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9
2665600000008

第8章 文学之星(2)

迪莫夫一直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但非常爱好文学。他于30年代末开始创作,最初写过一些短篇小说,但他的主要成就在长篇小说方面。第一部长篇小说《本茨中尉》于1938年出版,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保加利亚军队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表现手法上可看出西欧现代派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特殊而古怪的人物性格的兴趣。1943年,迪莫夫去西班牙马德里进行一年多科学考察,在那里开始写第二部长篇小说《有罪的人》,于1945年出版。这部作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通过一个爱情悲剧,揭露了西班牙上层反动分子和宗教黑暗势力的罪恶活动和道德上的堕落,同时间接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的斗争。

1944年解放后,迪莫夫担任季米特洛夫农业大学家畜解剖学教授,写了20多部学术著作,并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1947年加入保加利亚共产党,曾任作家协会主席。与此同时,他努力创作,1951年出版的长篇巨著《烟草》,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很高评价,被认为是保加利亚当代文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和保加利亚“文学的骄傲”。这部作品反映了1929至1944年保加利亚的历史变迁,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尼古丁烟草公司总经理鲍里斯,勾结国内反动政权和国外垄断组织,依仗权势和资本,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不断吃掉其他公司,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为了榨取更多的利润,他残酷地剥削工人,无情地镇压工人罢工,甚至利用自己的情人去做外国垄断组织经理的情妇。但随着法西斯的崩溃,他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小说通过尼古丁烟草公司的兴衰,着力描写了金钱势力对人的灵魂的腐蚀和毒害,揭露了资产阶级精神道德上的堕落和毁灭,表现了工人群众的英勇斗争。《文学阵线》报一篇社论中写道:“迄今为止,在保加利亚文学中,还没有人像迪莫夫那样将资产阶级的巧取豪夺、贪得无厌对人的个性的腐蚀揭露得这样彻底。”

迪莫夫留下了两部未完成的小说,还写有剧本《带着旧痕迹的女人》(1959)、《罪人》(1961)、《在阿尔科伊里斯休养》(1963)。他擅长心理描写,以细致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见称。曾获功勋文化活动家称号和季米特洛夫奖。

二叶亭四迷

(1864~1909)日本作家、文学翻译家。1864年5月10日生于东京,1909年5月10日病卒于从俄国返日途中。原名长谷川辰之助。父亲是小官吏。1881年考入东京外语学校俄语系。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俄国优秀现实主义作品,并接触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论著,为他以后的小说创作准备了条件。

1887年,在他还只有23岁时,就以处女作《浮云》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当时,资产阶级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遭到明治政府的镇压,社会气氛异常窒息,这对于受过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熏陶的青年二叶亭四迷来说,不能不引起较大的反应。

《浮云》描写了辗转于黑暗污浊的官僚制度下一个小职员的悲惨命运,刻画了不肯向恶势力卖身投靠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主人公内海文三为人正直,由于不阿谀逢迎而被撤职。他婶母看到他失去飞黄腾达的希望,马上冷眼相待,而那个一向以新女性自命的恋人阿势也趁机疏远他,最后竞同一名轻浮险诈的小官吏鬼混起来。面对重重打击,文三大失所望,对一切感到惘然了。这迷惘固然不无愤世嫉俗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黑暗势力无能为力的苦闷心理的一种表现。

二叶亭四迷最后并没有完成《浮云》。在他写完第三编后,由于对当时以砚友社文学集团为中心的技巧至上主义充斥文坛感到不满、尤其对“自由民权”运功失败后的现实深为失望,产生了单靠文学活动无法改变保守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想法,在以后漫长的20年里,没再写过一篇小说。这期间,他几易职业,但同文学并没有决别,他利用工作余暇,倾注心血翻译了许多俄国现实主义作品。在二叶亭四迷以前,日本翻译界盛行意译,甚至添枝加叶,弄得面目全非,而且译文又都使用汉语文言。对此,二叶亭四迷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倡导忠实原著,使用口语文体,并通过实践贯彻自己的主张。他的翻译活动和小说《浮云》,开日本现代白话文学的先河,对日本现代文学语言的形式作出了可贵的贡献。高尔基的小说由他首先翻译介绍到日本,而高尔基小说的最早中译本——吴俦于1907年所译的《忧患余生》(即《该隐和阿尔乔姆》),也是通过二叶亭四迷的日译本转译的。

