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鬼谷子绝学
2394400000005

第5章 鬼谷子绝学之内敛智慧(1)

一、盛神法五龙:领导者要神采飞扬

所谓内功修炼,包括气质神采、敏捷思维、才学胆识、钢铁意志、通达事理、多谋善断等,这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怎样才能拥有这些素养?鬼谷子用了《本经阴符七术》七篇文章来阐述:前三篇是讲内养的项目——盛神、养志、实意——谈的是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讲的是分威、散势、转圆、损兑,说的是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用内在的精神去处理外在的事务。

现代的企业领导要具备三个条件:企业家的头脑,外交家的仪表,宣传家的技巧。当对方不知道企业如何的时候,他经常会通过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来判断这个企业的实力;当对方不知道企业管理如何的时候,他就会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来进行判断,每个员工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鬼谷子谈到领导者时说,领导者必须是神采飞扬,光芒四射的。唐太宗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不爱说话,整天死气沉沉的。但只要英姿飒爽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到现场,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历史上对唐太宗有以下评价:光彩照人,谈笑风生,语惊四座,言服八荒。

光彩照人证明他具有出众的外表形象。

谈笑风生证明他具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很擅长和别人打成一片,有很强的亲和力。

语惊四座证明他具有很强的演说能力,站在众人面前,能侃侃而谈,挥洒自如。在现代企业中,如果是做营销团队的领导者,演说能力、演说智慧能够极大地提高他的领袖魅力,员工会觉得这样的人有思想、有头脑、有品位,跟他干有未来。

言服八荒证明他有很强的说服能力。

在当今社会,一个企业领导者应当具有专家一样的权威,明星一样的气质。专家一样的权威,是让大家对他产生信赖感,明星一样的气质,是让大家喜欢他。如果在企业里,在团队里,大家又相信他又喜欢他,他当然有影响力了。

所以鬼谷子谈到领导人要“盛神法五龙”,盛的意思是旺盛,领导人不仅要有神采,而且要有旺盛的神采,要精神饱满、熠熠生辉、神采奕奕。

比如周瑜,程普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在一起共事,就像喝酒一样,不知不觉地被他陶醉,被他吸引了。

比如毛泽东,谈笑风生,神态自若,眼神坚定,手势挥洒自如,妙语连珠并直达人心。

比如周恩来,他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求极严,“一投足知身价”,“一张嘴定乾坤”。他没有太多的衣服,一件衣服可能穿十几年,但不管多么旧,只要站在众人面前,他的头发一定纹丝不乱,衣服一定熨得非常平坦。他任何时候跟人说话,都不会斜着眼看人,一定是正面对着他人。他走的每一个步幅都是一尺三(约43厘米),他说人走得太快缺乏稳重,走得太慢又显得懒散。

领导者的外在形象有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信心,而神采能为人的外在形象加分,能增加一个人的磁场和能量。所谓的磁场和能量,就是一个人的信赖感、亲和力、活力、激情、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感召力、吸引力、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说过:“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没有魅力的话,你将毫无前途可言。”没有人愿意追随一个品位不高的人,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没有格调、没有吸引力的人打交道。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能控制组织的气氛,他的磁场和能量能在他所到之处辐射和传播,让所有遇到他的人为之痴迷疯狂。

鬼谷子说“盛神法五龙”,“盛神”就是使精神旺盛,“法”就是学习、仿效。神采不是天生的,神采是可以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修炼而得到的。一个人三十岁以前的长相是爸爸妈妈负责任的,但三十岁以后给大家的印象,自己负责任。一个人的容颜可以随着岁月的更迭而逐渐衰老,但一个人的气质是可以随着个人修为和内涵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好的。

一个人的发型改变了,他给人的感觉就有可能会改变。一个平时不化妆的人化妆了,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或者穿着打扮比以前得体了,也会让人觉得有气质。这些外在的形象都可以通过形体的修炼,通过色彩的搭配,通过服装的搭配进行提升。这种外在的,是可以通过学习进行提升的。但最重要的,是身体内在各个器官要协调。

这怎么理解呢?我们经常看到,外国人举行大力士比赛,或者健美先生、健美小姐的比赛,他们非常喜欢练肌肉。而中国人习惯练精气神,习惯调理、保养,使五脏六腑达到协调。鬼谷子说,“盛神中有五气”,五龙是指“五气”,这五气指的就是五脏的精气。

而在中医看来,一个人的情绪特质又与五脏有关系。比如,喜相对应心,怒相对应肝,悲相对应肺,忧相对应脾,恐相对应肾。

如果一个人太容易激动,容易大喜大悲,那可能是心脏出毛病了。

肝不好的人爱发脾气,爱发脾气反过来会影响肝,比如一个人容易发怒,不管大事小事,不管值不值得生气,他一定会生气,那么可能肝脏有毛病,这时就应该先补肝,益肝。肝主谋略,肝功能很好的人则深谋远虑。

如果一个人每天很忧郁,哭哭啼啼的,可能肺上有毛病了。比如林黛玉,整天哭哭泣泣的,得的是痨病,痨就是肺结核。

如果是烦恼过度晚上睡不着觉,失眠,那就从健脾开始。

如果肾有毛病,人易恐惧。为什么人各有命?是因为人各有志,志向不一样。为什么志向不一样?第一,肾功能好不好,肾功能不好的话就可能胸无大志。第二,和哪些人在一起,哪些人能不能激励自己。第三,人受到的教育,所具有的见识。

人内在的修为在于养,要有旺盛的神采必须使五脏六腑运行平衡,功能强健。而种种情绪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内脏,内脏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外在情绪。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着什么都不爽,觉得谁都对不起他。而哪一天如果心情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就会变得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心情好了见谁都打招呼,见谁都问好,见谁都微笑,就会一团和气,能和气生财。

