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进入关键时刻后,朝廷考虑到牛鉴的才能和政绩,擢升牛鉴署两江总督。前任两江总督裕谦在宁波战斗中以身殉国。道光帝派重兵镇守浙江,让牛鉴防堵江苏。牛鉴赴任第二天即达上海,到宝山查看各海口情形。道光二十二年(1842)春,扬威将军奕经遭到失败后,牛鉴移驻宝山县署,与提督陈化成就近商议战守事宜。此时,集结吴淞口的英国战船已达七十多艘。六月,英军趁潮大举进犯,牛鉴亲自督战,击沉敌人轮船三艘,三桅船一艘,毙敌三四百人。但英军火力猛烈,炮台与战舰全被轰破,陈化成负重伤阵亡。牛鉴被随从极力劝阻,并扶上马,脱离战场,退至嘉定,宝山、上海遂相继失陷。
牛鉴上疏请罪,奉批折云:“该督身冒矢石,着暂缓治罪。务须振奋精神,力图补救,不可再有疏失”。朝廷又派耆英、伊里布至江苏,会同牛鉴处理抗英事宜。牛鉴接受宝山失利的教训,认为在海上与英军作战不利,便改变布防,把防守重心转为陆上防守,于各要隘口设防,堵塞主要河汊、江汊,以防敌舰驶入,并调集部分船只装满炮火器材,埋伏于焦山,以备英军舰驶入长江时以火攻退敌。之后,英军一万余人在京口登岸,湖北提督刘允孝、参赞齐慎迎战失败,镇江陷落,“居民被掳掠烧杀,非常惨酷。”
英军占领镇江府城后,向伊里布提出归还鸦片、赔偿军费和开放通商口岸等罢兵议和条件。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牛鉴虽未在条约上签字,但以地方官的身份参与了此事。不久,牛鉴以“防堵不密,贻误机宜”罪解京,并定为死罪,候秋后处决。次年九月,牛鉴被发往河南,交河南巡抚差遣委用。
咸丰三年(1853),赏牛鉴五品顶戴,署河南按察使,两年后告老还乡。咸丰六年,又赏二品顶戴。咸丰八年,病死在红崖山庄(今武威市高坝镇牛家花园)。
牛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官至从一品,政绩卓著。而在鸦片战争时,又因吴淞口失守,导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做了清政府的替罪羊,被钉在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在《清史稿》中,牛鉴被列入贰臣传,作为历史的罪人而立传警示后人。
尤渤
尤渤(?~1852),字海如,武威人。以行伍从征西宁黑番。嘉庆(1796~1820)中,移防阿克苏,升千总。道光初,随提督齐慎西征至阿克苏,战柯尔坪,擒斩很多,搜灭了南北山余匪。军驻乌什(在新疆西部,阿克苏河支流托什干河中游),剿布鲁特,战怎当山,战佳格赖,飞石中右腿,差一点骨折,晕绝落崖,一会儿跃马上,刺杀三人,敌溃走。战冲阿拉克,生擒首恶库尔图鲁克,以功升守备。道光七年(1827)夏,调赴喀什噶尔。先是清军收复四城,叛回首领张格尔已逃走,渤随同参赞杨芳、翼长胡超出喀浪圭卡外击贼爱里山,复出伊犁斯克卡外至铁盖山,同杨发、田大武等擒张格尔以归,转西安镇标都司。道光九年(1829)冬,西域又乱,渤率西安兵往剿,以叶尔羌围解,授巩昌营游击,调河南汝宁参将。当时同县牛鉴任河南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黑冈漫口黄河决堤,洪水泛滥,牛鉴命渤募小船拯救流殍,又飞命上游州县各运粮先后至,委渤监发,不重不漏,难民感激再造之恩。救灾中,渤七昼夜不解衣,奔驰泥淖中,靴底铁钉入脚心寸许。水灾平息,升荆紫关副将,擢寿春总兵。未到任,诏命移防嘉兴。二十二年(1842)春,移钱塘曹娥江。四月,英人犯乍浦,率师抵抗。英人又入犯江南,五月,调渤应接上海。英船入吴淞江口,距松江府城仅几里,渤设营以诱,另率兵埋伏黄浦,用连环枪炮轮番击退。六月,渤代理松江提督。不久,任命提督。松江临海,东南数百里一望平坦,守御困难。因承平日久,册籍虚冒,武备松驰。渤在江南任职八年,整顿戎政影响很大。道光三十年(1850),以病告老。两年后卒。(《民国甘肃省通志稿·人物志·尤渤传》)张尔周
