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临夏人物志
2660900000011

第11章 历史人物(7)

裴建准(1885—1969),字孟咸,广河县三甲集裴水家村人。少人私塾,好书画,喜武术。后入河州凤林书院,学业超群。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甘肃武备学堂,次年保送保定陆军学堂。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陆军学堂毕业后在段祺瑞部下任下级军官。武昌起义后,在兰州秘密联络革命党人,欲响应起义,事泄被解除军职。民国元年(1912)3月被选为甘肃省临时参议会议员,民国二年参加东蒙战役,与入侵内蒙的外蒙军队作战,后任北方边防军教育长、参谋长。民国八年(1919)裴建准回甘肃,初任“忠武军”教练,不久即任河州镇总兵、镇守使。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提倡新文化。创办“军民学校”,开设国文、图画、音乐、体操、国术等现代课程,开河州现代教育的先河。

1926年裴建准调任肃州镇守使,后任甘(州)、凉(州)卫戍司令,民国二十年(1931)成为主持甘肃政务的“八大委员”之一,后任省政府军事处长、兰州市参议会议长等职。甘南农民起义爆发后,任甘肃宣慰委员会第二宣抚团团长,赴康乐、会川、岷县等地“宣抚”,看到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他不愿混迹政界,辞去一切军政职务,潜心从事佛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协常委、兰州市佛教协会理事长,“文革”中受冲击批斗,病逝于家中。生平爱好书画,写字重法度,大字雄浑而有气势,喜画马,所作《八骏图》为识者钟爱。

牛载坤

牛载坤(1886—1934),字厚泽,康乐县八松乡八松村人。他幼年家贫,靠父亲务农、制粉条、贩灰盐维持生计。但为了儿子能出人头地,不顾家境艰难,送载坤入私塾读书。牛载坤不负父望,努力用功,被老师誉为“神童”。清光绪三十年(1904)中童子试,后领附生。19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甘肃文科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因思想进步,有不满清朝统治之言论,被校方以“母不丁忧(母丧不回家守孝)”为借口予以除名,载坤无颜回家,遂去新疆寻兄谋生。在长兄秉坤帮助下,在新疆迪化任小学教师,清宣统元年(1909)被新疆巡抚保送,入京师大学堂测绘班学习。在此期间,他进一步受新思潮影响,向往民主,但因结业在即,并经友人劝说,南下追求革命之念未能如愿,决心致力“教育救国”,后又入北京簿记讲习所攻会计学,毕业后赴东南考察教育,途经上海,与上海商务印书馆协商,在兰州创办“正本书社”,经销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在陇原大地上最早传播马列主义。并销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课本、教材及文化用品、器材等,自任经理,与甘肃各地教育界联系,定购统一教科书,甘肃始有新式统一教材。

民国二年(1913)秋,牛载坤返回故里,筹募资金,兴办地方教育。次年与胥应魁、苏效汤等在康乐八松创办“树风学校”,请著名教育家张骞书写“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校训。为解决办学经费,在学校周围荒山植树造林,以薪炭收入资助教学,自己收入大部分也捐献给学校,在他的带动下,附近乡绅纷纷捐助。他奔波于省内外,延请教师,采办教学仪器,动员学生人学,“树风学校”名气大振。随后,他又以“树风”为中心,在周围村庄办起11所初小,以便利小学生就近上学。联络热心教育的人士,组成“劝学所”,动员各方助资办学,儿童不论贫富均能入学,胭脂三川又建起“风化初小”13所,康乐教育自此兴起。在兴办教育的同时,提倡妇女放足,男子剪辫,传播进步思想。民国三年(1914)秋,青海玉树与甘肃、四川发生边界纠纷,北洋政府派安肃道尹周务学解决纠纷,周慕名聘请牛载坤负责测绘界域地图。他冒风寒、住帐房,历时年余,完成测绘任务,并著有《玉树勘查自序》一文,成为后人研究玉树历史、地理的珍贵材料。完成玉树测绘后回乡继续兴办教育。民国五年(1916)甘肃省政府任命牛载坤为省教育会会长,在任期间,建议省政府核准在全省分设9所师范学校,以推动全省教育,并对甘肃教育做出了规划。

民国六年(1917),牛载坤看到地方工业十分落后,便赴东南地区考察工业,返回后在兰州万寿宫开办“手工传习所”,设毛编、地毯、制革三科,继在传习所基础上创建“工业学校”,自任校长。次年5月去上海参加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实业学校校长会议,会后赴日本考察实业教育,归国后与高抱诚合写《发展甘肃实业教育》一文。归省后提倡毛纺织业、改良羊种及羊毛等经济发展措施。民国十一年(1922)4月,他再赴日本考察改良羊种及羊毛问题,并考察研究毛纺业。民国十三年(1924)任甘肃省银行协理,与水梓创办陇右公学。民国十四年(1925)国民军人甘,向银行借款,牛载坤拒借,得罪刘郁芬,遂辞去银行协理职务,后遭刘郁芬逮捕监禁,40天后经水梓等社会各界人士呼吁援救出狱。

