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口才之巅
2552300000008

第8章 用快乐口才塑造最好的自己(2)

“好吧,我们就一言为定,重修旧好!但是,如果你还敢骂我的话,我就把你揍扁!”老公说。

“浑蛋!你这个不要脸的臭男人,竟然还想要打我!”这位“贤妻”语调突升八度地说道。

男人在家中,面对的不仅是太太,有时女儿的问题也非常棘手,假如处理不好,也可能闹出家庭革命,或离家出走。而有些女儿只知道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花枝招展,却不知道父亲赚钱十分辛苦,真是令父亲伤透脑筋。

有一位女孩儿,常嫌自己的身材不好,不够丰满,所以就向父亲伸手要钱,想到整形医生那儿去隆乳。

“你知道,家里最近经济情况不好,为什么一定要这个时候去呢?”为人父者有点为难,可是面对女儿的要求,又不忍心一口回绝,就说,“那隆一次要花多少钱啊?”

“大概要三四万吧!”女儿腼腆地小声说。

父亲想一想,犹豫一下,然后告诉女儿:“这样子好不好,家里的钱不太够,你就去告诉医生,说‘先隆一个’好不好?”

除了女儿的问题之外,儿子当然也是令父亲头疼的问题。假如家教不好,长大后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儿子的比例绝对超过女儿。

有一位父亲,感慨地对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说:“阿忠啊,你每天只知道玩,不写作业,你知道吗?克林顿在像你这么大时,已经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了!”

“是啊,我知道啊!”儿子说,“不过,克林顿在你这个年纪时,早就当上总统了!”

幽默可以使人放松心情,以愉快开朗的心情去应付复杂的人生。欢笑可以使人精神畅快,以正面的角度去面对生活周遭的问题。但是,讲述幽默笑话时,也必须注意到时机、场合和听众,因为不是所有幽默笑话,都适合在各种场合讲给所有人听。

例如,本篇中,“隆乳,先隆一个”的故事,在面对一群女性听众时,可能就得避谈。或面对一位身材不佳的女孩儿,就不必硬说,免得尴尬。

因为,幽默与刻薄,常常因听者的心情与立场不同,而有不同反应。幽默可以使人欢笑,但若使用不当,也会使人不悦。

因此,一个“幽默高手”在讲述笑话时,应顾及听者的心情与尊严,避免过度的讥笑与嘲谑。否则自以为幽默的笑话,一不小心就擦枪走火,反而会冒犯他人,得不偿失。所以,西方哲人说:“幽默是用来逗人发笑,而不是用来刺伤人心的!”

风趣口才出尔反尔,减少人生烦恼

一般意义上的“出尔反尔”是指人做事或说话反复无常,不讲信义或者自食其言。没有人会乐于同一个以出尔反尔为能事的人推心相交,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但在幽默王国中则有所不同,有意思的是恰恰相反,幽默语言中的“出尔反尔”,非但不会遭到人们的冷眼,还能有助于我们化解矛盾,摆脱困境,增添生活的乐趣!出尔反尔幽默术就是当一个人说话、做事不慎,被他人抓住“辫子”时,马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否认,并找出其他借口来开脱的幽默技巧。

出尔反尔幽默术的特点在于面对自己所犯的差错“勇于否认”,并巧找借口,造成幽默氛围。这一点与我们所熟悉的将错就错、顺水推舟等幽默技巧有所不同。

老刘有一次到一条小河边钓鱼,一个陌生人走到跟前问他:“怎么,你是在钓鱼吗,我的朋友?”

“是啊,钓了半天也不见一条鱼。”老刘漫不经心地回答,一动不动。

“可你怎不问问我是什么人呢,我的朋友。我的职业是城管!你难道不晓得这儿是不准钓鱼的吗?”陌生人嚷了起来,并要罚老刘的款。

老刘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人说:“你不能罚我的款,你怎么不问问我是谁。我是讲故事的,像你有自己的职业一样,我的特长是虚构故事。”

老刘违反规定在禁渔区钓鱼,而且还鬼使神差地自己承认了,谁料对方“真人不露相”,一口咬定他应受惩罚。在生活中我们也不乏类似经历,怎样去应付这令人大伤脑筋的事儿呢?许多人可能会立即低头认错,乖乖地将罚款交上,说好听的都怕来不及呢,哪里还敢巧辩!另外一种人则可能会自恃有所依仗,跟对方硬碰硬地计较一番。

平心而论,违章罚款虽然是天下通理,但上述两种常规做法都不算是尽善尽美。我们看这位老刘是怎么出尔反尔、机智巧辩的。他显然是利用了自己的特殊身份——讲故事的,来巧做文章,否认了自己所说的是事实,因为“我的特长是虚构故事”。这样就等于推翻了自己的论述,从而使落在对方手中的把柄像空气一样不可捉摸,自己虎口脱险,对方痛失“口实”,让人不禁要哈哈大笑一番!

出尔反尔幽默术往往还可以让语言的使用者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文饰了自己的过失,同时以咄咄逼人之势倒打一耙,叫对方一时反应不过来,略思之后,才惊呼中计,然悔之晚矣!