张尔周(生卒年不详),字筱庄,镇番县(今甘肃民勤县)薛百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历任四川夹江、长寿知县。四川有个乡俗,新官上任,衙门里的胥役必须凑钱进贡,各为“夫马费”。代书有“戳记费”。尔周到任,一概摈却。夹江有棉花加工和销售市场,上官派人征收厘税,尔周请求少征,触怒上官,被罢官职。离任临行,行李简单,百姓自发捐钱赠送,他婉言谢绝。百姓为表达爱戴之情,纷纷表示,若不授受,决不放行。他勉强接受。
随即把它捐给当地书院。后任长寿知县,时值涪州鹤游坪出现叛乱。长寿和涪州接壤,尔周率民团赴州界平叛,擒匪首周章义等32人。事平,将叛产三千余金充归书院。长寿县大,诉讼案件繁多,官吏多狡猾,积弊成堆。尔周到任后,制定简明堂规,对积案分别新旧缓急,逐个解决。当地的惯例是,凡遇人命案件和盗窃案件,百姓都要交给断案费用,家贫者往往倾家荡产。尔周请示上官批准,由官方筹款开支相验、抬审等费用,不给百姓摊派。上官还将此办法推广到其他州、县。尔周在四川任知县数年,政清刑简,地方安宁,受民拥戴。后来,尔周历任陕西西乡、紫阳知县,政通人和,受民称颂。后调任甘泉知县。甘泉土瘠干旱,尔周请求陕西布政使发给库银一千两,开渠灌田,发展生产,拯民于倒悬。后补蒲城知县。时蒲城灾荒严重,饿殍遍野。尔周为民解忧,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卒于任。
格桑敦智嘉措
格桑敦智嘉措(1810~?),是青海乐都瞿昙寺活佛,塔尔尔第五十六代大法台,于藏历第十四饶迥铁马年即嘉庆十五年(1810)诞生在今天祝县抓喜秀龙南泥沟村藏族家庭。幼时被选为活佛,迎接到卓仓寺受出家戒,渐次完成沙弥戒。依知嘉拉然巴为师,讲读藏文和念诵德行,又从《量释论》《俱舍》和《毗奈耶》之间对大小绪论典都作了彻底地听受和思考,后在色康·罗桑敦珠嘉措座前受比丘戒,继而加入居巴札仓(密宗院)作了听受和研习。任塔尔寺第三十代医学院堪布时,认真扶持讲说和听受之规。咸丰元年(1851)登塔尔寺大法台座,作出各学院详细的清规。卒年不详。
扎题·任钦东珠
扎题·任钦东珠(生卒年不详),天祝藏区人,一生在拉卜楞寺苦读讲修,其著作《扎题文法》为藏区为数不多的上乘佳作,拉卜楞寺及藏区部分寺院作为僧人学习藏文的基本教材而广泛使用。生平事迹不详。
李铭汉
李铭汉(1809~1891),字云章,武威人。他的祖籍原在宁夏卫门城驿,明朝末年迁居凉州卫,故他为甘肃武威人。20岁时入县庠,24岁第一次参加乡试落榜。回家后刻苦学习,先后受教于尹世阿、张澍、陈世熔等名师门下,很得老师赏识,尹世阿称他“真正是读书种子”。
陈世熔说他“很有才能,也有骨气。”曾赠诗给他和伏羌王权云:“立身必古人,读书见大意。一介取不苟,久要言是记。笔下有风云,眼底无富贵。肝胆真吾徒,文学亦高第。百代有良史,独行子当置。”表示了对其为人和学识的赞赏。道光二十九年(1849)已40岁时,才考上副贡生,因此未能入仕,主要以教书为业,先后主讲凉州雍凉书院、甘州甘泉书院。
致力于经学研究,颇有造诣。学使胡景桂上疏推荐为陇上耆儒,光绪下令加国子监学正衔。
好学的精神老而弥坚,年已八旬仍每日早起读书,且日有课程。他学识渊博,经史之外,涉及天文、算术、舆地、军事、农业,不仅通达,而且深刻。尤其精于声韵、训诂学,著有《尔雅声类》四卷,《续通鉴纪事本末》110卷(九十卷以后为其子于锴所续),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刊行,颇有学术价值。
铭汉居家时,除读书、著述外,很热心地方上的事。同治元年(1862),他建议并协助县令朱某筹办团练,把城乡团练办得很好,为此陕甘总督奏请为他加中书衔。光绪八年,经他亲自调查武威县历年沙压、水冲地数目,报请豁免应纳粮764.8石,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对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他也非常关切,除主书院讲席外,还关心“文社”,及时建议撤换不称职的负责人,使“文社”免受经济损失,对资助乡、会试人员,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章嘉·罗桑益希丹贝尼玛
