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你的人脉做足
2567700000015

第15章 会说话可以把你的人脉做足(2)

丈夫:吃过了,女儿和妈出去玩了。(在电脑前兴奋不已_)快来看啊,我的牌真好。妻子:哟,这么好的牌啊,你的手气真不错。丈夫:快去吃饭,吃好了换你上来打,我要看新闻去了。妻子:好嘛,几分钟就好了。(一溜烟地跑进厨房,马上端碗饭凑到丈夫身边),我来了借光,我沾沾你的好手气,这把牌我来打吧。丈夫:哎呀,我打完了这局就走。妻子:我会帮你打好的,快让开,《新闻联播》开始了。A家的妻子恶言恶语,火药味十足,丈夫不生气才怪呢,晚上两人不发生战争就已是万幸;而B家的妻子呢,言语亲昵,心平气和,两人一问一答,夫妻之间的浪漫温馨尽显其中。假如A妻子能向B妻子学习学习,换种说话方式,家里的气氛就绝对不会那么剑拔弩张了。

转着弯说话,并非花言巧语,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耍什么花招,也不是语言不清,态度不诚恳,让人弄不明白什么意思。它是一种富于智慧、独具魅力的表达技巧,是为某种需要而采用的办法。

转着弯说话,有时比口若悬河更可贵。某些问题在某种场合,转着弯说话,比直来直去让人受用得多。

直爽并不等于言语毫无顾忌,说话直爽,常被人们当作一种优点。但在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同样是直来直去的人,有的人处处受到欢迎,而有的人却处处得罪人,人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

与人说话,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都要讲究策略。如果不讲究一些策咯,说话直来直去,肯定会伤害到朋友、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那些因说话直而得罪人的人,问题就出在方法上。他们只图一时之快,不讲方式方法。比如批评别人,虽然你心地坦白,毫无恶意,但因为没考虑到场合,就会使被批评者下不了台,面子上过不去,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自尊心被伤害,当然会对你有意见。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清楚了为什么在工作中,为什么对许多事领导说“研究研究”之后便没了下文;为什么爱提意见“直来直去”的人,不仅难以获得上级的肯定,反而会因此遭到打击报复。

有一个单位,领导在会议上提出了一项改革计划。长篇大论之后,领导照例问问各级主管有没有意见。正当众人都静默无声的时候,却有一个年轻人,立刻站起来,提出他的看法,并针对计划的弊病,说得口沫横飞,最后还提出了另一项改革计划。不用说,等待这位老兄的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要想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必须善加分辨,认清对方是真要你开口,抑或只是礼貌性地客套。最好在说话时巧妙地拐个弯儿,千万不要“乱放炮”。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尊,需要面子。直来直去,实际上就是“不给面子”,使对方心中不快,以致造成双方关系破裂,甚至反目成仇。事后想想,真是毫无意义,后悔晚矣!

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可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心里又犯了难。因为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军师刘伯温看出朱元璋的难处,又不敢直谏,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十白朱元璋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方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多束乱发,每束发上都顶着一顶乌纱帽,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道:“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官(冠)多法(发)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到朱元璋的面子,不犯龙颜,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有刚,也算是待人处世高明的“说话会拐弯儿”,使听者懂得话外之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另外,说话会拐弯,还体现在巧妙劝说领导改正自己所做出的错误决定,让领导从你拐弯的话中,自己悟出应该如何去做。古语道:“伴君如伴虎。”一句不慎的话,都可能使臣民人头落地。因此,聪明的臣子总是直话不直说,说话会拐弯儿,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与其说直来直去的人是豪爽,还不如说他说话做人太简单。直语易伤人,何不绕个弯。同样的表达,同样的目的,绕一个弯儿就能圆满,何必弄得目的达不到还得罪了对方。

你不妨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场合?说话方式是不是触及了别人的隐私?同样是提意见,为什么不同的方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呢?说话时先为对方着想,不要动辄以教训的口吻指责别人,要注意维护对方的自尊,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直率人。

