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这是一个很难系统回答的问题。有人说历史大势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人说历史发展的本质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有人说历史只不过是"成王败寇"的戏剧化演绎。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实事是不可质疑的,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处于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尽力把握当下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却无法纵览整个历史的过去和未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认识能力自然也是有限的,而在古代的中国,却偏偏有些人,他们具有高深莫测的知识,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窥探历史发展的"玄机",对人们将要面对的命运进行含蓄而深刻的预言。
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的《推背图》就是这类预言书中最神奇的一本,它预言的细致性和准确性让人叹为观止。历史的长河似乎就是在这本书筑成的河床里缓缓向前流淌,当我们对照《推背图》,翻阅史册,我们的眼神里充满的是惊讶和钦佩,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不可改变的实事。
1、"一盘果子"承载了大唐二十一帝的盛衰存亡
《推背图》在预言时有一个特点,它总是先对这个王朝的命运进行整体的分析,然后再用其它的大事件分而论之。在《推背图》的第二象中,就对整个唐朝的兴衰进行了概观的总结,用隐晦深奥的语言和包含玄机的图示道出了一个封建王朝将要面对的运数。
第二象乙丑巽下乾上姤
谶曰: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金圣叹点评:"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后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推背图》各象的预言不仅体现在谶词和颂词里,而且图像的暗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象的图上画着一个盘子,盘里装着一堆果子,这些果子也许是苹果、梨或者其他水果,但是如果想到《推背图》是在唐朝时写成的,最开始自然是对唐朝进行预言,我们就会明白这些果子是李子,暗示着唐朝为李氏王朝。
谶词第一句"累累硕果","累累"是繁盛、丰收的意思,累累的硕果装满了一个盘子,象征唐朝的强盛。而事实上,唐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延续时间较长,在位皇帝较多的王朝之一。第二句"莫明其数",我们试着数图画上的李子个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共有二十一个。第三句"一果一仁",每个果子都有一个果仁,即一个果子代表一个君王,与第二句联系起来,也就是暗示唐朝皇权共传了二十一代。第四句的"即新即故",是指旧的东西被新的东西所取代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皇帝取代另一个皇帝,陆续交替。
这盘李果显然是象征唐朝为李姓的天下,《推背图》是在唐朝时所撰,我们把它和第一象的颂词"试于唐后论元机"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证明这第二象确实是在谈论唐朝。之所以不直接说"李"或"木子",而用一幅图画来暗示,只是为了隐讳。
唐朝的皇帝从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哲,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育,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准,僖宗李偎,照宗李晔,到宣帝李祝为止共有二十位,再加上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正好应了二十一个李子的暗示。
武则天虽为皇帝,但并不是嫡传,所以从顶端数下来的第四枚李果上面没有蒂柄,这正好暗示了武则天不是李氏的嫡传子孙,而是外姓人称帝。可见,在《推背图》中,这些细小的地方都含有神妙的玄机,不愧是一本奇书。
此外,这一象的姤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四卦,《易经》曰:"姤:女壮,勿用取女。"意思是说姤卦象征相遇,但女子过分强壮,不适合娶来作妻子。李淳风用姤卦作为此象的卦象,也就暗示了唐玄宗和唐高宗父子不应该纳武媚娘为妃,结果导致李氏王朝遭遇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
我们再看颂的解读,颂词第一句"万物土中生",表面是一句平常的话,但却藏有深意。"土"是五行中的一个元素,天干里的戊已,地支里的辰戌丑未都属土。而在一般预言里,凡是暗示地支的,总是用十二生肖来表示,却很少用五行来暗示,所以这里的"土"字主要指的是天干里的"戊"或"已"。"万物土中生"是说万物(自然也包括李子)都是从土中生出来的,含有开创和建立的意思,在这里暗示的是唐朝的李姓天下是从戊年开始创建的历史事件。
唐高祖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在太原起兵,势如破竹,很快攻进京城,拥立炀帝的孙子为帝。第二年,即公元六一八年,李渊自行称帝,国号改为唐。而这一年正好是农历戊寅年,天干的"戊"属土,地支的"寅"属木,有土中生长之意。
