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赢单先做局
2426800000007

第7章 抢单,绝处逢生的智慧(1)

是否放弃那些看似无力回天的“死单”?晚于对手介入的单子可以从哪些角度突破重围?如何冲破对手的严防死守?抢单,是大客户销售中最惊心动魄的较量。

后发先至的险招

操盘力智达

我做销售十多年,直接或间接操盘了不少单子,力智达公司的单子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年初,我参与了力智达公司的单子。当时力智达由于介入时间晚,所以已经非常被动了,甚至可以说赢单无望。作为公司聘请的销售外脑,我与力智达签署了5年的竞业禁止及保密协议,现在时间已过了5年,我愿意让这个单子浮出水面,与销售同仁们一起分享其中的成败。在以下的文字中,我都会用化名来叙述。

力智达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玻璃幕墙生产企业,王进是该公司负责某地的销售经理。当时,王进的一名客户告诉他某市拟建5万平方米大型商场的项目,他马上通过各种关系对这个消息进行了核实,得知情况如下:

第一,该项目主体工程为商场,面积为3.3万平方米,配套工程是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商住两用公寓、会所等设施。

第二,瑞德海姆公司(外资企业,力智达公司的老对手,同等规格产品价格比力智达高11.5%,质量略优)目前正在与客户方密切接触,具体进展尚不清楚。

王进就此情况,马上向该地区销售总监罗迪做了汇报,并请求公司援助。罗迪立刻向公司销售老总黄涛做了汇报,随后成立了项目组,任命王进为项目负责人,并派出包括产品经理在内的3名同事增援王进在该市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力智达的销售人员拜访了设计院、开发商、总包方、分包方、技术监理等相关人员,并不断向其传达自己的产品理念,强调产品的优势。但是跟客户接触以后,力智达的销售才发现,瑞德海姆公司由于介入较早,上上下下的关系都疏通得很顺畅,因此项目的推进非常吃力。

拜访客户时,王进认识了设计院的周宁,这是让王进觉得很头疼的一个人,几次的拜访王进总是无功而返。周宁是技术出身,为人古板,单位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因此这么多年还仍然是个小科员,但是对幕墙的技术方面非常熟悉,也是本次产品选型小组成员之一。

在跟客户的接触中,王进察觉到,对手因为自己的到来,明显加快了脚步,这让他感觉非常不妙。果然,当几天后再去拜访的时候,客户告诉他,瑞德海姆的产品原则上已经被采纳了。王进非常不甘心,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在几天以前,对手的中国区老板已经与开发商和总包方的高层有了密切接触,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这个时候,我介入了这个单子。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死单,老实说,我当时也根本没有把握。去之前,我在电话里就跟公司老总黄涛说得很明白:“我死马当活马医吧。”

第二天我乘最早的航班赶到了当地,在酒店房间里跟黄涛待了一上午,听他介绍战局。黄涛告诉我,力智达在河南、山西、内蒙等地销售一直不错,最近想通过山东、河北、辽宁、天津进军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我听后笑着说:“你这是要走环渤海经济圈啊,跟国家领导人的规划一样。”黄涛说没办法,瑞德海姆一直在一线城市压着他们打,去年连着输了两个单子,现在士气不行,有点像中国“恐韩”一样“恐德”。这次要是再输,以后大客户这一块就别想了,再进入成本就太高了,自己也就“下课”了。

下午我出现在销售老总办公会上,参加会议的是公司几个大区销售总监和销售尖兵。我们一再论证各种可能的方法,最后大家的一致看法是,不能按部就班,要想翻盘,就要出狠招、出奇招。

最后我提出,要向产品选型小组曝光成本。曝光成本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迅速控制住局势。的确,控制是当务之急,尤其对力智达这样的“后来者”来说,不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并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是当务之急。这招看似鱼死网破,但是用的是后来者居上的“拖”字决,其实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计策。