委婉让你更具亲和力

许多预备役军人在受训期间都不太喜欢理发,最常抱怨的就是必须理发的这一规定,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仍是普通老百姓。一级上士哈里·恺撒有一次奉命训练一群预备役士官。按照过去一般军人的管理法,他大可对那群士官吼叫,或出言恫吓。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先生们,你们都是未来的领导者,你们现在如何被领导,将来就要如何去领导别人。诸位都知道部队对头发的规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规定去理发,虽然我的头发比你们还短得多。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镜子,如果觉得需要,我们可以安排时间到理发店去。”结果,许多人真的去照镜子,并且遵照规定理好了头发。

委婉本是一种修辞手法,是语气温和、言语柔美、语义曲折含蓄的一种言语技巧。即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有些事情委婉地说出来,比我们直言直语地说出来,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懂得委婉艺术的人,更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据说,过去北京有一家新开的理发店,门前贴着一副对联:“磨刀以待,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这直来直去的对联,磨刀霍霍,令人胆寒,吓跑了不少顾客,自然是门可罗雀。而另一家理发店的对联就以含蓄见长:“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上联取“弹冠相庆”的典故,含有准备做官之意,又正合理发人进门脱帽弹冠之情形。下联意即人人中意,心情舒畅。此联语意婉转,使这家店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书面语言的委婉含蓄有其长处,口头语言也是如此。

一天中午,斯瓦伯经过他的一家钢铁厂,碰见几个员工正在抽烟,而头顶上正挂着“请勿吸烟”的牌子。斯瓦伯先生是如何处理这一情况的呢?他没有指着牌子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而只是走过去,递给每人一支雪茄,然后说:“孩子们,如果你们到外边去抽,我会很感激。”员工当然知道犯了错,但是斯瓦伯先生不但没说什么,反而给每个人一支雪茄当礼物。如果是你,你能不敬重给自己面子的老板吗?

有时,人们用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既不违背语言规范,又会给人风趣之感。有人谈及某人相貌丑陋时,说“长得困难点”,谈到某人对一件事、一个人有不满情绪时,说他对此人此事有点“不感冒”等,均曲折地表示了对事情的看法。

贾可布太太请了几位工人盖房子。刚开始几天,每次她回家的时候,总发现院子里乱七八糟,到处是木屑。由于他们的技术较好,贾可布太太不想让他们反感,便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她等工人们离去之后,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干净,堆到院子的角落里。第二天早上,她把工头叫到一旁,对他说:“我很满意昨天你们把院‘子清理得那么干净,没有惹得邻居们说闲话。”从此以后,工人们每天完工之后,都把木屑堆到院子角落,领工也每天检查院子有没有清理。

使用委婉语,必须注意避免晦涩艰深。谈话的目的是要让人听懂,如一味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达效果。

要做到语言含蓄需善于洞悉谈话的情境和宗旨,还要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这样才会使你的语言得心应手,别有新意。

—辆电车上人很多,已经没有空余的座位了,而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于是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但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血。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您得先过去。”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明白,她忙中偷闲,逗着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连声说:“不客气。”

生活中,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人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先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争吵。试想,售票员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谢谢”,后果又会如何呢?

实际上,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多说些委婉的话,更能体现你的亲和力,很明显,具有亲和力的话语更能为人们所接受。

委婉艺术的运用可以避免许多争吵与矛盾,它既把事情的原本意思表达出来了,又不伤害当事人,这对于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相当大的帮助。若一味地用强硬直白的语言,无疑会伤害到别人的自尊,这样,即使别人错了,也不会接受你的意见。

学会主动赞扬他人

美国的管理专家玛丽·凯说:“赞美是一种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力量。”赞美能给人前进的动力,是承认别人价值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那个能给别人恰当赞美的人一定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做足人情,就会从中获益良多。

汤姆是一位律师,有一天和太太去异地拜访几个亲友。太太留他陪一位老姑妈聊天,自己到别处去见几个年轻亲戚。由于汤姆对这位几乎从未见过面的亲戚不了解,所以就想找一些能够拉近他们之间距离的话题。他看到了老姑妈的这所房子。

“这栋房子有100年的历史了吧?”他问道。“是的。”老姑妈问答,“1900年造的,正好100年了。”

