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22094200000028

第28章 传统知识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该把特定的生态系统或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而不是仅仅保护一种生物。传统文化保留下来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如风景林、防护林、风水林、寺庙林等,在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森林的边缘或者是在森林之中,他们对森林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们相信森林会给他们带来好运,保佑他们平平安安、五谷丰登,也特别注重森林对美化环境的作用。在民族文化中,也有贯穿山寨的风景林和保护山寨的风水林。“风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风水”的应用主要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小到修建房屋选地、门窗朝向,大到道路桥梁的设计,村镇、城市的布局都有一定的说法。“风水林”的信念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客观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风水林是保平安的,不能砍伐或变更用途,只能保护起来。这也是早期保护生态系统的传统文化行为。因此,保护风水林应属于尊重自然的范畴。风景林和风水林不仅美化环境,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刀耕火种”一直被认为是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但据植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人口密度较低的热带雨林地区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其合理性。在刀耕火种的生态系统中保存着非常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种生产方式完好地保存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维持着生物多样性。

随着对传统知识的研究的深入,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起到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虽然在传统文化中掺杂着早期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但不能由此否认传统知识的价值。事实告诉我们,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却是最彻底、最有效、最主动的保护。对于传统习俗或生产实践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重视这种方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可持续的利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正如著名生物学家Janis Alcorn博士所言,在现实社会中,除非与当地人充分合作、尊重他们的权益、认同他们的文化、利用他们的传统知识,才有可能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传统知识是一定区域内的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对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特征。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物种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知识,都闪烁着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的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现代农业科学传入之前,中国农业文明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供养着十多亿的人口,有着安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知识所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当然,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需要传统知识来奠定基础。同样,传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经验。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因素等差异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多样性又会反作用于生物多样性。民族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宗教信仰、习惯法、文化风俗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生存环境,而且也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传统医药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塑造了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又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生物多样性是建立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多样性依存于生物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面镜子。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5000个以上的民族分布在世界各地,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动植物建立了和谐共处的关系,而且在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方面,积累了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不仅为当地的自然资源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现代的人类寻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帮助。

例如,傈僳族居住在我国云南西部高黎贡山,长期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活动。据研究,经过数千年实践形成和延续下来的狩猎文化,傈僳族形成了适度狩猎、合理利用野生动物的规则,从而在客观上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每年立秋后,猎户选择吉日到庙里祭祀山神,祈求“开山”,以供狩猎。在此之后,猎户在山上有规律地放置捕兽的装置,第二天早上去“转山”,察看是否有猎物被捕到。如果一只也没有,证明山神还没有开山,需要等到15天之后,再去祭祀祈求。如果第二次还没有捕到,说明山神动怒,不宜狩猎,需要去做别的营生。反之,如果捕到了猎物,猎人就把第一只猎物做上标记,将其放回大自然,以后继续上山打猎,直到猎到做有标记的那只猎物就封山,今年就不再打猎。在傈僳族的狩猎文化中,禁止射杀怀孕的动物、有益的动物、氏族图腾动物。在农忙的季节不出猎、狩猎的季节才上山,有效防止了对野生动物的过渡狩猎。这种狩猎文化非常符合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这种狩猎文化的分析,因为多数动物在春夏季怀孕或哺乳,是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期,不宜狩猎。在秋季开始狩猎,有效地保护了动物的繁衍和生长。如果连续两次没有捕到猎物,说明动物种群数量太少,当年不狩猎才能使动物种群数量得以恢复。把捕到的第一只猎物做上标记放回大自然,当猎人捕到环境动物总量的一半时,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就能捕到已做标记的那只动物,这样正好符合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的生态学原理。

二、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当今世界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人们不断采取各种方法进行防控与治理,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但往往事倍功半、顾此失彼,收效甚微。这说明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只靠外在力量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人类的祖先认为万物有灵、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这种观念听起来有些幼稚,甚至有人认为是愚昧的。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向自然索取,同时也应当向自然奉献。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依赖于自然。所谓万物有灵,使人类早期对自然界的理解,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发展、消亡的自然法则,这种法则不能被违背,否则就是与神对立,必然带来灾难。

无论是原始的宗教,还是现代的宗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有积极的一面。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莫过于宗教的力量。可以肯定,宗教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消亡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不仅根深蒂固,而且深得民心。例如在藏区各地,人们用藏传佛教的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佛教的哲学理念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相。藏族人民深受宗教的影响,以善待生命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把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当作有情众生给予尊重和保护。许多寺院划定周围的山林和草场为“神山”和“禁地”加以保护,不得随意进入、砍伐神树、开垦草场。百姓普遍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毁山毁林会得罪这些神,就会受到惩罚。这种藏传佛教文化赋予自然万物以鲜活的灵魂而受到呵护,同时也给自然生态以浓厚的文化底蕴而充满生机。佛教中关于顺应自然、敬畏神灵、反对迫害生灵、损害生态的观念,起到了保护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然而,人们对法律知之甚少,更加缺少对法律的敬畏;而村民通过神山信仰,相信山神的惩罚是存在的,神山的崇拜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神山崇拜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信仰,也体现了其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神山崇拜包括许多禁忌,例如不能随意登山、不能砍伐神山草木、不能射杀神山上的动物等等,否则惹恼山神,遭到报复。人们对神山圣境怀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