五脏六腑得到调理以后,五气得养,人的心术就通了。心术通了,人会有充沛的精神,思虑就会精纯,能获得真知灼见。

那么如何养气?养气,就得让自己静下来,佛家叫做坐禅,强调戒、定、慧。戒,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随心所欲,控制欲望是为了顺应规律,然后达到安定,心定则生静,静则生慧。

儒家叫做止于至善,强调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所得。就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自己定下来,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心安理得,才能够认真思考,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真知灼见。

古人说“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行于事,义气施于人”,就是说永远不要咄咄逼人,不要锋芒毕露,待人要一团和气,做事要有才气,与人打交道要讲究义气。

鬼谷子还告诉我们,顺应规律的人叫做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而然。比如春季重在生发,肝属木,重在养肝。夏季的时候发散,那可以经常洗澡发散出来。秋季要养肺,冬季要养肾。顺应规律,就是不吃违反时令的东西。夏季可以吃西瓜,因为它是凉性的,合时宜的,冬天就不要吃,冬天吃就是逆时节。比如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此时心经当令,在这种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最好能小憩一下,不要干扰了阴阳的变化。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是肝经当令的时间,这时需要上床休息、静卧,让肝顺利排毒。早上三四点钟咳嗽的病情会加重,因为那是肺排毒的时间。早上五点至七点钟一定要起床上厕所,那时膀胱经当令,要该排泄的时候就排泄,不排泄,比吃了毒药还要厉害……

凡人就是老子所说的众人,是不研究规律,不适应规律,随心所欲,浑浑噩噩,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顺应自己的欲望而不顺应规律的人。

主动去了解规律、见规知类、总结规律、顺应规律的人叫圣贤,从凡人到贤人到圣人到真人,就是了解规律顺应规律的过程。

二、养志法灵龟:领导者要意志坚定

做领导者的人要意志坚定,绝不能随意动摇。如果耳根子很软,别人说一句话就改变了坚定的志向,那就难成大事。专心才能专一,专一才能专注,专注才能专业,专业才能卓越,卓越才能够超越!不要受太多欲望的吸引,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少些欲望才能保持灵活多变、通达事理的头脑。怎样才能做到志向如刚?鬼谷子在《本经阴符七术》的第二篇谈到了“养志法灵龟”。

为什么要仿效灵龟?古人认为龟是有智慧的,龟以静制动,性情稳定,具有很强的意志,不容易受干扰。经常进健身房的人或者运动员未必都长寿,而那些高僧、道士却往往可以活一百多岁。因为前者不断地活动,把身体的元气都激发到外表,外强而中干。而高僧、道士注重修行、注重养生,补中益气,调理内心,使内心平静,就会有超强的意志。而现代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身心灵互相矛盾,这是对人体最大的消耗。

领导者为什么一定要培养坚强的志向?鬼谷子说:“志者,欲之使也!”志向是一个人欲望的代表,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但是:“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欲望太多人就分心了,精力和时间也会不够用,人的内心感到很疲惫,思想不明确,导致无法行动,而不行动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所以如果“心气一,则欲不徨”,当志向只有一个时,人没有太多欲望,不会想干这个好,还是干那个好,不会犹豫,不会左右摇摆,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就会使精力关注在一个地方,自己所立下的志向就能达到。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心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精力关注的地方,就是能量聚集的地方,就像太阳能量很强大,却不会把钢铁划断,最多给人很热的感觉,但是激光却可以把钢铁划断,不是激光能量比太阳能量大,是因为它把热量都聚焦在一起。现在社会给人的欲望太多,有人常问我,他能不能做这件事,他能不能做那件事。我说:“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把你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所有你想要的都能如期而至。”

道家修炼入定,佛家修炼坐禅,儒家强调知止而后有定,鬼谷子更强调:“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如果不让自己具备坚强的意志,就会心气不固,定不下来,那么思考就不能达到精纯,思考达不到精纯,意志就不坚定。意志不坚定,应变能力就不够。

“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如果没有神气了,人就会恍恍惚惚,神、心、灵不合一。神、心、灵不集中,那么就不能作出英明的决断。

培养志向以后会有两个效果:内以养气,外以知人。五脏六腑得到调理,没有更多的欲望,心气合一,人晚上就能睡得着觉,叫内养气。外知人,思虑很明确的时候,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谁是愚,谁是慧,谁是贤,谁是不肖,他不会看错人,用错人。

诸葛亮一生英明,最后六出祁山未建其功,功亏一篑。原因是他用错了一个人,当时有王平、马岱他不用,让马谡这个没打过仗的人去打仗。马谡不具有实际运作能力,让这人带团队,团队注定要失败。失了街亭,就失去了蜀国战胜的根基,诸葛亮一败涂地。

诸葛亮一世英明为什么用马谡?很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身体已经垮掉了,他在心脏方面有严重的疾病。心脏有毛病必然神志不清,神志不清必然会作出错误的决断。

另外,诸葛亮没有培养接班人。一个桌子为什么稳?是因为下面有四个桌腿在。

诸葛亮打仗靠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是五虎上将死了以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诸葛亮只好事必躬亲,结果把身体累垮了。身体累垮了以后,心智不明,作错了决策,用错了人,最终兵败身死,让蜀国成为三个国家中最早败亡的国家。

现在企业里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把老板解放出来。怎么把老板解放出来?要把下一级主管培养出来替代老板,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

其实,企业领导者做两件事情就行,第一件事情是定战略、定方向,第二件事情是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考,方向自然定不对,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考,自然也不会知人善任。方向错了,人又用错了,目标当然达不成。当领导者会知人的时候,他就会去了解员工的禀赋志趣,把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职责分明,让每个人都恪守其道,企业才能够正常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