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德如好色的绯闻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
那么南子是什么人?南子原来是宋国公主,后来嫁到卫国,成为卫灵公的夫人,两人相差30多岁,典型的老夫少妻。南子据说很漂亮,生活作风有很大问题,史书对她的评价是“美而淫”。她和卫灵公男宠公子朝私通。但是,南子的老公卫灵公很另类,对他们的私通不但不加阻止,反而纵容南子,让公子朝和南子在洮地相会。卫灵公的太子、也是南子的儿子蒯聩,知道南子私通的事之后,觉得很没脸面,非常愤怒,就和手下的家臣戏阳速商量,在朝见南子时趁机刺杀她。结果戏阳速这个人靠不住,临时反悔了,不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反而还被南子发现了。蒯聩没有办法,只能逃到宋国。可见这个南子,把卫国宫廷搞得有多乱。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访问卫国,应约见了卫灵公的这个漂亮又贪男色的老婆南子。其实孔子本来是不想见的,因为和这种人见面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南子强行要见孔子,派人转告孔子:“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愿)见。”这段话的意思太直截了当了:你要和我老公卫灵公打交道,就必须先见我。而且我呢,就愿意见你。
南子这段话,典型的有权有色就任性。因为人家是国母,没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除非人家不想要。孔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呢,在人家国家里,学生的安危很重要,也许孔子还想借机影响卫灵公,所以他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硬着头皮,“不得已而见之”。
孔子和南子是怎样见的呢?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纱帘后面。孔子隔着帘行礼。这时听到玉环璧佩叮当作响,像是南子正在里面欠身还礼。这段话是太史公司马迁写的,但是遗憾就写到这就没有下文了,于是后人对后面的事情有许多随意猜测。
孔子应该有学生跟着去了,但是人家孔老师还是隔着纱帘见的,学生当然没有资格见南子。不过问题是,学生听到了佩玉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知道陪孔子去的是不是子路,应该不是,但是后来这事让子路知道了。子路想到老师平时对学生反反复复做“君子”的教导,当然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就生气地质问老师。孔老师一看对这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能赌咒发誓。怎么赌咒发誓呢?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什么是“矢之”?所谓矢就是箭。从字面看,“矢之”就是折箭为誓。孔老师发了什么誓呢?发的誓大体是这样:“如果我做的事不合礼的话,老天厌弃我,老天厌弃我!”这个誓基本上相当于现在人:“要是我有那事,天打五雷轰,天打五雷轰!”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觉得子路这个学生太过分了,即使有点桃色新闻,但孔老师也是人啊,何必如此过不去呢?这一方面是因为子路这个人很有正气,另一方面这恐怕也涉及到孔门的公信力。如果这事自己人不查清楚,传出去恐怕影响就不好了,而且也影响学生们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当然,孔老师在这事上表现得更可爱,一听质问,立马意识到这可是涉及到孔门形象的大事,干脆赌了个重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事闹大了,因此成为被人们议论了2000多年的孔门最有趣的事。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孔门中师生关系并不像后来社会上那样,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唯诺诺。连老师是否有桃色新闻都敢质问,可见师生关系是很平等的。
有了这件事,卫国是没法呆了,孔子对卫灵公也很失望,于是就离开了卫国。
这是孔子出走鲁国去卫国发生的故事。
孔子为什么被迫出走鲁国?
因为女人。
在孔子50岁的时候,鲁国在内外交困的时候想到了他。先是任命孔子为中都宰,中都宰是一个地方长官,按管辖区域大小来看,相当于现代的县长。也就是说,鲁国开始起用孔子的时候给了他个小官。孔子做了这个小官,干得很不错,就被提拔为司空、大司寇,干得也非常好。在齐国和鲁国国君夹谷之会后,孔子被提拔为代国相,相当于副总理。
齐国在夹谷之会上想占鲁国便宜,但是由于孔子在外交和军事部署和措施上都很到位,齐国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亏。齐国担心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会强大起来,硬来不行就来软的,于是派出了女子歌舞队,精选了能歌善舞的美女80人,漂亮的马30匹献给鲁国。鲁定公和鲁国大夫季桓子开始也是不好意思接受的,齐国的女乐、文马就被安置在鲁国都城的南高墙外,歌女们就天天在那里表演歌舞。过几天,季桓子首先就按捺不住了,打着微服私访、考察民情的旗号,偷偷去看了三次。季桓子一看就看呆了,觉得这些美女实在太漂亮了,舞跳得太好了,他就鼓动鲁定公和他一起看。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微子》)
结果鲁定公更过分,和美女一混在一起,就连续三天连班都不上了,不和大臣谈工作、不批文件了。孔子一看,鲁国的领导人这样好色,工作都不干了,在这里待着没希望了,也发挥不了作用,就离开了鲁国。当然这是离开的原因之一。
孔子当时的官职叫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加政法委书记,是专门纠正社会风气的。孔子从政的一项主要的措施就是男女别途,男人和女人在街上不在一块走。当然,这个措施现在看来有点儿不够人性化,不够中庸,过分了。当然这个措施后来在鲁国没能彻底坚持,因为国君和季桓子接受舞女,显然就是对孔子施政纲领的无视,孔子的伤心总是难免的。当然,孔子还不是因为这一件事就轻易出走了,最后让他下定决心的,是等到年底分祭肉时,他们竟然无视孔子的存在,没给他送!人家的意思很明显:你在这里已经多余了。孔子一看人家已经用分祭肉这件事宣布你是不受欢迎的人,只能选择了卷行李上路。
孔子离开鲁国之后,就来到临近的卫国。卫灵公没有给孔子官职,倒是按他在鲁国时的俸禄——六万粟——供养着他。孔子一行在周游列国时,数次往返卫国,其中一次就发生了前面和南子的故事。
