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过花季雨季(下)
22126200000067

第67章 行动决定成功(2)

“如果一个人总在考虑是先做这件事好,还是先做那件事好,那他最后极有可能哪件事都做不好,”威廉·沃特说,“再假如他已先做那件事,正当他要行动时,又听到别人的反对意见,他会停下来举棋不定,一会考虑这方意见,一会又考虑那方意见。既觉得这方意见正确,又觉得那方意见也有可取之处。这样的人就属没有主见的人,缺乏决断力,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皆是如此。这样的人很难有所成就。他做事不是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而是在原地打转转,甚至不进则退。在卢坎(古罗马诗人)笔下有一种人很值得学习。这种人具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在行事之前,先恭敬地听取那些聪明人的意见,博采众长,然后综合考虑做出自己的决断,决断做出后,就绝不再更改,最后再以最大的精力付诸实施。历史证明,这种人成功的例子最多。”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就是个做事优柔寡断、行事拖泥带水的典型人物,他的理想追求与他的精神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相去甚远。绝大多数人都能抓住事物的一方面解决处理问题,而哈姆雷特却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不放,既考虑这方面,又担心那一方面,因此他变得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他感觉自己看到的鬼魂既像父亲的冤魂,又觉得不像。优柔寡断有时是精神与智力畸形发展的结果,智力得到了高度开发,而精神却已萎缩。

做事犹豫不决、容易被别人意见左右的人,无论他有多么好的天赋、多么高的水平,都无法与那些意志坚定、行事果断干脆的人相比,完全可以这么说,果断的判断力要强于最睿智的头脑。

在生命竞技场上,许多人之所以没能取得成功,只因于他们延误了时间,错过了良机。而那些满载而归的人,也只因为在该决断的时候他们能够迅速作出决定,仅此而已。

训练行事果断决策的习惯,是最最重要的道德和意志训练工作,因为如能成功做到这点,人就可以实现由人到“完人”的登堂入室的转变。

虽说果断决策有可能使我们做出一些不成熟不明智的决定,或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这要比犹豫不决做不出决定要好得多,而且多次果断决策,不可能都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就要考虑到问题是否出在智力和精神上,所以大可不必为果断决策可能带来的坏结果伤脑筋。许多成功人士就是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大胆行动才使他们踏上了成功之路。

经过实地考察后,尼古拉斯意识到那些负责此次任务(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铺设一条铁路)的官员之所以犹犹豫豫、进展缓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官员为图私利而互相扯皮。尼古拉斯决定必须尽快结束这种局面。因此,当部长把各种方案讲给尼古拉斯听时,尼古拉斯什么也没有说,他拿起一把尺子,在地图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划了一根线,对部长说:“就按这样铺设铁路。”圣彼得堡直达莫斯科的铁路线就这样确定了。

安特塔姆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尽,林肯总统在国会上就宣布:“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现在就颁布解放奴隶法。”

林肯知道,这一法令将会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他决定一定要将这一法令实施到底。他发誓说:“假如李将军无法再在宾夕法尼亚待下去的话,他将以奴隶们获得自由来庆祝此事。”

做不出决定固然不好,但对做出的决定缺乏足够的信心同样很糟糕,因为对自己的决定缺乏信心将会导致决定不能够很好地贯彻实行下去。

莎士比亚这样评价恺撒:“恺撒是个先做后说的人,他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做了。”

乔治·艾略特说:“等到各种条件都成熟、都具备的时候再行动的人,实际上他什么也干不成。”

4.用行动点亮想法

青少年朋友们,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人的一生应该是有思想的活着,但思想绝不是人生的目的;决定人生价值的不仅是人的美好思想,更重要的是行动。行动决定一切,行动才是首要的。墨子说“志行,为也”,也就是说意志付于行动,那是作为。

勤于行动,胜于勤说

青少年朋友们,俗话说:“莫坐而言,要起而行。”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周详的计划,若没有实际行动,就是纸上谈兵的结果,终究也是一场空。比如说,作为一名学生如若想获得好成绩,就必须花费相当的时间去准备功课,用心去吸收、反刍书中之意,才能真正学得书中的知识。倘若没有实践,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圆满梦想的时候。行动胜于空谈,也因此,千万不要踌躇在原地,蹉跎岁月。行动是获得成功的法宝。

据说,从前有一个人经常出差做事情,但是,每次出差都很难到有座位的车票。幸运的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有空的座位。为什么会如此幸运呢?

他的办法其实也就是很简单的一种,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会有的这种情况就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会有若干个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过,许多乘客轻易地就被一两节车厢给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住了,所以,就不去行动长座位。不去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的一方小小的立足之地就很容易让大多数的人很满足了,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在这些人的眼里是很不值的。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这就像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的那些人一样,他们不思进取害怕失败,因此,他们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因此,青少年朋友们,勤于行动,胜于勤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行动胜于一切

青少年朋友们,行动胜于一切言语。成功者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路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那就是付出行动。革命先驱***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用此态度去求学,这才是真理,以态度去做事,则功业可就。”而年轻的日本企业家孙正义却以自己的行动为这一名言做了最好的注脚。

