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四)
22126700000044

第44章 机智勇敢的故事(10)

起初,深得章帝喜欢的还有宋贵人和梁贵人。在建初二年(77),宋贵人入选宫中。第二年生了皇子刘庆,建初四年(79),刘庆被立为皇太子。正当宋贵人沉浸在母以子贵的欢悦之时,窦后的嫉妒心与日俱增,她串通她的母亲泚阳公主,密谋陷害宋贵人。这天,窦后在掖庭门截住了宋贵人的一封信。信上说:“久病思生免,让家里求生菟。”窦后便借此诬陷她想设蛊道诅咒。章帝经不住窦后再三再四的挑拨,于是宋贵人连同皇太子刘庆渐渐被章帝疏远了。建初七年(82),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孝王,而立了由窦后抚养的皇子刘肇为皇太子。宋氏被逐出正宫,并且派小黄门(太监)拷打审问她,宋氏饮药自杀身亡。

再说梁贵人,她是梁统的小孙女。梁统与窦融早年都在西部共事,也是多年的老朋友。建初二年(77),梁氏姐妹双双入选长乐宫,并封为贵人。建初四年(79),梁贵人生下刘肇,窦后一直无子,所以,过养刘肇为她的儿子。梁家暗自庆幸,因为这样刘肇会被立为皇太子,将来做了皇帝,一定不会亏待了生母和母亲一家人。谁知这话传到了窦后的耳朵里,所以除掉梁氏也成了她的目标。

建初七年(82)解决了宋贵人及刘庆后,建初八年,窦氏就诬陷梁贵人,梁氏姐妹被谮杀身而亡。

宋贵人及梁贵人相继惨遭窦后的毒害,使后宫妃嫔惊恐不安,而窦后却以其魅力更加深得章帝的宠爱。在她后宫地位巩固后,便开始涉足于朝政。这种插手是由她的兄弟们参政开始的。

(2)临朝执政飞扬跋扈

窦氏初登皇后宝座不久,汉章帝下诏,拜她的哥哥窦宪为郎,不久,又升迁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她的弟弟窦笃任黄门侍郎。窦宪兄弟深得汉章帝的信任,参与宫内的机要,并且得到皇帝的大量赏赐。窦宪恃宠日骄,他看好了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田,非要强“买”过来。沁水公主被逼无奈,只得默许。后来汉章帝发觉,大怒,找来窦宪训斥道:“现在你竟敢抢占公主的田园,其他小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国家应该把你当孤雏腐鼠扔掉啊!”窦后闻讯,急忙赶来,哭哭啼啼撕毁衣裳要替哥哥去死。章帝面对这位泪人,竟毫无办法,只得赦了窦宪的罪,但从此再也没有授给他重任。

章和二年(88)二月,33岁的章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仅10岁的皇太子刘肇即帝位,是为汉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和帝年幼,由母后临朝执政。窦后从此开始了她宫内宫外的政治生涯。窦后下诏:汉章帝圣贤明达,奉行祖宗的治国之道,使天下安宁。现今皇帝年幼多病,我权且辅助他处理政事。边外的天国贤王,都是我国的藩属屏障;朝内文武百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来协同处理本朝的事务,这样,方能解除我后顾之忧。只是在守天下祖业之际,需要有内辅来出谋决断。侍中窦宪兼有才能品行,更以忠孝为重,汉章帝亲受遗诏,任命他为掌典辅助。太尉邓彪有三让的高德和海内归仁的品行,聪颖明达,又是群贤之首,章帝多次赞扬他,并想以此来教化百姓。因此,任邓彪为太傅,赐爵关内侯,录尚书事,处理百官之事。

接着窦氏又更改了章帝时的一些规定。建初三年(78),章帝不忍与诸王分离,就留诸王住在京师,窦太后怕诸王反对她,所以以守边为重作借口,下令全部派遣回封国。当时,北方匈奴不断侵扰,使北方的老百姓不得安宁。窦太后想借盐铁税来增加军费,改变章帝对匈奴安抚妥协的政策,以便大举进攻匈奴。

汉章帝驾崩后,齐殇王的儿子都乡侯刘畅来京吊丧,因为刘畅和步兵校尉邓垒是挚友,邓垒的母亲元氏与长乐宫往来密切,所以,刘畅就借此种关系接近长乐宫,而且很得窦太后的欢心,时常被召到上东门议事。窦宪害怕刘畅被窦太后宠幸,分割他的权力,派刺客暗杀了刘畅,并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还派侍御史与青州刺史严刑拷打刘刚等。窦太后发觉后大怒,将窦宪关闭在内宫。恰巧北匈奴再次扰边,南匈奴请求朝廷出兵征讨,窦宪害怕被杀,于是请求戴罪出征匈奴,窦后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年冬天十月,任窦宪为车骑将军,联合南匈奴大举进攻北匈奴。永元元年(89),双方大战于稽落山,汉军连战连捷,窦宪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得胜还朝。