孔子与南子的故事到这里还没完。一次,卫灵公邀请孔子和他一起逛街,考察民情。然而,卫灵公却与南子坐头一辆,还带上一个宦官,让孔子坐第二辆马车,招摇过市,卫灵公和南子显得很高兴。于是,孔子发出了一句千年感慨: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贤德胜于喜欢美色的人。”孔子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卫灵公的行为发出的感慨,卫灵公表面上非常尊重像孔子这样有德行的人,但事实上在美色面前,好色的本性就超过好德的理性。我想,此时的孔子也一定想起了鲁定公,想起了季桓子,他们也是好色胜于好德,所以才有这样的感慨。在这件事之后,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孔子对人都充满着一种仁爱之情,但在对男人和女人的地位上,孔子也没有完全摆脱时代的局限,应该说孔子是基本认同男尊女卑的。在春秋时期,天下还是主要靠男性撑起来的,不像现在的女性,能够撑起半边天。孔子虽然两次受到美女的排挤,但并无严重歧视女性之意。有人或许会提出孔子说过的这么一句话: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民是最难与他们相处的。太亲近了,他们就会显得无礼;太疏远了,他们又要怨恨。”孔子在这里,与其说是歧视女性,毋宁说是事实陈述。这是当时女性和小民的一贯习性。也就是说,女性与小民太感性,缺乏理性。对他们近不得,远不得。而且,这应该是孔子在特殊场景中的一句感慨,不应该认为这就是孔子歧视女性的铁证。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个判断说明了一个问题:色欲始终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好色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但这种本性要用道德加以规范,否则,就会把人降格为动物。人的存在价值在于人的思想、品德、贡献,所以,一个人只有能超越本能的追求,才能真正体现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但是,这种超越是很难的,而且绝对的超越是绝对地难。
2.孔子也被难倒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孔子在带学生东游路途中,看见俩小家伙在斗嘴,就过去问他们为啥斗嘴。
小家伙A说:“我觉得早晨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的太阳离我们远一些。”
小家伙B却觉得是早晨时太阳离我们远一些,而中午时离我们近一些。
小家伙A说:“早晨时的太阳大得像个车盖,中午时的太阳小得像个盘子。这不就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一些,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一些吗?”
小家伙B说:“早晨的太阳感觉凉飕飕的,中午时的太阳热得像把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这不就是因为离得近的东西感觉热一些,而离得远的东西感觉凉一些吗?”
孔子听懵了,不能做出判断。
这俩小家伙就嘲笑孔子说:“谁说你多智慧啊?”
这个故事记载于《列子·汤问》,而且还被选为初中课文。这个故事体现的正是孔子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教育态度。“实事求是”在被毛泽东赋予了崭新的政治含义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灵魂,人们逐渐淡忘了实事求是原本意义上是一种治学态度、一种教育态度。孔子在这则故事中,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博学多才的名声会不会受到损伤,不是在弟子面前会不会很没面子。而是,自己的确觉得这两个小孩说得都有道理,而自己的确决断不了。孔子在《论语》中讲到的另外一句话同样表达了他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教育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孔子说:“子路啊,教给你的道理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孔夫子这话说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史书上的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写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班固称赞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考据学派更是把“实事求是”当作治学的宗旨和基本方法。这种治学方式反对宋儒的虚谈,主张切实地去考证学问。我们可以看到实事求是本来就是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治学方式,强调的是要避免任何主观的成分参与其中,要客观地直面问题,认真地弄清问题。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孔子在这四种优良的品格上已经做到了极致:不凭空猜测,不随便绝对肯定或否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毋意,就是不要提前下结论,不要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处理事情。我们可以畅想美好的事物,但对事实不可乱做判断,对人的道德品行更不可妄加揣测,尤其不能往坏处揣测。毋必,就是要避免走极端,非是即否的简单思维会使人变得愚蠢。毋固,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是看待人和事,老是拘泥于以前的刻板印象很容易跟不上现实的变化。毋我,就是要多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认为自己掌握的是绝对真理,别人掌握都是相对真理。其实,世界上只有一个绝对真理,那就是没有绝对真理。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能真正实事求是地去认识和评价人和物。一个人有了权、有了名、有了钱,一定要重视这四点。这四点归结为一点,就是:不要任性。所以,对这四点可以理解为不要任性的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3.在山水之间的教学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的清纯流动,仁德的人喜欢山的厚重稳固。智慧的人追求变动,仁德的人向往宁静。智慧的人生活快乐,仁德的人生命长久。”孔子这一关于智者、仁者与山水的经典表述哲理深刻而意境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