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韫璧6岁丧父,鞠于母张氏。生而颖秀,稍长即知向学。成年后游湟中(今青海湟中),投明师攻读《尚书》,数载还家,补博士弟子员,继续深造。时,庶母逝世,他在西山下园内,孤身庐守三年,以尽孝道。他性情刚毅,胸襟开阔,乐于助人,善解事理,乡邻推崇佩服。他博览群书,凡前哲格言,好诗佳文,必潜心研读,悉抒独见,不落陈言俗套。客居凉州十余年,朋辈乐与交游,获益匪浅,慕名求学者甚众。后回和戎,其舍旁手植奇花异卉,每出游放情山水。嘉靖二十二年(1543)岁贡,任山丹卫儒学训导,“以作人励俗为念”,对课程的学习内容期限,考试的方式方法等,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且身体力行,严格要求。学生先是“惮其条教之密”,继而“人人乐从其化”,官民交口赞誉。嘉靖二十六年(1547)卒于任所,葬于古浪。
达云
达云(1551~1607),字腾霄,别号东楼,凉州卫人。畏兀儿族(即今维吾尔族)。其先世居哈密畏兀城(今新疆哈密市)。达云始祖于明初赴京进贡,忠义恭顺,屡有功绩。明成祖为了嘉奖他,升任试百户,遂定居凉州。高、曾、祖、父世代相沿承袭。
达云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四月袭父职。万历三年(1575)任西州防守。万历十四年(1586)正月,升嘉峪关守备。万历十六年(1588)升镇夷游击、永昌参将。调宁夏征讨有功,又调碾伯(今青海乐都县)。万历二十一年(1593)调庄浪(今甘肃永登县)。万历二十二年(1594)调任西宁参将。永邵卜是顺义王俺答的侄儿,部众强盛。与他叔父俺答乘西迎活佛之便,留据青海,与瓦刺他卜囊相勾结,成为西宁的边患。尤其是他们诱杀了镇守西宁的副将李奎,守边的官员不敢汇报,他们越发肆无忌惮。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九日,他们估计将士必然宴饮,便出动劲骑直入南川。达云的番兵侦察到了此事,云在要害处所布置了兵力,让番人绕出朵尔峡口外,埋伏在敌人的背后,云自己率二千精兵交战。战斗开始,伏兵忽起,敌人首尾不相顾,番人夹击,敌军大败。从峡外逃走的敌人,又遭到了番人的歼击。云获得了很多骆驼、马匹和兵器,立下了西陲第一战功。云所杀的把都尔哈,就是原来杀了李奎的凶手,其地点也是李奎阵亡处,时间也都在九月。总兵尤继先活捉了杀害李联芳副将的凶手。边疆人民对这两件事感到很解恨。
达云取胜后,预料到敌人肯定还会进攻,乃以雄厚的兵力候敌。刚过了一个月,敌人果然连结真相、火落赤诸部落,先围攻番族刺卜尔寨以诱官军。番人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便随了敌人,进逼西川。云率诸军在康缠沟安营,敌军全力包围,矢石如雨。云左右冲击,从早晨到下午,战斗了几十个回合。敌军死伤无数,乃用长枪钩杆专攻西宁军。西宁军坚不可破,敌人才逃走,云率众追了几十里地始收兵回营。云以这次战功升都督同知,承袭了凉州卫世指挥使。敌人每年侵掠番人诸部落,番人敌不过,遂被敌人卷了过去。这次敌军失败远逃之后,云立即集结各部番人七千多户,让他们重新恢复生产。永邵卜连犯明沙、上谷,达云都赶走了他们。云在南川获胜后,升任副总兵;后又任命他为总兵官,镇守延绥(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县)。不久,又让他镇守甘肃。万历二十六年(1598),永邵卜又侵犯西宁,参将赵希云等牺牲,达云受了牵连,停发了他的俸禄。甘肃、宁夏之间有松山(今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宾兔等占据了三十多年,屡为边患。巡抚田乐决定收复。云与副将马应龙、姜河、王铁块等分道袭击,拓地五百里。云以功进右都督。松山收复后,修筑边墙,分屯置戍。录功进左都督。失去松山的敌人,不甘心失败,乘官军撤防时又来骚扰,云据险邀击,取得胜利。加云太子少保。