由此,窦宪升任大将军,封武阳侯。大将军一职仅次于太傅,但却拥有实权。此时是窦氏家族的鼎盛时期,窦太后的弟弟窦笃任卫尉,窦景和窦环皆任侍中,官职升迁之快超出常人。

由于窦宪平了匈奴,威名大盛。凡是违背其意的人都相继被逼自杀,形成了朝臣大加震慑、望风承旨的局面。

(3)生前势衰死后情存

窦氏兄弟借窦太后的势力,祸害百姓,引起了众愤。为了平民愤,窦太后只是免了窦景的官,但又以特进就朝位。

汉和帝永元四年(93),窦宪阴谋叛逆,但走漏了消息。和帝与宦官密议,决定诛之;因窦宪在朝外,怕他为乱,所以先隐忍未发。等到窦宪和邓叠班师回朝,和帝立即下诏执金吾、五校尉率兵先逮捕了邓叠、邓磊等叛贼,下狱并处死;然后派谒者仆射收了窦宪大将军的印绶,只封冠军侯;令窦宪、窦笃、窦景、窦环归其封国,等他们到了封国后,逼迫他们自杀。窦氏宗族、宾客及靠窦氏做官的人也全部免官。

从此,东汉外戚势力消沉,宦官势力抬头,并且形成交替执政的格局。窦太后由此被软禁宫中,不得参与政事,使这位长期操纵政局的太后,在汉和帝永元九年(97)忧郁而死。

窦太后死后,宋氏、梁氏族人上奏要求罢黜窦太后,贬其尊号;太尉等人也上奏,依照光武帝刘秀废黜吕太后的事,并不使其与章帝合葬。和帝念及养育之情,仍然按皇太后的仪式,将她葬于汉章帝陵——敬陵。

3.邓太后:提倡节俭,勤政爱民

邓绥(?~121),汉和帝刘肇皇后,殇帝刘隆、安帝刘祜皇太后。永元十四年(102)被立为后,在位3年;元兴元年(105)尊皇太后,在位16年。谥“和熹”,史称“和熹邓皇后”。她出身名门,聪敏贤惠。她因选美入宫,又以其貌美、德高,深得和帝宠爱和钦佩。执掌中吉的邓绥并没有被宫中的繁华奢丽所陶醉,更没有因母仪天下而自傲,而是以谦让宽厚为怀,明智识礼。邓绥临朝执政16年,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既要综理国政、扶持汉室,又要谨防名高震主、惹火烧身。最后操劳至死。像邓绥这般宽怀大度,谨慎守成,临朝听政16载的人物,在古代后妃中实属罕见。

(1)出身名门志在典籍

邓绥出生于一个显贵的家族。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太傅邓禹,因战功卓著被册封为高密侯。邓绥的父亲是护羌校尉邓训,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侄女。

邓绥5岁的时候,祖母因为喜欢,便亲自给她剪头发。当时,邓夫人年事已高,眼有些花了,不小心误伤了孙女的额头,但邓绥忍着痛,没有声张。旁边看见了的人问她,她说不忍心拂老人的意、伤老人的心。

因家庭环境优裕,所以邓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6岁诵读史书,12岁通习《诗经》、《论语》。她听哥哥们朗读经传时,常常提出使诸兄也难于回答的问题。母亲见她不事女工,不以为然。邓绥虽然听从母亲的话,白天做女工,但晚上仍然醉心典籍。因她志在典籍,人们都戏称她为“诸生”。邓训见她禀赋不凡,很是器重,事无大小,常与她商议。

永元四年(92),13岁的邓绥被汉和帝选中入宫。适逢父亲邓训病殁,依照当时的丧服制度,邓绥需在家守丧3年,所以谢绝入宫。汉朝倡导“以孝治天下”,强调子女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自幼便习礼通经的邓绥自然要不顾一切为亡父守丧,日夜哭泣,整整三年没吃过盐和菜,以至于许多人都不认识她了。

永元七年,和帝17岁了,虽然后宫已有几位嫔妃,可还需要更多的美女充实后宫。所以,又开始广为挑选美女。名为增广天子继嗣后裔,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和帝的淫乐纵欲。

此时邓绥守丧服满。3年后的邓绥已是二八华龄,显得更加娇妍多姿,容光焕发。此番内宫选美,邓家十分紧张,因为身为官宦世家的邓家深知皇宫的内幕,女儿入宫,遭皇帝冷落甚至招来大难者比比皆是。但邓家又抱有一种侥幸,因为从若干征兆来看,他家的女儿定会大有出息。

邓绥小的时候,曾梦见自己双手摸天,宽广的青天像有枝钟乳,于是她仰首舐饮。梦醒后觉得很奇怪,便求教于占梦先生,占者十分惊奇地看着邓绥道:“古代帝尧曾梦见自己攀天而上,帝汤也曾梦见他仰头舐天,后来他们都成了圣明的帝王。姑娘这梦乃圣王之前占,是大福大贵的征候。”所以,此次皇帝征召宫女,邓家把它看做一种机会,但为审慎起见,阴夫人又请一位名叫苏文的相士给女儿看相,以定吉凶。