汤姆说道:“这使我想起我们以前的老房子,我在那里出生的。这房子很漂亮,盖得很好,有很多房间。现在已经很少有这种房子了。”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老姑妈表示同意。

“现在的人已经不在乎房子漂亮不漂亮了。他们只要有个地方住就够了,然后开着车子到处跑。”汤姆说道。

“这是一栋像梦一般的房子。”老姑妈的声音有点颤抖了,“这是一栋用爱造成的房子。我的丈夫和我梦想了好几年,它完全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她带着汤姆到处参观,汤姆也热诚地发出赞美。看完了房子以后,老姑妈带着汤姆到车库去,那里停着一辆派克车——几乎没有使用过。

“这是我丈夫在去世前不久买给我的。”她轻声说道,“自从他死后,我就没有动过它,你是一个真正懂得欣赏好东西的人,我就把它送给你吧!”

“啊,姑妈。”汤姆叫道,“我知道你很慷慨,但是,我却不能接受。我已经有了一部新车,而且我们之司并不算很亲密,实在是不能要。我相信你有许多亲戚很喜欢这部车。”

“亲戚!”她叫起来,“不错,我是有很多亲戚。但是,他们只是在等我死掉好得到这部车子。他们得不到的!”

“如果你不想送给他们,也可以卖掉啊!”汤姆建议道。

“什么!”她大叫,“你以为我可以忍受让陌生人开着它到处跑吗?——这是我丈夫买给我的车子!我做梦都不会把它给卖掉的。我想把它送给你,是因为你懂得鉴赏好东西。”

汤姆极力想辞谢这份好意,却又十白伤了这位老姑妈的心。最后汤姆因为赞美拥有了这辆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车。

希望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的耳根都是软的,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林肯则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人们大都希望别人欣赏、赞美自己,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

致力于社会竞争的人们,若能满足人们的赞赏要求则可以获益无穷。如果你想倒尔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那就不妨从今天开始试着去赞美别人吧。

但是,你在称赞别人时,为了加强人情效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戒滥用

这里讲的滥用是指相对时期内对一个对象赞扬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次数太多,也会削弱应有的效果。而赞扬的频率是否适中,是以受赞扬者优良行为的进展程度为尺度的。如果被赞扬者的优良行为同赞扬的频率成正比,则说明赞扬的频率是适度的;如果呈现反比的现象,则说明赞扬的频率过高,已经到了“滥施”的程度。

2.看得远一点

赞美不仅要符合眼前的实际,而且要高瞻远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那样才能提升你赞美的高度,使你的赞美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

有些东西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人的容貌、性格、习惯等,这方面比较容易称赞。而有些东西则不稳定,如人的行为、成绩、思想、态度等,若从长远考虑,赞美时要谨慎。如有些人入党之前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领导便开始称赞他:“该同志一直……”有经验的人就会想,先别夸那个,慢慢儿看吧。果然,他入党之后,各方面就开始松懈了。人迫于某种压力或某种需求,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如果赞美人时仅限于就事论事,极易犯目光短浅的错误。3.深切体会过程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夸奖朋友取得的成绩时,对方会说:“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言语间仿佛有你不知其艰辛、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意思。相反,如果你说:“真不错,一定花了你许多的心血吧!”他就会觉得心里舒服,认为你很了解他。可见,夸奖劳动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效果更佳。

其实,很多人做事并不仅仅在乎结果,更注重过程。如果你人云亦云地夸奖他取得的成果,不但有势利之嫌,还会让人这样想:“如果我失败了呢?”因而也许对你心生厌恶也未可知。

给遇到不幸的朋友送上一份安慰

人生的道路不平坦,逆境常多于顺境。不幸的事,人人难免。身处逆境,面对不幸,当事者不仅本人需要坚强起来,也迫切需要别人的安慰。人是社会的、合群的和有感情的高等动物,痛苦再加孤寂,痛苦倍增;痛苦有人分担,痛苦减半。“患难见真情”,安慰如“雪中送炭”,能给不幸者以温暖、光明和力量。给予不幸者以安慰,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当朋友遭到不幸时,及时送上真诚的安慰,做足你的人情,更是你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