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22126000000023

第23章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什么(2)

可是经营事业难免会受到挫折,运用社会的金钱,雇用社会人员,如果事业经营不顺,那么就是损害到社会的利益,当然可以追究责任。可是实际上受到损害的人,会提起偿还损害之诉,但对本身经营失败之罪过,社会一般是不会深究的,但实际上已是犯了很大的罪责,因此一般人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自由经济体系中,企业利润的获得,是社会繁荣的动力。

公司的经营者,往往以利润当作经营的目标。利润也是经济性的标准,不过利润本身中含有竞争的要素。想赚这么多,不一定能赚得到,所以说来容易,想真正达成,就要适度运用经营策略了。

例如有甲乙两家百货公司,所陈列的商品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果甲公司的售价平均比乙公司便宜一至二成,那么大部分的人当然会到甲公司去购买。相反的,因为乙公司商品比较贵,大家不去买,所以他的生意就很难做下去,逼到最后,要不想让公司关门,就只有跟着降价了。假使这时乙公司的价格降得更低,那么甲公司的顾客就会转移到乙公司去。于是消费者蒙受极大的利益,但对经营者而言,却无法获得适当的利润,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东西卖得贵,就会失去顾客。因此,各企业都在制订价格上大伤脑筋。一方面必须卖得比别人便宜,又有些利润,另一方面必须支付成本和费用;但也要使股东能分红,员工能得奖金。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各企业无不是经营者和从业员同心协力,来谋求最妥善的营业策略。如果有一点成就的话,也都是绞尽脑汁,全力以赴工作的成果。然而它的背后却是一股自由竞争的经济压力推动的。因此在自由经济体系中,很微妙的包含了使大家不敢怠慢,以努力促进经济繁荣的心理动力。自由经济社会的好处,其实就在于竞争。竞争使人痛苦和辛劳;却使人乐此不疲,永不后悔。

也许地有人会问:获得什么样的利润才是正常的呢?松下认为,必须依照各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者的人生观,以及企业是否觉悟到本身对社会的责任而定。假定一个公司是站在社会正义的立场,来决定自己所应获取的利润,那么就算他的标准高一些,也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反之,如果只注意到要满足投资者积累财富的欲望,赚钱谋取个人的享受,那么就算赚的钱再少,也不能获得社会的谅解。

所以这个社会上有些人虽然赚了钱,在客观上,他却是遭受损失的人。譬如说,他赚了一百万元,然而在赚一百万元的过程中,却损失了两百万元的信用;或者说,引起了众人对他的鄙视。那么,这一百万元能买得两百万元的信用或他的人格吗?

松下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公共企业,应该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反过来说,让企业正常地发展也是社会的责任。所以让优良企业储存发展资金亦属必要——这不但是企业经营者最大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赋予的最大使命。

公司得到利润后,记住将利润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善加利用,社会自然会赞同。经营和利润观点的精华之处,就在这个认识之上,经营者应该随时留意。

为了公司的发展,也为了国家社会推展各项措施,企业经营不得出现赤字。

松下认为拥有很多人与资金,可是缴不出税金的公司,他的经营一定是不得法,因为那一定是亏本生意。亏本生意一方面虽值得同情,但另一方面可说其对社会一点贡献也没有,他并不负担国家经费的开销。公司的经营,获利可说是理所当然,有利益时,可将其中大约半数缴交国库。假定我们处理一张纸,而由此得到利益时,必将由此得到的利益之一半以税金的名目纳入国库,国家就以收入的税金来作为行政费用的开支。所以公司的经营,如果都做亏本生意,连一毛钱的税都不交,那国家不是会陷入困境吗?不要说是造路、建设经费无法筹出,就连学校老师的薪水都恐怕发不出来。

经营中所赚的利润,一定要将其中的一半缴纳给国家,这是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国家社会才能够正常的运转。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企业由于劳资纠纷,闹得满城风雨,因此五年之间没有交一毛钱给国家(赤字经营),虽然有他的原因与理由,可是对整个国家、社会、人民,没有一点好处,这是可以断言的。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学校的设备十分完善,道路设施良好,绝不会有因雨天汽车路过时使浊水溅满人身的情形,调查其情形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拥有许多提高盈余,贡献社会的公司,所以各种公共事业与设施才能办得有声有色。

我们的工作是卖商品给很多客户,使客户使用之后能够感到喜悦、满意,生产商品当然是我们的使命之一;另一方面公司还负有贡献国家社会发展的义务,这也是公司的使命之一。

是否忠于使命,有否达成使命,看公司的经营便可一目了然。公司要好,每个同仁要努力工作,这是必然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思考问题、公司的政策问题等等,究竟应该如何?对这些问题必须能产生正确的判断力才可以。

每个公司都想增加利益,缴纳更多的税金给国家,之所以有些公司办不到的原因,就是对以上所探讨的几个因素,尚有待改进。

这是每个公司的人员都应该铭记在心的,职员们要对职员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并且培养从使命感中感受到工作的喜悦。

自古以来,就有胜者不骄的教训,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类的本性,如果连续胜了三次以后,性情就变得骄傲自满,精神也就懈怠下去,就会目中无人,别人的话根本听不进去,应做的而不做,应思虑的也不思虑了,这些现象,就是人类的本性。

胜者不骄正是言中人类本性的弱点,松下认为这才是上好的戒律,但纵观历来或现在的企业界情形,都没有表现出胜者不骄的迹象。

一次,松下向经销商讲过下面的话:

各位都是认真努力的工作者,可是今年的情况显示,前途黯淡不堪设想,因此各位都在烦恼,我觉得这是重大的问题。大前年赚,前年又赚,而去年也赚钱,若是今年再赚,那是最好不过的,但是世间事是不可预料的。既然连续三年都赚钱,而又希望第四年再赚钱,哪有这么简单的事。连续赚了三年,假如今年不赚退还一年,还剩下二年哪,‘尺蠖’就是进二寸退一寸的,这是很好的现象,三年赚钱,而第四年又想再赚,那就好比‘尺蠖’一样,伸至极限之腿退不回来,只有死亡。那么是死好呢?还是退还一年份利益而生存好呢?当然是选择现在损失的好,而期待明年再赚,后年又再赚钱,大家有了这种想法,烦恼就会消失掉,不慌不忙,不慌张的心情就安定而快乐,快乐则智慧生,那么说不定第四年又可以赚钱了;不过老实说,第四年又再赚钱的机会是太少了,那么干脆就预备退还一年份的利益算了。请大家觉悟到‘尺蠖’的精神,这才是应有的认识。

实际上,实践起来的确是有困难,其中也许将过去三年所赚的钱统统花光了,要用什么退还呢?

可是上述的情形确是企业界的实态,三天连续好天气,至少一天会下雨。如果能有这样的情形,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公司愈大,愈要集合大家的智慧,全体总动员的经营模式,始能产生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