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村官上岗必备知识手册)
2207900000029

第29章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2)

5.没有与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起来,无法有效地解决现在及今后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的养老保险问题,也无法真正解决目前业已存在的农民工今后的养老问题。

二、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发展思路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国民经济长期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从而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因此,目前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广覆盖,低水平,以确保绝大多数人的养老安全,这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目前,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条件基本具备。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土地保障功能,再造土地保障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将农村土地资源定位为一种可以实现资本化的生产要素,以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二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有效途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这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三是构建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使进入城镇的农民走上城镇规范的生活轨道,稳步推进中国城市化,应当逐步将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通道。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应以实行基本保障、补充保障和附加保障三者灵活有机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障税率按各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物价指数和人口预期寿命而分别制定。收缴的社会养老保障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计入农民的个人账户,一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当农民达到一定年龄后,国家根据农民个人账户上的贡献,向其个人账户按年或按月注入可提取的养老金,以保证条件不同的各个地区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在补充保险中,如果农民受雇于人超过一定时间后,雇主和雇工必须按雇工工资的法定比例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缴纳社会补充保障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一定比例把收缴来的资金分别计人雇工的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与城市的养老补充保障系统一样,在农民年老时,社会保障机构按农民个人账户中的贡献发放养老金。在附加保障中,农民可以以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形式或个人储蓄的形式获得附加保障。

(三)探索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关系的衔接,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以现代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代替传统的土地保障,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是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城乡社会稳定,为进城务工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显然比建立工伤保险和大病保险具有更大的难度,困难首先在于农民工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农民工已在城镇工作、生活了较长的时间,并且拥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住所;有些则是刚刚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的流动性都很大。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建立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方案。

发展农村合作医疗

严重边缘化的农村公共卫生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投入过分向城市倾斜。目前城市里的公共卫生条件和新居卫生设施都大大改善,而农村的公共卫生却大多依然如故。

首先,相比城市里的公共卫生状况,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和资源严重不足,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不堪一击,在总体薄弱的公共卫生事业中,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尤其受到忽视,艾滋病的防治在中国一直得不到较大关注与这一疾病主要在农村地区这个事实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农村基层合作医疗体系名存实亡,农村的三级医疗网濒临解体,1/3的乡镇卫生院基本瘫痪,1/3仅能维持生计,还有1/3已经垮台。

再次,农村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大,进城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基本没人过问,一旦有病一般只能回到农村。

我国长期的社会医疗保险构建于城乡社会分隔的基础之上,广大乡村人口和在城市打工经商的乡村迁移人口都被排斥在外。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方面受到参保人群规模微小难以分散风险的限制,另一方面还遭遇管理复杂、行政成本较高、公信度较差、农民支付意愿较低等困难,因而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促进和保护劳动力流动的需求。

逐步改进与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要建立“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政策,根据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公平”作为最高的准则,以国力允许为条件,在公共卫生领域逐渐实现由国家提供基本的保障,在基本卫生保健、流行病、传染病防治方面逐步使全体公民享有同等水平的服务,而不论其经济状况、民族、居住区域。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无疑应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卫生支出的投放应由城市为主转向农村,使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的贫困地区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首先,基于公共卫生事业的社会性质,其资源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来予以保障,改变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的局面。

其次,公共卫生事业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而且也需要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组织资源的建设。

再次,贯彻“公共卫生资源投入向低收入地区和人口倾斜”的原则,减少因贫富所致的健康差距。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目标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逐步建立与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理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有效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不断壮大文化队伍,活跃农民自办文化,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第一,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利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力争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对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西部地区村村通的建设给予适当的基建投资支持,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做好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服务工作。

第二,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和电影拷贝工作,丰富农村电影片源。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农村科教影片的放映。采取定点、流动、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影院的更新改造,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

第三,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穷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第四,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力争实现各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各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对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适宜开展流动服务的地区,由政府给乡文化站配备多功能流动文化车,开展灵活、多样、方便的文化服务。

第五,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参与。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重点捐助文化站、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第六,注意发掘、整理和保护农村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第七,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广大农村从事文化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人员培训等活动,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