培峰自知大势已去,穿朝服向北面叩首,自缢于公堂。气未绝,被义军抓获,逼迫他投降,问城乡联结是谁的主意,培峰回答:“杀你们是我的职责,今生不能杀你,死后犹当砍你的头!”大呼跳跃,离地尺许。义军刺他,骂愈烈,遂遇害。义军将其尸抬到小东门外,支解而焚之。义军退,宜黄士民往收其骨,得朝服靴底,并残骸数段,且哭且敛,哭诉上级,请建祠以祭。上级入奏,奉旨照办。咸丰九年(1859),培峰的侄儿建远扶柩归,七月某日,葬于镇番县东乡之某原。同死者有举人黄秩鼶、张受勤,武举纪凤翔,皆奉旨得从祀。培峰居家,“济困乏,恤婚丧,不以贫自解。于师友故旧尤笃。”兄弟分居,分给他的财产他不要,分家前的三百金外债他独自承担。次兄某过继给外人当儿子,且迁徙在外,培峰又承担其外债三百金,且抚养次兄的两个儿子,教其读书,长子建远为诸生。培峰主讲苏山书院,士风日向上。他创建了奎星阁。镇番人民怀念他,请准建了傅公祠。培峰生于嘉庆十年(1805)正月初四日,卒于咸丰八年(1858)八月二十日,年五十四。娶白氏,初未有子,养兄子挺远为己子,后自己生揆远,能读父亲书。(《笠云山房诗文集·宜黄令傅君墓表》、《镇番遗事历鉴》)张兆衡

张兆衡(1788~1848),字仲嘉,号雪槎,武威人。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享年61岁。父耀文,生兆衡兄弟四人,兆衡为长子,于嘉庆十五年(1810)中举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成进士,选庶吉士,道光二年(1822)散馆改授知县。他未去做官,请假归里省亲。其间,先主讲兰州五泉书院,复聘主讲兰山书院,以所得薪俸赡养父母双亲。道光二年丁母忧。道光七年(1827),父亲去世,兆衡万分悲痛。释服后,道光十三年(1833)赴京谒选,任山西和顺县知县,调曲沃县知县,道光十五年(1835)、十九年(1839),两次充任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朔州知州,视事一月,以疾告归。

兆衡为政,敦大体,不尚苛细;而剔弊锄奸,绝不姑息。他刚到和顺县,看见路旁空地,残壁断垣,经询问,知是书院旧址,因经费无着,荒芜如此。兆衡慨然号召,募捐修复,书院竣工,请师招生,教育事业正常进行。漳河两条支流环抱和顺城,仓廒所储粮食容易霉变。

过去仓廒地面需要铺地板,费用向民众收取,吏胥狼狈为奸,一年更换一次。兆衡登记数目,每年铺地板事,由百姓自己办理,领旧更新,宿弊以除。和顺产何首乌大如栲栳,权贵们视为珍贵补药,下令严加搜刮,以充军饷。悬崖峭壁,民不堪命。兆衡常说:“地力是有限的,何首乌的生长是有它的自然规律和过程。等它长成了持献也不迟。”道光十五年,天大旱,无收成。兆衡奉命去办理乡试,临时代理知县为了讨好上官,报了六分收成。兆衡心念民困,乘空隙回和顺,给百姓出主意说:“你们收了这么一点糠核,还不能自用,难道非把你们逼死不行!你们不要害怕,公粮等到来年再说。”而上级公文再三催逼,限期纳粮。吏员们窃窃私语,为兆衡的安危担忧。百姓勃然相告:“张公为我们活命,是拿他的官给我们活命。我们不急张公之急,就不是人。”第二年,风雨适时,收成好,农民争先恐后地交完了公粮,兆衡“循声大著”。

由于有和顺县的政绩,张兆衡调任曲沃县知县。曲沃县情况复杂,号称“难治”。积案很多,连年不决,“讼师蠹役,调唆鱼肉”。兆衡加紧办案,秉公执法,原告被告,心服口服。

一个月处理完了多年的积案。衙役无处勒索,“折签反诬”;兆衡“立破其奸”,严加重惩,坏人个个孤立。王三娃是曲沃县的头号坏蛋,结党出没,在城乡干尽了坏事,无人敢问。

兆衡不动声色,突然派人捉拿归案,一一宣布了他的罪状,杖击毙命,黀境称快。有一天,兆衡单骑出动,马后跟了很少的几个壮丁,兆衡也不告诉他们去哪儿。他来到了古城壕的一个偏僻角落,这是土匪的巢穴,诱骗淫赌,倾家荡产。吏役是土匪的耳目,这个据点无法破获。知县的突然到来,群相惊窜,壮丁追捕,一个也没有逃脱,这一藏垢纳污之所,从此得以肃清。兆衡将这块地方僻为考院,在众绅士的踊跃努力下,大功告成,“颂神明焉”。

兆衡平时性开朗,喜交游,宾朋相聚,咏诗饮酒,往往至深夜,兴犹未尽。做官后严以自律,公宴应酬,酒过三巡,他自谦不胜酒量,宴饮适时结束。他曾和牛鉴谈心:“我改官后,在兰山书院侍奉父亲。父亲从容教诲说:‘我原来希望你科第起家,荐历清要,有所表现。

今天你要作县令,县令不容易作啊!过去人常说: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数世冤。我常警惕这些话,你一定要小心谨慎!’我每次想起父亲的教导,手心里捏了两把冷汗。”(牛鉴:《张兆衡墓表》,现藏武威文庙)

牛鉴

牛鉴(1785~1858),字镜堂,号雪樵,武威人。牛鉴聪颖而好学,嘉庆十八年(1813)乡试中举;十九年上京会试,以进士第七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职务。于道光二年(1822)任山东副主考官,道光三年迁御史、给事中。道光八年授云南粮储道,五年后调升山东按察使。山东案牍繁多,他秉烛审阅,悉心处理,每至夜半,仍不休息。在任期间,他和巡抚商议设立了义仓,并制定管理章程。道光十五年(1835),补授陕西布政使。他素知陕西各州县设有差局,随意向百姓摊派劳役赋税,百姓负担很重,不堪其苦。他通令各地调查帐目,节约开支,并多次捐银,发放救济粮价款,提倡修建丰备仓,储粮备荒,结束了陕西原无储备粮的历史。

道光十九年(1839),牛鉴升河南巡抚。期间,他作了四件事,受到百姓好评。一是整顿吏治,严格对各级官吏进行考察;二是关心百姓疾苦,扶持贫困地区;三是兴办教育事业,严禁官绅贪占教育经费;四是治理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