青少年朋友们,孙正义在年少时期,就胸怀大志,并且心中拥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梦想,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企业家,在企业界呼风唤雨。初中毕业以后,孙正义就考入了日本很有名望的久留米大学附属高中。父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考上东京大学,出入于政界。但是,在他高中读书的期间里,一次美国之行却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和道路。那次孙正义从美国旅行回来,便不顾周围一切人的反对,毅然从高中退学了。因为对美国的憧憬使他下决心一定要孤身闯一闯。他要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业家的梦想而去奋斗去努力。

过了一段时间,孙正义来到了美国,便开始了他成才的第一步,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行动。他的所有行动几乎都是为了那个美丽的梦。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继续学完高中的课程以后,他成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克雷分析经济系的学生。在大学里,他成了一个邋邋遢遢的学生,一半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使孙正义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他总是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汗衫和裤子,拖着一双拖鞋在校园里埋头走着。有一次,有一对美国的老夫妇甚至把他当做从越南逃过来的难民。他除了学习之外,另一半精力都用在了发明上。他下定决心要尽快地研出成果,因为他需要钱来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为此,孙正义专门设立了一本专门记录新发明的本子,他规定自己每天都要提出一项新发明的设想。他把这些奇怪的念头都写在了本子上,他知道了这些想法不可能都变成现实,但是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从中发现一个更加合适的、能变成现实的念头。

孙正义在大学毕业以后,便回到了日本。他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银行贷款1500万日元,并在博多设立了一个只有三人组成的小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孙正义的“智囊团”,专为他进行调研,目的是要发现一种别人没干过的事业。一年以后,孙正义发现了目标——微处理机软件银行。于是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开始进行实施行动。1981年9月,银行正式成立。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已经取得了成功,他知道,这只是向他的事业迈出了第一步。为了实现他的这个“世界第一”的梦想,孙正义仍在不断地努力的行动着。他挖空心思地去选择人才,从东京一家独自经营的小出版公司里,他挖来了颇懂出版发行的田锁洋治郎,使这位40多岁的“头儿”成了只有26岁的他麾下的一员猛将。接着,他又在同年的秋天结识了日本警备保障株式会社的副社长大森。在交往中他发现,大森的技术观点虽然不行,但却很有经营头脑,经过一番苦口婆心,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没有过多久,大森也就归属于他的旗下。

从此,他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跟自己玩命似的。有的人一连五个月没有回过家,有的人一看见方便面就恶心,有的人全靠咖啡提神……他们知道,再辉煌的成绩也是干出来的,没有苦干是无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企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的。只有行动才有一切,行动胜过一切。除了他的这个勤奋和果断以外,还告诉我们成才必须要从行动开始的。当他在小时候有一个企业家的梦想之后,就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选择着,为“世界第一”而行动着。无论是读高中,还是后来到美国去留学,搞发明创造,还是开办公司,挖掘人才,都是为着这一个目的。

青少年朋友们,孙正义的不断努力和不断行动,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现在的孙正义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总裁兼董事长。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创立了一个无人相媲美的网络产业帝国。他的这个帝国并非是受其统治的帝国,而是一个由他支持扶助的高科技产业帝国,他不是在自己独自享受,而是为使更多的人掌握高科技信息,贡献出他的智慧与才能,成了日本软件银行的总裁,让真正掌握网际网络财富的盖茨自叹不如,成为IT行业里全新的一位传奇的人物。

心中有梦,我们只有为之付出行动,美丽才不会遥遥无期。青少年朋友们,也许每一个人都有着一个很辉煌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一生而书写辉煌的。而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有辉煌。有的人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所以最后,美丽的梦幻也只能像肥皂泡一样,一触就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一个庸才。

行动铸就辉煌!伟人之所以辉煌,是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和代价才得来的。徐悲鸿临摹了三十年中外名家大作!钱学森为了精通数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整整用了二十余年时间。经过多少个无数个春夏秋冬,数不清的多少个清晨和黄昏,他们都在行动着,为理想而行动着。青少年朋友们,生活中不欢迎空想家,而是要做一个实干家!

总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走,就如要一口口地去吃饭一样,即使有再灿烂的梦,同样也需要从迈步开始。“坐着说,不如起来行。”行动决定人生,如果你已经发现了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从今天开始行动吧!

5.积极思想,主动行动

青少年朋友们,行动改变人生,机会创造财富。同样的时机,对有行动的人,是发展的机会;而对没有行动的人,则是以后遗憾的机会。事实上,很多人离成功只有一步距离,但通常就是这一步阻止了人们得到他们渴望的成功。行动是一种习惯,行动是一种做事的态度,行动也是每一个成功者共有的特质。想法决定所需,行动决定所得。无论你想什么,如果没有行动,它就是空想!

思想进取,行动加油

青少年朋友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那我们如何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掌控人生命运的法则就在于四个字——积极主动。也就是思想要积极进取,行动要主动加油!

如果说思维是一头耕地的牛,那也就毫无办法了,只好听天由命的劳作于田地。如果说思维是一只虎,那就大有可为,力挽狂澜则是它的本能。这就是牛与虎的区别,其实,一个人的行动如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积极主动,绝不等着挨打。起码要保持中国的虎虎生气和利爪尖牙,使对方不敢轻易叫阵。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就像是虎的法则一样。

美国文学家梭罗说:“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的价值。”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并是否为之付出了行动。人生中最小的差别是一念之差,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可以导致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差别——成功与失败。青少年朋友们,决定你人生的正是你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