小李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个人很像他的朋友,上前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才发现自己认错了。

“对不起,我以为你是我的朋友老王。”小李不好意思地说。

“即使我是老王,你也不该拍得那么重呀!”那人摸着生疼的肩膀咕哝道。

“岂有此理,我重重地拍老王一下,跟你有什么相干呢!”小李不服气地顶了回去。

小李因为误会错拍了对方,连忙道歉,这本身并无幽默之处,幽默之处就在于他巧借对方的一声埋怨,出尔反尔,质问对方,形成与常理的强烈反差。实际上,小李事先承认自己拍错人了,但听到对方的抱怨之后便转口否认了这点,声称自己拍的是老王,而不是别人,这就是出尔反尔了。当然,小李的诡计在于概念上的转换游戏,事实则是无法否认的。

小李的出尔反尔不仅不会引得对方生厌,反而会使这场误会在一场欢笑中冰释,幽默的力量真是神奇而伟大!

如果我们能将“出尔反尔”运用于幽默,并将幽默糅合于我们的生活,人生的苦恼不是会减少许多吗?

运用远近的联想,体现幽默口才智慧

俄罗斯有一位着名的丑角叫杜罗夫。在一次演出的幕间休息时间,一个很傲慢的观众走到他的身边,讥讽地问道:“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

“还好。”

“要想在马戏班中受到欢迎,丑角是不是必须具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呢?”

“确实如此。”杜罗夫回答说,“如果我能生一张像先生您那样的脸蛋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这位傲慢观众的脸蛋,同杜罗夫能否拿双薪,本无丝毫内在的联系,但幽默的杜罗夫却巧妙地把它们牵扯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幽默感,对这位傲慢的观众进行了讽刺。

一天,汤锋的老板在圆桌会议上气急败坏地大叫:“这次促销如果又泡汤了,我要把你们一个个扔进海里喂鲨鱼……”这时,汤锋衣冠楚楚地站起来,转身欲走,老板更气了:“你要去哪里?”原先要去洗手间的汤锋即兴改口说:“学游泳!”众人大笑,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老板也笑了:“你这浑小子!你以为我真的忍心把你们扔进海里……”汤锋在使用联想的风趣幽默,并不是单一的,实际上他脑中进行了一系列快速的思维活动:假定真扔进海里——喂鲨鱼要死——怕死——学游泳。也许是怕淹死,也许是怕被鲨鱼吃掉,但学游泳对逃避这两种危险肯定有用。他的这句话之所以能引得众人大笑,颇具幽默味道,就在于他超常的联想功夫。

利用远近的联想达到风趣幽默的效果,是极富智慧的。

虚张声势,语言张弛

风趣幽默的虚张声势,其实就是语言的张弛之道。

李先生的一位邻居总热心于打听别人家发生的事。当她听到李先生被推下楼而发出的响声时,她来到李先生的门前敲了敲门。

“发生了什么事?”她问。

“我的上衣掉下楼梯了。”他答道。

“衣服掉下去会这么响吗?”

“当然会的。”他解释说,“如果我在上衣里面的话。”

许多人遭遇到李先生的情况一定会怒发冲冠,可他却极为幽默地处理了这件尴尬事,从而解除了自己的狼狈相,保全了自己的形象。

有一个着名的笑话是讲经理考验员工机智的。他的题目是:“假如你无意间把房间推开,看见女客一丝不挂地在沐浴,而她也看见你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第一位答道:“说声‘对不起’,就关门退出。”第二位答道:“说声‘对不起,小姐’,就关门退出。”第三位答道:“说声‘对不起,先生’,就关门退出。”

前两位的回答都不幽默,唯独第三位的回答很幽默。它妙就妙在假装没看清,故作痴呆,既保全了客人的面子,又使自己摆脱了尴尬。

《新民晚报》上曾登过一条“上菱”牌电冰箱的广告,上面没有配插图,主要是两行通栏大字:“只有一个问题上菱不能回答——什么是霜?”旁边有几行小字,对此做了解释:“没有冰箱的时候,为食品保鲜发愁;有了冰箱的时候,为冰箱除霜烦恼。霜,冰箱的大敌;霜,无谓地耗电。有了上菱,您将无忧无愁。”

这则广告颇具幽默感,它以最醒目的两行文字,虚张声势,令人产生错觉,并因此而产生疑问:为什么名牌产品竟连一个极普通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读完下面的解释后,不免都会莞尔一笑,在设计者创造的幽默氛围中,自然地接受了他的广告宣传和产品形象。

笑对人生是我们生活的信条,幽默的天性人人都具备,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发现。如:男女相爱,一见钟情,可以说“正负电子碰撞产生了电火花”。某人提升较快,可以说“三级跳远”、“撑竿跳高”、“坐直升飞机”。某人谈对象较多,可以说是“有一个加强排”。两人关系恶化,可说进入“冷战时期”;不相往来,可以说“断绝外交关系”;初步和解可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好如初,可以说“完全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可碰出幽默的火花,生活从此也将是晴天丽日,你的社会形象也会越来越好,你的说话风格也会越来越受人欢迎。

