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水浒》是本管理书
2394500000019

第19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梁山公司的接班人问题(2)

不到位的晁盖:鸠占鹊巢的悲哀

晁盖的领导能力明显不如宋江,所以晁盖的队伍始终没有宋江的队伍那么壮大,发展也没宋江队伍那么快。从宋江上山以后,再上山的人很明显是冲着宋江来的,而不是冲着晁盖。但是,宋江是二把手,一个资源实力和管理境界,都比一把手高的人,如何来当好二把手?

宋江很高明,却没有跨越这个坎。宋江这二把手当得就比较越位,而晁盖这一把手当得就不到位,由于一把手不到位和二把手越位,于是两个人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虽然没有爆发出来,但是直接导致了班子的矛盾,造成了晁盖之死。晁盖为了解恨,在死的时候,坚决不把接班人的位子交给宋江。

有德无才,死得很快

究竟晁盖错在哪儿,宋江错在哪儿?这些矛盾和错误,对我们的团队班子有什么借鉴?你要是一个水平高的副职,怎样当好副职?这些矛盾应该怎么理解呢?

第一,错在让二把手管重大的干部人事安排。

宋江虽然是二把手,但真正“二”的是晁盖。晁盖的管理水平跟宋江比起来,还是欠缺一定的高明。由于这个班子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在个人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就给梁山好汉这个班子内部埋下了危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危机的爆发,不是说突然间就出事了。领导班子拍桌子,“咱俩就不行了”,而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用老百姓的话,叫“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水浒》第39回是《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这次白龙庙英雄聚义,可以说是宋江团队和晁盖团队的第一次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梁山在创业之初,就已经出现了裂痕。

宋江受黄文炳的陷害,被判成死罪,要砍脑袋。晁盖听说宋江要死了,梁山好汉全伙下山,就是七星聚义,再加上后来的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豹子头林冲这些人一起,家都不要了,来救宋江。

晁盖以为:“你看,我多够意思,我来帮你。”结果来了才发现,宋江根本就不用他帮,宋江自己有一拨干部,什么揭阳镇的、浔阳江的、清风山的、清风寨的,这一拨干部就已经把宋江给救了。于是两拨人马,兵合一处,将打一家,然后上梁山。

梁山公司突然之间来了这么多干部,晁盖就问宋江:“贤弟呀,你来做这二把手。但是你看现在,我们公司的中层干部,有一拨是我招进来的人,还有一批是你招进来的人。你说咱俩招的这些人,排座次怎么排呀?”

在这时候,宋江不经意之间,就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宋江说:“大哥呀,我给你一个建议,咱俩这样:在我宋某人上山之前,进咱们梁山公司的人,坐你这边;在我宋某人上山以后,到咱们梁山公司的人呢,坐我这边。”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说:“大哥,你招的人算你的,坐你这边;我招的人算我的,坐我这边。”

这是水泊梁山两大阵营的第一次对立。但晁盖居然一点敏感性都没有,晁盖乐呵呵地说:“贤弟呀,还是你有水平,有想法。行,咱们就这么排。”

这一排不要紧,差距出来了:晁盖这边一字排开,坐了12条好汉;宋江那边一字排开,坐了28条好汉。换句话说,二把手到公司上任,从上班那一天开始,他的队伍就比一把手的大。

晁盖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大家记住:带团队的一把手,对人事问题,特别是干部人事问题,要非常敏感。晁盖根本就没有这种敏感性,所以,晁盖犯的第一个重大的错误,是让二把手管重大的干部人事安排。

在《韩非子》当中,韩非子曾经说过:“权借在外,祸乱始生。”

一把手把权力交给二把手、三把手甚至外面来的顾问,就叫“权借在外”。权力一旦借给外人,就会对企业、对事业造成巨大的危机,这叫祸乱始生。

从一般团队管理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权力有两种:一是重大干部人事安排的决策权,二是日常管理工作中奖罚的制定权。这两种权力,前一种要攥住,后一种视情况,可以放下去再收回来。晁盖没有这个概念,直接把这事交给宋江了。宋江如鱼得水,从上梁山那一天开始,他就没把自己当成二把手,他是按照当一把手的方式来当二把手的。

第二,错在重大的外事活动和外部资源整合都交给二把手。

你看《水浒》中,从第39回到第56回,宋江可没闲着,都没怎么着家。宋江干什么去了?去打仗:闹江州、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三山聚义打青州、大破高唐州……一仗又一仗地打。

