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2299000000098

第98章 春赋

萧悫

萧悫(què),字仁祖,生卒年不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南朝梁宗室。天保中(550—559)入北齐,历仕太子洗马,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九卷,今佚。工于诗,存诗十七首。其《秋思》诗之”芙蓉霜下落,杨柳月中疏“句,最为时人所赏。文仅存《春赋》一篇。

《春赋》是一篇纯粹的咏物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清新美丽的江南春景图。

落花无限数,飞鸟排花度[1]。禁苑至饶风[2],吹花春满路。岩前片石迥如楼[3],水里连沙聚作洲。二月莺声才欲断,三月春风已复流。分流绕小渡,堑水还相注[4];山头望水云[5],水底看山树。舞馀香尚在,歌尽声犹住。麦垄一惊翚[6],菱潭两飞鹭[7]。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卷一三,中华书局,1958年)

[1]飞鸟排花度:飞鸟在花丛中穿梭。

[2]禁苑:帝王园囿。饶风:惠风。

[3]迥:远。此句意谓远远望去,岩石层层叠叠,就像层楼一样。

[4]堑:这里指人工掘就的水渠。

[5]水云:江上的雾气。

[6]翚(huī):五彩的雉鸡。

[7]菱潭(xún):生长着菱的水边。菱,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四角或两角。俗称菱角。潭,通”浔“,水边。

萧悫以善诗咏名重当时。《春赋》虽短,亦为佳篇。

开头四句给全赋定下了愉悦、温馨的基调。落英缤纷,飞鸟在花丛中穿梭跳跃,春风和畅,将春的气息源源不断吹向四方,已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岩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岸边岩石与水中沙洲,”二月“两句从听觉和触觉写婉转悦耳的莺声和微微吹拂的春风,动静相宜。”分流“以下四句描水状山,但见春暖冰融,流水潺湲,水面上漂浮着薄薄的烟霭,山坡上树木一片青绿,山水相映,景色宜人。”舞馀“两句写贵族们清闲自在的愉悦生活。最后两句则将视线转向田野、水边,通过惊翚和飞鹭的活动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写法上,《春赋》不是按照某一特定的线索顺序来描写,而是采用蒙太奇式的镜头,将看似毫无联系的景物、画面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全景式的大画面,多方位、多层次地显现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勃勃生机,从而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其次,赋通篇由五七言诗句组成。对偶工稳,用词精当,音协韵和,已极接近成熟的近体诗。前四句纯为一首五绝,格律谨严;中间四句七言,仅末句不谐音律。后八句则近于一首五言律诗。末六句均出之以工巧的对偶。确不失为南北朝后期诗化赋的名作。

(张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