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鼲是一位为政清廉,忠于职守的好官,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为许多人所称道。宁化伊秉绶说:“宗风海内推韩杜”。说他的诗写得和唐代韩愈、杜甫一样好。武威潘挹奎说:“为诗力追盛唐,五言尤工,沉挚于子美为近。”无锡秦瀛说:“各体皆胜,而五言尤工。……大略根柢李杜,而兼取高、岑、王、孟诸家之长,渊渊乎盛唐之正声也。”著有《念初堂诗集》4卷,收古近体诗328首,另有吴镇序嘉庆刊本(桐圃诗集)。
刘作垣
刘作垣(生卒年不详),字星五,武威县刘官寨人。祖先世代务农。父亲是秀才,在当地设馆教学,为人宽和,乡里人称为才者。
作垣早年中举。乾隆二十六年(1761)中进士。曾任安徽舒城县知县,泗州知州。罢官归里后,先后在肃州书院、凉州书院任山长(山长,即书院院长)。
他在舒城任知县时,以勤于职守,公正廉明,博得了“玻璃刘公”的雅称和“好县官”的美誉。一次有兄弟俩为争家产到县衙打官司,为了打赢官司,都暗地里争着给他送礼。而他一次一次地收礼,却不断官司。一天,他把两兄弟叫到县衙,把他们送的东西拿出来,对他们说:“这许多东西都是你们悄悄送给我的。你们不应为争先人的家产打官司,更不应为争胜负拿钱财送人。”说得两兄弟都惭愧得哭了。于是把东西退还给他们,兄弟俩从此便和睦相处。这件事很快被传开了。不久,便晋升为泗州知州。
在泗州任上,因审理一个案子被欺骗而受了牵连,罢官归里。回乡后,先后应聘到肃州、凉州书院任主讲。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辅导学生作文,他选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好文章,编成教材讲解,并让学生熟读。他的学生文章都写得很合乎章法。他执教严谨,在他的教育下出了不少有成就的人才。清代著名学者张澍少年时就曾受教于他的门下。
他教学不仅重视传授知识,也非常注意育人。每天起床后总要到学员住处巡查,发现偷懒的学员,就以自己为例加以训导,激励其奋发向上,并表彰勤于学习的学生以策动后进,形成了学生之间互相劝勉,相互激励的良好学风。
潘挹奎
潘挹奎(1783~1829),字太冲,号石生,又号凫波,武威县人。据他所写《家四学博传》称:“潘氏先世为齐人,前明迁河西,讳惟诚者,官镇番游击,死土寇之难,执干戈卫社稷,邑人哀之,立祠祀焉。后裔卜居武威,遂为武威人。”
潘挹奎的生年,据张澍所撰《潘石生传》记载,他死于道光九年(1829),时年46岁,据此推算,其生年当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
挹奎家四世“学博”。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勤奋好学,嘉庆十三年(1808)25岁时考中举人,中举后以教书或作幕僚为生。二十四年他36岁时,考中进士,随即被派到吏部任考功主事。从此住在京城(今北京),直到病死。
挹奎生性豪放,爱交朋友,能急人之急。他居官京城期间,为帮助武威县赴京应考者,把官薪的大部分用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生活得很简朴,有时甚至缺衣少食。对于考试落榜的人,他除了供给食宿外,还于公余亲自为其讲授补习,督促按时作文,因此他家成了北京城里有名的“潘歇家”。张澍在潘挹奎死后写的《潘石生考功传》里说:“今世如君厚天伦,敦信义,履艰险而不渝者几人!如君轻赀财,抚危困,以友朋为性命者几人!”生动地概括了他的为人。
挹奎自到吏部任事,在京城里耽了近十年,有不少诗文传世。他尤其留意家乡文献、乡贤事迹的搜集,撰写了《武威耆旧传》,张澍为该书作了序,并出资刊行于世。还著有《通鉴论》十六篇、《论论语》六卷,惜已散佚。诗集《燕京杂咏》和《文集》都未刊行。
潘中吉
