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105

第105章 写作手法语言手册(14)

16.因果式结构

因果式结构包括因果顺向式结构和因果逆向式结构。写文章时,先从原因谈起,后交待事情结果,这种顺序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称之谓因果顺向式。反之,先摆出事情的结果,然后再说明取得这结果的原因,即为因果逆向式。

下面,让我们阅读两篇《中国古代寓言》上的故事——

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兜销宝珠。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在里面。

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美,就出高价买了去,买了之后,就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了那个珠宝商人。

这个郑国人,只知盒子的好看,却不晓得宝珠的价值实在要比盒子的价值高许多倍。

《田俅子》蚌相争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正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用尽力气,怎样也拔不出嘴来。

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了。

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

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一天、两天不下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

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活!”

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齐捉去了。

《战国策》这两则寓言,前一则是因果逆向式结构,寓言先讲的是买椟还珠的结果,后讲的是郑人重表不重实的原因。后一则《鹬蚌相争》的寓言,则属因果顺向式结构,因有前面的鹬蚌相争,才有后面渔人得利这个结局,前因后果,在顺序上一目了然。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作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由因导果,还是由果导因,因果之间都要顺理成章,确有因果关系,切忌片面性和因果关系牵强,更不能张因李果,互不对应。

17.设问式结构

设问式结构是指片断或篇章的前后两部分是提问和回答的关系。比如,王敏华同学的这篇《杯底朝天水不流》的作文,就属于这种结构。

杯底朝天水不流

“叮铃铃……”伴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王老师拿着两只杯子和一张普通的小纸片走进了教室。“咦——王老师拿这个来干什么呢?”同学们都感到很好奇。

王老师走上讲台,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东西,扫视了我们一眼,然后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的科技活动课,我们来做一次科学小实验。”说到此,他不再往下说了。听说要做小实验,大家都来劲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

实验开始了。“哗哗哗……”王老’师先把一只大杯子里的水倒到另一只玻璃杯里,满得几乎溢出来了,接着又把一张小纸片平放在杯口上。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王老师的一举一动。

“注意,大家请看仔细了!”王老师一边说,一边把左手按在小纸片上面使掌心压住整个杯口,再伸出右手握住了杯底,像变魔术似地把杯子翻了个身——杯底朝天。

“啊——!”大家一起惊呼起来。

“别急,别急。大家再看!”他说着,把按在杯口的左手移开了。这时,同学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注视着他手中的杯子,生怕……可是,正当我们担心的时候,王老师的手已经完全移开了,奇迹也发生了:杯口的小纸片并没有掉下来,杯中的水也没有流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觉得莫名其妙。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王老师把手中的杯子放下,清了清嗓门说:“在我们的周围,有一种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将盖在杯口的纸片托住了,这种托力比杯中水还要大,不会落下来,就是杯中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它就是大气压力……”

这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大家听了老师的解释,都满意地点了点头,情绪更加高涨了……多么有趣的实验啊!

(江苏海门正余中心小学五年级 王敏华)一般的设问式结构,是一问一答。王敏华同学的这篇作文,有两处设问,一处是文章开头,王老师拿着两只杯子和一张小纸片走进教室,同学们感到好奇:“王老师拿这个来干什么呢?”

第二自然段便用王老师的话,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今天的科技活动课,我们来做一次科学小实验。”接着是实验的过程。当杯底朝天水不流的“奇观”出现后,文章出现了又一处设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紧接着的一个自然段便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这种托力比杯中水还要大……它就是大气压力。”

文章在结构上,虽然用了两问两答,但两问其实都是围绕着《杯底朝天水不流》这一个问题展开的,答案也只有一个:“在我们周围,有一种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就是大气压力。”从这一点上分析,此文的主题是集中的,文章从头到尾只写了一件事。作者在叙述上没有一下子把话说完,而是用了两问两答,让老师最后才揭谜似地解释原因(或者说是这一堂课的核心内容),不仅使文章的层次丰富了,而且通过这样的铺排,突现了教师巧妙的教学艺术,使文章有了趣味,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18.作文的分段

划分段落是结构布局的一个重要环节。段落在文章里,具有“换行”的明显标志,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

有的同学写作文不知道停顿,常常是一段到底,把众多的内容接二连三地推到读者面前,使人应接不暇,弄不清哪里是一个意思,也分不清他文章的主次。有的不管写什么文章,都是老三段,一段开头,一段结尾,中间一个大段,不仅形式单调,而且比重失调,中心段黑鸦鸦一片,条理脉络看不清楚。还有的一段话不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段与段之间也缺乏连贯性,使人读了他的文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说,准确地划分段落对于结构文章是十分重要的,它在条理文章方面的作用起码有三条:第一,有助于逻辑地表现思维进程中的每一转折、间歇,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内在层次;第二,使文章眉目清楚,主次有序,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并借助分段“停顿”之机,获得思索、回味的余地;第三,某些特殊段落(一般均较短),能够起到强调重点、加强印象、传达某种感情色彩的作用。

