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088

第88章 台上演讲语言手册(28)

11.巧妙的比喻让语言更传神

当演讲者向听众讲大家不熟悉或不很熟悉的话题时,最好引用一个生动而容易理解的比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才华出众的人擅长运用比喻。1920年初,加里宁参加一次农民代表会议。当时许多与会的农民代表不理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对工人阶级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加里宁发表演说,做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农民代表从下面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什么对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加里宁拿着纸条,念给大家听,然后笑呵呵地对大家说:“这个农民兄弟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这好比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腿还是左腿?”加里宁用这个比喻终于让这名农民认识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农民们欢呼起来,掌声雷动。郭沫若演说也喜欢用比喻。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只身潜回祖国参加抗日,上海地下党组织各界人士集会,欢迎他与获释的“七君子”返沪。会上,有人喜欢吹“一党专政”和抗日必须一于“政府”之下。郭沫若作了一个精彩的发言,说:“政府好像是个火车司机,人民好比火车上的乘客,司机、乘客是向着同一目的地,乘客应该一致服从司机开车,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地。但是如若说我们开车的司机,是个喝了酒的醉汉,或者他已经睡着了,这个时候全车乘客都将有生命之危,怎能安全到达目的地?这样我们就不能再服从他了。我们不但不服从他,而且应该叫醒他了!”会场上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他接着说:“即使他没喝醉,没有咋着,而这个司机不是个好司机的话,那他也是不会注意安全行车的。像前面轨道上,堆放着许多石块、障碍物,他还是硬向前开,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危在旦夕,这时我们全体客人,为着自己的生命,为着胜利到达目的地,也就不能盲目地服从他,大家应该命令他停车,应该赶快下车,一齐动手把石块、障碍物搬掉。”郭沫若这个生动比喻,赢得了全场再一次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做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演说者曹晓燕,在演说中把做教师的母亲比喻为会分身术的“孙悟空”。她说:“在三尺高的讲台上,妈妈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智慧,把一个人的美德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美德;把一个人的贡献变成几十、几千、几万个人的贡献……谁能说,她的本事比不上孙悟空呢?”她用这别有新意的比喻,进而落脚到为能继承母亲的事业,为当一位光荣的师范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讴歌教师的崇高社会责任感,真是新颖独到。当然,演说使用比喻,也要注意有关比喻的技巧。比喻有两个成分:一个是被描绘、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一个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或现象,叫“喻体”。本体、喻体是不同的东西,有本质差别,但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相似之处。本体大多比较抽象、深奥,或是生疏而不易理解;喻体则具体、浅显,为人们所熟悉。比喻形式通常有:

(1)明喻

明喻,通常用“像”、“好像”、“如同”、“一样”等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如“她的眼睛像两汪清清的山泉”。这个比喻就是个明喻。

(2)暗喻

暗喻,也叫隐喻,通常用“是”、“变成”—类词来联系本体和喻体。如“这个人总要看‘头头’脸色行事,给根鸡毛也要当成令箭。”这用的是暗喻。

(3)借喻

借喻,通常是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真令人倒胃口,好像吃了个苍蝇!”这里使用的是借喻,形容心情很不愉快。

(4)倒喻

倒喻即把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倒过来。如“这种动物好吃懒做,真像生活中的一些人。”还有用否定语气构成的反喻:“我又不是虎,为什么总躲着我?”

运用恰当的比喻通常是新颖、贴切、别致、明快的,这样就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巧妙的比喻会增强演说的魅力。例如,林肯在废奴演说中把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国家比作“一幢裂开了房子”是站立不住的。这一比喻寓意深刻,流传百年。演说使用比喻,能使人们听得更清楚,不发生误解。

有很多蹩脚的演说家,不论是轻松或严肃的演说,他们犯的毛病是不会用比喻。而耶稣的门徒问为什么讲道的时候总是用比喻。耶稣说:“因为我所讲的东西他们看不见听不到,我不用比喻,他们根本不会懂得。”当你对听众讲些他们生疏的题材时,希望你要记住耶稣的话,尽设法把生疏的东西化成简单的形象,用人们熟知的东西做比喻,把生疏的事物形容得明明白白。

有时候,学说中可以借助实物比喻某种道理。如讲团结就是力量,有的人借用晋代故事中的箭来比喻。据说,晋朝元嘉年间,我国西北地区的白兰王阿柴,是个很有本领的国王,在位期间国力强大。后来他得了重病,担心死后这种强盛局面不能维持,很不安。临终前,他叫人找来20支箭,给他的20个儿子每人一支,拿在手中,然后叫最小的儿子折一枝箭,儿子稍一用力就折断了。阿柴又叫他把其作19支箭捆在一起折,结果他使出浑身的劲,也没有折断。阿柴这才对孩子们说,一支箭很容易被折断,许多箭捆在一起就很难被折断。所以你们以后要同心协力,团结合作,这样才能继承祖先遗志,江山社稷才能巩固。这个比喻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形象化了。

