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训练集中营(下)
22127200000104

第104章 写作手法语言手册(13)

也许,你认为我很爱读书,那么性格一定也很文静。其实不然,我十分调皮。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大树上有一个马蜂窝,马蜂一天到晚飞来飞去十分讨厌,我决心捅一次马蜂窝。一天黄昏,我趁马蜂收工时,身穿皮夹克,手戴皮手套,扛着长竹竿,悄悄躲在大树后,等马蜂回了窝,我心中默数“一、二、三”。等数到“三”时,我猛然跳出“掩体”,腾空一跃,手中竹竿用力一挥,“啪”,马蜂窝被我打落在地。一下子马蜂倾巢而出,吓得我把竹竿一扔,抱头就跑。马蜂在我身后穷追不舍,我逃进院子,一看,院子里有一口腌菜缸,这时也顾不得脏了,抱着头往里一跳,赶紧把盖子一盖,我长出了一口气,这下子外面的马蜂可奈何不了我了。可没想到和我一道进缸的还有几只马蜂,它们在缸里蜇得我无处可藏。我被蜇得受不住了,掀开木盖,慌不择路地逃回了家。一看,我这个捅蜂大将军头上、脸上被蜇了十几个包,可谓“收获”不小。

这就是我,一个爱读书,又顽皮的孩子。

(南京师大附中初一张竞)张竞同学的这篇“自我介绍”,第一段是他的既调皮又可爱的长相;第二段讲他爱读书(用了烧焦饭这个中心事件);第三段通过捅马蜂窝这一中心事件,介绍了他的顽皮。通过这三段分述,最后归纳形成结论:“这就是我,一个爱读书,又顽皮的孩子。”该作文一气贯通,分、总之间的逻辑关系顺理成章,没有丝毫游离于中心之外的东西。

运用这种分总式结构,最要紧的是分总之间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的内容,要围绕总述时的中心进行,不能旁逸侧出。倘若分述的面宽而杂,总述时就不好归纳,难以形成一个鲜明的集中的主题。

12.总分总式结构

总分总式结构是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这种结构形式从文字与内容上看,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在表述上要精练、明确,做到前后呼应;中间的分述部分要具体、充实、围绕两头加以扩展。

这里,我们列举一篇中学教师的作文,具体分析和认识这一结构形式。

油桐赞

油桐,一种落叶乔木。它名不见经传,也未曾有过墨客骚人讴歌颂扬,为许多人所不了解。这里,我要赞美油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千树竞绿,百花斗艳。这时,油桐却自甘淡泊与寂寞,无意与花木争春,依然赤裸着躯体和枝干,倔强地扎根于冈头坟间、堤旁坝上、池畔塘边。(以下略去原文53字)

夏天,杏、李、桃、梨相继成熟了,水灵灵甜滋滋的果实让人们大饱眼福和口福,自然它们受到人们的青睐。油桐呢?它的枝头虽也缀满了青青的桐子,但吃不得的,连馋:嘴的小孩也不问津,自然被人们淡忘和冷落了。然而,油桐不计较这些,索性将桐子藏在那宽大茂密的叶子里不抛头露面,只留一片如盖的绿荫,让人们纳凉休憩。

秋天,油桐将心血的结晶——满树成熟的桐子,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这桐子看起来圆不溜秋千硬枯涩,不能给人一点美的享受。但就是这桐子,可以榨出桐油。桐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农家的宝贝,(……也就是这桐子,人们只要随随便便地种下,它就不择地势无忧无虑地生长。)

冬天到了,油桐的叶子枯黄了飘落下来。油桐没有让落叶揉进护根的泥土,而是任凭农妇们拿回家去作柴火,义无返顾地贡献出光和热。(以下略去原文69字)

千百年来,人们以蜡烛和春蚕来比喻教师,可谓贴切生动,脍炙人口。然而,油桐随遇而安甘于淡泊习于冷落,不也是教师优秀品质的美好像征吗?油桐坦荡无私默默奉献执著追求,不也是教师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我要高声赞美油桐!

