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豪门兴衰
2418700000003

第3章 马应彪发迹

25年,从懵懂无知、茕茕孑立到家国志气、一呼百应,马应彪究竟经历了什么?

与香港许多商业家族一样,这也是一个被“淘金热”改变命运的异乡人的故事。不同在于,场景从美国旧金山转换到澳洲墨尔本。马应彪的父亲在哪里奋斗多年,仅够为他支付一笔单程路费。但对一个只读书三年便挑起养家重担的农村少年来说,一张船票就意味着命运的转机。

1874年,马应彪搭乘利兹号轮船抵达墨尔本。在华人当中,另外一个名字或许更符合他们对这个城市的想象:新金山。1851年,金矿的发现让这个不到3万人口的小城成为全世界最热闹的土地,华人干脆把它叫做新金山,区别上一轮淘金热兴起的旧金山。出于对财富的渴望,马应彪之父以“卖猪仔”[ 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肆拐、掳华工赴南洋、美洲等地转卖,被称为“卖猪仔”。分两类:①契约工,即订约卖身3年、5年或10年;②赊单工,即出国船费由招工者先垫付,欠帐者在国外须受雇主控制,直至还清债款及利息,马应彪之父就是这种方式。]的方式加入淘金大军,终究没有摆脱如影随形的贫穷。

马应彪到来的时候,淘金热虽然已经冷却多年,但由淘金带动的经济发展却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据统计,当时在澳大利亚谋生的华人大约有4万,他们主要有两条生路,一是在城镇从事手工业、服务业,二是到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从事农业劳动,开垦荒地,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当时香蕉在澳洲非常畅销,为了限制竞争,农场主拒绝向外人出售香蕉种子,一些华人便让人从中国大陆捎来种子,跑到澳洲北部的昆士兰州种植香蕉,栽培出更加受当地人欢迎的香蕉。几年之后,华人便打败本地农场主,在香蕉种植方面崭露头角。[ 参考2008年第7期《新华月报》p121-p123“天下”副刊所载《上海四大百货传奇》一文。同时参考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2006年11月播出的《百货传奇》,其中对“百货四子”创始人家族后人的采访。]

不过,马应彪并没有像其他华人那样,立即投身劳工大军,他认识到在澳洲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第一要务是掌握语言,为了学习英语,他跑到一个杂货店,免费做了三个多月学徒。初步掌握了一些日常用语后,马应彪又到一家农场做工,此后还尝试过多种工作,语言能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几年后,马应彪开垦荒地,种植果蔬,在街头摆摊出售,英语帮了他的大忙。

马应彪注意到,由于语言障碍,华人商贩无法与顾客充分沟通,交易不畅,再加上一些华商爱占小便宜,利用交流障碍设置种种误区,令西方人颇为厌恶。马应彪灵机一动,用英文标注菜名及价格,承诺绝不短斤少两,居然大受欢迎,生意日益兴隆。周围的华人菜贩竞争不过他,索性与其合并一处,委托马应彪代为经营,最后按比例抽成,抱团将生意做大。

1890年,马应彪与几名同乡在澳洲最大的城市悉尼创办永生公司,经营香港、澳洲之间的果蔬贸易。悉尼有40多万人口,华人占据很大比例,中国蔬菜、水果很有市场。马应彪显然抓住了爱默生所说的“商人的诀窍”——“把一种货物从丰富的地方贩到稀少昂贵的地方”——从贩运时兴果蔬中赚取丰厚利润,将永生经营得风生水起,在悉尼商界声誉鹊起。

由于经营得法,永生公司发展迅猛,一度垄断悉尼的果蔬生意,永生旗下的6艘海船往来香港、悉尼之间,每周都有新鲜蔬菜、水果到岸,悉尼几乎所有的菜摊、果栏全靠永生公司生存。

马应彪在悉尼华人中的威信与日俱增,这为其事业进一步拓展建立了基础。

华人在澳洲大多从事苦力劳动,如矿工、农工等,有点小钱后就会开店,以洗衣店最常见,再大点也有人承包农场。无论哪种谋生方式,没有不省吃俭用,以便将来把钱带回老家。澳洲银行歧视华人,华人也不太信任外国银行,况且华人没有居留权,去银行存款手续异常繁琐,很多人不懂英文,存取款就更加不方便了,因此赚了钱宁可自己保存起来也会不存到银行。

但是,这样难免有遗漏,出于安全考虑,就需要一些值得信赖的保管者。马应彪为人诚信可靠,在华人中有目共睹,悉尼的大小华商、普通华工纷纷把资金存到永生公司,委托他代为保管。这样一来,马应彪手中掌握了大量流动资金,涉入金融行业的条件日益成熟。

1892年,马应彪在悉尼创办永泰昌金山庄[ 1851年澳洲发展金矿,华侨都称澳洲为新金山,凡经营对澳洲的进出口业务的商号都称为金山庄。],并回香港开设分号,为往来香港、澳洲的华人提供出国、入境、汇兑、代购船票等一揽子服务,从水果经销商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跨国金融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回国,马应彪邂逅了刚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的同乡孙中山,聆听了一番济世救民的高论。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称,数年后,马应彪加入兴中会,曾担任同盟会庶务长,为革命党筹措资金,他的永泰昌金山庄则成为输送革命资金的重要金融通道。[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主要见于谭元亨《香港商父马应彪》一书,虽不尽可信,如余齐昭在《马应彪与孙中山关系史料透视》(《岭南文史2007年02期》)一文予以驳斥,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应彪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也曾多次资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