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归到一点,就是“无心”。因为在作者看来,“大道冲寂,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诠”。所以他主张不立心,无心,不用心念。缘门问:如果无心,也不用心念,那么应当如何学道?入理答: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并且还说:“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这里说的无心,意思是心不起念头。因为在禅宗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起念,就会产生分别取舍,这就违背了佛教的宗旨。为了避免心生取舍,首先要取消心生差别;而只要心中升起念头,就不可能不生差别,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心一念不起。这样就可以“离一切根量、分别贪欲”,“于法不生心”(《绝观论》)。那么,心不起念,也就无所得,即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如何能够成就佛道。入理答:一法不得,即为圣也。凡有所得,即有虚妄。圣无所得,即无虚妄。有虚妄故,即论同与不同;无虚妄故,即无异无不异。这里的论述,类似《庄子·知北游》中的知到处问道的情况。最后的结论是:“无思无虑始知道”,因而知者离道远,而不知者才是道。禅宗的许多命题,即或不是受《庄子》影响,也当是和《庄子》殊途同归。《绝观论》还和《庄子》一样,认为道无所不在,因而草木之中也有道。那么,为什么杀人有罪,而杀草木无罪呢?入理的回答是,因为草木虽然有道,但是无情:草木无情,本来合道,理无我故,杀者不记,即不论罪与非罪。因此,假如能够修到无我的境界,看待一切都如草木,砍掉的东西都如树木,那么,也不当论罪。原因就是行者无心。这样,在无心的前提下,一切恶也都可以做。比如:问曰:叵有因缘得行淫不?答曰:天覆于地,阳合于阴,厕承上漏,泉澍于沟。心同如此,一切行处无障碍。若情生分别,乃至自家妇亦污你心也。其他,偷盗、妄语,也和行淫一样。只要无心,都可以做。这种无心的状况,就是如来藏:问:何名如来藏?答:觉知色尘是自心现,想即不生故,即是如来藏。想即不生,也就是无心。《法华经》所要究尽的诸法实相,在《绝观论》看来,就是无相:夫言实相者,即是空无相也。实相无相,不仅是南宗的宗旨,也是北宗的信条。为此,《绝观论》批评世人“心多著相”,因而“贪缘事业,假伪乱真”。因此,所谓“绝观”,就是“无心”;所谓“无心”,就是无念(不生心),无住(不著相),无相(不著相即无相,空无相即实相)。那么,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成佛。从中心思想上,《绝观论》和南宗无重大差别。《大乘五方便》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结为“无住”和“离念”。
该文开始,即反复致意,要人们无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两边,也无论是粗看细看闹处看静处看走着看坐着看,都要“不住万境”。因此,不住,乃是这篇论文的基本思想之一。该论反复致意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离念”:所谓觉者,为身心离念。离念是道。身心离念,返照熟看清净法身,得入佛道。离念相,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虚空不生不灭,离念亦不生不灭;虚空无相无为,离念亦无相无为;虚空不增不减,离念亦不增不减;虚空无心,离念亦无心。无心故,等无所不遍。因此,所谓离念,也就是无心;而无心,则是达到无相、无住的途径。该论还援引《法华经》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的教义,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说明禅宗也深受当时流行的其他佛教经典的影响,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它们的思想,或者作出新的解释。《绝观论》和《大乘五方便》讲的主要是修习问题,从理论上阐明为何如此修习的禅宗北宗论著,则主要是托名菩提达摩的《观心论》和署名弘忍述的《最上乘论》。《观心论》一开头,就假托慧可发问:“有人志求佛道,当求何法最为省要?”这个发问表明,北宗和南宗一样,或者说,禅宗的目标,就是要为人们寻找一个方便快捷的成佛途径。而达摩的回答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名为省要。”那么,为什么观心能够总摄诸行?达摩答道: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具备。达摩比喻说,这就好比大树,有枝条花叶,但是树根可以统摄这一切。