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励志祖师爷:勾践
2662700000004

第4章 怒了,战了,败了——一失足未必就成千古恨(1)

吴王夫差,经三年备战,吴国实力大大增强。吴强越弱,范蠡建议勾践与吴议和,年少轻狂的勾践不听,兵进吴境夫椒,与吴军决战。战争中,勾践开始尝到苦果,一战下来,越军大败,三万士兵只剩下五千残兵,吴军更是乘胜追击,一举占领越国都城会稽,勾践遭战败之辱。

檇李一战中,阖闾受伤,吴军大败,而此一战也成为吴越两国历史上的转折点。阖闾回国后,因伤口感染,病情日益恶化,自知命不久矣的阖闾深悔当初没听伍子胥之言,同时又对越国切齿痛恨。弥留之际,一旁的伍子胥握拳道:“大王,从前你为臣报了大仇,现在,臣也一定会帮你报仇,灭掉越国。勾践不死,子胥不生。”

接着,阖闾叫来夫差,一字一句告诉他:“夫差,你可千万不能忘记越国啊。”阖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我是被越国杀死的,这个仇你可一定要报啊。

阖闾说完这番话时,喷血而亡。

阖闾临终留言深深印在了夫差脑里。阖闾死后,夫差继位,立志报仇雪恨。为将勾践杀父之仇永远铭刻在心里,他每天睡在柴草上,并派人站在庭院之中,每当自己出入时,就让这人大声提醒他:“大王,您忘了勾践的杀父之仇吗?”夫差则大声回答说:“不,我决不会忘记。”

同时,夫差也积极整军备战。吴国上上下下回紧演练军队,提高作战能力。夫差更是让伍子胥在太湖组建了庞大的水师舰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舰队,装备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舰”等舰种,当世无二。三年之后,吴军伐越工作基本就绪,夫差以伍子胥为大将军,伯嚭为副将,起水陆之师三万,屯于太湖。

而反观勾践,却因檇李的侥幸获胜而沾沾自喜,而越国的新闻媒体、宣传部门,免不了要反复宣传檇李之战的伟大胜利;善拍马屁的大臣,当然要可着嗓门歌颂“吾王圣明,用兵如神”,让勾践想不晕乎想不自大都不行。于是与吴国整军备战相反,勾践放松了警惕,终日打猎游乐,有时一连好几天也见不着人影。

直到公元前494年,勾践登基第三年,当听说吴国水师已成,屯兵太湖之时,勾践才警觉起来。心想,不如趁吴国暂时没动,先发制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再复制出一个檇李之战。

此时,越后雅鱼向勾践献谋说:“吴国之强,其实是任用了伍子胥、孙武、华元等贤臣的结果。以前秦国强大,也是因为秦穆公任用了百里奚等一帮贤臣的结果。越国想要战胜吴国,光靠大王是不行的,要富强,就必须要聘用贤才。吴国的贤才,都出自楚国。文种是贤才,以前你因为他是楚国人没有重用他,现在不能这样了,不但要重用文种,还要积极从本国和楚国招聘贤才。”越后的意思很明显,春秋时期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是人才。

勾践很欣赏雅鱼的忠告,派人四处网罗贤才。而正是在这次大范围的招聘活动中,勾践迎来了自己以后争霸之路上最得力的助手。这个人,叫范蠡。

范蠡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市)人,字少伯,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和文种相交甚深。那时文种还在楚国当宛令,听说属地有范蠡这样一位人才,于是亲自出访范蠡。传说中身着官服,带着随从的宛令文种看到的是这样一副画面——范蠡衣着污秽,头发凌乱,面目狞,身体蜷缩似狗状,煞是吓人。文种不以为意,上前以“先生”称之,范蠡从文种的眼神中读出了火花,恭敬地请文种入屋就坐,两人高谈阔论,十分十分赏识,从此成为好友。

