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68

第68章 行动决定成功(3)

我们的一生无法改变所遭遇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那种心境。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人生中将要发生的每件事,但却可决定要怎样去想、去相信、去感受和去面对,当我们决定了要如何去面对时,也就注定了我们会有怎样的人生。心境改变做事的态度,如果你用积极的思想去面对人生中的遭遇时,那么你就会有积极的行动,也就可能得到积极的结果;如果你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你的人生遭遇时,那么你就会有消极的一些行动,因此便会得到一些消极的结果。所以,青少年朋友们,积极的思想与主动的行为会决定你生活的质量与事业的成败!

作为青少年朋友,一定认识爱迪生,他曾经发明灯泡的时候,实验了上万种的材料做灯丝才得到了最终成功。别人问他:“你怎么能做到在失败了9999次后,还能坚持下去呢?”爱迪生回答:“我没有失败9999次,我只是发现了有9999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青少年时代可是一位不求上进,终日饱食无忧的花花公子,但有一次游泳时,受了风寒,引发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双腿不能动了。当时罗斯福的心里充满了悲观和恐惧,他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就这样完了。但是,最后他决定用积极的思想去面对,不向所遭遇的逆境屈服,决心要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于是,他努力地去学习,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活动,以至于最后他当选了美国总统,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另外,还有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他14岁的时候踢足球时不小心就受伤以致残,导致终生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者屈服,他仍然坚持自学,并考上了大学。其后他又用他的伊斯兰思想去鼓舞大家,并创立了能影响全世界的哈马斯组织。

青少年朋友们,只有思想才能带动行动,只能行动才能取得成功。有一段犹太俗谚是这样子说的:如果你断了一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断了脖子,那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在犹太人的眼里,拥有积极思想的人,对任何事都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挫折,积极者也会认为那是成功前的必经考验。所以,凡事永远要向好的一面想,用行动去击败我们生活当中的所有困难!然后,才能取得成功的桂冠!

行动源于思想

青少年朋友,在中国上一时有很大轰动的电视剧名叫《阿信的故事》,这个电视剧中的阿信的儿子——日本八佰伴的总裁和田一夫。和田一夫曾经风光过,他出入坐的是配有专职司机的“劳斯莱斯”,住的是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可是,今天的和田一夫也只能去搭乘地铁出行,住处也变成了局促的简陋两室的公寓房。

和田一夫历史上的成功,至今还保留着日本商业界传奇人物的名声。和田一夫把自家的蔬菜铺子一举办成了年销售额5000亿日元的跨国零售集团。但是,和田一夫实施的盲目扩张战略,也给八佰伴国际集团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在1997年,因负债额超过了1000亿日元的八佰伴集团正式宣告破产。

在八佰伴破产以后的半年的时间里,日本各界都充斥着对和田一夫的批评,因此不得不使田一夫过着隐居的生活。他躲在亲戚家中,逃避媒体的追踪。回忆起这段经历,和田一夫说:“我一夜之间从天堂来到了地狱,我从家财万贯沦落到一无所有。我至今仍然只靠养老金过活。”

但是,68岁的和田一夫并没有被打倒,1998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开办了一家小型的经营顾问公司,希望把他失败的教训告诉后来者。

一直到2002年已达72岁高龄的和田一夫突然之间来到了杭州,在杭州的电视台节目中,和田一夫仍然对自己的未来满怀了很大的希望。他说他的咨询公司都是免费提供服务,他打算在不久后的将来开始收费,并准备在亚洲其他地区开设咨询公司的分支机构。对于自己的咨询网站,和田一夫的计划是在2003年前推出英文版和中文版网页。由此可以看出,这位老当益壮的和田一夫还是有着东山再起的意愿,而且还充满了信心。

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位72岁高龄、遭遇了人生中最惨痛经历的失败之后,还能满怀希望地高唱我们还有明天呢?是他精神的力量,是他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他无怨无悔的行动!

青少年朋友们,只要精神不倒,人就永远不会倒。遇到挫折就放弃而不去付出行动的人,正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卖自己的人。真正的勇者就是决不在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出卖自己,而是用行动来证明我是可以做到的!