社交中妙用自嘲,有益于人际交往

在生活、工作中,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时,自己感到不平,但又不便直接说出,这时就可运用自嘲,以委婉暗示的方式,把内心的郁闷、不快吐露出来。例如,有位家庭生活拮据的大龄青年,相过好几个对象都吹了。当有人议论他眼界高、择偶太挑剔时,他抱屈自嘲:“哇!你瞧瞧咱这德行,论人样咱属‘三等残废’,说家境咱属‘第三世界’,我还敢挑?”显然,这个青年在回答别人的误会时,采用自嘲口吻,有意揭出自己的“丑陋”和“拮据”,借以巧妙地暗示出相亲失败的真正原因,从而达到了为自己“正名”的目的。这种说法,比直言不讳地表白自己,或直截了当地驳斥对方,显得更委婉达意,巧妙得体。

在交际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的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迫,是一种恰当的选择。若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不至失去平衡,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话者的气度,有助于在交际中 “得分”。

在与人交涉事务,尤其是谈判时,由于对方要价太高,期望太大,而使谈判面临搁浅时,运用自嘲,有时能收到以退为进的效果。

但凡具有幽默感的自嘲,往往是对自己缺陷的夸张和形象化,表现出了自己的坦诚品格,易于得到对方的信赖和好感。在社交中运用“自嘲”需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审时度势,伺机而用,不能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等,就不宜使用自嘲,而应直抒胸臆。二是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否则会使自嘲失去积极意义,有害于交往。自嘲的运用适可而止,不能一味放纵,喋喋不休。

开玩笑,忌不注意分寸场合

幽默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惯用手法,它可在你身处被动之时,发挥巨大的威力。

幽默的人一般都心怀善意,他们想做的只不过是要多给我们增加一份快乐而已。但无论如何,幽默有伤人的可能,其界限是耐人寻味的。对开玩笑和诙谐,必须随时记住会有伤人的可能性,要注意分寸和场合,否则过了界线,就会得不偿失。

如女人开男人的玩笑,最要注意的,是自尊心的问题。自尊心是不容人刺伤的,所以若是要开玩笑,应尽量开自己的玩笑!许多厉害的幽默,一定要指着自己来说!

万一说了过分伤人的话,一定要诚心诚意地道歉,不能就此放任不管。

相反的,当自己被开了过分的玩笑时,一定要当做是开玩笑而已。如此一来,对方也不好意思。遇到这种事时,胸怀一定要宽大。

开玩笑是讲究方法的。

玩笑应有利于身心健康,增进团结,摒弃低级趣味。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正规场合一般不宜开玩笑。彼此不十分熟悉或生人熟人同时在场时,不宜开过深的玩笑,也就是说要因人而异。对性格开朗、喜欢说笑的人,开些“国际玩笑”也无妨。而对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人,一般不要过分地开玩笑。

俗话说,凡事有度,适度则益,过度则损。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的生理缺陷等原因,人们对某些事或举动会有所忌讳。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忌讳,所以,开玩笑时一定要小心避之。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利用幽默的形式专讲刻薄话,既伤人又伤己。他们专门打击别人的自尊心,毫不在乎地讲出对方“耿耿于怀”的话。例如:有关别人的命运,他们所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关他们双亲在社会上的地位或者他们的职业等等。

这个世上本来就有很多不幸的人,一生下来就背负了身体上的不利条件。而更值得同情的是,他们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并非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因而,凡是有怜悯之心的人,都不应该以他们身体上的缺陷为话题。事实上,这也是与人交往时,必须注意的一种礼节!

然而,仍有人会毫不介意地使用那种伤人的言词,当着别人的面说那种伤人肺腑的话,这是非常不人道的。例如,有些人常常使用一些刻薄的言语:“货底”、“嫁不出去的老处女”、“睁眼瞎子”、“拖油瓶”、“拖累人的废物”、“坏胚子”等字眼。

假如你有心的话,不难察觉这些字眼是极为伤人的,是一些非常不人道而且残酷的字眼。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被如此称呼,心里将有何种感受呢?这个问题实在有深思的必要。

委婉含蓄,胜过竹筒倒豆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都需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有人不喜欢听直来直去的话,特别是一些不高兴或是别人忌讳的事。从背后或从其他角度委婉含蓄地把话说出来,听者会觉得很受用,这样会让听者思而得其意,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因而也就越有吸收力和感染力。同样的,与有矛盾或有意见的人说话,还会使矛盾在委婉之中自然而然地化去火力,既不激化矛盾,又能解决矛盾,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自己的说话形象更易于他人接受。

说话含蓄,是一种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得不显露,却又能让人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含蓄是说话的艺术,因为它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比一览无余的大道更能令人愉快一些,“委婉含蓄”要比“竹筒倒豆子——一吐无余”要高明得多。

曲说,是指面对某件事情不便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拐弯抹角地绕过主题,用婉约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自己的说话形象显得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