民国十八年(1929)甘肃全省兵灾加之大旱,灾情严重,民不聊生,人民流离失所,牛载坤与水梓等赴南京请赈,呼吁救灾,国民党政府拨赈灾款10万元。在沪、宁请赈期间,结识教育家陶行知,动员石德安、台和中、牛孝威等人人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习。他曾结识国医馆长焦善堂、国医大师施今墨,请教医理,学有所得。得国医馆馆长焦善堂支持,返兰筹建中国国医馆兰州分馆,馆址在兰州天齐庙。建成后任馆长,聘请名医权爱棠、柯与参、牛孝威坐堂诊病。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应甘肃绥靖主任邓宝珊之请,赴宁夏联络马鸿逵,归途中经一条山时遭土匪截击,被群众救护,幸免于难。同年6月任民勤县县长,到任后借“杜公祠”作校舍,开办“师范传习所”,督建两外乡、中外乡、泉山乡三所小学。制定防沙造林计划,设立苗圃,育苗种树,引进榆、槐等树种,发动学生和市民植树。兴修水利,从兰州聘请能工巧匠仿黄河水车,制成“水刮子”,在全县推广。兴办实业,创办毛纺织传习所,邀请外地技工,购买机器,就地加工羊毛、驼毛。在县城建立义粮仓,麦熟时籴粮,荒月时平价粜粮以解民众危难。他非常重视医药治疗,当时天花流行,死者甚众,他发动亲友,购买牛痘疫苗,亲自种痘,四乡普及,使天花得到有效控制。他宣传新思想,大力提倡剪辫放足,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整顿地方财政,减轻地方负担,民勤有马步青驻军一团,不时向县政府要粮要款,拉夫派差,牛载坤极力抵制。有一次驻军摊派大车200辆,民夫数百人,他一口回绝, “要马车我只有一辆,可以拉去。”军士逼迫他去团部,走到十字路口,他大声向群众说:“马团长要我派200辆大车,几百民夫,我有责任保护百姓,坚决不答应。”说毕坐在地上,群众落泪,围在身旁,军士无奈恨恨而去。民国二十三年(1934)6月,牛载坤回乡安葬父亲,行至皋兰哈家嘴,被仇家枪杀,身中四弹,年仅48岁。遗体厝兰州荣光寺中,邓宝珊亲往吊唁,深表惋惜,赞叹“牛先生忠厚有余”。民勤群众听到噩耗,哀痛如丧考妣,立“牛公祠”,额题“爱遗甘棠”,以资纪念。其遗著有《五十年来中国之毛业》、《水利研究》等。

高文蔚

高文蔚(1887—1954),字抱诚,康乐县高家窝铺人。幼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甘肃陆军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保送湖北武昌陆军学校,毕业后甘肃都督府派往西军精锐军任教练,因不满西军松散军纪,解职回乡。民国四年(1915)受狄道劝学所选派人江苏南通师范5年制本科读书,勤学好思,擅长国文、美术,以优异成绩毕业。民国八年(1919)应省立第三师范校长杨汉公之邀,在师范附小进行示范教学。民国十二年(1923)任省立第三师范(今临洮师范)教务主任并主持附小工作,翌年任师范学校校长,多方联系,延揽优秀教师,筹集经费,购置图书、教学仪器,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民国十三年(1924)后,担任省教育厅督学,足迹遍及省内大部分地区,提倡观摩教学,所写《甘肃教育视察记事》发表在《大河日报》上。民国十一年(1926)担任甘肃省立第一中学国文教员兼训育员,其教学在兰州享有盛誉。

民国十八年(1929)战乱后,任甘肃省赈务委员,协助筹集赈款,救济难民,并以省教育会常务委员的身份向省政府提出恢复灾区教育的建议。民国二十年(1931)起担任省教育厅秘书,兼任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甘肃学院秘书长兼授高中文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任陇右公学董事会董事兼中央直辖兰州市小本贷款处主任,1941年任陇右中学首届校长。1943年任甘、宁、青考铨处秘书。新中国成立后,任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1954年病逝于家中。

鲁大昌

鲁大昌(1889—1962),字嵩龄,临夏县黄泥湾乡鲁家村人。自幼丧母,由其舅母代为抚养。至七八岁,送到城内姬家巷祖父家中,同其叔父(继祖母所生)在李光斌私塾读书。不数年,叔侄不和,祖母偏袒亲子,鲁大昌提出“他念书我不念书”,祖父为避免生气,允其所愿,辍学经商,从此他摆摊、当货郎、当脚夫,但均无所成。光绪末年逃至循化,由其族兄鲁大元介绍,人循化参将罗开福部当兵,清宣统二年(1911)在陕西攻打乾州时,作战勇敢,得罗开福喜爱,提为贴身护兵。民国四年(1915)罗开福辞职返乡,鲁大昌随罗到湖南,经罗介绍人湖北督军王占元部任连长,民国十年(1921)回甘,在宋有才部任哨官兼帮带,1922年升任步兵一团三营营长,民国十六年(1927)任团长。

