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106

第106章 写作手法语言手册(15)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三百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维勒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一八四六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这一段叙述,用两个自然科学的例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的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没有叙述,论点是难以被证明的。

2.叙述的人称和角度

叙述要有主体,就是“谁”叙述的,这个叙述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写作上叫做“人称”。“人称”,词义是从文中对被叙述者的称谓而来,实际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认识事物的观察点和立足点。应用文章的人称主要有两种:

(1)第一人称

以当事人的口吻叙述事情的经过,叫第一人称的写法。文章中的人物、事件通过“我”或“我们”的眼见耳闻、亲身感受传达给读者。下面是一篇例文。

公元1668年7月25日,山东发生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清初作家蒲松龄正在济南作客,记下了这次地震的实况、感受和传闻: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借古代齐国首都临淄城门称济南),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声。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移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变也。

第一段精确地记下地震发生的年月日时,接下来交代己身所在地,以及地震初起时的闻听与惶惑。第三段记下看到听到的屋里的情况:第四段随自己出屋见到室外地震的状态景象。第五段震后街人聚谈。第六段是传闻地震引起的变异,最后在感叹中结束全文。写法类似今天的通讯,以230个字确切地记下一次地震的全过程,成为一则宝贵的自然史资料。

第一人称写法的优点是真实亲切,缺点是局限于“我”和“我们”的活动、见闻范围,没有直接接触的人和事就不易写。如非写不可,则需要过渡、衔接。

(2)第三人称

用叙述他人之事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过程告诉读者,就是第三人称的写法。请看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一篇短的人物传记。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妇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独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大芋),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本文是汉初四川卓姓大富户的发家史,完全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的。第一句先总括全篇,写卓氏祖先是赵国人,炼铁致富。第二段写怎么到了四川。被掳掠、流放时有见识,不求近地,独求到远但富庶、容易做买卖的地方。第三段写卓氏到临邛,在山上炼铁,又动脑筋做出正确决策,富起来超过云南四川所有的人。最后以拥有的奴仆劳力和享乐生活的情况,讲这个家族的剥削规模和豪富程度。作者自己没有露面,用百多个字把前后百把年、纵横数千里的事件记得清清楚楚。

第三人称的优点已经可以看出了。它是站在较客观的立场上,从旁去看,从旁来说,容易直接展开人物、事件、环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讲述比较自由。

一般说来,在叙述中人称不能改变,要一贯到底,否则容易使文章头绪杂乱、脉络不清。非变不可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清楚,变过去和变回来的地方要让人看得明白。此外,机关应用文体有特定的作者,对它的人称要有正确理解。

3.叙述的类别和方法

(1)按语言详略分

①概括叙述

指用简单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作粗略、概括的介绍和叙说,又叫“简叙”,“略叙”。如上面所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和哥白尼“太阳系学说”被证实过程的叙述。又如《蜀卓氏传》等。

②具体叙述

指用详细的文字,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具体的、较为详尽的介绍和讲述,又叫“详叙”、“细述”。如上文所举的《地震》就是。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各有长短、各有用处。仅有概括叙述,就会失之空泛,有概念化的感觉;只有具体叙述,就会失之冗长,给人拖沓之感。所以,两者要互相搭配,运用得当。《蜀卓氏传》用百字写一部发家史,可以说概括已极,然而当中对卓氏独具远见的话,叙述得却很具体。概括叙述中再概括也不能过于抽象,具体叙述中再具体也不能纤悉不遗,因而它们是相对的。两者都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既不能大而无当,也不可琐屑零碎;两者也都要注意用最简练的语言包括尽量多的内容,这就是唐代刘知几所说的显、晦、简、周的问题。他在《史通·叙事篇》中指出,“显”的写法是用很多字句细细说来,把事理在篇中都说到;“晦”是简括地写,使得要说的意思能“溢于言外”。两相比较,显露不如“用晦”。就是要“略小存大,举重明轻”——抓住重要的、典型的,用简练的语言把必要内容都概括进去,这就是简练而周全。文字虽简,而说的事理却在要害处,能够“疏而不遗,俭而不阙”。若是“费词既甚,叙事才周”,那就像用铁钱当铜钱买东西,两个才能顶一个。总之他认为,“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记人记事是这样,为议论提供论据尤其是这样。

(2)按结构形式分

①纵叙

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或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来叙述。

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如,上面举过的《地震》、《蜀卓氏传》就是。

②横叙

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来叙述。这里的一起说,那里的一起说,说了这里再说那里,说了这件再说那件。如上面所引真理标准文章,先说元素周期表,再说太阳系学说。

(3)按时间顺序分

这实际上把常用的纵叙法按时间顺序再细分。

①顺叙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从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局。层次段落和事物发展过程基本一致。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式,清楚平实,机关应用文章采用较多。它的缺点是容易失之板重,所以,要注意在详,略、取舍、轻重上下工夫。

