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很简单啊,她觉得我英俊、风趣、聪明、有才干,舞跳得好。”“那么你为什么喜欢她呢?”“因为我觉得她漂亮、温柔、贤惠、可爱,歌唱的好。”这就对了,生命的花朵就在这一刹那中绽放异彩!你生命的光辉,使你觉得自己更有价值,更好。
对你最深入、最具有影响力的冲击是:你必须喜欢自己。如果你对自己的观念与想法充满自信,那么你一定能生活得像春天的云雀一样的自由自在。但是如果你根本不喜欢你自己,那么过日子对你而言,真是一种折磨。
安东尼?罗宾认为,每个人都和你一样,内心深处也常住着一个小人物,期望受重视,成为重要人物。这个小人物就是第二个自我。有些人因为感受到你的好处与优点而欣赏你,接近你。和这些人相处,你会感觉到没有负担。你一定喜欢和能够使你感觉踏实、有自信的人在一起相处和工作。
每个人也一定和你一样,所以你应该不会忘记,促使别人为你做事的关键吧?那就是你给予别人他们所需要的,他们也会相对给予你的需要的。别人和你一样,也都需要你对他说:“和你在一起,我变得更有自信,也更喜欢我自己。”
有一次,绿湾足球队教练隆巴第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华盛顿医院时,以前绿湾队的一位后卫大卫,从洛杉矶赶飞机到华盛顿,去探望隆巴第,只逗留几分钟时间,便又搭机赶回家去。
大卫说:“虽然很忙,我还是一定要去,不为什么,我就是不能不去。他曾经让我觉得自己很重要。”
我们总是迫切地想替使我们觉得自己重要的人做任何事。这样的心态显示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肯定自己、喜爱自己。
根据专家的估计,我们做每一件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因,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渴望。但是不幸的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大多数存在着失败、失落和失意的记忆。
欣赏他人,就是要懂得挖掘别人的优点。
同学们都叫佩姬为“小胖娃”。老师常告诉她,如果不偷懒,她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她妈妈也常唠叨她草率的个性。她不愿意参加学校的舞会,因为她知道没有人会邀请她跳舞。因为她的动作笨拙又慢吞吞,所以上体育课时总是成为同学的笑柄。佩姬要选修艺术、工艺课程,她的爸爸却叫她学打字和速记。脸上老是带着伤痕,牙齿上套着齿裂矫正器,佩姬的童年就在这样的记忆中度过的。
如果你想到的佩姬,是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屁股上多出来一堆肥肉,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及一个歪扁的鼻子。那么你也会成为佩姬眼中的很多人之一——她没有任何印象的人。你何不注意她亲切又可人的笑脸、她的艺术天分、她的雄心大志以及对别人的敏锐观察力。
为了佩姬,你何不做一个愿意倾听孩子倾诉的父母,做一个善于鼓励她的老师,而不要老是挑她的毛病;做一个引导她参加游戏的教练,而不要老是叫她在旁边观摩;做一个真正喜欢她的朋友,而不要老是在意她的长相。
你的态度对别人可能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所以你何不想象他们是能力强、观察敏锐、值得教导的人。这样,你会发现,他们真的`如你想象的那样,一天天成长为可造之材。
有一位银行职员就这样做过。他经常丢一块硬币给坐在银行门口的一位没有脚的乞丐。但是,他和大多数人不同,他每次丢了硬币之后,一定要顺手捡起一支放在这个乞丐旁边的铅笔。这个银行职员对这个乞丐说:“你是一个生意人,而我的习惯是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所以我向你买。”有一天,这个缺腿、驼背的乞丐没有出现在银行门口。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银行职员也渐渐忘记这个人。直到有一天他走到一幢大厦内,突然在一处室内摊贩前面,再次看到这个以前流浪街头的熟悉身影。这个店老板激动的对他说:“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来,我今天能在这里开店,你给我的帮助实在很大。你不断地鞭策我,说我是个‘生意人’。于是我开始这么认定自己,而不再觉得自己是个讨钱的乞丐。我努力卖笔,卖了很多很多。你给予我自重,使我对自己刮目相看。”
你又如何看别人呢?是否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呢?或者你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你也能像这个银行职员一样分辨乞丐或生意人吗?每个人都可以带着面具过日子,而在面具之后,每个人的情况都和这个乞丐或佩姬相似。不管他们变得多么富有、出名或成功,他们的内心都是空虚的,希望别人来填补。你只要稍微用心便能填补这些空虚,而且你的影像将深印在这些偶然过客的心里。这些人纵然远离你,但你也会觉得你们彼此竟是这么接近。渐渐地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既美好又亲切,样样都如你所需,依你所愿。每个人都给予你仁慈的回馈,而且都帮你做事。
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你对别人的态度。与别人成功相处的方法,开始于你对他们的看法。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你想投机取巧,绝对无法达到效果。本书提供很多方法,指导你如何给予别人他们所真正需要的。不过这些只是可行的方法,并不能保证一定达到理想。你必须视自己的情况和关系而适当的应变运用。
如果你只想利用这些方法来达到私欲,那么这些方法产生不了作用。你必须是真心诚意的对待别人,如果你真正关心别人,希望帮助他们拾回对自己的自重和自信,那么你得到的收获将会比得到一颗最心爱的珠宝而更丰富,更值得高兴。所以,真心地付出吧!表现出你对别人的认同和尊重。你一点点的尊重,却可能在别人的生活中,带来最大的激励力量!