颂词第二句"二九先成实","成实"是结果实的意思,"二九"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年数。从唐朝延续的总年数看,唐高祖李渊开国是公元六一八年,一直到昭宣帝(哀帝)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篡位,唐朝灭亡,计唐朝一共二百九十年,"二九"代表的也就是这里的"二百九十年",只是预言的并不太明确。
此外,二乘九等于十八,也和六一八年中的"一八"吻合,"二九先成实"是说李渊建立唐朝,李树结了果实。但是李淳风写《推背图》时,已到了贞观年间,唐朝也早已建立,用不着再去预言之前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二九"解释为"二百九十年"比较合适。
颂曰第三句"一统定中原",很容易理解,当是指唐朝统一天下、安定中原的意思。
颂曰第四句"阴盛阳先竭",从字面上看,是说女人旺盛从男人衰竭开始,在这里指武则天在宫中掌握权势,高宗逝世的意思。高宗李治本身多病虚弱,性格又优柔寡断,军国大事常交给武则天料理,正好应了"阳先竭"的预言。此后,女人干预政治遂成了唐朝宫廷的风气。例如中宗时的韦后干政,中宗被韦后所毒杀;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又联合李隆基杀韦后;玄宗李隆基被杨贵妃的美色所惑,荒废朝政,酝成"安史之乱"的祸变,唐朝从此开始衰徽。
由此可见,《推背图》的第二象把整个唐朝的运数说得很透彻,把建国的年代、朝代延续的总年数、阴盛阳衰的宫廷特点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预言书神奇的地方,它能把多变而复杂的历史用简短的几句话和一幅素描图像概括出其发展轨迹,寓意深刻。
2、即使天机泄露也阻挡不了武则天的篡唐称帝
当《推背图》在第二象中提醒唐朝将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后,在第三象中就明确预言了会有一个叫武曌的女人称帝乱唐。
第三象丙寅乾上艮下遯
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拔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金圣叹:"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初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从这一象的图像来看,画的是一个手握大刀的女人,气势非常勇猛,虽是女身,但才智能力都胜过男人。也就预示着当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会对李氏子孙进行屠杀,历史也的确是如此演绎的。
谶词的第一句"日月当空","日月"和"空"组成一个"曌"字,和"照"音义皆同,而第四句"不文亦武"中又有"武"字,合起来也就是"武曌"。武则天本来叫武媚娘,她做了皇帝后,自己创造了一个"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武则天(624—705年),原名武媚娘,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她的父亲武士彟在唐高祖时任工部尚书,唐太宗即位后改为为豫州都督。武媚娘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而且胆识超人。父亲觉得她是可造人才,便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据史料记载,她十三、四岁时,已能博览群书,诗词歌赋也都有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尔不群。
贞观九年(635年),高祖李渊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时年59岁。之后,武媚娘与母亲杨氏一起回文水葬父。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李世民在全国点选宫娥,十四岁的武媚娘被选中,召入宫中,因她美丽聪明又有才华,很受唐太宗宠爱,很快被封为才人。
谶词第二句的"照临下土",也就是指武曌将要君临天下,"下土"即江山,古文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
第三句的"扑朔迷离"意指"雌雄莫辨",源自古乐府诗《木兰词》。讲的是北魏时期的一个故事:一位叫木兰的少女因老父被征召从军而感到很悲伤,因此自己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历经十三年的苦战,凯旋而归,得到天子的恩赏。卸下军装之后战友才发现她是楚楚动人的女子,感到非常惊讶。
在《木兰词》中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诗句,因此产生"扑朔迷离"的成语,是指木兰这位代父从军的少女"雌雄莫辨"的装扮。也寓意武曌做了皇帝,远在一般男子之上,她虽是女儿身,却具有与男人相同的权力和勇气,统治天下。
颂词的第一句"参遍空王色相空","参遍"就是各处的意思,而"色相"则是姿形的意思,"各处姿形皆成空",意指武则天曾皈依佛门。
武则天进宫后,李淳风夜观天象,预测到宫中会有一个武姓女子乱唐,便报告给唐太宗,唐太宗虽听从了李淳风的预言,但并没有直接杀掉武则天,而是将她赶出宫,命她削发为尼,住在一间草庵中。
