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琴清英
2662200000011

第11章 古琴传承方式的再认识——小记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

古琴传承方式的再认识——小记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

李凤云

现代古琴传承有多种模式,师徒传授、琴会雅集,以及借鉴了西方教学模式的音乐学院古琴专业课程。近年来,琴馆、茶坊等的发展势头渐旺,传承方式日趋多样化。

自2004年起,天津音乐学院便筹划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旨在研究天津地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为学生开设若干门供选修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酝酿过程中,由于机缘凑巧,遂于2006年9月,成立了一处独立于常规教学课程之外的、具有工作坊性质的“古琴传习室”。所谓“机缘”,这里指的是,天津音乐学院的古琴教学,此时得到了南开国际管理论坛执行主席、美籍华人科学家、企业家、教授,创立全友电脑(Microtek)的曾宪章博士和他的夫人谈蜀华女士的资助。他们夫妇于1992年成立了以教育和环保为主旨的“晓龙基金会”,在国内的多所院校设立奖学金,并扶助公益事业。经考察,他们认为,天津音乐学院的古琴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基础,且成绩可喜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遂决定出资帮助每一位古琴专业的学生(涵盖本科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等各阶段),并为打谱、理论研究、演出实践提供资助。天津音乐学院对此事高度重视,协同天津市教委、南开国际管理论坛、天津市音苑教育发展基金会,隆重地举办第一次捐赠仪式。2007年底,学院图书馆新楼落成,为“古琴传习室”辟出了专门的空间(约八十平方米)。12月2日下午,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了全国首家在音乐院校内设立的“古琴传习室”的揭牌仪式。出席仪式的嘉宾有:天津市教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天津市外事办公室、九三学社天津市委等单位的领导,更有德高望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天津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建栋同志、曾宪章博士和叶嘉莹先生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共同为古琴传习室揭牌。随后为嘉宾们举办了一场古琴欣赏会。

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自开办以来,坚持务实、求真的学风,对于古琴的传承有了更多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可持续的成果。

一、完成学院常规的教学内容

(1)天津音乐学院在各教学层次均设古琴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本科生每年招收一至三名;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生每年各招收一名(时有空缺)。

(2)本科生、研究生副科教学。

(3)依托古琴传习室,还为硕士生开设了“古琴音乐欣赏”和“琴学概论”两门课。每门课一个学期,计两个学分。

(4)对外公开雅集活动。

(5)开放式教学、讲座。

二、营造传统文化空间

(1)古琴传习室配有全套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套《琴曲集成》、中国书店出版的线装《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可供学生阅读、参考。

(2)挂有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3)配置茶桌、茶具。在传习室可以听琴、品茗。

三、开阔视野、提高修养

自“五四”以来,古琴进入了院校的教学体系,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也遭到了多方面的诟病。话题的焦点集中在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传统琴人相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传习室的古琴教学,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开设书法、昆曲的研习课程。大胆打破学院的授课方式,回归传统,口传心授,不仅仅于技巧的提高,而在于感受、体会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1)学习书写和欣赏书法作品。每周定期两节课书法。参观博物馆等。

(2)学习昆曲。请昆曲专家讲座,并学习唱腔和身法。

(3)观摩学习。请音乐学家、古琴演奏家、作曲家讲座、指导。参加全国性会议。观摩专家古琴独奏音乐会。

(4)参加专业以外的培训。

2007年6月起,曾博士资助每位在校古琴学生参加卡内基培训。从1912年至今,卡内基训练从一个城市发展到目前的超过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旨在帮助企业培养人才提升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帮助个人开发潜力,持续突破,实现工作生活的理想愿景。无论是普通的大学生,还是公司的各级员工,无不以能够系统地接受卡内基培训为荣耀,但昂贵的学费也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

四、全面、客观地认识古琴艺术的传承的多面性

(1)操缦艺术(具体方法):沿袭古人的传承方法, 对待每一个指法。参考《太古遗音》中对指法的要求进行教学。

(2)打谱艺术:在学习乐曲中,用心学习前辈的打谱经验,为继续进行遗产的挖掘、整理打下基础。

(3)文化认知:认识琴器、琴乐的发展历程和审美情趣的趋向。认识琴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4)享用成果:通过音乐会、欣赏会、雅集、讲座等活动聆听琴乐,体会前人智慧。

五、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活动摘要

2008年10月9日下午,举办“古琴雅集”,吸引了我院和社会上很多古琴爱好者的到来,有些人来自北京。新华网于10月10日给予报道。并以此迎接音乐学院五十年庆典。

2009年6月18日下午2时,古琴传习室举办古琴专业的〈琴与诗〉雅集。

2009年10月15日晚,古琴专业代表民乐系在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了“古琴与诗词专场音乐会”。

2009年12月30日下午3时,李凤云教授代表古琴传习室举办纪念广陵派古琴大师张子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活动。其间用视频再现了张子谦先生的大家风范,李凤云教授用老师的明代古琴——“惊涛”演奏广陵派代表曲目《平沙落雁》《梅花三弄》《龙翔操》《天风环佩》等。王建欣博士箫、埙助奏。

2010年6月12日,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单位承办的 “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名家名曲进百校”大型系列活动在文化遗产日期间全面展开。天津的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承办。古琴专业的同学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院校签订了演出协议,并在与各校的合作演出中取得成功。《今晚报》作了相关报道。

2010年5月,我国著名古琴家、广陵派传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成公亮先生,应邀来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传习室作了为期两周的讲座、研究和传习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2010年7月初, 古琴专业和笛箫专业学生受邀在北京黑方剧场演出获得成功。演出曲目为著名古琴家、作曲家成公亮先生的古琴套曲《袍修罗兰》中的四首——《地》《水》《空》和《如来藏》。

2010年9月,成功亮教授又一次受邀来我院传习室讲学,这次讲学涉及成教授的创作曲目。中秋节在传习室举办雅集,参加者有:香港谢俊仁、杨联庚博士,成都曾成伟老师、曾老师夫人、曾河同学,南京成公亮老师,三联书店编辑,天津音乐学院李凤云、王建欣老师、迟靖同学。友人郭源媛、马寅、王颐真。

2010年10月,参加杭州浙江博物馆杨宗稷学术研讨会。

2009年10月及2010年5、7、9月,观摩北京、天津音乐厅古琴专场演出。

2011年5月,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来传习室参观、欣赏古琴音乐。

2011年5月23日,美国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访问,在传习室会谈、听琴。

天津音乐学院传习室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配合天津经济开发区志愿者协会的“为西部干旱地区开凿母亲井”、“为困难儿童就医”举办的义演演出活动。

天津音乐学院传习室,通过几年的传承探索,已经初见成效。

(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授授,著名古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