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9
2665600000009

第9章 文学之星(3)

劳德诺蒂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日历》发表于1924年,但真正的文学道路开始于30年代初。诗集《蛮夷的祝词》(1930)和《新式牧歌》(1931)宣扬穷人的革命真理、纯洁的生活欢乐和不带偏见的爱情。《新式牧歌》因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被认为“诋毁宗教”遭到查禁。诗集《复苏的风》(1933)表现诗人反抗黑暗统治的强悍性格。后来发表的《行走吧,被判死刑的人》(1936)流露出他对国内法西斯的日益猖狂的不安和对自己死亡的预感。诗集《陡峭的山路》(1938)以完美的古典形式反映了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和对野蛮世界的憎恶。自传体散文作品《孪生雪》(《童年时代的日记》,1938)采用抒情的笔调回忆自己母亲和孪生兄弟悲惨死亡的往事。1939年后写的诗歌作为诗人的遗作收集在《布满泡沫的天幕》(1946)中。1942年3月15日,劳德诺蒂参加了“历史回忆委员会”发起的在裴多菲塑像前举行的反法西斯集会,1944年春天他还准备出版新诗集,后因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占领未能实现。1938至1944年写成的《八首牧歌》以精湛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他对理性的尊重,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和对纯洁爱情的赞美。《牧歌》模拟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风格,以对话的形式把眼前的严酷现实和往昔的美好回忆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而把希望寄托在死后才能实现的梦想之中。《牧歌》是匈牙利反法西斯抒情诗的一部杰作。

劳德诺蒂除创作外,还翻译了许多外国著名诗作,包括了从萨福到阿波利奈尔,从提布卢斯到里尔克等人的作品。这些译作收集在《追随俄耳甫斯的脚印》(1943)中出版。

夏巴尼·罗伯特

(1909~1962)坦桑尼亚诗人、小说家和学者。1909年1月1日出生在坦桑尼亚东部坦噶市附近的维巴姆巴尼村,1962年6月22日在坦噶市逝世。父亲终生在乡间行医。少年时期,夏巴尼曾在家乡的姆塞姆巴齐学校就读,1922年到首府达累斯萨拉姆求学,192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直到1960年,他一直是政府机关的职员,曾先后在庞加尼海关、野生动物管理处、坦噶市长办公室及市测绘局工作。1960年因病退职。

夏巴尼从小就对东非人民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民族民间创作有广泛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青年时代,他就具有爱国民族主义思想,开始以本民族人民的生活为题材,用被殖民当局蔑视的东非斯瓦西里语进行文学创作。3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1936年,他以自己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的长篇小说《我的青少年时代》,曾获“东非文学竞赛”一等奖和玛格丽特文学奖。夏巴尼生前一直是“东非文学家协会”的成员。

夏巴尼辛勤创作,一生写了20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诗歌和小说。夏巴尼的文学作品有的在作家生前就已经出版,有的则是他死后经姐姐整理出版的。他的作品以诗集《非洲人在歌唱》和《非洲的钻石》(1958),《真正的爱》和《夏巴尼诗选》(1959)及叙事长诗《为自由而战》(1967),寓言小说《阿迪利兄弟》和《可信国》(1951)、《理想国》(1967),中篇小说《勤奋者的岁月》和《农民乌托波拉》(1968)及自传小说《我的一生》(1966)等尤为著名。这么多体裁不同、篇幅不等的著名作品,表现出作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为自由而战》全诗15000余行,均用四行体写成,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庞大、气势豪迈的史诗性作品。它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写到1945年战争结束。诗人站在反法西斯的同盟国立场,写了从丘吉尔到罗斯福,从斯大林到戴高乐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人民的苦难及他们的英勇斗争精神,鞭笞和谴责希特勒侵略者绝灭人性的暴行。作者用生动、有力的语言,不断变换的韵律,朗朗上口的诗句,再现了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

中篇小说《农民乌托波拉》通过主人公从大城市到偏僻乡村弃商从农以及与两个女子的恋爱故事,塑造了一个要求个性解放、勤劳善良的劳动者形象,反映民族独立运动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

《可信国》和《理想国》是夏巴尼寓言小说的代表作。前者写古代一个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国度,由于破除陈习,抛弃偏见,学习他国先进经验,终于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后者描写一个患有不育症的国王的荒唐经历,指出在理想国里仍有必要破除旧的东西,有必要学习外国的先进事物,作者通过老国王为了想得子继业而宁肯让国家由富变穷的故事,揭露达官显贵们对上阿谀奉迎,任意修改法令,对下草菅人命的丑恶嘴脸。这些作品,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的爱国爱民思想。