而颂词第二句的"一朝重入帝王宫",也就是说"有朝一日会再度回到后宫",而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唐太宗于公元六四九年驾崩后,还在太子时代就与武则天有交情的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又将她迎入宫中。在此还要注意的就是,太宗送给武则天的草庵叫做"兴龙庵",也预示着暂时潜入地中的龙会再次乘风云跃出,似乎已经决定了武则天将会回到后宫的命运。
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在当东宫太子时,就和武则天有非常暧昧的关系。高宗还曾向她许诺:"朕登皇位之后,立即册封汝为皇后,若有违背誓言,天诛雷劈。"并解下身上所佩九龙羊脂玉环为赠。
李治即位之后,日日思念武则天,暗中派内侍去打听到武则天当尼姑的地方,就急急忙忙下旨,托言要到兴龙庵烧香。第二天,就把武氏接进宫来,立为则天昭仪。没多久武则天生了太子,高宗更是大喜,越发宠幸她,正宫王娘娘反而受到冷落。
颂词第三句"遗枝拔尽根犹在",是指武则天回到宫中之后朝权力之路迈进,并且疯狂的报复,只要是挡路者,或被砍断手脚,或者是流放到荒岛,或者直接被杀害。
武则天受到高宗李治的宠幸,便日日想着谋夺正宫王皇后之位,凡是武氏弟兄子侄和张昌宗、张易之等人统统认做勋戚。内宫的侍宠宫女和朝廷的王亲大臣,大半归顺武则天,成为她的心腹。正宫王皇后的一言一动,由于这些心腹的监视,武则天无不尽知。武则天一天到晚在高宗面前谗言王皇后的过失,高宗本有废后立武氏之心,但因王皇后是原配,又无大过,一时难于实行。
后来,武则天借一次偶然的机会勒死了王皇后养的小公主,并串通宫女诬陷是王皇后所为,引得高宗勃然大怒,便将皇后废去,册立武氏为皇后。为了劝谏李治废后,大臣褚遂良被贬为涯州刺史,后来被逼自尽,长孙无忌也丢了官。
武氏成为皇后之后,因高宗生病,她便在朝堂上垂帘听政。武氏之侄武成业、武三思各居显职,横行一时。后来,武则天又逼得王皇后自尽,但幸运的是,在几个忠臣的暗自保护下,王皇后的一个儿子得以逃出宫,就是后来的睿宗李旦。这也正应了颂词第三句"遗枝拔尽根犹在"的预言。
第四句"喔喔晨鸡孰是雄","喔喔"是鸡叫声的拟声语,而"晨鸡"则是报时的鸡,意思是说:"报时的鸡到底是雄的还是雌的?"但使用"鸡"这个字的原因来自"牝鸡雄鸣主荣"这个成语,也就是说牝鸡(武后)一旦具有强大的势力,可以告知清晨的来临时就不需要雄鸡(高宗)了。高宗李治死于弘道元年(683年),二年后的垂拱元年(685年),武后正式称帝,这一年正是乙酉年,酉是鸡,该年为鸡年,正好与这句预言相符合。
由此可见,关于武则天将要干预朝政、篡唐称帝的事,李淳风预言的很准确,唐太宗也采取了措施,只是没有狠下心来将祸根斩尽。所以,即使天机泄露,也阻挡不了历史要朝它必然前进的道路发展。这也是预言者的一种悲哀,因为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智慧窥视天机,却无法改变运数中将要发生的实事。
3、杨贵妃与安史之乱尽在预言中明晰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儿子,他联合太平公主废掉了韦后所立的太子重茂,让睿宗重新复位,因为这个功绩他也成为东宫太子,两年后从父亲那儿继承帝位,也就是唐朝中兴英主玄宗皇帝。
在李隆基统治的前期,他能够励精图治,勤于政务,在张九龄、姚崇、宋璟、韩休等贤臣的辅佐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辉煌时代,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并举。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农业、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安宁。再加上广泛的与世界各国通商交流,使得大唐成为实力强大的封建帝国。而今在世界华人间流行的"唐装"就来源与唐朝的衣饰,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深深的危机,原本是明君的玄宗在后期的统治中变得骄傲懒散,对政务感到倦怠,整日游乐于酒色之间,极尽奢侈之能事,排斥贤臣的谏言,朝政变得混乱不堪。而加速这种衰败现象的就是倾国美女杨贵妃,并且导致了此后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彻底走向末路。
在《推背图》的第五象中对这些事件进行了预言,其中细致而深刻的寓意无不让人感到惊奇。如下:
第五象戊辰巽上坤下观
谶曰: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史乃平安。
颂曰:渔阳击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金圣叹:"一马鞍指安禄山,一史书指史思明,一妇人死卧地上乃贵妃死于马嵬驿,截断竹箫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
首先来观察图像,图上画着十几卷书册和一副马鞍,旁边还有一妇人侧卧。这十几本书从其厚度来推测,应该是当时的"史书",也就是"一人大口"的"史"字,意指"史思明"。鞍字去掉字旁"革"就出现"安"字,指的是"安禄山"。而侧卧的妇人当然就是指"杨贵妃"。可见,很平常的一幅画却将乱唐的三个主要人物都寓意其中。
此外,如果数一数图中所画的史书,一共有十四卷,"安史之乱"正是发生在天宝十四年,和历史完全吻合。
谶词第一句"杨花飞","花"多指女人,"花飞"显示出花的艳丽和招摇,暗喻杨贵妃受到玄宗的宠幸,在宫中横行霸道,四处飞扬。
杨贵妃,小名玉环,原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杨玉环生得肌态丰艳,骨肉亭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黑,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当为"倾国之貌"。唐玄宗在一次偶然中看到杨玉环,便被迷得神魂颠倒,顾不得公公与媳妇有别的纲常伦理,将她纳为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