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临夏人物志
2660900000034

第34章 医药、卫生界人物

古世忠

古世忠(1882—1968),回族,祖籍武都县。清末到麦加朝觐,故称“哈智”。民国初年到临夏行医,民国十七年(1928)移居韩集,开设“育生堂”药店,1956年公私合营时合人韩集诊所。1958年在韩集卫生所任中医大夫。古世忠出生中医世家,自幼受祖父指教,后经临床实践,医术日精,擅长妇科、儿科,精于“固本”,人称“温补先生”。处方列入《甘肃省验方集锦》。一生授徒5人,晚年行动不便,却从不拒绝求医者。家道虽不富裕,但时常以药资助贫穷患者,对缺医少药的韩集周围地区的群众提供了不少方便,至今受其惠者仍有口皆碑,足见其功。

金可南

金可南(1883—1976),临夏县桥寺乡尕金家村人,兄弟四人,行三,世代务农。青年时学得烹调手艺,人称“金厨子”。后遇一道人因病卧倒门口,救治到家,精心护理,道人临终时赠以治骨折秘方,嘱其用于治病救人,不可敛财。此方治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显著,求医者络绎不绝,金可南遵嘱不索钱物。四川、青海、新疆、兰州等地的病人也慕名前来就治,治愈骨折病人无数。金可南去世后,其子孙按照秘方,继续行医治病。

杨华

杨华(1883—1930),号春轩,和政县达浪乡杨家窑村人。民国初为和政名医。祖名俊,清末庠生,精医理,传艺于杨华,并嘱其“百业之中唯医可以躬行实践,医精,则能济世、寿人”。杨华苦学古今药理,终成名医。他医德高尚,无论富贵贫贱,有招必至,治病救人。民国十七年(1928)宁河(今和政)城被围时,城内瘟疫流行,杨华研制药方,防疫治病,救人无数。民国十九年(1930)不幸因墙倒塌被压而逝,终年47岁。乡人感德,送葬者数百人。

王志仁

王志仁(1891—1961),临夏县刁祁乡友好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临夏市文庙私塾,后入兰州师范,毕业后在临夏任教。他爱好中医,长期坚持自学,细心揣摩,1943年弃儒从医,在尹集“福顺堂”坐堂行医。1946年在马集自开药铺,售药坐堂。1956年公私合营后,入联合诊所,1958年转人马集卫生院。以妇科见长,在刁祁、马集一带颇有名气。王志仁传艺于子联奎、孙克俭,祖孙三代均殁于医疗岗位,救治病人无数,为当地群众称道。

曾雨亭

曾雨亭(1897—1957),祖居北塬曾家坡跟,后迁临夏城内。少时务农,随父经营中药材,稍聚资金,即与人合资开设“集生堂药店”,善于经营,生意兴隆。后又独立开店,炮制中药遵守古制,经营公平无欺,很快发展为临夏中等富商大户后,乐善好施。民国十七年(1928)“河湟事变”后,难民云集城里,瘟疫流行,曾雨亭收治患者免费提供药物。次年临夏饥荒,在曾家花园设粥棚10天,赈济灾民。抗战时期临夏私立兴华小学开办时经费困难,他捐款相助。因其名望,被商界推选为导河县(今临夏)商会会长,1946年10月被推选为全国商会代表(因故未出席)。临夏解放后因年事已高,结束商务,在家闲居。

马莲舫

马莲舫(1899—1983),回族,原籍临夏市城关乡胡家庄,后迁居临夏县井沟乡。幼时人大拱北念经。1951年去四川阆中县蟠龙山巴巴寺拜师学医,历时10年,苦心钻研中医学理,掌握了“珍珠丸”、“万灵丹”、“风明散”等成药配制秘方。学成后归乡,先后在宁夏、夏河、临夏市八坊医院、市医院中医科为病人精心治病,1980年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

马莲舫在长期治病过程中,摸索运用“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之理,潜心研制出治疗脉管炎独方,亲手炮制中药,治愈率达80%以上,受省内外患者赞誉。他除擅长治脉管炎外,善于治疗疑难杂症,曾治好长期辗转求医不愈的数名妇女闭经不孕症。水泉寺有一妇女长期患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和关节炎,卧床不起,经服用“珍珠丸”并精心调理,能下床活动,但因家庭困难停止服药,马莲舫免费送药,使其康复。在诊病中百问不厌,颇有耐心,有长者风度。晚年慕名求治者甚众,马莲舫来者不拒,病人大多满意而去,七十高龄仍看病不辍。