潘中吉(?~1782),字蔼如,号戊斋,镇番人。清乾隆九年(1744)举人。30岁时任沔县(今陕西勉县)教谕,迁庆阳教授。后任巩昌(今甘肃陇西县)教授,升即墨县(今山东即墨县)知县。当时,即墨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富裕。人民习惯于闲情逸致的生活,有的早晚三五成群饮酒,有的聚赌以寻欢乐。中吉到任后,认为酗酒赌博是讼争的开端,是盗案发生的根源,决计改变这种风习。他做了两块铜牌,上刻“酗酒者拿,获酗酒者释放。”“赌博者拿、获赌博者释放。”谁犯了这些条规,胸前挂上铜牌,游街示众。如有再犯者,照此办理。这样互相监督,积习很快得到了改变。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南巡,途经山东时,中吉承办郯子花园行宫的接待工作。他按照常规作了准备,再没有消耗民财。上级官员派人来协助他做接待工作,驿站上突然增加了许多人员和马匹。他说:“这分明是在加重百姓的负担”。
便捐出自己的俸禄以供应这些人马的费用。不久,中吉发现县监狱内有一冤案,原案已解送刑部审理。他亲自调查核实,准备建议刑部平反,有人却以怕惹事阻止他。他说:“保住一个七品官,和杀掉一个无辜的性命,哪个重要?”在他的坚持下,终于更正了这一冤案。即墨人尚书郭的孙子郭鼳驻守甘肃、西宁,因下属官员犯罪而受株连,将要依法没收郭氏的家财。他认为郭尚书为官廉明,后人也不是直接犯罪,不应让人家遭此惨祸。经他多方调查禀报,郭家才予幸免。郭鼳被降职,任张掖知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中吉卒于即墨,归葬家乡。郭鼳前来吊祭,在灵堂痛哭不止。
潘中吉为人豪爽,诗和古文都做得很好,牛运震很赏识。著有《坚厚集》,已散佚。还有《栈道杂诗》1卷,《戊斋制义》1卷。
谢鏊
谢鏊(1717~1800),字文三,别字云峰,凉州镇番县(今甘肃民勤县)人,敕封文林郎,晋封奉政大夫。
鏊幼时过继叔父,性至孝;轻薄资财,对同祖兄弟多谦让;遇有纠葛,忍耐豁达,不形于色,故称为“孝友”。喜欢读书,20岁为诸生,因文章写得好,在学校里很有名气。七次应乡试,都没有考中,而他对此全不在意。在云川教学,先教生徒怎样作人,再教怎样作文,十余年间培养了不少人才。后在家乡设馆授徒,远方的学生慕名而来,校舍都几乎不能容纳了。其子谢葆澍任山东安丘县知县,他写信教导:“行可以告天之事,存无欲害人之心”。乾隆五十五年(1790),他就养安丘官署,时刻勉励儿子要爱民培士。他说:“我一生想考取功名,借做官以展所学,而终不能如愿。今天远离家乡来到这里,为的是早晚提醒你的不足之处,希望你做一个清白吏,不辜负朝廷的恩德。”两年以后,他西返故乡,还谆谆教诲儿子要“平性气,体人情”。由于父亲的关怀,葆澍为官廉明,乾隆五十九年,举卓异受到引见。
谢鏊晚年由岁贡选授隆德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儒学训导,以年老辞不就。嘉庆五年(1800)正月卒于家,享年84岁。应其冢孙谢集成邀请,嘉、道间武威籍著名学者张澍为谢鏊夫妇撰写了墓志铭。文章收入张澍《养素堂文集》。(道光五年《镇番县志》)谢葆澍
谢葆澍(1745~1810),字雨甘,又字莲湖,谢鏊的长子。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在家乡教学。对维修苏山书院贡献甚大,“士林戴德”。
乾隆五十二年(1787),大挑一等,他被分发山东,代理临朐、益都等县知县,不久即任安丘县知县。他勤于民事,善恶分明。兴利除弊,不稍懈怠,尤善断狱。邻县有大案要案,上级往往委派他去审理判决,“明允称一时”。他坚持“崇学校以励俗,锄强暴以卫良,立法严明,恩威并济”。和当地士绅倡修学宫、编写县志,极力振兴文教事业。嘉庆六年(1801),乡试中,他任副考官,发现了一份特异的试卷,便热情推荐;而“主司疑用事或讹”,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他引证古籍,据理力争,录取了这个考生。发榜后,才知道该生名桂馥,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安丘东北有郑公乡,系汉儒郑玄的故乡。田被沙压,户口逃亡。他申请免除了沙压田地的赋税,招回了外逃的郑氏后裔,使其安居乐业。