夏巴尼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农民乌托波拉》中宣扬“真主不负好心人”的宗教观。

夏巴尼一生的诗歌和小说创作,内容丰富多采,艺术上吸收民间创作所长。他毕生用本地区的斯瓦西里语进行创作而且取得重大成就。他的创作为东非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视作当代斯瓦西里语文学奠基人,有“当代东非的莎士比亚”之称。

辛格·约翰·米林顿

(1871~1909)爱尔兰戏剧家、诗人、记者。1871年4月16日出生于都柏林附近的基督教徒地主家庭,1909年3月24日因患淋巴癌在都柏林逝世。幼年丧父。青少年时期表现出对大自然和故乡山川的浓厚兴趣,14岁就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来还参加过“都柏林博物学家野外俱乐部”。他常独自到户外采集昆虫标本,养成了孤独的性格。1889至1892年同时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爱尔兰音乐学院学习,并钻研爱尔兰语言和古代文化。1892至1894年在德国进修音乐,1894年开始写作。1895年到巴黎定居,写诗和文学评论。1896年12月21日在巴黎会见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这次会见对爱尔兰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辛格接受了叶芝的劝告,从1898年起每年都回到爱尔兰度夏,连续五年到阿兰群岛体验农村生活,1907年出版了《阿兰群岛》一书。他在岛上的生活成为他戏剧创作的源泉,大多数剧本的故事情节均来自在当地农村所听到的民间传说,他的戏剧语言也是摹仿农民的语言。

辛格回到爱尔兰后就投入了以叶芝为中心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并和他以及格雷戈里夫人于1902年共同创办了爱尔兰民族文学剧院。辛格的六部剧作大多在这个剧院的演出中心都柏林的阿贝戏院上演,对这个戏院和现代爱尔兰戏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02年开始创作的独幕剧《狭谷的阴影》于1903年上演。写的是一个年老多疑的丈夫装死来试探少妻是否忠诚。妻子被围困在没有爱情的山中,孤独寂寞,渴望自由和充实的生活,最后她勇敢地逃出狭谷,和一个流浪汉结合。保守的剧评家指责剧本是对爱尔兰妇道的毁谤。

1902年创作的《补锅匠的婚礼》也是一部独幕喜剧,写的是萨拉与补锅匠迈克尔同居多年之后,忽然想去教堂举行婚礼,可是遭到神甫刁难。他们在惩戒神甫之后,便放弃了原议,回到原先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去。由于戏院负责人担心剧情可能引起天主教人士的反感,这个幽默的喜剧未能在阿贝戏院上演,直到1909年作者死后才在伦敦首演。在剧本的序言中,辛格强调指出幽默在生活和戏剧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民具有丰富的幽默感,他们并不介意在喜剧里受到不怀恶意的嘲笑。

1905年上演的《圣泉》是一部具有中世纪道德剧风味的三幕喜剧,写的是一男一女两个瞎乞丐。他们具有盲人的丰富想象力,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后来一位圣徒使他恢复了视觉,他们想象中的世界便被粉碎了,看到四周都是丑恶,他们自己也变得又懒惰又讨厌了。直到再次失明,他们才重新得到原先的平静。英国小说家乔治·摩尔在评论本剧时曾赞扬“辛格先生在野蛮的方言中发现了伟大的文学”。

1907年上演的三幕喜剧《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至今仍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优秀的爱尔兰剧本。青年克里斯蒂·马洪从一个村子来到马耶村,自称因抗婚和父亲发生争斗,杀死了父亲,逃亡到此。村子里的人都把他看作英雄人物。酒馆主的女儿佩格对他一见钟情。其他妇女也对他表示爱慕。不料他父亲随后追来,只不过头顶有些轻伤,从而戳穿了克里斯蒂的慌言。他再次和父亲格斗,把父亲打翻在地,但并没有达到杀父的目的。原先钦佩他的村民转而对他表示鄙夷,但克里斯蒂本人却在这场经历中得到了锻炼,更坚强地投入生活。这个剧本讽刺了爱尔兰人好夸口的习性和美化歹徒的弱点,妙趣横生,但当时部分观众认为是对爱尔兰农民和妇女的毁谤,在戏院内曾引起骚乱,使演出大为轰动。该剧对话把普通人民的语言和剧作者独特的戏剧修辞融合为一体。在剧本的序言中,辛格摈斥易卜生的自然主义戏剧的“苍白无味”的语言,赞扬爱尔兰人民的“丰富生动”的想象力和活语言。

辛格写过两部悲剧,《骑马下海的人》是他的早期作品,于1904年上演,至今仍被认为是现代英语戏剧中最优秀的独幕悲剧。这部剧的女主人公莫尔耶是阿兰群岛一个渔村的老妇人,她的六个儿子中的五个和她的丈夫在海上捕鱼时溺死。第六个儿子巴特利仍不肯留在她身边,照常出海,最后也不幸遇难。这部剧在构思和结构方面表现出希腊悲剧的影响,也成功地创造了希腊悲剧气氛。它歌颂渔民和大海的斗争,人和残酷无情的大自然的斗争。

