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1909
2665600000011

第11章 文学之星(5)

1865年,诗剧《阿塔兰忒在卡吕冬》问世,使他一举成名。随后出版的诗集《诗与歌谣》(1866)则由于其中充满“强烈的肉欲”而遭到舆论界的激烈谴责,《笨拙》杂志甚至把斯温伯恩戏称为Mr Swineborn(“猪生的先生”),但是诗人却受到年轻一代的热烈欢迎,被视为对维多利亚时期传统道德标准反叛的象征。他的诗显示出强烈个性的姿态,主题多围绕自由和爱情展开,挥洒自如。他在诗律方面的革新尤其引人注目,作品具有极强的色彩感和音乐感。他对词音的重视甚至超过词义,以至诗句往往不能仅从词义上来分析,在宗教上,他同情异教,反对有神论。在政治上,他受意大利爱国者马志尼和法国诗人雨果的影响,鼓吹共和主义(晚年转为保守)。在生活上,他放荡不羁,具有性变态行为的倾向。

1867年,斯温伯恩会见了马志尼。长诗《日出前的歌》(1871)以民族解放和政治自由为主题。显示了马志尼的影响。1878年,《诗与歌谣》续集出版,内容较前一集少些感官刺激。

他本来就虚弱的身体因酗酒放纵而日益衰弱。1879年,终于卧床不起。在友人瓦茨·丹顿的精心护理下,他在伦敦郊外帕特尼乡间度过了生命的最后30年。这期间,他坚持写作,先后发表诗歌、戏剧和散文集共23本。他最优秀的评论著作是《随笔与研究》(1875)以及评论莎士比亚(1880)、雨果(1886)和本·琼生(1889)的专著。他最优秀的诗歌作品则大多数属于早期创作。他的力作——关于他所崇拜的苏格兰玛丽女王的三部曲诗剧《查斯特拉》(1865)、《波士威尔》(1874)和《玛丽·斯图亚特》(1881)反映出他对伊丽莎白和詹姆斯一世时期戏剧风格的热衷。此外,他还写有关于布莱克、雪莱,波德莱尔、兰波等诗人的评沦文章。

斯宾德·斯蒂芬

(1909~?)英国诗人、作家、文艺批评家。1909年2月28日生于伦敦。父亲是新闻记者和传记作家。斯宾德先后就读于伦敦的大学院和牛津大学。在牛津学习期间,斯宾德结识了诗人威斯坦·休·奥登、路易斯·麦克尼斯和塞西尔·戴·刘易斯。这些诗人政治观点一致,诗歌创作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奥登的影响。斯宾德于1928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九次实验》,随后又分别于1930年和1933年出版了《二十首诗》和《诗歌》,从而赢得声誉。斯宾德在这些诗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在创造具体个别的意象时,诗人必须揭示个人生活中与公众密切相关和意义重大的事件;并认为想象具有推动社会的力量。他的诗在强调个人自由的时候,又往往体现了个人对于社会生活承担的允诺与义务。与他的几位诗友相比,斯宾德的诗浪漫色彩更浓重一些,表现自我成分也更多些。

1930年到1933年间,斯宾德与另一个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衣修午德到德国游历。1934年出版长诗《维也纳》,歌颂维也纳社会主义者在那一年进行的反政府的未遂革命。1938年,斯宾德出版了以奥登的风格写成的诗剧《法官的审判》。斯宾德还积极支持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共和政府,1939年访问西班牙结束时,他同约翰·莱蔓合作编辑出版了《为西班牙的诗》。同年,斯宾德又出版了《安静的中心》。这几部诗均深受德国诗人雷纳·玛丽亚·里尔克和西班牙诗人加西亚·洛尔卡的影响。

1937年,斯宾德出版了《个人自由之进步》一书,坚持维护艺术家的个人自由,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但1939年在苏德条约签订之后,他的政治主张有所改变。斯宾德这一时期的诗,如《安静的中心》、《幻灭与幻象》(1942)以及《献辞》(1946),日益趋于表现自我意识和主观感受,缺乏早期诗歌的感染力。

斯宾德还是一位文艺批评家。他的第一部批评著作《破坏性因素》于1935年出版,获得广泛注意。书中他对詹姆斯、艾略特、乔伊斯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作了分析,表现出对现代文明受损的关心与忧虑。1940年起,斯宾德开始为《地平线》杂志撰写诗歌评论。他的诗歌批评还有《创造性因索》(1953)、《诗歌创作》(1955)、《三十年代及其后》(1974)等。