青少年朋友们,思想上积极便会产生行动上的积极,因此可得积极的结果;消极的思想会导致消极的行动,得到消极的结果。积极的人生就是一种要勇于跳进自己能够把握的这个世界的态度,而且这个世界你不跳进去你是把握不住的,就像你要想学会游泳的话,你不跳进水里是学不会的!

6.在行动中去检验去完善

“行事正当”能使你的计划获得满足,因而建立自信。“行事乖谬”会导致两种消极的结果:第一,罪感会腐蚀我们的信心;第二,别人迟早会发现而不再信任我们。

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去完善。

许多人做事都有一种习惯,非等算计到“万无一失”,才开始行动。其实,这还是“惰性”在作祟,周密计划只不过是一个不想行动的借口。首先,生活中、工作中的目标,并非都是“生死攸关”,即使贸然行动,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发生;其次,目标是对未来的设计,肯定有许多把握不准的因素,目标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其可行性如何,也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检验。“行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夹脚”都能证明这一论点。还是先行动起来,没有行动,心态不可能积极,目标不可能清晰。

行动确实可以治疗恐惧。史华兹博士提到以下这个例子:

曾有一位40岁出头的经理人员苦恼地来见我。他负责一个大规模的零售部门。

他很苦恼地解释:“我怕会失去工作了。我有预感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日子不远了。”

“为什么呢?”

“因为统计资料对我不利。我这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比去年降低了7%,这实在很糟糕,特别是全公司的总销售额增加了6%。而最近我也做了许多错误的决策,商品部经理好几次把我叫去,责备我跟不上公司的进展。”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光景。”他继续说,“我已经丧失了掌握局面的能力,我的助理也感觉出来了。其他的主管觉察到我正在走下坡,好像一个快淹死的人,这一群旁观者站在一边等着看我一点一点没顶。”

这位经理不停地陈述种种困局。最后我打断他的话问道:“你采取了什么措施?你有没有努力去改善呢?”

“我猜我是无能为力了,但是我仍希望会有转机。”

我反问“只是希望就够了吗?”我停了一下,没等他回答就接着问:“为什么不采取行动来支持你的希望呢?”

“请继续说下去。”他说。

“有两种行动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办法将那些销售数字提高。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你的营业额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来。你可能需要来一次廉价大清仓,好买进一些新颖的货色,或者重新布置柜台的陈列,你的销售员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热忱。我并不能准确指出提高营业额的方法,但是总会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与你的商品部经理商谈。他也许正打算把你开除,但假如你告诉他你的构想,并征求他的忠告,他一定会给你一些时间去进行。只要他们知道你能找出解决之道,他们是不会做划不来的事换掉你的。”

我继续说:“还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像个快淹死的人,要让你四周的人都知道你还活得好好的。”

这时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气。

然后他问道:“你刚才说有两项行动,第二项是什么呢?”

“第二项行动是为了保险起见,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并不认为在你采取肯定的改善行动,提升销售额后,工作还会不保。但是骑驴找马,比失业了再找工作容易10倍。”

没过多久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经理打电话给我。

“我们上次谈过以后,我就努力去改变。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改变我的销售员。我以前都是一周开一次会,现在是每天早上开一次,我真的使他们又充满了干劲,大概是看我有心改革,他们也愿意更努力。”

“成果当然也出现了。我们上周的营业额比去年高很多,而且比所有其他部门的平均业绩也好很多。”

“喔,顺便提一下,”他继续说,“还有个好消息,我们谈过以后,我就得到两个工作机会。当然我很高兴,但我都回绝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又变得十分美好。”

“行动具有激励的作用,行动是对付惰性的良方。”

你也根本不必先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或者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然后再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只有行动才能使人“更好”。因此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向前,进而去实现自己所向往的目标,想做什么就去做,然后再考虑完善目标。只要行动起来,生活就会走上正轨而创造奇迹,哪怕你的生活态度暂时是“不利的”。

正如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狄斯累利所言:

“行动不一定就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人的一生中,有着种种计划,若我们能够将一切憧憬都抓住,将一切计划都执行,事业生涯上的成就,不知会怎样的宏大;我们的生命,不知将怎样的伟大!