《戴尔德拉的忧患》是一部未完成的悲剧,1910年在阿贝戏院上演。剧本取材于古爱尔兰传说,写年老的康丘罗王爱上了年青貌美的戴尔德拉,但她已有情人奈西。她在拒绝老王的求爱后,和奈西三兄弟一起逃往苏格兰。老王派人把他们骗回,然后把奈西三兄弟杀死,戴尔德拉在三兄弟墓前自刎。辛格用优美的对话把一个古老的传说点化成一出激动人心的悲剧。

辛格认为生活中种种基本现实是戏剧的唯一源泉。他把真实地反映爱尔兰农民的生活作为他的戏剧的主要内容。他认为舞台上必须有真实性,因此他要求布景和道具必须和现实生活中的完全一样。在戏剧语言方面,他说他所用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短语都是地道的英国爱尔兰语。辛格和叶芝共同左右了阿贝戏院的发展,但在叶芝倡导诗剧的同时,辛格却力图把英国爱尔兰方言铸成一种新的戏剧方言。这种语言既具有诗的活力和感情,又具有散文的灵活和自然。他的独特的戏剧实践为20世纪初“优雅”而沉闷的英国舞台开辟了新的天地。

韦尔蒂·尤多拉

(1909~?)美国女小说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母亲是个精力充沛的妇女,韦尔蒂的《乐观者的女儿》(1972)中的贝基就以她母亲为原型。父亲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韦尔蒂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很早就开始广泛阅读,父母还支持她学习音乐和绘画。在杰克逊市上完中学后,她进入密西西比州立妇女学院,并在学生刊物上发表作品,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主修英文,毕业后,进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一年广告学,1931年大萧条时,她回到杰克逊。父亲逝世,韦尔蒂在当地谋职,工作之余练习写作。1933年,她开始为广告部门工作,在三年时间内走遍密西西比各地,与各种各样的人物进行了接触、交谈。大萧条时的密西西比州成为她以后文学创作的基础,无论是她早期的短篇小说,还是以后的长篇小说《败局》(1970),都反映这一地区的社会风貌。

韦尔蒂喜爱绘画,后来又学习摄影,这使她在文学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画家和摄影家的眼力,在细节描写和作品的视觉效果上尤为出色。1936年,她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旅行推销员之死》。1941年,她以短篇小说《老路》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而同年发表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选《绿帘》更向人们展示了她的才能。当时已成名的南方女作家安·波特为此书写了序言,当时颇有影响的戴尔迪德·拉塞尔成了她的文学代理人和支持者。她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南方评论》、《大西洋月刊》等著名文学刊物上。此后,韦尔蒂又两获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并于1973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闻名遐迩,在南方作家中几乎与福克纳齐名,密西西比州长甚至将1974年5月2日定为尤多拉·韦尔蒂日。

除《绿帘》外,韦尔蒂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宽网和其他故事》(1943)、《金苹果》(1949)等。她的短篇小说多以密西西比的城镇乡村为背景,以抒情的笔触探索人的内心生活和人性的奥秘,如《旅行推销员之死》和《绿帘》。她的作品风格多样,有时富有喜剧效果,有时又有严肃的寓意。

此外,韦尔蒂还发表了5部中篇和长篇小说。《盗贼新郎》(1942)以民间故事的手法叙述了一个强盗与一个种植园主的女儿的爱情瓜葛,真实地再现了拓荒时代的密西西比州的民俗。《三角洲的婚礼》(1946)描写了密西西比一个望族的婚礼,揭示了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在接受外人成为家族一员时的复杂态度。《沉思的心》(1954)以独白形式叙述了好心的庞德叔叔喜剧性的经历。由此书改编的剧本于1956年在百老汇上演。这部作品为韦尔蒂赢得美国文学艺术科学院奖章。《败局》讲的是沃恩太太与孩子和亲友在她的农庄庆祝她90岁生日,通过家族成员的谈话(对话占全书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展现了一个古老的南方家族为维护家庭完整而奋斗的历史。《乐观者的女儿》通过女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她与继母的不和,暴露了南方大家族内部的矛盾,描写了这个家族的最后衰亡,简单的故事中包含着复杂的感情。

韦尔蒂的小说表现了强烈的地方观念,她认为地方主义并不是局限,而是使伟大的文学达到普遍性的一种途径,它便于作家从根本上描写人类经验中那些永恒的方面。力求通过平凡的人物和日常琐事揭示人生的真谛,是韦尔蒂小说创作的另一重要特色。

朱厄特·萨拉·俄恩

(1849~1909)美国女小说家。1849年9月3日诞生于缅因州南伯维克。1909年6月24日逝世于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