嘉庆五年丁父忧,接着又丁母忧。嘉庆十五年(1810)赴京补官,至山东东明县访友,以微疾卒,年66岁。
谢集成
谢集成(生卒年不详),字振之,谢葆澍的长子。清嘉庆三年(1798),在顺天乡试中考中举人。青年时聪慧好学,文章写得好。为文本于经史,父子济美,自成一家。当时,本县科甲鼎盛,惟谢氏一家称最。主讲苏山书院时,与诸生说经论文,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如父兄诲子,镇番文风大变。学宫倾圯,他倡捐重修,并亲自规划监修。又集资立文社,以为本县参加乡、会试者赞助盘费之用。道光五年(1825),他编修《镇番县志》,事赅文简,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县志。后任陕西富州州同,又调任商州知州,代理砖坪厅职八年。所到之处,皆有政声,受民爱戴。后升陕西汉阴厅通判,未履任即卒,士民挥泪,树“德政碑”。
谢集梧
谢集梧(生卒年不详),字东园,谢葆澍次子。清嘉庆丁卯(1807)举人。性方正,学有根底。道光五年(1825)与兄集成纂修《镇番县志》,网罗故实,参以见闻,事竣付梓。倡募巨金,修葺圣庙、学宫,继往开来,尤为当时士林所推崇。官陕西渭南县教谕后,刊立学规,秩序严整;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渭南民众所称道。
陈炳奎
陈炳奎(1811~?),字莲樵,武威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道光十六年(1836)考中秀才,以后曾几次去西安参加乡试,都未能考中。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选授灵台县学教谕,因年老未到职。
炳奎少年时,先后就学于郭楷、王于烈先生门下。郭楷是乾隆时进士,诗人,对他言传身教,尤其在作诗方面影响颇深,师生感情甚笃。
炳奎一生过着田园生活,写诗是他的第一爱好。遍读《诗经》《楚辞》以下历代诗人的诗集,主张“诗贵清灵语不虚,亦凭学力览群书。读破万卷笔有神,扬华鼴藻缀琼琚。”在历代诗人中,他对陶渊明的诗作和为人倾心之至,写过许多以“陶”为题的诗,可见他爱陶之深切。他的诗清新恬淡,颇有陶诗风格。他主张“以己之心思,写己之性情”,和清代性灵派倡导者袁枚的主张相同,他写诗很少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捕捉、描绘事物,抒发内心的感情,具有独特的风格。
同治十二年(1873),他把多年写的一千多首诗加以筛选整理,选出了825首,分为8卷,名为《古柏山房诗草》。
炳奎还工于书法,能画,善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张美如
张美如(?~1834),字尊五,号玉溪,又号第五山樵,甘肃武威人。清代甘肃著名书画家,擅长写诗,文章也写得很好,“洋洋洒洒,下笔数千言,顷刻立就,清隽超拔,迥出异常”。但是他不屑以此争名于时,而喜欢谈论时务,如兵制、钱谷、吏治、民风等等,都要讲求它的源流得失。他很蔑视那些只尚空谈,不务实际,不能学以致用的所谓文人。
张美如于嘉庆十二年(1807)考中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十四年(1809)散馆,授户部主事,因亲老辞官回家侍奉。道光二年(1822),入京补官,升户部员外郎。因失察捐纳事降职。当时和他一起做官的人想留他继续供职,好争取将功补过,而美如毅然弃官回到了故乡,对功名利禄丝毫没有留恋的意思。不到三年,有恢复他官职的诏命,朝野的一些老朋友都殷切企望他再能回到朝廷;“美如则优游林下,耽翰墨,悦琴书,引掖后进,以为名教自有至乐”。