民国十五年(1926)春,直系陇东镇守使张兆钾与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攻击西北军防守的定西,进攻失利,向驻守临洮的宋有才求援,宋举棋不定。鲁大昌自告奋勇愿打头阵,带两连兵士昼夜兼程到达关山(今兰州七道梁一带),正遇西北军,他率先横冲乱杀,将西北军击退,占领狗娃山山顶。初九日拂晓西北军集结1营兵力发动进攻,鲁大昌惯打白刃相接的交手战,与西北军展开肉搏,并用“牦牛阵”数次击退西北军。此次战役后,西北军把他视为劲敌,多次在其战报上出现鲁大昌的名字,张兆钾部也把他捧为英雄,鲁大昌名声大振。后调驻陕西安康,被李宗仁部击败缴械,奔走京、津、沪、汉等地,通过何成浚从蒋介石处讨得“甘肃讨逆军”第二路司令的官衔,经过四川万县时晋谒吴佩孚,又讨到“甘肃自治军”总司令的虚衔。遂在川、陕、甘边境,招兵买马,勾结临潭、岷县两地警察,赶走两县县长,劫夺两县准备解省的烟亩款5.6万元(白洋),先后收抚洮、岷、陇、漳等县股匪,给他们发饷、发服装。其后又缴获省方派援天水的郭安学部200多支步枪、追击炮数门、机关枪几挺及弹药、骡马等,同时又收缴雷中田部分武装,实力大增。民国十九年(1930)起,占据岷县、临潭、漳县、陇西、洮沙、临洮、渭源、武都、西固(今舟曲)、文县、武山、西和、礼县、甘谷14县,形成割据之势。

民国二十年(1931)国民党军政部给鲁大昌新编十四师番号。民国二十四年(1935)9月初,鲁大昌奉令在岷县腊子口堵截北上红军,经过一昼夜激战,被红军击溃。后升任新编第二军军长,十四师师长由王治歧接任,时隔不久,鲁大昌又任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失去实际军权。在兰州修建公寓,以“高级将领”身份出没于高级军政官员中,作囤积居奇的生意。1946年在省政府主席谷正伦支持下当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解放时逃居岷县,被人民解放军捕获管押。劳改期间,因病保外就医,1962年10月1日在兰州病逝。

马如成

马如成(1890—1961),回族,永靖县王台乡王台村人。马如成因家贫等条件所限,没有进过学堂门,深知没有文化知识的难处。民国二十四年(1935),他为改变王台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文化落后状况,倡导办学。他借用别人2孔土窑洞作为教室,在王台首办私塾一所,托人从川区请来一名汉族教师,利用到清真寺做礼拜的机会做宣传,到各家动员,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私塾入学儿童20余名。后又联络乡邻,倡导创办王台小学,他带头献出耕地2亩作校址,动员民众献料投工。建教室9间,师生宿舍6间,灶房2间,用木料自置桌凳40余套。民国三十年(1941)报县政府批准,设立王台高级小学,群众选他当校董。他走村串户,动员学生入学,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在校少数民族学生38人,已毕业18人。

马如成除了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热心办学外,他还热心助人,深得各族群众称赞。王台是汉、回、东乡等民族杂居的地方,马如成注重民族团结,每当贫困者上门求助时,他来者不拒。民国十八年(1929)灾荒时,得到他救助的汉族群众就有40多户。民国时期王台地区常有零星土匪活动,地方秩序不靖,他常对村民和族人说:“当土匪害国害民害己,好男人饿死也不当土匪。”在其说教下王台群众无一人为匪。1949年解放初,马殿录为首的“新编八十二军”活动猖獗,曾3次动员王台群众和他族人参与,他得知后即召集大家,说明为匪之害,并动员大家拒绝参加,终保一方安定。

高云

高云(1891—1960),字龙舟,康乐县草滩乡人。民国十七年(1928)任临洮临时救济队第一队队长,1929年任暂编便衣游击第一队队长。民国十九年(1930)任省防游击第一路第一营第二连连长。民国二十一年(1932)任临洮区保安队第一分队长。康乐保安团成立后任第一中队上尉中队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任康乐自卫队总指挥时,率部到朱家山参加镇压甘南农民起义军,被击溃。民国三十三年(1944)任康乐县参议会副议长。1949年8月康乐县即将解放时,和马益寿、王铁舫、马勤儒等秘密修书,派人和解放军先头部队接洽,为新编骑兵第二团团长张朝鉴牵线联络,促使其起义。康乐和平解放,王震司令员指令他任康乐县县长,任职后,组织动员难民上庄,安定社会秩序,后兼任法院院长。1960年病逝于家中。

马耀武

马耀武(1891—1973),回族,永靖县川城乡下岭村人。青年时到宁夏吴忠、西吉以及兰州等地的清真寺学经10余年,并在宁夏西吉县沙沟清真寺“穿衣”。先后在吴忠、民和、兰州、永登等地清真寺开学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