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村官上岗必备知识手册)
2207900000030

第30章 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1)

农村城镇化建设

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没有高度的城市化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化。所谓小城镇,广义讲包括小城市、建制镇及乡政府驻地的集镇。

一是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内需不足与市场制约,减轻农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动的压力。有助于启动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经济处于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城镇化建设的聚集效应可以推动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聚集效应使得本地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扩大了本地市场,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产生了市场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还带来信息与人才,有利于乡镇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城镇化降低了农村工农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和壁垒,有助于启动我国农村市场乃至整个国内市场,解决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提供广阔的空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压力与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帮助实现了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规律过程。我国是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才能有效地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四是农村城镇化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和结构升级,成为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农村非农化及其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它延长了农业产业的链条,拓展了农业产前、产后发展的空间,孕育和培植大批的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另外,小城镇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农民的生育观念,有利于使农村人口控制由被动的强制行为日益转变为农民自觉主动的行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小城镇建设打破了原有城乡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又实现异地转移,使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化还有利于节约耕地,农村人口进城居住将节约更多的农村建房用地,从总量上减少住宅占地。

二、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困难从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区划格局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是乡镇规模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经济发展状况看,乡镇规模太小,会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规模合理,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乡镇布局不合理。有些乡镇驻地相距30~40公里,有些仅相距不足4公里。布局不合理,影响生产关系和资源的聚集,致使乡镇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负担加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合理撤并一些乡镇,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已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措施

(一)加快土地流转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相结合

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实现这个转移,关键要加大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自由流转力度,促进土地的低成本流转,解除土地对农民的人身束缚,赋予农民自由流动的权利。

推进土地自由流转,首要条件就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特别是土地流转政策;允许农民自主承包或不承包土地;鼓励农民弃耕务工,或投入其他非农产业致富。推进土地流转就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解除农民思想顾虑,使土地能够以比较低成本向有发展资金、有优势项目、有科技支撑的种、养殖大户集中;将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源源不断地走向城镇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加强城镇二、三产业发展与加强城镇规划相结合

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是城镇化的关键,要加强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搞好招商引资,抓好三大集中区和沿山旅游开发力度,创造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使其引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强一点;强一点,富一方。这是二、三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有效途径,目前,尤其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以城固农、以城促农、以城富农,以城带农”的城镇化发展的新局面。

加大城镇政策性投入与抓好经营城镇相结合

采取政策扶持与市场经营的办法,突破城镇建设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重点镇、小城镇转移,引导开发企业到小城镇按规划进行房屋开发,鼓励民营企业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兴办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方位加大对重点镇乡的政策性扶持,重点镇乡收取的各种规费90%应留给镇乡,以加强重点镇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经营城镇,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道路,大力经营,牢牢把握政府城镇土地的“统一收购权”、“垄断供应权”和“拍卖经营权”,通过竞价出让、股本经营、土地置换、成片开发等多种经营方式带来土地价值转移增值,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使其效益最大化。大力经营城镇再生资本,即对城镇桥梁、道路、园林、路灯、公厕等人力作用资本,通过托管经营、授权经营、股权转让等形式推向市场,获得更大效益。大力经营延伸资本,即充分利用政府公共管理的专营优势,利用手中拥有的特许权,对路、桥冠名权,路灯、广告载体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出租车牌照使用权等城镇无形资本,推行有偿使用,拍卖变现转化为巨大现实财富。

加强农民工培训输出,大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农民进城进镇或外出打工是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农民工,增加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建立永久性劳务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农民工就业招聘会,牵线搭桥组织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做到农民工既能走出去赚钱,又能在家从事二、三产业;同时,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突破体制性障碍,取消以职业性质划分户口的办法,农民只要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职业收入即可无条件准入城镇,其子女也可以就近上学;居住条件享受市民(国民)待遇,使农民进城如同回家,充分体现社会的认同感,进而发挥创业致富的积极性。

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城镇化和乡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或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国内需求不旺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对于启动农村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乡村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农村城市化可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有效克服农民收入徘徊和停滞的局面,解决需求严重不足问题。

第二,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缓解了农村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第三,农村城镇化推动乡村农业和工业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前后发展的空间,为孕育和培植大批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

第四,农村城市化对农村和城市来讲是一个“双赢”格局。一方面,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消费、就业都将得到一定改善。

第五,农村城市化打破了原有城乡隔绝的格局,使农民既发生职业转换,也实现地域转移,转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五、城镇化和乡村建设互动的纽带

(一)制度纽带:统筹城乡政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的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医疗、保险及教育改革等各项制度改革实际上是在“多予少取放活”六字方针下的统筹城乡政策,改革的目标是要将城乡置于同一制度框架下,让城市和农村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

(二)空间纽带: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它们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乡文化交融过渡地带,是城乡产业的对接地区,是城乡各类要素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地方。城市产业梯度转移、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城市公共服务的扩散等首先发生在城市郊区及小城镇。城乡互动在这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三)产业纽带: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它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出的产品销往城市或者成为城市制造业的初级加工品,以产业链的方式将工业和农业连接起来,在这个连接渠道内,城市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很容易向农村渗透,城乡间资本的流动也更为畅通。

(四)文化纽带:农民工。我国目前近1亿两栖栖身的农民工奔走于城市与乡村建设之间,他们大多是在家无地可种或不够种,在城市从事脏、苦、累和危险的工作,却不能享受正常的医疗、教育和保险服务,处于两难困境中的他们极易成为不稳定因素,迫使国家做出积极的应对,解决办法有两个方向:一是降低融人城市的门槛,扩大城市的容纳力,让部分人长期稳定地留在城市;二是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建设乡村建设。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前这批流动的农民工将会长期存在。事实上,农民工的频繁流动无形中架起了城乡间观念、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碰撞和交融的桥梁,他们既是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者,又是城市了解和接纳农村文化的现实素材。

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建设

一、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必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