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饥渴,克服起来可就复杂多啦。首先迫不及待地弄来一个收音机,好在早晚空闲时和烧饭时能够听音乐和新闻。不然,隔音很好的住宅里鬼都没有一个,寂静得实在可怕——非一个人在国外生活绝难体会到的可怕。
光有收音机不行,我花点钱买了个电视机,不然漫漫长夜不好打发。那是个大块头儿的黑白电视机,燮松跟我一道抬上了四楼,尽管是没色儿的,图像音响质量却不错,足以帮助我练听力和了解时事。
有了这些基本条件,在海德堡便算安顿下来了,研修生活步入了正轨,起居作息也有了规律。没承担教学任务,也无什么论文或报告要写要交,除偶尔去大学借借书,和德博教授谈谈话,白天基本上都在家里阅读、搜集、整理跟研究课题“歌德与中国”有关的资料。
傍晚,一天工作之余,要么在步行区的正街散散步,看看街头艺人五花八门的表演,浏览浏览街道两旁布置得别出心裁的商店橱窗,观赏观赏老城中著名的“骑士旅社”等古代建筑;要么到涅卡河畔去溜达溜达,看碧绿的河水悠悠地流淌,雪白的天鹅和黑灰的野鸭在水中逍遥地游弋,时而驶过的船只在河面激起层层波浪,涟漪过了很久很久方才散去……
当然还有周末和节假日。这种日子只要天气允许,便一个人或者结伴重游去年夏天曾经匆匆游过的地方。现在时间多了,心境也更闲适,游得自然从容一些,看得也仔细一些,有的名胜,如老城背后半山上的王宫废墟,便去踏访了不止一次,对这一海德堡的标志,这一历史沧桑的见证,算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再者,和江燮松等中国留学人员的交往也多了起来,我偶尔乘公交车专程去新城那边学生宿舍找他们,但更多的时候是他们顺便来我在老城的家里看我。发现我住得宽敞舒适,特别是做饭十分方便,便常常来我家聚会;而聚会的内容除了聊天,就是一道做饭吃。
如此这般,我初到海德堡的日子过得如涅卡河的悠悠逝水,平静而又平凡。这时候,我常在工作的间歇凭窗远眺,但见在金色的阳光中,对面海岱山上让秋霜点染了红色和黄色的树林静静地立着,心里也开始感觉得闲适和宁帖。
然而,没过多久,随着一阵紧似一阵的寒风吹枯了、吹落了树叶,涅卡河上不见了昂首游弋的天鹅,却从老桥边传来到南方过冬的海鸥的声声啼叫,日子变得短了,天空在大白天也阴沉沉的,人的心境也随之郁闷和不安起来。再也没有悠闲的溜达、散步,傍晚早早地拧开电视机,可看不到两小时就坐在沙发上睡着了。
这期间,不管是白天天气坏得出不去,还是夜里坐在电视机前蓦然醒来,我又感到了初到那天一样的孤寂,不,比那天的孤寂尤甚!那天,是不断传来的当当钟声提醒我独处异国,现在,随时让我意识到自己这悲凉处境的是自己的心,是在这空无一人的宽大居所里时时可闻的自己的心跳!
在这种时刻,我自然会想起初次访问海德堡时对它一见倾心的情况,禁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这座美丽而浪漫的古城,真的把自己的心丢了——
在古老而美丽的海德堡
难道我真丢失了我的心
丢失在
海岱山上的哲人之路
丢失在
涅卡河畔的青青草坪
丢失在
夕阳中的故宫废苑
丢失在
晨曦里的钟楼塔顶
丢失在
咖啡座轻轻的乐声里
丢失在
老大学静静的阅览厅
丢失在
博物馆古色古香的画幅
丢失在
步行区摩肩接踵的人群
丢失在
情痴歌德的银杏树下
丢失在
浪漫才子的风流余韵
丢失了吗
真的丢失了吗 你
我可怜的心
异国的文物纵然鼎盛
异国的风光尽管媚人
却没有祖国的高山大河
更缺少故乡的融融亲情
世间最难耐莫过于孤寂哟
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
夜雨敲窗 雪花漫天
谁来伴我断肠旅人
谁来慰我游子乡情
若想探询我的心曲
若问我是否丢失了心
请听檐前呢喃的燕儿
请看空中悠悠的白云……
秋去冬来,一天早晨踱到窗前,发现除了涅卡河还是一带流动的碧玉,整个海德堡已是银装素裹,连夜里停在河滨大道边上的小汽车也盖上了半尺多厚的白绒被。这在四川难得一见的美丽冬景,让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以致冒着严寒出去拍了几张照。不过兴奋也就是一阵而已,回到家来仍旧是孤寂,难以排解的孤寂。