20世纪初叶,日本文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夏目漱石和岛崎藤村等相继发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二叶亭四迷也重新拿起他搁置了20年的笔,写起小说来。在他从俄国返日因病客死于旅途中的前两三年,他先后完成代表作《面影》(1906)和《平凡》(1907)。

《面影》的主人公小野哲也出身于农村的贫寒之家,由于无法缴纳学费,做了小野家的入赘女婿,由小野家供他读完大学。大学毕业后作了教员,微薄的收入无法满足爱慕虚荣的岳母和妻子挥霍无度的生活,于是家庭产生裂痕。他虽然根本不爱自己的妻子,但对离婚又始终犹豫不决;他确实爱上了妻妹小夜子,但又下不了同她在一起生活的决心。为了逃避现实,他背井离乡到中国教书。长期的精神折磨,使他走向自暴自弃,穷困潦倒,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哲也的爱情悲剧和沉沦天涯,是明治时期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与旧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面影》还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新型女性小夜子,尽管她身上还留有传统观念的痕迹,但她面对资本家的威胁利诱,坚贞不屈,比起20年前《浮云》中的那个阿势,显然前进了一步。

《平凡》是用第一人称写作的。“我”在中学毕业后,抱着美妙的理想,从家乡来到东京上大学。最初寄居在同乡的一个小官僚家中。这小官僚对“我”不仅未予照拂,反而在收“我”食宿费的情况下,把“我”当作奴仆一样使唤。“我”终于忍无可忍搬了出去,开始走入文坛。作者又把讽刺与嘲弄的笔锋转而指向当时的文学界。小说反映了明治时期某些社会现实。

二叶亭四迷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表现在他带头使用通顺流畅的现代白话,还表现在他善于从情节的安排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结构也紧凑精练,波澜起伏。

大冈升平

(1909~?)日本小说家。1909年3月6日生于东京。父亲是一家商行的外交员,发过财又破了产,母亲是艺妓出身,为此大冈升平幼年时颇受人歧视。十岁时,在堂兄鼓励下,大冈升平向儿童文学杂志投寄了一些童谣,得到《青鸟》编辑、诗人北原白秋的欣赏并将其中三首发表在该刊上。

中学时,大冈升平接受了基督教的感化,曾为坚持要买一本装帧精美的《圣经》同父亲吵起来。自然,像所有重实际的父母一样,这位优先考虑物质因素的父亲如果能意识到基督在儿子后来的精神发展历程中所占的位置,也许就会做出另一番举动了。在中学既不很枯燥、也不很有趣的生活中,大冈升平逐渐充实、丰富着自己。特别是与小林秀雄的结识,使他受益匪浅。他认为,他的文学青春就是从认识了这位颇有才华、后来终于成为雄踞文坛的批评家开始的。在小林秀雄等人的启蒙下,他开始沉迷于波德莱尔、瓦雷里、纪德等法国文学名家的作品中。1929年,他考入京都大学法文科。读了斯丹达尔的《巴马修道院》,产生敬慕之心,此后便再未间断过对这位大文豪的研究。斯氏的《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代表柞大都是经由他译介给日本读者的。

1932年他大学毕业,两年后进入国民新闻社工作,1935年辞职。1937年因父亲故世,他回家整理财产。翌年入日法合资企业任翻译,1943年转入川崎重工公司工作。1944年,他35岁,应征入伍被派到菲律宾战场;是年12月美军登陆。他所在的部队撤进山中。第二年年初营地被美军袭击,他遂成为俘虏被送至莱特岛收容所。俘虏营中的生活对他来说乃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的成名作《俘虏记》(1948)就是根据被俘体验写出的。在这部短篇小说中,大冈升平形象地描绘了崩溃在即的日本士兵惶惶不安、仓卒出逃的情景。小说中那段对“开枪不开枪”的士兵心理所作的有些近乎冗长的分析,向来为批评家们津津乐道,被认为是战争小说的一大突破。大冈升平也由此获得战后派代表作家的头衔。

继《俘虏记》之后,他又发表了一部战争小说《野火》(1952)。此作大获成功,无论在表现技巧上还是主题思想上,都较前作有所深化和提高。作品以一个患精神病的复员兵手记形式写成,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非人道。小说发表后,获得广泛称赞,被誉为战争文学的杰作,成为日本当代小说中历久不衰的作品。