达云为将,身先士卒,所到之处,未受挫败,为西北边疆的一代名将。万历三十五年(1607)秋,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不幸殉职,享年57岁。赠太子太保。子奇勋,万历末年任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总兵官。
孟良允
孟良允(生卒年不详),又名良胤,字元芳,明天启元年中举人,镇番卫(今甘肃民勤县)人。
学问精深、品德高尚。历任知县、知州,皆有政绩。后升户、兵二部主事、昌平道尹。清顺治元年(1644),征召叙用,良允却辞不就。当道竭力上疏举荐,仍辅昌平兵备道。顺治二年(1645)升河南按察使。顺治四年(1647)因政绩卓著,升浙江右布政使。后丁母忧归里,倾心于桑梓建设,曾创筑文社学宫,振兴教育,开办“同文社”,使回、藏、满、汉各民族子弟就学读书,为本县各民族大团结和睦相处做出了贡献。孟良允历官数十年,清正廉明,清风两袖。足迹所至,美声播扬。其著作有《最乐篇》《念贫吟》,编纂《镇番卫志》(今佚)。
李栖凤
李栖凤(?~1664),字瑞梧,武威人。其父李维新,明朝时任四川总兵。崇祯末年,栖凤任甘肃总兵。当时,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李栖凤奉命退往江淮一带。
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逼近扬州,二十日,占领斑竹园。李栖凤为史可法部下。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陷扬州,史可法壮烈牺牲,李等降清,被编入镶红旗汉军。后任秘书院副理事、山东昌道、湖广上荆南道等职。顺治三年(1646)六月,调任湖广布政使,十月升为安徽抚。清世祖御书“知方略”三字赐他,以示褒奖。
顺治十五年三月,晋升为兵部尚书。六月,又提升为两广总督,十七年加太子少保衔。十八年任广东总督,不久告老退休。
康熙三年(1664)病故。
张俊哲
张俊哲(1586~1665),字颖我,凉州府武威人。官至通判,通判又称“别驾”,故人称他张别驾。他的家原来住在东乡乐安堡,做秀才后,因家贫,在县城龙门街设馆教授启蒙学童,挣几个钱奉养母亲。母亲王氏曾对他说:“我家世代住在乐安堡,我的魂魄也留恋这块地方。”俊哲听了这话很伤感,每年从自己的教学收入中储备一点钱,后来在乐安堡恢复了先人的产业,将其父葬从天梯山迁到乐安堡,其母死后,和父亲合葬在乐安堡。为了纪念父母,他自号“乐安”。
清朝初年,张俊哲由贡生(在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被征调去做旗学(清代八旗子弟学校的总称)教师。当时旗学的学生都是功臣和皇亲国戚们的子弟,见了先生不行礼。俊哲对总裁官说:“老师的地位和君、亲相同,如果不拜君、亲倒也罢了,如对君、亲必须要拜的话,那么对老师为什么不拜呢?况且朝廷正在提倡发展文教事业,如果没有尊师的风气,教育怎么推行呢?”学生家长和有关人士对这个道理都很佩服,从此以后,旗学学生见了老师照例要行礼。不久,俊哲任河南开封通判。按照往常的惯例,通判专门督办漕运(水上运输),所辖州县在接待方面铺张浪费,而这些耗费都取之于民,百姓为此吃尽了苦头。每年一到冬天,直隶省小滩的盐要运到开封地区兑换粮食,小滩过去没有管粮食的行政机构,凡督运粮盐到小滩去的公务人员,馆舍费往往要花二三百金,衙役还要另外勒索,仅这一项,耗费民财无计其数。为了从长远考虑,必须要革除过去的陈规陋习。于是俊哲请在小滩修理粮道(管粮食的机关),废除衙门作风。抚军贾汉复推荐俊哲代理延津县令。俊哲到任后,凡是有害于民的事,都废除。仅一个多月,复业者有一千多家,使这个穷县得到了大治。过了很长时间,祥符县令王令患暴病突然亡故,该县民众听到了俊哲治理延津的事迹,向巡抚请求,愿借张别驾来治理祥符。