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坐视各种憧憬、计划幻灭消逝!

希腊神话告诉我们,智慧女神美纳娃,突然从丘比特的头脑中披甲执戈一跃而出。

人们的最大创意、憧憬,像美纳娃一样,往往是在某一瞬间突然从头脑中很完备、很有力地跃出来的。

凡是应该做的事,拖延着不立刻做,想留待将来再做,有着这种不良习惯的人总是弱者。

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总是那些能够在一件事情意味新鲜及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的人。

每天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日的事不同,明天也自有明天的事。今天之事应该就在今天做完,千万不要拖延到明天!拖延的习惯有碍于人做事。

过度郑重与缺乏自信是做事的大忌。在兴趣热诚浓厚的时候做一件事,与在兴趣热诚消失了以后做一件事,其间的难易、苦乐真不知相差多少!

在兴趣热诚浓厚时,做事是一种喜悦;兴趣热诚消失时,做事是一种痛苦。

搁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等明天做,就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精力,实际上能够将那件事做好。

做以前积叠下来的事,我们觉得多么的不愉快而讨厌!

在当初可以很愉快容易地做好的事,拖延了数日数星期之后,就会显得讨厌与困难了。

接到信件,应该立刻作复,最为容易;因此有的机关、公司中订下规则,不准任何来函隔夜不复。

命运无常良缘难!在我们的一生中,每有良机、佳遇的到来;但总是一瞬即逝。我们当时不把它抓住,以后就永远失掉了。

有计划而不去执行,使之烟消云散,这对于我们的品格力量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有计划而努力执行,这就能增强我们的品格力量。有计划不算稀奇,能执行订下的计划才算可贵。

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象、观念闯入一位作家的脑海,生出一种不可阻遏的冲动——要想提起笔来,将那美丽生动的意象、观念移向白纸。

但那时他或许有些不方便,所以不立刻就写。那个意象不断在他脑海中活跃、催促,然而他还是拖延。后来那意象便逐渐模糊、暗淡了,终至于整个消失!

一个神奇美妙的印象突然闪电一般的袭入一位艺术家的心胸,但是他不想立刻提起画笔将那不朽的印象绘在画布上。这个印象占领了他全部的心灵,然而他总是不跑进画室埋首挥毫。最后这幅神奇的图画,会渐渐地从他心版上淡去了。

塞万提斯说:“取道于‘等一会’之街,人将走入‘永不’之室。”

此话说得太对了。

为什么这些印象、冲动是那样的来去无踪?其来时,是那样的强烈而生动;其去时,是那样的迅速而飘忽?

就是因为这些印象之来,原是要我们在当初新鲜灵活时,立刻就去利用它们的。

拖延往往会生出悲惨的结局,恺撒因为接到了报告没有立刻展读,遂至一到议会便丧失了生命;拉尔大佐正在玩牌,忽然有人送来一个报告,说及华盛顿的军队,已经进展到拉华威,他将来件塞入衣袋中,牌局完结他才展开那报告,他立刻调集部下,出发应战,但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全军被掳,而他本人也以身殉国,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应该就医而拖延着不去就医,以致病情严重或者不治,这样的人为数不少吧!

习惯之中足以误人的无过于拖延的习惯,世间有许多人都是为此种习惯所累而至陷入悲境。拖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及减低人们做事的能力。

你应该极力避免拖延的习惯,像避免一种罪恶的引诱一样。

假使对于某一件事,你发觉自己有着拖延的倾向,你应该直跳起来,不管那事怎样的困难,立刻动手去做不要畏难、不要偷安;这样久而久之,你自能扑灭那拖延的倾向。

应该将“拖延”当做你最可怕的敌人;因为他要窃去你的时间。品格、能力、财富与自由,而使你成为他的奴隶。

要医治拖延的习惯,其唯一方法,就是事务当前,立刻动手去做。多拖延一分,就足以使那事难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