苏文端详邓绥的面相和骨相后,连声称赞说:“小姐乃成汤骨相,贵不可言。身长而眉宽,颧高而不露,眼神黑白分明,步履安泰,其声音如鸣凤,清澈响亮。此相贵不可言,乃后妃之命。”相士的这一番吹捧话,邓家人听罢,无不欣喜,于是忙收拾行装,装扮邓绥,准备修旨进宫。

(2)谦让恭顺德冠后宫

邓绥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汉朝的后宫。她颀长秀美的身段和姝丽莹洁的容貌卓然超群,令左右诧然。因为当时和帝正宠爱着阴贵人,所以最初她与众宫女一样过着孤单凄苦的生活,没有机会接近皇帝。

不久,年将及冠的和帝巡幸后宫时发现了邓绥,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很快便与邓绥如胶似漆,恩爱难舍。邓绥立即被册封为贵人。邓绥侍奉和帝,极能体贴人意,委婉柔顺且小心翼翼。邓绥身长玉立,端庄中有妩媚,谈吐文雅,既合乎礼仪又略带风趣。和帝得此佳人真是喜不自胜,不知如何安排是好,最后把邓贵人安排在九龙门之内的嘉德宫。

从此,和帝到嘉德宫的次数愈来愈频繁,阴后对此大为嫉恨。而邓贵人却承宠不骄,恭慎如故,极有法度,对阴后丝毫不敢怠慢。她深知争宠结恨极易招致祸患。进谒阴后时,邓绥小心伺候,惟恐被好妒的阴后抓住把柄。甚至对宫女内侍,她也能曲意抚慰,关心备至。所以宫中上下都对她心悦诚服,交口称誉。和帝对她也日益钟爱。

有一次,邓贵人生病,卧床不起。和帝为使邓贵人尽快康复,准许她的母亲和兄弟进宫来侍奉,并且不限日期。邓绥极力推脱,和帝奇怪。心想其他嫔妃一生可能也没这种机会,而邓贵人却不买他的账。邓贵人见皇上满脸疑容,便说:“宫禁至重,臣妾外家人久在内省,为内廷禁令所不许。皇上的恩德,臣妾心领,但会使朝臣对陛下有讥议,对臣妾有毁谤,于公于私都无益处,故贱妾不愿受恩。”和帝听罢,龙颜大悦,大加赞赏:“他人都以家人入宫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真令朕佩服啊。”和帝除了对邓绥备加爱宠外,从内心又多了一份敬重。

阴后入宫后,一直没有生育,她惧怕邓绥先于自己生子,因此寻找一切机会打击邓绥。面对阴后咄咄逼人的架势,明晓事理的邓绥更加小心。她常常自称身体不适,另选其他宫女入御,希望能为皇上生下子嗣。每当六宫宴会时,诸姬妾贵人竞加修饰,争奇斗艳,想以此引起皇上的注意。而邓绥总是身着素妆且不加修饰。若是服装颜色与阴后相同,为避攀比争宠之嫌,她便及时更换。在和阴后同时进见时,她总是站在一旁,不敢就坐。和帝提问时,她常常逡巡而后对,从不先皇后答话。和皇后并行时,弓身细步,以示卑微。和帝见邓绥如此谦抑,劳心曲体,心中十分怜爱,从而更加宠爱邓绥。

邓贵人谦让忠顺,上得和帝钟爱,下得宫女侍从的敬佩,德冠后宫,声誉大增。阴后见此情景,内心更加嫉妒,但她一时也想不出对策。此时,她的姨母邓朱给她出主意,让她借用巫蛊咒诅,来陷害邓贵人。

永元十三年(101)夏,和帝染病不起。皇帝病重期间,自皇后以下,皇上不宣召,均不得进见。后宫只有祷告上苍,为天子祈福。阴后见和帝抱病垂危,便密语左右说:“我若得志,决不让邓家人再留一个!”宫人竟将密语传给了邓绥。邓绥听后,如闻晴天霹雳,心中十分委屈。她流着眼泪对左右倾诉道:“我竭诚尽心地侍奉皇后,竟不能得到她的宽解,看来是上天将降灾于我。如今皇上病危,我决定以自己的性命,乞求上苍保佑皇上龙体大安。可以报答皇帝的钟爱之恩,又可以解脱宗族灭门之祸,不令阴后横施毒手,使我有人彘之讥。”随后邓绥传令宫女赵玉等人准备香案,祷告之后,邓绥欲饮药自尽。侍女赵玉心急如焚,突然想出一条缓兵之计:她向邓绥谎报说,皇上的病已痊愈大半,很快就能康复。邓绥信以为真,转忧为喜,这才放下毒药。事也凑巧,第二天,和帝的病果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