张美如一生做官的时间很短,而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工作。就在他中举人以前,嘉庆十一年(1806)他在镇番县(今甘肃民勤)苏山书院教书,写了《丙寅予主讲苏山书院阅诸生文有感二首》等诗篇。《白亭秋望》描写了当时镇番县的秋景,抒发了他的思古之幽情。诗曰:“白亭秋暮野云沉,草树苍茫大塞阴。鸿雁声中游子梦,黄花时节故园心。戍空旧垒狼烟息,城压荒沙雉堞深。古庙犹留苏属国,西风凭吊欲沾巾。”嘉庆十六年(1811),即他任户部主事以后、户部员外郎以前,曾在凉州天梯书院教书。他最后一次弃官回乡后,又主讲凉州天梯书院,以后又主讲兰州兰山书院。道光十二年(1832),主讲西安关中书院。道光十四年(1834),病卒于关中书院。清蒋宝龄《墨林今话》对张美如的山水画评价很高:“工山水,澹远似云林,苍厚似大痴。
兴之所至,挥翰伸纸,顷刻立就。然不肯多作,故流传绝少。”美如身后,诗文书画大部分都让他的学生们拿走了。
路彩云
路彩云(生卒年不详),字香衢,镇番县(今甘肃民勤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博涉经史,文章写得好。曾参与编修《镇番县志》,后讲学苏山书院,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慕名投师名下者常达数百人。桃李芬芳,为士林推崇。
马起凤
马起凤(生卒年不详),字栖梧,镇番县(今甘肃民勤县)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举人。他勤学好义,凡遇修理孔庙、振兴学校等大事,皆慷慨以巨资捐助,毫不吝啬。他敬老恤贫,崇儒重道,纯朴诚实,品端博学。道光五年(1825)续修县志,搜辑采访,不遗余力。后官陕西岐山教谕,振兴文教,无异桑梓。
曹秀彦
曹秀彦(生卒年不详),字书升,镇番县(今甘肃民勤县)人。博学强记,为文奇丽不古。道光五年(1825)考中举人。官陕西肤施教谕。肤施有士充里长之俗,长官常以平民待士。秀彦到任后,申文力除积弊,一时学风大变,士儒咸知自重。秀彦任满归里,赡养事亲,以孝闻名。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三设里塾,重讲苏山书院,尤以敦品励行为先务。教学数十年,科甲蝉联,桃李成荫门下。如进士傅培峰、卢植桂等均以政绩卓异,闻名当时。他和谢集成等人纂修的《镇番县志》体例谨严,资料翔实。至于监修学宫,劝立文社,凡学校公益,毅然自任,不敢告劳。县令周古渔、李杏南曾联语以表其品学。
张奋翼
张奋翼(1796~1867),字翥南,一字秋涧,镇番(今甘肃民勤县)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旋联捷为进士。以知县分发四川。时四川民俗狡诈,号称难治。在那里做过官的人,即使用尽各种手段,犹多为下属暗中出卖。奋翼至四川,代理清溪、奉节知县,补邻水知县,调筠连知县。所到之处,以恩信施政,民亦竟不能欺。清溪地处交通要道,夫役差事苦了百姓。奋翼革除积弊,订出新的办法,既不误公事,又不扰民。县境内荒地很多,居民争占,为此有打不完的官司。奋翼申画疆界,均垦定赋,因地送水,土地得以灌溉,纷争平息,地尽其用。奉节县是夔府治所,大户上层,往往倚势干预政事,奋翼严惩不贷,豪右敛手奉法。奉节县大事多,奋翼事必亲裁,不让别人代劳,不用多的吏役。筠连土地贫瘠,民生艰苦。奋翼自邻水调筠连,是有心术不正的人在暗中给他捣鬼,同事和朋友们都感到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