只有根保存住,树才能存活;掘掉树根,树就会死。因此,“若了心修道,则省功而易成;若不了心而修道,乃费功而无益”。原因就是一切诸法,皆由心生。一切诸法,不仅有善,而且有恶。《观心论》认为:“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一是净心,二是染心。净心,就是无漏真如之心;染心,就是有漏无明之心。而且这两种心,是人本来就具有的:此二种心,自然本来具有。虽假缘和合,互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心常思恶业。人之所以沉沦三界,受种种苦,就是由于染心障蔽了真如本体。《观心论》援引《十地经》说,认为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就像一轮朝日,“体明圆满,广大无边”。但是由于五阴的黑云遮蔽了日光,就像灯光放入瓶中不得显现,使这金刚佛性不得解脱。佛,就是觉。觉的意义,就是明了自己有这样一个金刚佛性,从而脱离覆盖,获得解脱。因此,觉悟,乃是一切善行的根。与善根相对,《观心论》认为,人本来具有的三毒心,乃是无明及一切恶业的根本。修习,就是要转变三毒,使之成为“三聚净戒”,把“六贼”即六识转变为六波罗蜜,就能涅槃寂静,永离一切诸苦。于是慧可发问道,三毒、六贼,广大无边。仅仅依赖观心,如何就能永离一切诸苦?达摩答道:三界业报,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于三界中,则出三界。无论多么广大无边的三毒,都是由心产生的。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
一切恶业,也都是由心产生的。所以只要收住自己的心,就能变三毒为三聚净戒,远离一切邪恶,免除六道轮回,获得解脱。该论接着讨论了以往对修习佛道的各种要求。比如以往的修习主张认为,必须经过阿僧祇劫,即无数的劫,受尽无数的勤劳和苦难,才能获得解脱;必须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又必须修造佛寺、佛像、烧香,点长明灯、吃斋、礼拜等等,现在这一切全都不修,如何能够成佛?该论认为,阿僧祇,就是三毒心。除去三毒心,就是度过了阿僧祇劫。这些生于末世的众生愚昧钝根,认为真的是要经历阿僧祇劫,不知耽误了多少修行人。修三聚净戒者,都要发誓,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并且持戒以治贪,修定以治嗔,修慧以治痴。目的就是要制服三毒心,三毒心消,一切恶业都消。这些修持,都不能离开心:故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净,一切众生皆悉清净。该论援引《维摩诘经》“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认为“若能制得三种毒心,三聚净戒自能成就”。至于布施、造像、烧香等等,不过是佛“假有为事,喻无为理”。如果“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因此,身心清净,就是造寺;修诸觉行,熔炼身中的真如佛性,使之贯彻于一切戒律之中,就是真正的造像;烧香就是戒定慧等;长明灯就是正觉心;清净身心就是吃斋;恶情永灭善念恒存就是真正的礼拜。也就是说,修心,才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于是《观心论》得出结论说:故知过去诸圣所修功德,皆非外说,唯只论心。心是众圣之源,心为万恶之主。涅槃常乐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所以修行者一定要摄心内照,“绝三毒心,闭六贼门”,就一定可能修成佛道。总括《观心论》的要点,就是从心为万法之源出发,把观心、也就是修心作为成佛的基本途径。修心的要点,就是把心中本来具有的三毒心转变为清净心。并且认为,有形的修持都是外在的行为,都是佛的方便之说。真正的修持就是修心。这样的主张,和过去的修习方法相比,确实是非常简便。署名弘忍的《最上乘论》,可以视为《观心论》的姊妹篇,该论也把修心作为修行的基本途径,但它和《观心论》不同,不再认为三毒也是心中固有,而是认为“自心本来清净”。该论一上来就说: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然后也援引《十地经》众生身中都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的论述,认为“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修习的根本,就是要守住这清净之心,使其冲破覆盖的黑云,显现出来: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取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并且认为,守本真心,乃是三世诸佛之祖。因为守本真心,使妄念不生,就可以成佛。《最上乘论》把这样的过程比作磨镜:比如磨镜,尘尽,明自然显现。因此,后来《坛经》中神秀无相偈的比喻,乃是有所根据的。《最上乘论》不否认传统的某些修持方法,比如它要求初学禅定者要“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守本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调气息,莫使乍粗乍细”等等。和传统佛教的修持方法相比,上述修持方法确实是省要简捷。然而,追求简要的目标确定之后,在这个简要之后,就会出现更简要的。比上述更为简要的修持方法,是禅宗南宗提供的。
