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隋唐三教哲学
2258000000020

第20章 二安史叛乱之前的佛教哲学(8)

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师子为喻,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续法所作《三祖贤首国师传》,记载如下:时天后召师于长生殿,问六相、十玄之旨,师指殿隅金师子为喻晓之。至一一毛头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头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如是重重无尽,后乃豁然。随贡《金师子》一篇。据上所述,《华严金师子章》乃是法藏给武则天讲课后追记的纲要。这个大纲,体现了华严宗的基本思想。《华严金师子章》的总纲是,以金喻真如,为因;以工匠喻缘,由因缘而生起金师子相。金师子相,乃是一切法相的代表。该章第一节《明缘起》:“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师子相起。”金虽然用来比喻真如,但是比喻毕竟不是本身。真如有本体,金无本体,也无自性。金与师子,都是真如本性的呈现。然而与师子相比,则金是因,工匠巧是缘,师子是相。至于其他法相与真如的关系,就像师子与金的关系一样。第二节《辨色空》:“谓师子相虚,唯是真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推而广之,则法相是虚,唯有真如。法相不有,真如不无,所以是色空。色空但真如不空。空自身无法表现,只有通过色表现出来,所以色不是绝对的无,而是幻有。这个幻有,是存在的。第三节《约三性》:“师子情有,名为遍计;师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以师子喻法相,则认为法相实有者,就是遍计所执性;认为师子仅仅是似有,即由于诸种因缘和合才出现的,就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比遍计所执性,较为远离世俗的错误,较为接近佛教的圆满认识。佛教的圆满认识是,师子是幻有或似有,但金性不变。也就是诸种法相是似有或幻有,但真如本性不变。这叫做圆成实性。到圆成实性,就是达到了佛教的最高认识,就可以成佛。第四节《显无相》:“谓以金收师子尽,金外更无师子相可得,故名无相。”也就是说,一切法相都是真如的呈现,所以真如可以包含一切法相;在真如之外,没有法相可言。所以叫做无相。无相不是没有相,而是说法相都是似有、幻象,它们不能永恒不变。第五节《说无生》:“谓正见师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师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我们看到的一切法相的产生,都只是真如在产生。真如之外,什么也没有。法相有生有灭,但真如没有生灭,它不生不灭。所以是无生。是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处于不断的生灭之中,这是事实。但不能认为处于生灭之中就是无生。就像因为一个人要死就说他不曾出生一样。然而在法藏看来,产生的东西既然会死会灭,就是没有出生,或者说出生是一种幻相。第六节《论五教》,是法藏的判教思想,前面已经论述。第七节《勒十玄》,阐述华严宗的“十玄门”。第一是“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即金作为师子之因,师子作为金之果,同时产生,没有前后之别。同样,一切法相的产生,因果也都是同时存在,没有时间上的分别。智俨也以此为第一门。第二是“诸藏纯杂具德门”。即师子的每一感官都可以包容全部师子。