章嘉·罗桑益希丹贝尼玛(1849~1874),为青海佑宁寺(郭隆寺)第五世章嘉佛,于藏历土鸡年即道光二十九年(1849)生于今天祝县打柴沟镇石灰沟村。出生当年即于雍和宫被掣签认定为四世章嘉佛转世灵童。8岁去京,同治元年(1862)入藏学经,同治七年(1868)受比丘戒,九年(1870)回京任职,敕封大国师,赐金印。曾捐资修葺佑宁寺大经堂,向李家仓、扎家霍尔姜夏茸等赐“堪布”名号,同治十三年(1874)在京圆寂,享年26岁。
土观·罗桑旺秀夏珠嘉措
土观·罗桑旺秀夏珠嘉措(1839~1894),为青海佑宁寺第六世土观佛。于藏历土猪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生于今天祝县西大滩乡上泉沟。在三世嘉木样·罗桑图丹晋美嘉措座前受了出家戒和居士戒,并受独雄大威德、大悲观世音等灌顶。咸丰元年(1851)13岁时到塔尔寺入华丹夏珠琅(显宗讲修学院)学习。14岁时赴甘南拉卜楞寺,由嘉木样大师亲自担任经师,教授因明学。15岁时尊圣旨赴北京,觐见咸丰帝,帝对他十分崇敬,按惯例赐诰书封册。咸丰六年(1856)返回青海塔尔寺,接受全体僧伽晋谒和说法结缘,继返佑宁寺攻读五部大论和显密法承。咸丰十年(1860),在拉卜楞寺施放大量布施,为集会僧众讲解《兜率上师瑜伽颂》。在德赤活佛处受了胜乐、密集、时轮金刚等灌顶。以后,为佑宁寺的修复曾三次到内外蒙古、北京筹资。最后一次,因病未能返回。于藏历木马年即光绪二十年(1894)在北京圆寂,享年55岁。
华锐·罗桑饶布萨
华锐·罗桑饶布萨(1840~1912),俗称华锐饶布萨或华锐格西。清道光二十年(1840)诞生在今天祝县石门乡寺沟村的藏族家庭。民国元年(1912)在内蒙古布饶台寺院圆寂,享年73岁。他8岁入雅隆寺(石门寺)当班弟,成年后到拉卜楞寺院入贴散琅(闻思学院)学习。18年中,艰苦奋读,系统地学习了显宗的全部教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拉卜楞寺最高一级学位——多然巴格西(博士学位)。后又到隆务寺、夏琼寺、塔尔寺、郭隆寺、天堂寺等安木多藏区诸寺进行巡回辩经和学术交流,从此,声誉大振。
光绪二十九年(1903)住塔尔寺,后被蒙古布饶台寺聘为法台。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第十三世达赖因英国侵藏事件进京途中,曾在塔尔寺居住一年,和饶布萨交往很深,对他渊博的学识甚为崇敬,对其书法更是推崇备至,被聘为经师,后随十三世达赖入蒙古等地。
他为人谦虚,善于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在宗教、哲学、逻辑学、诗学等方面造诣颇深,尤其对哲学的研究有独到之处。他的文集在塔尔寺刻印发行。1988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将其数十万字的文集列入出版规划。他在梵文、藏文方面的书法功底甚深,各种形式运用自如。青海塔尔寺的佛殿壁上留有他的梵文笔迹,尤为精湛,在雅隆寺尚有他的书法遗迹两篇。
张齢
张齢(生卒年不详),宇雁初,古浪暖泉(今古浪镇暖泉村)人。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精通经史。光绪元年(1875)考取副贡生。十一年(1885)中举人。十五年(1889)考取第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福建省建宁、泉州等府知府。张齢文章论理缜密透彻,文风清新自然,很受学界器重。在任所,勤政务,恤黎民,声望颇高。其著述犹待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