斯宾德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燃烧的仙人掌》(1936),小说《迟钝的儿子》(1949)以及《欧洲的见证人》(1946)和自传《世界中的世界》(1951)。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宾德曾当过国家消防局的一名队员,战后曾多次到美国讲学。1967年他辞去了自1953年以来一直担任的《文汇》杂志的编辑职务,1970年被聘为大学院和伦敦大学的英语教授。1981年他被封为爵士。

斯坦内夫·埃米利扬

(1909~1979)保加利亚当代作家。1909年2月28日生于特尔诺沃城,1979年3月15日卒于索非亚。他出身在一个爱国者的家庭。曾就学于索非亚美术学院。后在业余大学攻读财经。1932至1944年在索非亚担任职员。其间参加《命运》,《金角》、《批评与艺术》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并为其供稿。

1950至1955年任《文学阵线》报散文部负责人。先后获人民文化活动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院士等称号,并两次获季米特洛夫奖章(1967、1977)和平米特洛夫文学奖金(1964)。

斯坦内夫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出版小说集《珠光宝气》,这些作品主要描写省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作者善于在特定的社会与自然氛围中描写他们的心态,揭示他们的厄运。这里有被革职的小公务员,有无人光顾的律师,有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有只能和牲口对得上话的马车夫……他们都是这个官僚等级社会的牺牲品。

斯坦内夫酷爱狩猎。他以自己的见闻写作了一系列表现大自然和动物生活的作品。著名的有《狼的夜晚》(1943)、《野鸟》(1946)、《待到雪花溶化时》(1950)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惊人的观察力描写了大自然怀抱中山岭原野的雄伟壮丽与花草树木的千姿百态,并带着深厚的爱描写动物世界的纯朴。在生存竞争规律的本能支配下,禽鸟野兽的生殖、繁衍、衰老、死亡在作者笔下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1944年解放后,斯坦内夫开始反映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篇小说《静谧的傍晚》,(1948)讴歌了反法西斯战士的崇高品德。作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避免了对英雄人物的简单化描写。《偷桃的贼》(1948)则以第一次大战为背景,描写一个妇女为追求爱情与自由而产生的悲剧。作品笔致柔美,韵味浓郁。

从1954年开始,斯坦内夫开始发表长篇小说《伊凡·康达罗夫》(1964年发表第2部)。这部作品描写的是1923年反政府的九月起义。通过一个外省城市社会的描写和革命环境中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起义的准备、爆发与失败的全过程,反映了20世纪初保加利亚国家民族的命运。作品主人公康达罗夫在参加革命之初因受唯意志论的影响,在党内成为左倾宗派主义的奉行者。但经过革命实际的残酷考验,他改弦更张,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战士。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成功地反映了20年代的政治社会历史,是一部优秀的史诗性著作,于1964年获季米特洛夫奖金。

斯坦内夫后期主要写作历史小说。在这一题材领域中,他的才能获得了充分的发挥,从而使自己的一些作品成了保加利亚文学史上的杰作。他的小说《普列斯拉夫王子西宾的传说》(1967),表现的是12世纪后期鲍戈米尔异教同基督教之间的激烈斗争,揭示了当时深刻的社会矛盾及历史前进的方向。主人公西宾从维护祖先的多神教出发反对基督教,实际上是要使历史倒退,结果酿成自身的悲剧。长篇小说《基督教的叛逆者》(1970)以14世纪末亡于土耳其的保加利亚为背景,描写了青年爱国教士特奥菲尔反对黑暗统治和追求光明的斗争。特奥菲尔身为有识之士,受到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他不愿接受一切现存的知识,而习惯于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因之,他从人民的灾难中逐渐认清封建秩序和宗教神秘主义的罪孽,是外敌得以入侵、国家沦于灭亡的祸根,并且认清了救亡之路不是宗教活动,而是人民的武装斗争。于是,他在灵魂深处逐渐成为基督教的叛逆者。