演说使用比喻要避免晦涩、粗俗、不贴切。喻体如果是人们不熟悉的,会使人莫名其妙。如果不贴切则非但无助于理解本体,反而会引出其他的一系列问题,自己叙述问题时甚至会按照喻体引出的歧义去考虑,那就弄巧成拙了。有位牧师,想翻译圣经给非洲居民读,可是译到“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的,但也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的白”的时候,难题就发生了。因为热带的土人,根本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雪的颜色和煤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后来,牧师从椰子得到启发,牧师们把这句话改译成“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的,但也可以变成像椰子肉一样的白”,这样,非洲居民就懂了。此外,演说中的比喻使用还要考虑感情、褒贬、民族、时代、地域等问题,不可大意。我们说:“壮得像头牛”,英语说“壮得像匹马”,就是语言习惯问题。至于演说总体风格的协调,如语境、对象、内容、表现手法等因素也要通盘考虑。

十、临场应变:控制现场气氛的技巧

1.怎样应对演讲中的冷场

演讲中的冷场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听众对演讲的注意力有所分散或转移而造成的,因此演讲者应付冷场的核心思想应当是采取措施重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向听众表明真正的中心与焦点是在讲坛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演讲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的方法:一、在演讲中穿插趣闻轶事,通过活跃现场气氛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二、适时地赞美听众,激发他们的共鸣和好感;三、提出问题或制造悬念,调动听众的参予热情和求知欲望。

(1)讲述趣闻轶事,活跃现场气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趣闻轶事是人们在生活中津津乐道的闲谈资料,生活中的许多情趣即由此而来。演讲者抓住人们渴望趣味的视听倾向,恰当而又适时地讲述一些趣闻轶事,会使混乱或呆板的演讲现场马上活跃起来,听众的注意力也被迅速地集中到演讲上来,这时演讲者再继续下文,效果就要理想得多了。

典型示范之一:某中学校长针对学生轻视生物课学习情况,作了一次演讲。开始,会场秩序还好,可是没过多久,一些同学便开始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继而出现嬉闹、喧哗的混乱场面。面对这种情况,校长并没有训斥学生,而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演讲内容,结合讲重视生物课学习的道理,顺势穿插了一个“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很快改善了演讲气氛。同学们一听校长要讲故事,一下子安静下来。校长讲道:“楚汉战争到了最关键时刻,刘邦针对楚霸王项羽的‘天命’思想,利用昆虫的趋向性,命人用蜂蜜在项羽兵败必经之地——乌江岸边的石崖上写下‘项羽自刎乌江’6个大字。第二天,项羽兵败乌江时,抬头看见石崖上蚂蚁组成的几个大字,不禁心惊胆寒,自语道:‘天亡我也!’于是仰天长叹,拔剑自刎了。”学生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得津津有味。会场上再没有喧哗声,直到校长演讲结束。从此,学生中轻视生物课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典型示范之二:在一次演讲时说到德、才、学、识的时候,台下的青年以为我又要讲政治大道理。当时我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德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台下青年激动起来。但激动完了平息的时候,有些青年就琢磨着我可以不听了。有的就想,一会儿散了会车可该挤了,我先去抢个座吧!有的寻思,我该去接孩子、买菜了!这时的会场最容易骚动。当时我就想,这一瞬间必须有点幽默、甩个包袱,把他们吸引过来!于是我说:“诸位知道什么是脊梁吗?”许多人回答:“知道。”我接着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可是在1977年高中毕业生考大学的时候,考了个‘什么叫中国的脊梁’,竟然有许多参加高考的青年人答不上来!有的人说,什么叫脊梁呢?脊梁就是用手伸向脖颈后面摸得着的大骨头。还有人写‘脊梁者腔骨也’。”全场一下子哄堂大笑,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想走的也安定下来了。典型示范之三:据说,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广东大学,即中山大学发表演讲,谈论三民主义。当时因为礼堂小,听讲的人多,通风不够,空气不好,所以有些人精神较差,显得比较疲倦。孙中山先生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提起听众的精神,改善一下场内的气氛,他于是巧妙地穿插讲了一个故事:“我小时候在香港读书,见过有一个搬运工人买了一张马票,因为没有地方可藏,便藏在时刻不离手的竹竿(挑东西用的粗竹杠)里,牢记马票的号码。后来马票开奖了,中头奖的正是他,他便欣喜若狂地把竹竿抛到大海里去。他以为从今以后就不再靠这支竹竿生活了。直到问及领奖手续,知道要凭票到指定银行取款,这才想起马票放在竹竿里,便拼命跑到海边去,可是连影子也没有了……”讲完这个故事,听众当中议论纷纷,笑声叹息声四起,结果会场的气氛活跃了,听众的精神振奋了。那些原来困倦的听众,此时也清醒得多了。于是,孙中山先生抓住时机,紧接着说,“民族主义就是这根杠子”,很自然地又回到自己的话题上。以上是三个通过在演讲中插入趣闻轶事而打破冷场的典型范例。例一的冷场出现在演讲进行中,现场出现了喧闹、混乱的场面。面对这种情景,演讲者适当地调整演讲内容,并结合内容穿插了一个“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涉及到了昆虫的趋向性,从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生物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场面自然也就安静下来了。例二的冷场出现在演讲开始阶段,演讲者刚刚开了头,青年听众中就有了浮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演讲者继续关于“脊梁”的话题,并向大家讲述了一个有趣而又真实的故事,引发了全场的哄堂大笑,大家的注意力被再度集中起来了。在例三中,孙中山针对听众们精神较差的实际情况,巧妙地穿插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然后把自己要讲的“民族主义”比喻成故事中的“杠子”,正好似杂耍手中的飞镖,出得去又收得回,冷场打破了,演讲又顺当地回到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