3禅宗南宗思想(上)禅宗南宗的思想主要载于《坛经》。现存《坛经》共有三类传本。一类是传统流行本,有两万余字;第二类是于敦煌文献中发现的本子,称敦煌《坛经》,约一万二千字;第三类是北宋僧人惠昕改定的本子,约一万四千字。有人分得更细些,比如对于两万余字的本子又根据编者分为宗宝本、德异本等等。至少从明代以来,流行的《坛经》读本就是经由宗宝编定的两万余字的本子。20世纪初,日本矢吹庆辉氏在英国人斯坦因从我国掠走的文献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坛经》抄本,这就是所谓敦煌《坛经》。此后,人们又在日本兴圣寺发现了由宋代惠昕改定的本子。这样,如今人们知道的《坛经》传本就有三类。有些学者认为,敦煌《坛经》是最早的本子,甚至认为该传本就是慧能说法的实录。其他传本,都是后来禅宗僧人增益、甚至是伪造的,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充分根据。任继愈等先生不同意这种意见,本人也不同意这种意见,而认为各种传本都自有自己的价值。参见拙著:《敦煌坛经合校简注》(简注为方广锠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所以本书在叙述禅宗南宗思想时,将对各种传本一视同仁。宗宝本《坛经》叙述慧能在大梵寺初次说法,开宗明义道:“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也就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净的本心或本性,只要修习这个本心或本性,就可成佛。在这一点上,慧能还没有超过此前禅宗的传统,或者说没有超过北宗的教义。慧能在介绍弘忍的宗旨时,说弘忍处教人但持《金刚经》一卷,即见自性,直了成佛。而弘忍让大家作偈时,也是说让众人取自己“本心般若之智”,并且批评有人是只求福田,不知如何出离生死苦海。这个介绍和《最上乘论》的思想也基本一致。神秀奉弘忍之命,所作偈文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个偈文的意思,和《观心论》、《最大乘论》把三毒染心比作乌云蔽日,把修习过程比作磨镜尘尽,使光明重现的意思,也完全一致,甚至比喻用的也完全相同。不论神秀的偈文是真是假,都不能否认,慧能就是要在禅宗已经开辟的道路上前进一步,使本来就已经非常省要的修习方法更加省要,并且使理论更加严密和一贯。至于弘忍说神秀的偈文未见自性,最好看做是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僧人认为这样的偈文未见自性,而他们将有更彻底的偈文出世。慧能的偈文,据敦煌《坛经》有两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据宗宝本《坛经》是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这两首偈文的真伪及其意义的研究,历代学者都做过许多工作。其意见的纷纭远远超过这两首偈文的不同。然而无论意见如何分歧,但慧能这三首偈文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即,第一,人人都有佛性,而佛性是本来清净的,这一点,和神秀一致;第二,修习的基本途径是认识这个本来清净的本性,不需要像擦去镜上灰尘一样地进行消除染污的工作。这第二点,是南宗与北宗的根本区别,也是慧能认为自己的方法高于神秀的地方。因为在慧能看来,只要认识了这个本来清净的本性,就会豁然开朗,如拨云见日,用不着进行擦拭,染污自然顿消,从而成就佛道。用《坛经》的话表示,就是宗宝本《坛经·般若》中所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根本用不着擦拭的功夫。认为心是一切万法之本,把修习本心作为修习根本的第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所谓风幡之辩(见宗宝本《坛经·行由》)。当众僧们在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的时候,慧能认为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这是彻底地贯彻了此时佛教“心生种种法生”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