我愿做一棵油桐。

(安徽怀宁县金拱久远初中 周国勋)为了节约篇幅,我们省略了原文的一些文字,但却完整地保留了它的结构。

此文共七个自然段(最后的两句话权作一段)。在首段文字上,作者总述了油桐是“一种落叶乔木”,总提了本文的主题:“我要赞美油桐!”接着,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分述,赞美了油桐不与他花争春,不计较人们的冷落,不择地势无忧无虑地生长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进而由油桐联想到教师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最后一段(用两句话)做了归结。第一句话:“我要高声赞美油桐”,和首段的总提作了呼应;第二句话:“我愿做一棵油桐”,在照应的基础上,对首段的总提作了延伸和发展。通过对《油桐赞》一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总分总式结构的作文。

运用总分总式结构作文,一要注意,前总与后总要围绕同一个中心,达到互相照应的效果,不能偷换概念,转移主题;二要注意,前总与后总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后总要对前总延伸和发展,从更高一个层次上揭示主题的意义。

13.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分别写几方面的事,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并列式实际上就是平行分式,它的各个层次之间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请读下面的这篇文章——

新年习俗拾零

巴西人新年除夕,等午夜的钟声响过,便手持火把三五成群地涌向附近山林,去寻找一种叫作“金桦果”的果子。巴西人把这种稀有的果子视为幸福的象征。谁找到的果子最多,谁就最幸福。

保加利亚人除夕的午夜,当时钟敲过十二点时,都要把灯熄灭三分钟,然后再重放光明。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长将把第一只羊羔,第一头牛犊或第一匹马驹许给打喷嚏的人。

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这天,各家老小成群结队地去江河中行“新年浴”,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洗前先将一篮鲜花瓣撒在水面上,然后跳进“花水”中沐浴,并用鲜艳的花瓣揉搓全身,以求幸福吉利。

德国人有个习俗,新年时比赛爬高。每村选一棵又直又高的树,砍去树枝。元旦的清晨,小伙子们顺着光溜溜的树干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西班牙人除夕之前要设路障,放捕兽器,挖好陷阱,以对付除夕下界的妖魔鬼怪。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一起尽情玩耍。等午夜钟声响时,每人都要按照钟声吃下十二颗葡萄,预祝新的一年十二个月一切顺利。这篇文章五个自然段,叙述的都是新年习俗,五段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叫主题)展开。每段介绍一个国家的习俗,不分国家大小,没有分量轻重之别,平等对待,并列介绍。仔细分析这篇文章,对于什么叫并列式结构;运用并列式结构作文应当注意什么问题,也就一清二楚了。

14.层迭式结构

顾名思义,层迭式就是在结构上一层迭一层的意思。如果说,并列式结构是指结构间为并列关系,属横向的平铺排列,那么,层迭式就类似于竖式的纵向排列,其特点是思维已开始向立体化发展。

以初中课本第四册上竺可桢的文章《向沙漠进军》为例,来分析认识这一结构的特点。

此文共十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五个大层次。

一、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次,开宗明义,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通过展示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和我国陕西榆林地区沙进人退的历史境况,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必要性。

第四自然段可以被看成是第二个大层次。在这一层次里,作者具体分析了沙漠是怎样向人类进攻的。指出其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进攻的方式也主要为两种,一种为“游击战”,借狂风以扬沙粒;一种为“阵地战”,风推沙丘,波浪式前进。

第五、六自然段为第三个大层次。这一层次在上一层次分析沙漠施威方式的基础上,针对陛地提出,以培植防护林抵御风沙袭击,以植林种草固定沙漠,抵御沙丘进攻的策略。

第七、八自然段为第四个大层次。这一层次又在上一层次防御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以水治沙,改守势为攻势,变沙漠为绿洲。

第九一直到第十三自然段可以看成是第五个大层次。在这一层次里,作者通过介绍新疆、内蒙、宁夏等地治沙成功的事例,通过介绍沙漠改造和利用的好处,向人们展示了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前景。指出: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把这五个层次串连起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层迭关系: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沙漠是怎样向人类进攻的——针对沙漠为害的“战术”,相应地采取抵御措施——在进军中变守势为攻势——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五个层次,紧紧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一主题,环环相扣,层迭推进,一层迭一层,一层高一层。全文虽然段落较多,但层迭得条理有致,思路顺达,符合逻辑。

从层迭式结构每一层表述的内容来看,前层必是后层的基础,后层必须建立在前层的基础之上。如果你用这一结构形式作文,你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15.对比式结构

何谓对比式?即在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阳一阴、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记事的一种结构形式。

对比式分为连续对比式和一般对比式。

在文章中,对比的对象或对比的事件不止一个,可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循着一个中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对比的,为连续对比式。没有连续性的对比式结构,为一般对比式。

在一般对比式中,根据正反材料的排列顺序,又分为正反对比式和反正对比式。所谓正反对比式,即在对比时,先说正面的(肯定的),后说反面的(否定的),而与此相反的结构方式,即为反正对比式。