②倒叙

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精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地方,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顺叙下来。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看下去;也可以造成波澜,使文章结构多一些变化。采用倒叙法,要注意过渡和照应,在倒叙和正叙的转换点、交接处要有明显的界限。

③插叙

在原来的叙述进程中,暂时中断一下,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完后再接着原先叙述的线索继续进行下去。它和倒叙的区别在于:倒叙是将结尾或片断提到最前面,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来;插叙是在顺叙中插入一两个片断,然后再顺叙下去。

④平叙

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或两件交叉进行。

4.叙述的一般性要求

记叙的要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要交代明白。通常说来,每个要素都不能缺少,否则叙述就不清楚。但是许多文章并非六要素都齐全,因为有的要素不讲,读者也明白。所以何时需交代,何时不需交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叙述的线索、脉络要交代清楚。任何文章都要把材料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间起贯穿作用的是线索。叙述中的主要线索称为主线,围绕主线展开的其他线索叫副线,写作时就必须抓住主线,组织好副线;主线要贯穿全篇,让副线服务于主线。记叙类文章的线有种种情况:或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以具体事件和象征性事物为线索,或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或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或以人物思想感受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因此只有理清线索,按一定的线索组织材料,构建文章,才能头绪清楚,做到有章有法。

叙述的详略要处理得当。详指内容细致、详尽,略指内容粗疏、简括。叙述应该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就要先分清主次,懂得主详次略,然后该详处用墨如泼,做到详而不冗长,略则惜墨如金,即所谓的简洁。老舍说:“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就是文字清浅简练的著作。”领导干部讲演、写文章,更要追求“文约而事丰”,这一方面是其工作内容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果断干练的领导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就要求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出含蕴丰富的内容,要削繁就简,寓理于文,寄情于事,提高叙述的功效。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文章的波澜呢?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抑扬法。即通过前后材料内容的反差以突出事件本质属性的写法。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鲁迅《范爱农》、贾平凹《丑石》欲扬先抑,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欧阳修《伶官传序》则欲抑先扬。运用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显出“落差”,形成跌宕的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断续法。在叙述过程中,忽然插入别一段叙述,或另一段描写,或另一段抒情,或另一段议论,或另一段说明,然后再接着原来的线索往下叙述。如庄子《逍遥游》开头说鲲之大,接着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鹦,这是断,但接下又写道:“此小大之辩也。”一下子把前面中断之处续了起来,一篇文章如果有断有续,断断续续,就可激起叙述的波澜,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

张弛法。“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叙述也要讲究张弛、讲究节奏,就不致显得急促或平淡无奇。如理由《扬眉剑出鞘》、邓刚《龙兵过》都非常注意张弛法的运用,一会儿繁弦促节,一会儿娓娓细述,张弛相间,使文章错落有致,具有显而易见的审美效果。

离合法。“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着题,句句不着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离,指放得开;但并非离题,合指收得拢。叙述如能忽离忽合,离合相生,文章就一定有波澜,富于变化,生动感人。

以上是最常见的方法,其他如虚实、动静、曲直、隐显、庄谐、正反等方法都使文章波澜迭起,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5.记叙文的语言技巧

记叙文的语言,除应准确、简练外,特别要注意生动性和形象性。老舍在《出口成章》里说过,我们要“习惯于将文字的意、形、声三者联合应用”,“把语言的潜力都挖出来”,使自己的文字“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有光彩”。具体还应做到:

(1)绘画美

所谓绘画美,即有立体感。郭沫若同志在《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中说过:“语言除掉意义外,应该要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为了把事物的形状和事件的背景,绘声绘色地呈现给读者,作者总是认真地考虑语言色彩的明暗、感触的软硬及声调的响亮与沉郁,以便使读者阅读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似的,这就是语言的绘画美,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的描写:

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氵预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氵预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氵预堆原是对准峡口的一堆黑色巨礁。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不过,瞿塘峡中依然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长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

(2)音乐美

所谓音乐美,即利用文字的平仄音韵,利用音调的高低升降、长短变化,形成抑扬顿挫的音响,使语言具有优美的节奏感。老舍在《出口成章》里曾具体地谈到了语言的节奏和音乐美的关系。他说:

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我们今天既用散文写成,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是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是“张三节四”好听,“张三五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按京音读)皆平,缺乏扬抑。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话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张三去了,李四也去了,老王也去了,会开成了”。这样一顺边的句子大概不如“张三、李四、老王都去参加,会开成了”,简单好听。前者有一顺边的四个“了”,后者“加”是平声,“了”是仄声,抑扬有致。如“今天你去,明天他来”,或“你叫他来,不如自己去”,“来”与“去”在尾句平仄互相呼应,相当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