巡抚不能不顾人民的期望,遂令俊哲代理祥符县令。王令生前拖欠公款,家庭生计困难,眷属不能回去;俊哲替他代还了官亏,又出钱帮助将他的家属送回南方原籍。俊哲治理祥符的做法和治理延津一样,而且更加勤奋地工作,不久,祥符又得大治。开封在明崇祯十五年遭灾变之后,人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百姓思想愚昧无知,原野上到处是流离失所的惨景,民间再也听不到读书的声音。俊哲所到之处,发现和培养那些有为的青少年,和父兄教育子弟一样热情,一样抱有殷切的希望。他还在祥符的泥淖中修复了孔庙。又纂修了《祥符县志》,使中州文物不致湮没。
张俊哲在河南为官8年,为河南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但他不愿意长久地做官,最终交了官印,要求回乡。当他未辞官时,巡抚已经准备让他去代理许州的州官,俊哲听到这个决定后,莞尔一笑说:“知足不受辱,知止不危险。我一出生就遭到沧桑变迁,我想我这一辈子大概再也见不到太平日子了;可是今天已经天下大定,我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就心满意足了。何必老象驾在车辕里面的骡马,供人鞭策使役?”他回到武威后,在南山脚下选择了一块地方,盖了房子定居下来,终日谢绝会客,在家教子孙读书。在园中培育名花百株,自由自在,心旷神怡,过了20年,未到城里去过一次。凉州府知府黄肇熙是福建名士,他很羡慕俊哲的为人,想见一面,俊哲终不愿见。肇熙给他写信说:“绝口不谈朝市,藏宰相于山中;坦腹只话桑麻,行神仙于地上。”为所倾慕如此。79岁时,卒于家中。
杨端宪
杨端宪(生卒年不详),字遵度,镇番卫(今甘肃民勤县)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随从靖逆侯张勇征吴三桂,以军功升知州,历四任。后任工、刑二部郎中、浙江宁台道员。政绩显著,人民爱戴。性沉静、有大度。做事讲求实际,不为矫饰之行。做官四十余年,归乡时,清风两袖,只有几箱书籍而已。
卢全昌
卢全昌(生卒年不详),字熙明,镇番卫(今甘肃民勤县)人。明代骠骑将军卢□后裔。幼时聪慧颖悟,酷嗜学,善作文。年轻时侍俸继母,以孝闻名。曾自憾不知医道,母病难医。于是潜心于医经《素问》《金匮》诸书,后终成为镇番名医。生平以传经课子为切务。虽诸子文望日隆,从不沾沾自喜。礼贤下士,每见文人儒秀,概以礼相待。在他的培育教诲下,诸子皆腾达。次子生华为举人,三子生莲、四子生薰为进士,五子生荚为举人。后以子生薰贵,封赠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
章嘉·若贝多吉
章嘉·若贝多吉(1717~1786)为青海省互县土族自治县郭隆寺(佑宁寺)第三世章嘉佛,于藏历第十二绕迥火鸡年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正月初十诞生在今天祝县旦马乡细水河上游珠嗄尔山下的一个藏族牧民家,4岁时被认定为章嘉二世的转世灵童迎往郭隆寺坐床,7岁时在洛桑丹贝坚赞华藏布前受圆满居世戒和近事男戒,8岁到西宁与岳钟琪会晤,并奉雍正帝圣谕抵达北京,10岁时皇帝为他在内蒙古多伦诺尔修建了善因寺,15岁为雍正皇帝灌顶,18岁(1734)到北京,雍正皇帝依照前世之例敕封他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颁发诏书,并赐给用八十两黄金铸造的大印和金册,被封为掌教喇嘛。雍正十二年(1734),奉帝令随同第十七皇子护送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入藏,第二年(1735)藏历三月二十一日到达拉萨,四月十七日达赖莅临布达拉宫,登上了大宝座。20岁返京,21岁着手写作《智慧之源》一书,第二年完成。25岁开始翻译《丹珠尔》大藏经,第二年译毕。35岁时完成了宗教史《须弥妙庄严》的写作。39岁时,外蒙古活佛哲布宗丹巴发动叛乱,帝遣章嘉前去劝诫,事息。