两部著作均富于哲理内涵和丰厚的艺术蕴蓄,被评论界认为是具有当代意识的历史题材的优秀之作。

沙比·艾布·高西姆

(1909~1934)突尼斯诗人。1909年2月24日生在突尼斯南部吉里德省,1934年10月9日逝世于首都突尼斯。父亲是一位地位显赫的伊斯兰法官。5岁时,沙比进私塾启蒙,9岁能背诵全本《古兰经》。以后父亲亲自教他语言和文化知识。1920年到首都宰突奈清真寺学习宗教和语言。古老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使他感到压抑,他常到寺外图书馆、讲演厅、咖啡馆接触现代文明。1927年毕业,转入突尼斯政法学院,遵从父命学习宗教法律。然而沙比从小爱好文学,大学期间如饥似渴地阅读阿拉伯古典文学和侨民文学,涉猎西方文学译著。他偏爱旅美作家纪伯伦、努埃曼的作品,歌德和拉马丁的思想对他很有影响,他14岁开始写诗,17岁在报纸上发表作品。

幼年他曾随父亲到过不少地方,饱览突尼斯秀丽的风光,也目睹了在殖民主义奴役下的突尼斯人民的悲惨生活。这一切在他幼小心中埋下了追求自由光明的种子。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创建穆斯林青年协会,文学俱乐部等进步组织,在诗作中热烈地歌颂生命、光明、爱情和真理(《牧歌》、《爱情》、《醉歌》、《复兴之谜》),为黑暗和暴君唱挽歌(《雷霆之歌》、《致暴君》),深情地唤醒民众,激励他们为生存和自由而斗争。他那脍灸人口的诗句“人民一旦要生存,命运必定会响应,镣铐必将被砸碎,黑夜过去是黎明!”(《生的意志》)曾鼓舞了斗争中的阿拉伯人民,成为他们争取自由和独立的口号。

沙比青春年少时失去初恋的情人,20岁失去父亲,痛苦悲伤和沉重的家庭负担摧残了他的健康,不久他患了心脏病。他在《愁绪》、《迷途者之歌》、《去死吧》中唱出了这种心灵与肉体倍受煎熬的悲切凄凉的心绪。然而,他的痛苦忧伤每每被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所代替,重又振作起来。他在参与民族复兴和解放运动的同时,也积极参加文学的革新运动。在文学俱乐部,他作了《阿拉伯诗歌想象力》的演说,为此他遭到保守势力的围攻和诬陷。在《无名的先知》中表达他痛苦的心情,发出“在人生旅途中他是先知,在人民心目中却是疯子”的悲鸣。1933年12月他病重在床还以普罗米修斯自喻,表明“尽管有疾病,尽管有仇敌,我要像高山上的雄鹰顽强地活下去,眺望光辉的太阳,蔑视乌云和暴风雨”。次年,病魔夺去他的生命,留下他用青春谱写的《生命之歌》(1955)。

沙比的诗作革新了诗的内容,也一扫传统诗歌缺乏真情实感,只作外部描绘的弊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以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作隐喻、象征,描绘个人情感世界的狂涛细浪,意象万千,诗意浓烈。

沙比是突尼斯复兴诗歌的创始人,有“突尼斯民族之光”的美称。他的作品被认为是阿拉伯“现代文学遗产中最珍贵的财宝,不仅是突尼斯也是整个阿拉伯民族文学复兴的力量源泉”。

他的《生命之歌》于1987年在我国翻译出版。

梅瑞狄斯·乔治

(1828~1909)英国诗人、小说家。1828年12月12日生于英格兰南部的港口城市朴茨茅斯。1909年5月18日死于萨里郡的米克汉姆。祖父、父亲都是裁缝,承制海军服装。5岁时母亲去世。不久,到当地一教会学校学习。14岁至16岁,入莱茵河畔纽威德城一私人学校。在那里读了许多德国,法国的文学经典作品。假期中游历阿尔卑斯山、意大利和法国,体验各国民情。因家庭经济困难。回到伦敦,在一律师事务所当学徒。这期间,继续阅读大量的欧洲古典文学作品。20岁,他辞去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新闻写作。1848年他与著名诗人和讽刺小说家托马斯·洛·皮科克的长女玛丽结婚。玛丽是个寡妇,比他年长九岁,聪明漂亮,但性格古怪。1851年,梅瑞狄斯发表了《诗集》.其中以《峡谷之恋》最有名,受到诗人金斯利,丁尼生的赞赏,1858年,妻子玛丽同一画家私奔,次年回归时已身患重病,不久便死去。玛丽的离弃与去世使他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不久写了著名的组诗《现代情话》(1862),述说他们不幸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