一个人是不是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欣赏他人,又是如何欣赏别人。一个人如果视同道是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他是伤疤我是花”,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人际环境。
欣赏他人,实是一种真本相,一种高境界。在这方面,名人的作为就是一面明镜,一杆标尺。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这位青年人竟一下子点燃了创作的火焰,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
欣赏他人,需要具有一种宽广的胸襟和一种无私的勇气,也可能是一种超然的智慧和一种普渡的艺术。欣赏他人,可以是出自爱才之心,也可以是解人之惑。有的时候,这种欣赏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人的命运。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理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如果能改过自新,做别的行业,相信一定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率真率性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小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这是文字和思想的力量,又何尝不是一种劝人悟道的魅力!
欣赏一个人,并不是奉承他,而是我们能从他人的身上发现诸多的亮点。我们要始终记得“人无完人”这句话,不是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优秀或愚钝的,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那么,他的素养也会由此变得不同。
我们不仅要懂得欣赏别人,更要懂得欣赏自己,不要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春草,甚至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大,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可卑,关键的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欣赏一下自己吧,你会发现,天空一样高远。大地一样广大,自己与别人有一样的活法。
现在,我要你好好的给自己写一段话,告诉自己,我欣赏我自己的是:
1.
2.
3.
4.
5.
接下来,我要你去找一个你身边的人,告诉他,你欣赏他的是什么,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当你用欣赏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你自己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故事: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一位母亲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他老师表现出失望。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做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做三分钟了。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泪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对着儿子却说:“儿子,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老师说你不是个笨孩子,只要你能细心些你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希望,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还发现儿子温顺的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还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他的意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考上大学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大学。她儿子从学校回来了,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时,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眼泪纵横流淌…….
这就是欣赏。
爱是欣赏的根源,发自肺腑的欣赏是因为内心的爱。
欣赏之心会让领导者深得人心。用欣赏的眼光,就能从每个人身上找到闪光之处。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乐己者荣”
欣赏可以激发他人的激情,能够引发积极的团队氛围,可以形成企业的向心力。
欣赏就是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事情的好处。
珍惜别人才能够欣赏别人。
欣赏不是去争辩,而是接纳对方这个人。从中捕获到别人的优点,并且为对方的优点惊喜和赞赏。一个赞许的眼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友好的拍肩,一句鼓励的语言,接纳就产生在不经意之间,发自内心对方心领神会。
欣赏的表现形式就是赞美。
赞美誓言
当我赞美敌人时,敌人于是成为朋友,
当我鼓励朋友时,朋友于是成为手足。
我要常想理由去赞美别人,决不能搬弄是非道人长短。
想要批评人时,先要咬住舌头,
想要赞美人时,就要高声表达。
我要记住这个秘密,她将改变我的生活,
赞美不停,鼓励不断。
赞美的方法
1 赞美你的伙伴,你可以用真诚的微笑来示意和表达。微笑的力量无坚不摧。
2 赞美前,要培养关爱欣赏别人的心态,这是产生赞美意愿的唯一方法。
3 赞美要找出值得赞美的事情。
4 赞美要真诚。
5 一旦发现别人的优点,就立即赞美她,立即为他打气。
6 赞美最好能够配合你关爱的眼神和肢体语言。
7 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为他感到自豪高兴的心情。
8 赞美要讲究语言表达技巧。
批评的方法
1 要慎重选择批评的时间。
2 不要在公众及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批评,最好公开表扬,私下批评。
3 批评时应具体告诉下署什么地方做错了。
4 批评时情绪不可太冲动,但应清楚地让他知道你对这项过错的感受。
5 批评时应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
6 批评时应实事求是。
7 批评时应对事不对人,或对事也对人。
8 不要只有批评,没有肯定或表扬。
批评的目的是让对方听取你的意见并接受你的批评,而不是打击别人的信心、形象、和信仰。
目标设定:“一定要”才能实现
比赛尔是西萨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无论向哪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赛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