每一感官是纯,全部师子是杂,它们互相包含,所以是“诸藏纯杂具德门”。这在智俨是第六门,讲的是各种修行方式的互相包含。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就是金,是真如、是理;多是师子,是诸法相、是事。金与师子相容,比喻真如和诸法相容,理和事相容。这在智俨是第七门。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诸法相即的意思是,此即是彼,彼即是此。这在《华严金师子章》叫做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等等。之所以此即是彼,因为它们都是同一本体。对于金师子来说,就是同为金做成。就同为金所做成这一点说,“一一毛头,皆以金收师子尽。一一下彻遍师子眼”。推广到法相,则一切法相都是真如的显现,所以任一法相都可以说是一切法相。这在智俨是第八门。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在智俨为第三门。智俨以月为例,月有显有隐,然而月体本身不变。对金师子,可以仅仅注意它是金而忽略它的师子相,也可以仅仅注意师子相相忽略它的金。也可以同时注意。被忽略和被注意的,“同时俱成”,不分先后。这主要是比喻真如本体的始终如一。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在智俨为第四门。这不过是从大小方面说的俱成、相即相容。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在智俨为第二门。智俨那里说的是一珠容一切珠。这里用师子作喻:师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师子。一一毛处师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师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师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因陀罗境界,是更加发展了的相即、相入思想。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在智俨为第十。即以师子为例,说明真如和法相的关系。“说此师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彰真性。”师子相,借以说明人们如何把法相当做实有;金体,借以说明实有的乃是真如本体。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从时间上论述相入相即,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不论时间长短,不过都是一念。这在智俨是第五门。第十“唯心回转善成门”,在智俨为第九门。法藏以此作为总结,说明一切法门,都是一心所转,一念所致:金与师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法藏以此作结,在理论上更加严密,因为一切相即相入,归根到底,乃是由于法相都是一念显现。不过,“唯心回转”的话,不适用于真如。比喻,在这里只有有限的意义。第八节《括六相》,论述了华严宗的六相说。说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它们又可分为三对。总相与别相是一对。比如,师子是总相,师子眼、耳等是别相,即个别相;房子是总相,椽、瓦等等是别相。别相,即全体中的部分。根据华严宗相即相入的十玄门学说,总即是别,别相就是总相。也就是说,师子眼即是师子,椽子就是房子。为什么呢?法藏说:“为椽全自独能作舍故,若离于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时,即得舍矣。”再推下去,一根椽也是舍。然而离开这一根椽,房子照样存在。金师子掉了一只耳朵,甚至缺了一条腿,仍然是金师子。因此不能说腿就是师子或耳朵就是师子等等。但法藏的论证,不能不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失。同相与异相为一对,总相、别相是从部分与全体的关系立论,同相与异相是从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立论。所谓同相,是指椽、瓦等共同造就了房子。所谓异,是说椽与瓦等不相同,此椽与彼椽,此瓦与彼瓦也不相同。

就师子说,眼耳鼻舌身等共同组成了师子,然而眼与耳、耳与鼻等又各不相同。法藏认为,这同相之同,正是因为同相之异:“只由异故,所以同耳”(《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比如椽不是瓦,师子眼不是耳。不承认同,它们就不能共同完成房子或金师子的造作。这种认为异是同的前提的意见,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在这里,法藏没有大讲同异相即、相入。然而实际上,法藏所说的同与异的关系,脱离不了华严宗哲学的基本立场。成相和坏相是一对,并且也相即相入,或者说,成相就是坏相。所谓成相,是说椽子、瓦等诸条件共同成就了房子,师子眼耳等共同成就了师子,所以是成相。然而如果椽、瓦等不去成就房子,眼耳等不去成就师子,就是坏相。所以成坏相即相入。这样,“十玄门”考察了法相与法相的关系,“六相”又从总体和部分的关系考察了法相的相即相入关系。大体上,也就考察了一切法相及其相互关系。这些论证的结果,得出一个总的结论,那就是一切法相生于一心,都是真如的显现,所以法相之间都可以相即相入,所谓差别、所谓真实,都是虚妄之见。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认识,就证得了菩提智慧,就可以成佛了。所以《华严金师子章》第九节是《成菩提》,第十节是《入涅槃》。华严宗的教义和哲学,也就从这一著作中,得到了提纲挈领的表述。(四)禅宗哲学

