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说,东晋时,始兴太守徐道覆是卢循的妹夫,二人曾密谋起事,为建造船只,雇人在南康山伐木。为了以防事情外泄,说自己是木材商,并告诉当地的百姓:本想将木材运到京城,但财力不够,只好在本州贱价出售。当地百姓觉得有利可图,于是争相抢购,屯放家中。几次交易后,造船所需的船板已经足够。等到起事的时候,徐道覆照当初买木材的订单到各民家回购,于是十天之内就造了好所需的船只。如果他们大张旗鼓在明处进行,很可能会被人发现自己的意图,使起事夭折。
第三,信,诚之者。对于有些事情要借助别人力量完成的,就可坦诚相交,用真诚和信义来感化。刘备桃园三结义就是明例。
第四,蔽,匿之者。对于有些问题,不宜公开,就连参与其事的某些人也不宜透漏出去,这是就要用隐瞒手段去解决问题。对己方隐蔽的、大家没有看到的小事情,不扩散,小事化了。对对方的弱点或把柄,即使知道了也装着不知道,不要暴露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明朝时,一位御史得罪了一个属员,该属员怀恨在心,偷了他的大印,他怀疑是这位属员干的,但苦无证据,不敢张扬。后来一位朋友给他出招,制造了一场火灾,众人救火时,御史乘机就把空印盒交给所怀疑的那位属员保管,其他人都去救火,救完火回来看时,发现印盒中已有大印了。
第五,度以往事。平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就用以往的经验,按照既定的方略、既定的方案去作决断。对常识性的事,就以一般的常识原则来决策。
作决策的七大原则
第一,借鉴历史上发生过的同样的事情,鉴古知今。历史为什么总是惊人的相似,相似的地方其实就隐藏着规律。历史上发生过同样的事情就要参考同样的方法。
第二,如果一件事情能让企业、领导声名远扬,那么立刻就作决定。
第三,如果一件事情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就能成功,那么就立刻拍板作决定。
第四,虽然花费很多,但万不得已必须要这样做,不做不行,那么就立刻作决定。
第五,如果一件事情能够为公司消除隐患,那么就立刻作决定。
在2011年4月份的一天,公司王总给我打电话说:“兰老师,我发现公司的员工都在外面做业务,在外面跑着挺不安全的,你看能不能给公司的员工买份保险。”我说:“这样的事情不用问我,给员工买保险消除隐患,你就应该自己作决定,马上要他们的身份证,体检买保险。”
第六,为大众谋求幸福的事情,比如给公司员工作培训,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赚钱能力,又能使人感到很幸福,就可以立刻作决定。
第七,如果一件事事关重大,那么公司领导就要慎重对待,多方征求意见,甚至是基层员工的意见,深思熟虑后再作决定。
领导成功管理的九大方略
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应该遵循下面的九大方略,这九点都是历经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智慧成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管理的要领和诀窍。
方略一,领导风范与职业操守。
“主位术”说到君主要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和成竹在胸的王者风范,鬼谷子用四个字来证明:安、徐、正、静。
所谓“安”,即安详。安详与宽容结伴,与慈爱为伍。一个人能以宁静的心境,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安详的修养了。
安详显示的是一种成熟。在经历了风雨和坎坷之后,为人处世有了万事随缘的感悟,不再如少年那般张狂,也不像青年浮躁,言谈文雅有序,举止从容不迫。能静下心来,客观地总结自己的成败荣辱,是非得失。唯有成熟的人生,才能沉静安详、高洁大气。
却说孔明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忽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孔明唤入,左右呈上图本。孔明就文几上拆开视之,拍案大惊曰:“马谡无知,坑陷吾军矣!”左右问曰:“丞相何故失惊?”孔明曰:“吾观此图本,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吾等安归?”长史杨仪进曰:“某虽不才,愿替马幼常回。”孔明将安营之法,一一分付与杨仪。正待要行,忽报马到来,说:“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孔明跌足长叹曰:“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急唤关兴、张苞吩咐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三国演义》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一出空城计。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于是把城门打开,让军士们扮成洒扫街道的清洁工,自己携着琴童在城墙上谈古琴。司马懿来到城门下面看诸葛亮在上面弹琴,神态自若、安之若素。用心去听,琴心也不乱,于是认为城中定有埋伏,就撤兵走了。如果在整个过程中,诸葛亮内心有一点紊乱,司马懿马上就会觉察。
所谓“徐”,即从容。从容,即舒缓、平和、朴素、泰然、大度、恬淡之总和。从古至今,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和气度。从容,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度、修养、性格和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节律的,和谐、健康、文明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所谓“正”,即正直。正直,即公正坦率。“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是讲为人正直,巍然屹立。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珍贵品格。
所谓“静”,即沉静。沉静是一种高超的修养。拥有沉静修养的人甘于寂寞,不动声色;沉着自信,默默进取;与人无争,宽容忍让。
《大学》开篇即讲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