下面,让我们读一篇中学生的作文。

杂院轶事

大清早,我揉了揉蒙咙的睡眼,又习惯性地竖起耳朵聆听院里的声响。奇怪,院里怎么没有传来沙沙的扫地声?我推开门,出去跑步。今天的院子寂静得很,凉爽得很,天边一线曙光,洒在院子里呈银白色,一阵凉凉的风吹动了地上的落叶和纸屑。我不禁想起每天的这个时候,无论刮风下雨,总有一位老清洁工躬着背,挥动一把大竹扫帚,不声不响地扫着地。扫帚有节奏的沙沙声,我觉得像一首诗。于是,当我从老人身边路过时,总要留心那把沙沙作响的大竹扫帚和那辆破旧的垃圾车,不知怎的,心头就会掠过一丝亲切感。

当我再跑回院子时,天已经大亮了。远远的,我看到院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垃圾车,我心头一热,莫不是老人来了?跑近时,才看清扫地的是一个年轻的妇女,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

(一连几天,扫院的仍然是那位年轻的妇女,渐渐地,大家都跟她熟悉了。)

接下来的日子,扫院的女工很晚才拉着她那辆新车赶来。有时七八点钟,还不见她的身影儿。大人们都抱怨家里的垃圾不知往哪儿倒,于是大伙干脆图方便,杂院里到处都成了垃圾堆!

年轻的女清洁工被这种情景触怒了,终于忍不住,冲院里的门窗大骂开了,打这以后,杂院四处仍堆满垃圾,而扫院的女工仍旧每天姗姗来迟,把垃圾车停下,骂一通后,见没人搭理,只好悻悻地扫干净地上的垃圾。(这种僵持的“局势”持续了半年,这位年轻的女清洁工终于走了。)

(可没运垃圾扫地的人也不行啊!)十天后,当院子脏得无法涉足、臭得无法形容的时候,来了个穿背心的小伙子,他吹着口哨,迈着轻松的步子边扫边铲,那使不完的劲儿,让我看了深感佩服。忙乎了整个一上午,总算把杂院清扫干净,他满意地露出了笑脸。这以后,小伙子每天都吹着口哨,轻快地干着,仿佛这是一件极有乐趣的差事儿。

终于有一天,小伙子也开始厌倦扫地这份差事了。他经常偷工减料,到后来干脆把垃圾车停在大院门口,在垃圾车上横贴一纸条:“请将垃圾倒入垃圾车!”院门口停垃圾车这也太不雅观了。于是大家又是抱怨,又是议论,有些话竟不寻自来地飘入我的耳鼓:“说来说去还是那老清洁工好!”

(到后来,小伙子仍是三两天地来一趟……)

(湖南洞口县一中 林娟娟)为了节约篇幅,我们对原文做了一些删节。这篇《杂院轶事》,以作者我的眼光,记述了三位清洁工,从大的结构讲,这是一篇连续对比式的作文。作者歌颂的是老清洁工,那位年轻的妇女和那位年轻的小伙子,都是用来和老清洁工做对比的,是用来反衬老清洁工的精神的难能可贵的。

文中的第一个对比是关于老清洁工与年轻妇女的:

老清洁工:推的是一辆破旧的垃圾车,“天边一线曙光”时就上班,“无论刮风下雨”不间断。

年轻妇女:用的是一辆崭新的垃圾车,每天“很晚才拉着她那辆新车赶来,有时七八点钟,还不见她的身影儿”。后来和杂院的人弄僵了,每天骂一通后,才悻悻地打扫垃圾。

年轻小伙子与老清洁工是第二个对比。在这一个对比中,小伙子的前后变化也可以看成是在大对比下的一个小对比。

年轻小伙子刚来的时候,热情蛮高,干得也很好。没有多少日子,开始厌倦这份差事了。脑瓜一转想了个偷懒取巧的门道,“干脆把垃圾车停在大院门口”,—上贴一纸条:“请将垃圾倒入垃圾车!”以后,竟是“三两天地来一趟”。

老清洁工给这个院子扫了多少年垃圾?文中没有说,但从一个中学生每天“习惯地竖起耳朵聆听院里的声响”,以至于有一天猛乍不见了这个老清洁工,“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想来,这个老清洁工在这个院子扫地不是一年两年了。多年来,他“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必来,“不声不响地扫着地”,与小伙子的热了几天就厌烦起来,偷懒取巧,三两天地才来一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难怪一院的人经过比较,到头来还是想起了老清洁工:“说来说去;还是那老清洁工好。”因为有了后两人反衬,这一个结论就非常的有说服力。

此文先写老清洁工,后用两个反衬材料,在结构上,应当是属于正反对比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