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114

第114章 写作手法语言手册(23)

(2)抓住事物特征

写说明文,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说明过程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两件事。事物间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说明文要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就必须介绍事物、事理的个性,即介绍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之处。只有做到这一点,文章中心才能清楚地表达出来,才能使读者切实了解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试比较两篇关于“兔子”的说明文:

说明一:

兔子是哺乳动物,有白色的毛皮,红色的眼睛,两只上竖的耳朵。跑速极快,喜食萝卜、青菜等食物。胆小,性格温顺,是人们喜爱饲养的动物。

(选自学生习作)

说明二:

兔为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种类。肉可以吃,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选自《现代汉语词典》)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学生习作中对兔子的说明,未能抓住特征,所介绍的内容并非兔子所仅有。后一段说明则紧紧抓住兔子的特征作介绍,其中,“上唇分裂”、“尾短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跳”等,均有别于其他哺乳动物,反映了兔子的特殊点。这样的说明突出被介绍事物的特征,不会与其他事物相混淆。

(3)理清说明的顺序

对客观事物的说明,应当有条有理、层次井然地展开,切不可颠三倒四,条理不清,令人费解。客观事物纷纭复杂,说明顺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按从主到次的顺序说明,亦可按从总体到局部的说明;可以按时间推移顺序来说明,也可以按空间转移的顺序来说明;可以分门别类、层层深入,也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一而足。比较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①时间先后式

这种方法是按其事物形成过程的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它比较适用于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的说明文。因为这些事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一整套程序,按这个程序有条有理的写下来,就能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例如要写有关制作景泰蓝的说明文,就可以按照景泰蓝制作中的制胎、掐丝、烧焊、煮洗、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八道工序,逐一加以介绍,这样就能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②空间方位式

这种说明顺序是按照空间方位或空间结构为序来说明事物的形态和构造的。它多用于说明各种建筑物,如房屋、宝塔、公园等。作者往往按空间的上下、远近、前后、左右、东西南北顺序展开说明。例如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即是按照空间方位来介绍的。作者先介绍大会堂的总体方位,然后按从外向内的顺序,先写外观,再写大门,再依次写门柱、门内衣帽间、中央大厅等。接着又以中央大厅为参照物,依次介绍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厨房、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等。这样的说明,把一座庞大的建筑物介绍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好像随着作者的脚步参观了大会堂一样。

③先总后分式

这是一种先作总体说明、再按部分分讲的说明方法。总体说明包括介绍事物的名称、本质属性以及人们对它的总体评价等等。分讲时或举出例子加以说明总体内容,或具体说明事物的细枝末节,详细予以介绍。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是先介绍中国的石拱桥,然后分别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写得总分有序,条理清晰。

④内部联系式

这种方法是按事物的内部结构联系或内部逻辑联系为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就是采用的内部联系的说明方式。作者先介绍沙漠对人的危害,再介绍人类改造沙漠的种种方法,继而谈改造沙漠的光辉远景。有危害就要改造治理,而改造治理就会有美好的前景,因而这种说明顺序是有其逻辑联系的,它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思维规律。

说明文的各种说明顺序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可以根据需要综合地予以运用。只要能够真实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认识的规律,作者可以对各种说明顺序和方法灵活地加以利用。

(4)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介绍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解释说明、引用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等等。

介绍说明是指对所要说明的对象作概括扼要而又比较全面的介绍。这是一种基本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应用得相当广泛,常用来介绍人物、地理概况、科技发展情况、书籍或艺术品的内容、日常用品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导游说明等。

定义说明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给人以清晰的概念。它既能使人们对被说明的事物有一个明确的本质的了解,又能使人们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这种方法在教科书、科技说明文中经常被使用。

分类说明是根据事物的性质、形状、成因、功用等差别,将它们进行分类,再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说明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甄别、归纳、排列,然后“以类相从,条分缕析”地予以说明。

举例说明是举出事例来说明事物,以便把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明得更加具体而明晰。所举之例,应当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常见的有典型举例法、列举法等。

比较说明是把一事物与它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色的说明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可以是相同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事物的比较,还可以是同一事物本身先后情况的比较等。

比喻说明较多地用在人们比较陌生而又不易说明的事物上。它总是用比较具体、浅显、形象、生动的事物,去比喻那些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以利于人们对事物的了解。

解释说明是一种对概念进行诠释(详细解释)的说明方法。在定义之后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解释说明,定义说明和解释说明结合起来,可以使读者对事物既有概括的认识,又有具体的了解。

引用说明是引用有关的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来充分说明所要说明的内容,或者作为说明的依据,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的说明方法。引用说明的引文要有针对性,要贴切。对引用的有关材料要认真核实,必要时要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对。

数字说明是从数量上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的说明方法,在运用数字时,要注意数字的准确可靠。