后来文种去越,吴军伐楚,吴军从楚国撤军以后,楚昭王熊轸回到楚都郢城,看到被阖闾糟蹋过的皇宫和皇妃,也就没有了还在原先王宫居住的心情,甚至恨乌及乌,连郢都也变得十分厌恶。楚国朝臣们知道楚王的心思后,要迎合楚王啊。因此劝楚王另择佳地,建新都。楚王也高兴,就这样,大兴土木,建起一座新城,名曰“新郢”。新都筑成后,楚昭王和群臣一起在新都饮宴庆贺,正巧范蠡从新都外经过,觉得楚王这样做丢了楚歌国的面子,就唱歌讥讽之。楚昭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下令将范蠡赶出楚国。

楚国呆不下去了,范蠡没办法,满世界找国家引渡他。本来范蠡的首选目标是吴国,但他转念一想,这吴国人才济济,伍子胥、华元、伯嚭都是当世高才,自己这一去,何时能混出个头来,尤其是这个伍子胥,才能很可能还高过自己,又是阖闾临终时的托孤重臣,自己怎么跟人争。算了,这吴国去不得。

不去吴国了,那去哪呢?正好,范蠡听说勾践招贤,就只身跑来会稽,投靠文种。然后,文种又将范蠡推荐给了勾践。越王勾践召见范蠡,范蠡也不讲礼,穿着粗布衣服就去了。刚开始,勾践对范蠡并不怎么感冒,多亏了越后和文种多方力劝,才勉强答应让范蠡住下,等候待命。

此时,正是勾践想要迎战吴军之时,勾践命皋如为司农,皓进为司直、诸稽郢为司马,计倪为太史,泄庸为行人,整治国政,让百姓家家准备粮食,为应对吴军作打算。

本来时事格局就是吴强越弱,现在勾践不知好歹,只因一场侥幸胜利就亡自尊大起来,低人一等还不自知。勾践的这番心思真急坏了文种等人。文种连夜驾着车去请教范蠡,范蠡一听,感觉要出事,赶忙觐见勾践,请他不要出兵。范蠡的理由如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意思就是说治理国家要注意三件事,哪三件呢?一是持盈,就是国家在强盛时要保持下去;二是定倾,就是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三是节事,就是平时处理国家政事要得当。

勾践问道:“怎么才能做到这三件事呢?”此时的勾践其实一门心思要趁吴国夫差服丧三年未满时伐吴,无论范蠡怎么说他也是听不进去的。不过,面子上的话还是要进行的。

范蠡不知,继续侃侃而谈:“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也就是说要保持国家的富强就要顺应天道,要让国家转危为安就要顺应人道,要妥善处理国事就要顺应地道。

范蠡接着分析:“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圣人是应该见机行事的,天时不到就不要贸然发起进攻,人事不起也不要挑起祸端。君王您现在国家也不富强,军队也不怎样,还低人一等呢,就想要采取过分的行动,这是会违背天意,失掉人和的。

勾践有点不耐烦了:“那依你看,我该怎么办?”

范蠡说:“依我看来,大王您应该一边敛兵自守,一边派遣使者到吴国,向吴王卑词谢罪,请求吴王罢战,大王再找时机缓缓图之。”

此时心高气傲的勾践哪听得进去,至此他终于火了,将书简扔在地上,顿足叫道:“你这是御敌之策吗?分明是亡国言论嘛。我已拿定主意,请你不要说了。”

范蠡不死心,又找到越后。越后也去向勾践一番劝说,勾践仍然听不进去,执意迎战吴军。

在勾践的调度下,越国以诸稽郢守国,以灵姑浮为大将,石买为副,赶往太湖迎敌。文种建议勾践用诸稽郢为将,不要用石买,勾践也不听。

三万越军就这样开进吴境夫椒(今江苏吴中太湖中的西山),屯兵待战。吴越两军对峙于太湖,而吴越历史上一场旷世之役也不可避免地将要在这里打响。

夫椒之战,越军三万,吴军也是三万,人数差不多。但从将士素质和装备来看,越军差得就远了。毕竟吴军都是曾经跟随孙武、伍子胥转战过郢都的精锐,这些士兵个个都有以一当十的资本。越军呢,大多数还是从越地临时征召起来的老百姓,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上战场,而且年龄也参差不齐,这样看来,越军在人数上也是不占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