前两条不言自明,这里只对第三条做些说明。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上收有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此文结尾,“活该”二字单独成段,不仅收束全文十分有力,而且传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果把“活该”二字调上去不单独成段,其味道和分量就不一样了。

再举一个同学们熟悉的例子。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有这样两段文字: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有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后面的这一段文字,既照应了开头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一段话,又在后文中往复出现,在结构上,显然起了突出主题,加强读者印象的作用。

明白了文章分段的作用,下面,我们再讲讲怎样进行文章的分段。

一篇文章的段落怎样划分,没有绝对的固定的模式,一切要以最好地表达内容,方便读者阅读为宗旨。比如,记事一类作文,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进行中的每一步作为一段,也可以根据时间的转换和地点的转移分段。属于记人一类作文,是通过一件事情记人的,同记事的分段方法类似;是以几件事情记人的,可以每一件事分为一段;或以人物的每一个特点分段。记物的作文,可以观察的不同角度分段,或以事物的各个特点分段。这些都是通常的分段方法,具体到一篇作文,还是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自己决定。

文章的分段虽没有一定的模式,但通用的原则还是有的:

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即是说,一个段落只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不能把一些互不相干的意思放在一个段落里。

第二,应当注意段落的完整性。一个意思要在一个段落里集中讲完,不能把一个意思中间拆开,这一段说一点,那一段说一点,使一个完整的意思七零八落,残缺不全。

第三,段与段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使人读起来,感觉段与段之间意思不连贯,这一段与那一段衔接不起来。

第四,段落的划分不能过于细碎,显得零散。

第五,分段要注意整体的匀称。一般说,分段“粗”的文章,节奏要舒缓一些;分段越“细”,文势即越促急。所以,段落划分粗细合度的掌握,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和所表达的情感来决定。

五、叙述人事,细谈端详

1.叙述的要素和作用

通常所说的叙述,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是从新闻的“五个W一个H”反套过来的。“五个W”是美国新闻学家查理·戴德1851年提出来的,是针对战地报道,规定一条电讯必须回答五个问题,即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o——什么人,What——什么事,Why——为什么。后来又有人认为应回答How——怎么样了?就增加了一个H——结果如何。这和我国有人所说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一致的,因为其“事件”指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包括了什么事及其原因和结果。

毛泽东同志1948年10月22日为新华社写的一则消息《我军解放郑州》,很典型地运用了叙述的方式:

我中原人民解放军于今日占领郑州。守敌向北面逃窜,被我军包围于郑州以北黄河铁桥以南地区,正歼击中。郑州为平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点,历来为军事重镇。蒋介石因徐州告急,被迫将驻郑兵团孙元良部三个军(按:国民党军从十月起整编师均改称为军,整编旅均改称为师)东调,郑州守兵薄弱,我军一到,拼命奔逃。现郑州东面之中牟县、北面之黄河桥均被我军切断,逃敌将迅速被歼。

短短的二百字清楚叙述了一件大事,所有的因素俱全。当然,有些叙述可以根据情况省略一项或几项,或者把有的项目变成隐含的。现在报纸上许多“要闻简报”、“简讯”等,就是这样。如,《人民日报》1985年2月9日《谷牧会见阿明亲王》的消息:“据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国务委员谷牧今天会见伊斯兰什叶派中的伊斯梅尔派教领袖卡雷姆·阿迦汗的弟弟阿明一行。”没有“原因”、“结果”等。

又如,《××晚报》1984年10月18日《鸡蛋并未涨价》的消息:

本报讯 从市禽蛋公司获悉:目前鸡蛋并未涨价。

这里只有一句话,由于报纸发行时间和地区性,连时间、地点都省略了。

叙述在文章中是经常运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

①介绍人物经历、事迹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纠葛

这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

②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展过程、因果关系、使读者了解事态全貌

以此成文就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叙述。上文引的《我军解放郑州》,下面一节所引的例文2《地震》都很典型。机关应用文中,如“会议纪要”对会议的概述,“总结”中对工作情况的回顾等都是。1982年6月10日《铁道部关于193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的报告》,便是对事件叙述的典型例文。

③配合议论,交代事实为论点提供论据

这是以议论为中心的叙述。议论的论据,多由叙述表达出来。如,毛泽东同志《论联合政府》中第三节有一部分“走着曲折道路的历史”,这一段历史叙述简练得当,何其芳同志在党校教语文时曾经讲过,它在文中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再如,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这样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