1禅宗的经典依据据净觉《楞伽师资记》,禅宗从达摩以来,就以四卷《楞伽经》作为传宗的依据。所以,《楞伽经》乃是禅宗依据的基本经典,特别是禅北宗依据的经典。然而,在慧能的《坛经》中,则说五祖弘忍传法,教人“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敦煌坛经》)。这样,从南宗开始,又把《金刚经》作为他们信奉的经典。而据当代佛教学者的研究,则禅宗的思想,实与《大乘起信论》关系密切。 参阅:杜继文《大乘起信论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为了说明禅宗的思想发展,我们先来介绍这三部经典。《楞伽经》现存有不同的译本。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四卷本,简称“宋译本”,就是禅宗说的他们传宗的依据。其次是北魏菩提流支译的十卷本,简称“魏译本”,第三是唐代实叉难陀译的七卷本,简称“唐译本”。《楞伽经》承继了大乘的八识等说法,但是它认为,一切境界,都是由于“心见”。其《佛心品》道:我不依汝如是之说境界有无,唯自心见。也就是说,它不讨论境界是有是无的问题,而只说境界是由于“心见”。这就把心提到了决定一切的地位。而这个心,就是如来藏。魏译本《请佛品》说: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为如来藏。心是如来藏,也就是真如佛性。这样,心就取得了本体的地位。那么,所谓究诸法实相,也就是究自己的心。在这里,蕴藏了识心见性即可成佛的种子。《金刚经》有八个译本黄心川《高扬著金刚经新注序》。,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早。《金刚经》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无相”、“无住”两条。关于无相,《金刚经》道: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在只有五千字的经文中,反复强调这个“无相”的思想: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可以说,无相思想,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之一。

因为它要求信众,必须这样来认识一切法。关于无住,《金刚经》有如下论述: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于这个无住思想,《金刚经》也是再三致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无相、无住,再加上无念,成为禅宗南宗的立宗标志。把无相、无住作为宗旨,为的是要人们不要住色、声等生心,因为这样生的心是不清净的。无相、无住的宗旨要求,要生清净心。这一条,也成为禅宗南宗的基本思想。当然,无相、无住之类的思想,并非《金刚经》独有,禅宗讲无相、无住,也未必就是因为《金刚经》,然而《金刚经》着意强调这些思想则是事实,而由此至少说明,禅宗的思想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禅宗创始人的领悟自然非常重要,然而在佛教的经典上也是有所依据的。禅宗思想,是佛教思想发展到一定时期水到渠成的产物。《大乘起信论》有两个译本,一是南朝梁代真谛译本,二为武则天统治时期实叉难陀的译本。都题“马鸣”造,即印度马鸣菩萨所造。有人怀疑马鸣所造的真实性,认为是中国僧人的伪托。然而《大乘起信论》出于隋代之前,则无人能够提出疑义。不论它出自谁手,它影响了禅宗的思想,则是不少学者的意见。《大乘起信论》把心作为真如、如来藏,并且认为心统摄一切诸法: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由此出发,《大乘起信论》明确提出:“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样的心,是众生心,因此,一切众生皆有真如: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这种和真如等同的心,也叫“众生自性清净心”。《大乘起信论》还把这样的心比作明镜,明镜的不同状况,就像心表现出来的不同状况。为了保持心的清净,《大乘起信论》主张修习。比如修习止观,并且对如何修习作出了详细说明。而修习的目的,则是为了灭除无明,保持心的清净自性。上述思想,都为禅宗的兴起作了思想上的前期准备。与禅宗南宗直接相关的还有“无念”思想。《大乘起信论》不仅讲无住、无相,而且讲无念: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等异。知道心的无念,就可以入真如门,亦即成就佛道: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据杜继文教授的意见,禅宗南宗的无念和《大乘起信论》的无念并非完全相同参见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153-156页。。然而《大乘起信论》提出无念这个概念,确是为禅宗南宗以无念为宗作了某种先期的准备。2禅宗北宗思想禅宗南宗的兴盛,使北宗的材料大量佚失。据任继愈先生的意见,敦煌文献中发现的《菩提达摩观心论》(《观心论》)、《绝观论》、《大乘五方便》、《无心论》、《最上乘论》等,都是北宗禅的基本著作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5页。。本节所论,大体上也是依据这些材料。《绝观论》又称《缘门论》,假托入理和缘门的对话来说明禅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