牛敦

牛敦(1904—1960),字孝威,康乐县八松乡八松村人。自幼深受叔父牛载坤言传身教,对学习极为用功,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中学,受聘在树风学校任教。民国十七年(1928)迁居临洮,民国十八年(1929)随叔父去南京,考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办晓庄师范。翌年学校停办。经水梓、牛载坤介绍,拜名医施今墨为师,潜心苦学中医,多得正传。民国二十年(1931)中央国医馆兰州分馆成立,即返兰州,任国医馆主治医师兼中医研究室及药物研究室主任,后任副馆长、馆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黄家园寓所开设门诊,又受聘为张掖路“同仁堂”药店坐堂医师。兰州中医学院成立后聘为教授,教学中深入浅出,透彻明了,所授课目深得学生喜爱。牛敦医术高明,尤长妇科,名噪省垣。

王焕英

王焕英(1907—1984),女,原籍兰州市,兰州市华英女子中学毕业后,考入英国人在兰州办的博得恩医院妇幼班。民国十七年(1928)毕业后到青海省中山医院,后又到武威河西医院妇产科工作。1948年她随丈夫调临夏卫生院,后辞去医院工作,与其夫唐振文在城内南街开设“天德诊所”。当时临夏无妇产科,民间旧法接生,产妇婴儿多有死亡,王焕英目睹妇女痛苦,决心用所学之长,造福于民。向群众广泛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动员旧接生婆到诊所学习接生技术,口传身教,上门接生,终于培养出了一批新法接生员。1958年她倡议举办新法接生培训班,全面推广新法接生。王焕英为民解忧的精神,深得群众赞誉。1956年当选为首届临夏州人大代表,并任州文教卫生处副处长、州医院副院长等职。

宋承周

宋承周(1916—1973),曾用名厚才,字应天,原籍临夏县双城,民国时期迁居临夏市炉院街。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导河县(今临夏)中山小学、五县联立中学,毕业后随父研学中医,后与人合开“兰茂堂”和“中和堂”药店,诊病售药。解放后曾到临夏市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经省卫生厅考试合格,保送到北京中医学院教师教研班学习两年。期间刻苦钻研中医学理论,毕业后分配到甘肃中医学校任教师,主讲《金匮》、《内经》等中医基础课,后因患病退职。1964年复职,在临夏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大夫,擅长内科消化系统、妇科等病的诊治。

宋应天一生从医,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丰富,但到老仍孜孜不倦潜心研究,长期养成每天凌晨5点多就起床读中医经典著作的习惯,直到病故仍手不释卷。对病人一视同仁,细心诊断,认真开方。由于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就医者络绎不绝。“文化大革命”中,他同家人被遣送到康乐县八松公社落户。他在逆境中仍坚持为周围群众看病。1972年,距他家5华里的韩家村有一人患骨髓炎,因家境贫寒,无钱医治,他多次主动上门诊治,使患者基本痊愈。1970年魏家寨一老年妇女患病长年卧床不起,他所开处方在当地缺药,就嘱亲属从临夏购买,无偿送给病人,使病人康复。在八松居住的数年间,为缺医少药的偏僻山区群众治病无数,方圆百里有口皆碑。

落实政策后宋应天全家返城,他在州医院中医科挂牌诊病,他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难的精神,使州医院中医科名声大振,慕名就诊者天天在诊室外排队等候。他有时连喝口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从不厌烦,不处理完病人决不休息(这时只有工资,无奖金红包之类)。后来自己患病,仍坚持早上上班治病。1973年2月24日宋应天因病去世,享年57岁。

邱昌彪

邱昌彪(1929—1988),广东人,早年侨居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中国成立后,抱着建设祖国的愿望,毅然回国。1955年支援大西北来临夏,分配到州医院工作。当时州医院条件差,没有专职眼科医生,许多眼疾患者得不到治疗,他改攻眼科,学习外国、外地的先进经验,在治病中不断探索,成为著名眼科医生,先后给530多名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无一例差错,各种眼病患者经他治疗,很快痊愈。他在治疗中精益求精,医德高尚,不收礼物,不图钱财,急病人所急,从北京、广州、兰州等地邮购配件,为很多近视眼、眼病患者配上合适的眼镜。当地群众盛赞其德,四川、宁夏、青海等地的病人也慕名前来就诊,病人盈门求治,他一一接待,使病人满意而妇。1978年他身患肝病,仍坚持为病人服务,并在工作之余写出眼科论文8篇,引起国内同行注意。出席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1979年被选为临夏州人代会代表、州政协常委、州侨联副主席,1988年因患肝病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