41岁时,七世达赖圆寂,他奉帝命前往西藏处理后事,会见了班禅·华丹益喜。43岁(1759)认定嘉华嘉措为七世达赖之灵童,并和班禅为七世达赖的灵塔举行了开光仪式,写出了《七世达赖喇嘛传》。44岁(1760)返回北京,47岁回青海为父奔丧。49岁时,奉帝命在热河棒槌山对面修建了一座佛殿和坛城。年底,乾隆皇帝驾临他驻锡地——北京嵩祝寺为国师祝寿。51岁时赴五台山闭关静修,历时数月,修习甚深金刚瑜珈。55岁(1771)时参加与皇帝在热河承德仿照布达拉宫修建一座大寺庙的浩大工程。56岁(1772)时皇帝命章嘉为董事,将大藏经译为满文,历时十八年。63岁时,班禅华丹益喜奉诏进京,他派专人赴青海迎接,第二年他奉旨前往多伦诺尔迎接班禅大师。是年七月二十二日,章嘉国师陪同班禅大师赴热河行宫朝见皇帝,十一月初一,班禅病逝,他主持了超度法事。乾隆五十一年(1786)农历四月初二下午在北京圆寂,享年70岁。
章嘉三世是清廷高级官员,统领全国释教,被尊为大国师。在他任职期间,为藏、满、汉、蒙古等民族的文化交流,为祖国的统一东奔西走,历尽艰辛。同时他博览群书,是一位精通大小五明的学者,通晓梵、藏、汉、蒙古、满等语文。他从九岁开始著书立说,共写出217篇(部)作品,其中主要的有《七世达赖喇嘛传》《智慧之源》《须弥宗论》《喇嘛神像记》《造像度量经》《正字学·智者生处》《佛历表》等。
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乾隆元年(1736),他奉命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译为蒙古文,刻印行世。编有蒙古、藏、汉三种对照的字典《智慧之源》,是一部沟通藏、汉、蒙古文化的著作,也是翻译佛经的工具书。乾隆十七年(1752),协助庄亲王翻译编校《首楞严经》。译成后,刊为汉、满、蒙古、藏四体合壁本。1733年他主持将汉文版大藏经译为满文。
土观·罗桑曲吉尼玛
土观·罗桑曲吉尼玛(1737~1802),是青海省互相土族自治县郭隆寺(佑宁寺)土观第三世活佛。乾隆二年(1737)诞生于今天祝县朵什乡直岔村的藏族家庭,是郭隆寺五大活佛之一,嘉庆七年(1802)圆寂,享年66岁。
他6岁时被迎至郭隆寺坐床,19岁前往西藏拉萨,在哲蚌寺郭芒札仓学习。他的老师除六世班禅和甘南拉不楞寺二世嘉木样外,还有三世章嘉。1761年返回青海,乾隆二十八年(1763)27岁时,奉召进京,曾在朝廷担任过掌印喇嘛和御前常侍禅僧等职,并被封为呼图克图。
章嘉活佛被晋升为大国师后,他便为大呼图克图,被皇帝封为“静司禅师”。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和青海塔尔寺寺主阿嘉佛建造塔尔寺八座如意宝塔,至今完整无损。
他担任塔尔寺、郭隆寺、华藏寺、嘉雅寺(红沟寺)、南冲寺等寺院法台。他不仅在青海、甘肃、北京、蒙古一带传经弘法,为人们所敬仰,而且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著作闻名中外,他通晓梵、藏、蒙古、汉、满等语言文字,著有《宗教流派镜史》《贡扰饶萨传》《耶摄丹贝钟美传》《札什嘉措及其子弟合传》《阿旺曲吉嘉措传》《塔尔寺寺志》等276部(篇)著作,尤其是成书于清嘉庆六年的《宗教流派镜史》,论述了印度、西藏、蒙古、于阗、中原、香巴拉等各地教派发展历史及其教义要旨,对于藏传佛教前弘、后弘两期流行的宁玛、噶当、噶举、希结、萨迦、觉囊、格鲁等大小教派,以及汉地的儒教、道教,藏区的苯教均有论列。民国时,有汉、英、德、俄等文译本。
土观三世是一个造诣颇深的翻译家,参与了蒙译、满译大藏经的工作。同时,他是一个出色的诗人,诗作中有歌颂祖国锦绣河山、名胜古迹的诗篇,有《土观三世诗歌选》一书出版。
罗桑丹贝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