图表说明是用插图、照片、材料等来说明对象的说明方法。在写作中,图表要安排得当,做到图文和谐,避免喧宾夺主。

在实际的运用中,上述的说明方法往往是纵横交错、综合使用的,到底运用哪一种说明方法最好,要根据对象、内容和目的而定。

(5)注意语言的平易性

说明文和所有的文章一样,在语言上首先要求确切,同时,从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和读者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它还要求语言的平易性。这里所说的平易,就是语言浅显、简明、平实。

所谓浅显,是指说明文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写作说明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事物说明白,让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作者介绍的事物,因此,写作说明文要力戒玄虚深奥,尽量避免用艰涩难懂的词语,文字要晓畅明白、言简意明。

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白。写说明文既要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又要干净利索,没有废话,使人一目了然。

所谓平实,就是质朴无华。说明文是说明科学、介绍知识的,而科学知识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的渲染夸大,更不能借此卖弄文字。因此,说明文的语言应该是洁净的、平实的,就像科学本身一样实在。当然,说明文的语言平实,并不完全排斥适当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

十、简明扼要,解说剖析

1.说明的含义与作用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等;有的则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原理、技术等。

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使用相当广泛,它是科学报告、教科书、工农业产品介绍、日常生活用品说明等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手段。在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及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比如叙述事件、介绍人物、交代背景、说明论据、诠释概念等等,都需要插入一些说明性文字,以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说明”在文章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说明,是写文章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它和其他表达方式配合,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之中。它可以使文章的内容得到多方面的展开,把事物的客观性显现出来,把思想意义点明,使之表达得更为透彻明白,又能使文章增加变化,增强可信性和说服力。

(1)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写成文章

通常所说的说明文就是这样的。本课在讲文体分类时介绍的第二种分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文章。当然这绝不止解说词、教科书、商品说明书等,还有很多“正牌”的文章、著述。譬如,晚清龚自珍写的地理著作《说天寿山》,主要用的是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此外还有对抽象的事理进行阐释的,像《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象征主义》(《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什么是“异化”?》)、《什么是“意识流”》等。

(2)为叙述和描写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

叙述和描写要让读者懂得它的意义,需要介绍其方位范围、人物特性、物体功能等等,这就要进行说明。如,本章第一节所引《我军解放郑州》,在讲完我军解放郑州、守敌北逃被围之后,加了一句说明:“郑州为平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点,历来为军事重镇。”这就把这次胜利的意义突出出来。而既是军事重镇何以不重兵死守呢?又自然引起下文叙述:“蒋介石因徐州告急,被迫将驻郑兵团孙元良部三个军东调,郑州守兵薄弱,我军一到,拼命奔逃。”顺理成章,使叙述更为周密。《地震》一文,“余适客稷下”说明地点在那里而自己为什么在;“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并忘其未衣也”是说明地震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才出现街上的失常现象。

(3)为议论作必要交代,说明背景或用作论据

周恩来同志的名文《论知识分子问题》,第一部分讲“知识分子的定义和地位”、“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阶级,而是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并又进而指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属于那种特定范围的社会阶层。这就是“说明”,它在这里的作用是为下文的论证提供论据。而开头指出:“这个问题在党内部分干部中常常有不同的解释,在知识分子中也有些疑惑。”这也是“说明”,说明为什么要把知识分子的定义、地位弄明白,是交代背景。又如,毛泽东同志《改造我们的学习》,论述将全党学习方法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的理由,第三部分“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就是分别地先将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了说明。我们看其中的一个片断: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论述过程中不断地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这里先以形象的“有的放矢”来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又解释“矢”是什么、“的”是什么,这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内涵就显露出来,与主观主义的态度两相比照,改造我们学习的道理就说清楚了。

(4)为整篇文章、整本书作说明

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写作意图、领会文章书籍的内容,有时要进行一些说明。文章可以在开头和结尾部分说明,也可以加说明性按语;书籍常写作序、跋、前言、后记,或者就叫出版说明:文件常常以“通知”、“批示”等形式出现。如《理论月刊》1985年第4期发表《各地党校论党校教育正规化》时,加了这样的“编者按”: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上,各地党校就教育正规化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我们摘编部分论述于后,供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这就是对这组发言摘要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刊登的说明。

2.简明:说明的基本要求

(1)内容必须科学

说明方式,一般是用来表达知识性较强的事物或事理。其中,无论是总结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还是介绍生产技术知识或日常生活知识的科普读物;无论是教科书、辞书,还是工农业产品介绍的说明书,其内容均具有强烈的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把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极为准确地揭示出来。

(2)表述必须明晰、准确

说明的目的,在于把事物、现象或道理、准确地告诉给读者,这就要求表述必须明晰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