除了表现战争题材之外,大冈升平还写了很多描写日常社会生活的作品,如《武藏野夫人》(1950)、《花影》(1958~1959)等。在这些写实作品中,他或融之以风俗小说技巧,或融之以心理小说技巧,摆脱了刻板的叙说形式,受到文坛瞩目。

1967年,他开始在《中央公论》上将自己对战争的多方考察、思索发表出来,后结集为三大册出版。这部题名为《莱特战记》的长篇纪实作品,采用纯客观的叙述方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部战场,作了综合、全面的宏观透视性描绘,被认为是作者战争文学的总结性作品。1972年,此作被授予每日艺术奖。

后来,大冈升平仍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他在62岁高龄时被选为艺术院会员,但他以“过去曾被俘虏过”为由加以拒绝。

汉森·马丁·阿尔弗莱德

(1909~1955)丹麦作家。1909年8月20日出生在丹麦西兰岛东部的斯特鲁比村。1955年6月27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汉森出身农民。自己也一直在农田里劳动到18岁。1931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员。1945年在哥本哈根教育局任职并开始文学创作。1949至1951年担任丹麦著名杂志《海莱蒂卡》编辑。

长篇小说《现在他放弃了》(1935)和《殖民地》(1937)以其青年时代的生活为背景,描述农村中生产改革问题。第一部讲述一个反对改革的保守农民;第二部写改革后的农业生产情况。汉森在这两部作品里不仅描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而且就人们应以什么思想来对待新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探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占领丹麦,汉森积极参加丹麦抵抗运动,是丹麦地下报刊的领导人、杰出的反法西斯战士。在此期间,他出版了两部作品《尤纳坦的旅行》(1941)和《幸运的克里斯多福尔》(1945),他用隐晦、暗讽的手法抨击德国对丹麦的占领。《尤纳坦的旅行》是童话故事,叙述一个技术高超的铁匠把一个魔鬼关进一只瓶子后不知如何处置他。《幸运的克里斯多幅尔》是历史小说,描述16世纪上半叶一个年青人濒临毁灭之际对生和死的探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幻灭的一代”的成员,汉森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二次大战后,他由于经受过锻炼,作品思想大为改变,以探讨生活中的善与恶为主。主要有《荆棘丛》(1940)、《鹧鸪》(1947)和《说谎的人》(1950)等。在《蛇和牡牛》(1952)中可以看到他赞美原始的北欧神话精神。

汉森在写作手法上连贯性不强,含义不明确,读者读了他的作品往往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想说明什么问题。在他去世后,丹麦还就汉森的作品到底说明什么进行过激烈的争论。

他曾获丹麦《政治报》艺术奖(1947)和霍尔佩奥奖章(1953)等。

劳德诺蒂·米克洛什

(1909~1944)匈牙利反法西斯战士,诗人,翻译家。1909年5月5日生于布达佩斯,1944年11月6~10日之间被杀害于阿勃达。出身于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失去父母,靠舅父抚育成人。1927至192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里伯列茨纺织工业学校学习,开始接近工人运动。1930至1934年在赛格德大学攻读匈文和法文系课程,参加由左派青年作家、艺术家和学者组成的“赛格德青年艺术家学会”,考察赛格德地区工人和贫苦农民的生活。大学毕业后获博士学位。1935年回到布达佩斯,次年领取到中学教员合格证,但因出身犹太家庭,未能谋得教员的职位,只能依靠打零工、当家庭教师和为共产党的刊物《思想》撰稿来维持生活。后来在《西方》杂志上发表作品。1931年到法国短期旅行,其间与法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回国后参加匈牙利共产党的地下活动。1937年与妻子同往巴黎,投入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左翼阵线的工作。回国后翻译法国文学作品,特别是阿波利奈尔的诗歌。1944

年5月被德国占领军囚禁在南斯拉夫境内的海德纳乌集中营。1944年11月被押往德国,中途被德国党卫军枪杀在匈牙利西北部的阿勃达附近。

劳德诺蒂从小喜爱古典田园诗和其他世界古典名作,后来受先锋派作家阿波利奈尔、桑德拉和本国先锋派文学的先驱考沙克的影响。在创作上既有古典诗歌的道德坚定性与形式上的完美,又有现代派诗歌在想象和联想上的自由大胆,遣词造句上的迥异常规。早期诗歌是对当时社会的伪君子道德观和文学上的空洞、陈腐风格的宣战,但形式上显得过分追求奇特而流于造作。后来由于反法西斯斗争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在内容上比以往更富于战斗性,在形式上更趋于古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