结果打仗的过程中,有了钱,有了粮,积累了名声。更重要的,打一仗带出一支队伍,打一仗招聘一拨人,打一仗提拔一批干部。什么二龙山、清风山、白虎山的,这些人一拨一拨都来了,都是奔宋江来的!这帮人奔着宋江的大旗、奔着宋江的待遇、奔着宋江给的安排,“噌噌噌”都上梁山了。按照原有的干部规则,来了之后,继续坐在宋江下边。梁山再开干部会,晁盖这边依然是12个人;宋江那边的干部,屋里都已经装不下了,都坐到院里去了。

晁盖居然还没有危机感,可见这个人糊涂。他犯了当一把手的第二个错误,重大的外事活动和外部资源整合都交给二把手,而且让二把手以个人名义,做公司战略。这事,往小了说,是对个人不负责任;往大了说,是对事业不负责任。晁盖没感觉,结果宋江名满天下,整个江湖提起水泊梁山,想的是宋江,都没人想过公司还有晁盖的事了。

第三,错在一把手在一人一事上,跟二把手争短长。

有一件事,极大地刺激了晁盖的自尊心,让晁盖决定改变现状。

这件事直接和梁山的一条好汉有关系,此人叫金毛犬段景住。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排位,有一个术语,叫“狗尾巴”,就是指排名最后的金毛犬。为什么把他排在最后?从政治上来讲,是因为这个人的出场直接导致了晁盖的阵亡,导致了领导班子的内部危机。

段景住是梁山班子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栋大楼,所以把他排后边。

这事给我们一种提示:在干部当中,那种导致领导班子危机爆发的人,是不能往前排的。就算危机不是他造成的,却是他引发的,这种人属于地雷型干部、火柴型干部,把他排得靠前了,公司就会出问题。段景住这个人,根基又不深,能量又不大,他怎么引爆这场危机?

歪歪传传金毛犬段景住是北地的一个盗马贼,活动在北京周围一带。祖籍是河北涿州,那时候这个地方还属于辽国地界。段景住经历了辽国和金国两个政权的交替,专门做一件事:偷好马。辽国和金国都是马上民族,有好多好马。那时人没有汽车,就骑马,段景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盗车贼。但他很高明,偷马跟偷汽车不一样:偷汽车你打着火,发动,汽车就跟着你走;马是认主人的,换了人,它不跟你走。

段景住有一绝,就是能把马整得跟汽车一样,过来一牵马,保证能牵走。这种人叫做有马缘的人。

后来,段景住盗了金国太子的坐骑,叫照夜玉狮子。这是一匹宝马呀,盗来之后,段景住决定上梁山。到了梁山之后,碰见宋江了,段景住开始在那儿表态。你想,一个外来的干部,开了一辆宝马车上梁山了,准备送给咱们梁山公司老板,这场面是什么样的?

同志们、干部们都在,段景住说:“我对水泊梁山崇拜已久,对梁山大英雄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天来我专门给大英雄准备了一件礼物,就是这匹马。我要送给我崇拜已久的梁山老大!”结果,晁盖把胸脯一挺。段景住回头瞅瞅宋江说:“宋副总,我们整个江湖都特爱戴你呀。”就把这马送给宋江了。

晁盖的心里冰凉,再一看,宋江那边的干部热烈鼓掌,围着宋江说:

“宋哥哥,你应该得到这匹马。”晁盖这边的干部垂头丧气的,这时他突然发现:梁山已经不是当年的梁山了,也不是晁盖的梁山了,现在这公司姓宋,不姓晁了。晁盖有强烈的失落感。

但是,段景住又抛出了一句话:“你们看,这匹马不是真马,是个样子,这马是普通马。真正的照夜玉狮子,我来的半路上被一个可恶的贼子——曾头市的史文恭抢去了。我们得打曾头市,夺回照夜玉狮子。宋哥哥,你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让我特崇拜,我相信你也能灭掉曾头市。”宋江说:“那没问题。”

宋江就要点兵去打曾头市。晁盖反思一下,他突然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让二把手主外,一把手主内,自己当后勤部长,让宋江去做外事活动,整合资源。所以晁盖决定,在曾头市这个问题上,咬紧牙关,坚决不让宋江去,他亲自去。

于是晁盖犯了第三个错误:一把手在一人一事上,跟二把手争短长。就算你有理,也不必跟他咬着不放,争势不必争事,应该高姿态,应该有战略眼光。因为关键是在用人上面,根本没必要在做事情上比二把手强。晁盖就以为,会做事,才有资格当一把手,其实得会用人才行。

到此为止我们发现,晁盖犯了三大基本错误:

第一,让二把手管重大干部人事安排;第二,让二把手主外,一把手主内;第三,在做事情上,跟二把手争一时之短长。

可见,晁盖是一个不到位的一把手。

一匹宝马引发的血案

晁盖打曾头市就出事了,这个事情就是水泊梁山的一号悬案,叫晁盖之死。

为什么说是悬案呢?里面有谜团:

晁盖要去打曾头市,宋江依然跟晁盖说:“天王哥哥,你是山寨之主,不要轻动。还是小弟去打,小弟愿往!”晁盖一着急,把实话说出来了:“贤弟呀,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大家注意,这句话的表达方式,这种语气叫反向强化。当有一个人握着你的手说:“老弟呀,咱俩这事不是钱的事。”我告诉你,这事就是钱的事。若是女生跟男生说:“咱俩不成,真不是你长得太意外的问题。”其实就是你长得太意外的问题。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反向强化,不经意之间流露本心。

晁盖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是要夺你的功劳!你这叫功高镇主、财大欺主、事大压主,再大一点,我就没主了,我被你拿下了。那可不行,这事得我来。

宋江心想: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你行吗?宋江想阻拦,又不好意思说“领导你不具备军事才能”,他只能从其他角度讲。晁盖急了,坚持要去。宋江苦劝不听,晁盖点齐五千人马,去打曾头市,这一下就把自己坑死了。

大家注意,宋江的军事才能:三打祝家庄是城市攻坚战;大破连环马是骑兵野战;三山聚义打青州是从游击战到阵地战再到运动战。

宋江什么仗都打过,可以指挥十万人以上,而且马步军协同作战,那叫陆海空一体化作战。晁盖呢?他指挥的最大一次战役,就是智劫生辰纲——一个排级规模的战斗,而且还没动武,是用欺骗手段解决的。

所以,晁盖会指挥野战吗?他根本不会,见那么多匹马在一起,他都不知道怎么办。晁盖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好办,带点过硬的军事干部就行了:要讲课带着赵玉平,要说相声带着郭德纲,要出主意带上吴用,要发钱带上财神爷,要搞公益事业带上房地产商,都行啊。可是晁盖谁都没带,就带五千人马去了。

大家想想,宋江有那么大的军事才能,每次打仗,一定要带一个过硬的参谋团队,而且要带总参谋长吴用。晁盖第一次上阵打野战,居然没带吴用!我们禁不住要问一个问题:是吴用自己不去,还是宋江不让去,或是他们俩合谋不去?这不是陷晁盖于死地吗?晁盖打曾头市,吴用一开始没跟着去,这事很值得怀疑。说轻了吴用是一不小心,说重了他是阴谋蓄意。这事让福尔摩斯、狄仁杰什么的推一推、断一断,再用《风声》里的审讯手段,审一审,说不定能看出来什么破绽。这里边肯定有事,至少是两个人心有默契:吴用给个眼色,宋江一看到那眼色,就收到信号了。

等晁盖到了曾头市,没有任何野战经验,就仓促上阵,跟史文恭开打了。于是,第二个问题出来了:史文恭这人,大枪上的好汉,武功很高,在战场上,他是否会用冷箭就很值得怀疑。另外使用冷箭的时候,是否会在冷箭上刻自己的名字?而且那么多箭,专门就刻这一支,还用这支箭专门射敌人的头领?这又是一个疑问。再深入讲,这支箭是从正面来的,是从侧面来的,还是从后面来的?这也是个疑问。

所以我们对晁盖之死画了很多问号。这事有很多人为的经意和不经意的因素。

歪歪传传晁盖中箭了,没死,带着伤、带着痛,回梁山了。晁盖痛苦啊:

一是伤口痛,二是心痛。痛在哪儿?痛在:宋江你看看,你当二把手,你每次上北京出差旅游,我是怎么给你安排的?商务车接站,直接五星级酒店,白天旅游有人接;晚上睡觉有人给你捶腿;不管公事、私事,回来一张条子,我都给你报了。那我第一次打仗,你是怎么给我安排的?机场出门走错了,找不着接站的;到酒店说房间没订,明天再来,三更半夜顶着雨,在北京城找酒店,转得乱七八糟。你这算什么兄弟呀?职务上,你不够二把手的资格;感情上,你不够兄弟的情分。

晁盖真恨呢,但这些事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把手不好意思说恨二把手。晁盖在那儿养病,心想:等我养好了病,我好好管管我这团队。正在养病的时候,宋江来了,探望晁盖。但是,宋江对晁盖身体上的事一点都没提,他跟晁天王说的是工作:“晁盖哥哥呀,你看你伤成这样,梁山的事业还要继续呀,下一步的工作还得有人干呢。”你想想,领导刚躺在那儿,你就跟领导说,“下一步工作得有别人干”,这叫假设领导已经死了,假设他已经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