因为瑞德海姆公司的同等产品价格比力智达贵11.5%,所以力智达要死死咬住对方价格上的弱点,以曝光成本的方式来触动客户敏感的价格神经。这样,客户一定会权衡多花的采购费用是否值得,以此拖延客户的最终决策时间,甚至推翻原有的决策。另外,力智达可以突出价格优势,压制瑞德海姆的内线进一步推进项目进程,这样可以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切入买方阵营。

最后,力智达没有出局,而是在劣势下保住了自己作为供应商的资格。事后证明,力智达拿到了辅料供应商的资格,和曝光成本这一销售策略有直接关系。客户老大最后也是骑虎难下、一筹莫展,因为力智达曝光了成本,由此看来瑞德海姆的价格确实偏高,明知贵还要选,会不会惹人非议?因此老大承担的决策压力非常大。思来想去,我建议客户老大何不来个拆分招标,即把主辅料供应分离成两个包招标。果然,这招在当时来看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辅料供应虽然只占总标的的24%,但其战略意义远大于力智达真正的赢利。因为即使只是辅料供应商,也比出局强一百倍,如果出局的话,力智达就失去了这个行业在该省、甚至是在所有一线城市发展的机会。只要顶住了瑞德海姆的攻势,就可以蓄势,为下次对决做准备。

会上,我还指出了销售经理王进在销售上的失误。大客户销售如果没有内线,就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没有内线是做大客户销售最忌讳的,内线始终是重中之重。因为很多推进动作是销售根本做不到的,比如客户的项目论证、产品标准设计、选型产品研讨、评标流程等,包括最后和关键决策人的沟通。这些工作,没有内线及时向你反馈信息,帮你去推、去斡旋、去投赞成票,要想赢单,比登天都难。

顺着这个思路,再来看看周宁这个人。表面上看,周宁是一个古板、不懂人情世故的技术人员,但你不好接触他,那么你的对手也不好搞定他。周宁在单位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因此这么多年还仍然是个小科员。周宁的人缘不好,从学术点的角度来说,说明他的社会化程度非常低,不懂得人情世故。但是,也一定是因为他秉公办事,同时技术过硬,所以才成为本次产品选型小组成员之一。很有可能,正是因为他又臭又硬的知识分子作风,才让领导觉得他是一个公正公平、能够秉公办事的人。在领导内心深处,周宁肯定不能当官,但是在技术上领导对此人是非常信任的,甚至因为他的“迂腐”,领导会通过他来获得一些真实的产品信息。

实战中,周宁最终被我们争取了过来,投出了重要的一票。

在第二年的招标中,客户老大仍然沿用了拆分招标的方式,结果和第一年如出一辙。这令我很感意外,因为其间我们非常努力地打通了上下环节,按理说不应该是这个局面。这件事情在不久后有了答案,半年后老大就上调了。事后我才知道他是省委副书记的嫡系,这两年不过是个跳板。我豁然醒悟,我们第二年做了很多的工作想把瑞德海姆挤下去,其间不少人都支持我们,为什么老大却始终不置可否。因为这两年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反正迟早要走,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稳定就是最大的政绩。如果打破了两家的平衡,看似为企业着想,但很可能导致失利的一方在后面捅刀子,万一有人就此恶意举报,即使查无此事,也不利于自己的政绩。我不禁深深感叹,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这一步棋。从这个意义上讲,沿用大家都好的招标方法,互不得罪,也许就是老大当时最好的选择。

经验总结

1.临门一脚要保持高度警惕。

这个单子的最终结果是,力智达作为辅料供应商成功站稳了脚跟。从力智达的角度看,是赢了;从瑞德海姆的角度看,力智达犹如眼中钉一样扎了进来,无疑是后患。我多说一句,这里面就体现了瑞德海姆“临门一脚”技术上的缺陷。

什么是“临门一脚”?就是本来认为胜利在望的时候,甚至已经得到了口头承诺,对手却来了个突然袭击。就像足球比赛,球员临门一脚时,很多观众甚至球员都兴奋得忘乎所以,但是否进球还难以预料。就如国足射门柱那样,难怪有人说对中国男足来说,对手有四个门将,一个是守门员,外带三根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