是我一个人才有这样的孤寂感吗?不,所有只身出国进修、留学的人都一样,差别只在程度和时间持续的长短而已。年轻,会德语,集体居住或集体活动多,还有工作学习压力大,都可以减轻和治疗孤独。我呢,仅仅占着会德语一项,所以病得就比较重。再说,会德语也只是工作、生活方便而已,因此便以为能与德国人有多少交往,在人人都关心和忙着自己事情的西方社会,是不现实的。也正是在这点上,我强烈感受到了德国的一个问题:人们基本上互不闻问,互不交往,哪怕同住一座楼房,同在一个单位。尽管见面客客气气地打招呼,但也就如此而已。
也就难怪,德国的老年人多半十分孤独,除非能花许多钱住养老院,或者与同龄者结伴旅游。在海德堡和其他德国城市走过小街背巷,常会看见这样大同小异的图画:一个老人从难得打开的窗户探出身来,旁边蹲着一只小猫或者小狗,痴痴地在那儿望街景。应该讲天天一个样的街上并没有什么好望,唯一新鲜的是这时候走过了一个亚洲人。老人们也许会猜一猜,这人来自哪个国家,来德国干什么,但却万万不会想到,我对孤独的他们挺同情,为自己能成为他们张望的对象,能在他们死寂的心中激起一点点新鲜、好奇和欣喜的涟漪而感到高兴。
我呢,庆幸自己还不像他们那么老,庆幸自己是个相互之间喜欢交往的中国人,庆幸就算在海德堡,也有自己的许多同胞。
海德堡的日常生活
大学城中购书乐
生活在海德堡,买书也是一大乐事。
以风景秀丽、情调浪漫著称于世的海德堡,它那号称全德最古老的大学,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城里居民总共才13万,大学生就多达2.7万,再加上教职员、科研人员以及为数不少的外国访问学者,“读书人”在人口中的比例相当可观。
读书人多书店自然就多。而书店多,乃是这座古老大学城的特色之一。
要在咱们中国,海德堡论面积和人口充其量只算个小县城。可在这座小城里,不算三四家超级市场的书籍部,不算火车站内经销通俗读物和旅行指南的小书摊,正儿八经的新旧书店,就有二十多家。仅仅老城正街和与之相平行的普罗克街,我大致数了数,各类书店就多达14家之数;特别是在老大学广场附近,走不几步便是一家书店。
几次到海德堡访问和做研究工作,闲暇时光,我常去逛书店。一进店门,往往便有女店员迎上来问:“我可否给您帮助?”“不,谢谢!”听到这么回答,她遂脚步轻轻地走开了。不然,她就真会热情地帮助你,迅速找到你想购买或者了解的书。
有时候,你需要的书不巧售完,她也会马上查找目录为你预订,使你的需要有望在不久后得到满足。购书人呢,也大多很快买了书或订了书离去,所以店堂内既安静又宽敞。我在里面随便走走翻翻,真是十分惬意。
不用说,所有书店都是开架营业。有时候,某种书仅剩下橱窗中展示的唯一一本,倘你真要,他们也乐意取出来卖给你。
一次,我在海德堡老城正街一家书店门前见到一张广告,报道有关我国《易经》的书出版的信息。抱着侥幸心理,我走进店去问一位女店员还有没有同样的广告,可不可送一张给我。女店员没说二话,便在柜台下耐心翻找起来,结果没有。我本欲称谢离开,不想她已往店外走,到了外边便揭下墙上的招贴,叠好送到我手里。这件事至今使我感到歉然,因为我从来没在这家店里买过一本书。
我常去看书和买书的魏斯书店,坐落在大学广场边上。从招牌看出,书店法定的主人是艾娃·罗尼克太太,罗尼克先生则为它的实际经营管理者。这位先生胖胖的脸上戴一副阔边眼镜,终年四季西装、领带,俨乎其然一位学者。可他服务态度之热情,售书业务之精通,真叫没话说。
1983年深秋,刚到海德堡,就听朋友告诉我,罗尼克先生对我们中国人特别友好;而友好的实际表现,就是我们买了书他代寄回国,而且不收寄费。这事说来简单,却给我们方便不少。须知,书不能大箱大箱地寄,而得五公斤五公斤地分别包装,够麻烦的了。再说,省下的寄费又可买几本书,何乐而不为。
于是,我常去光顾罗尼克先生的书店,一来二去就和他熟了。
这期间,或自己购书,或为国内的好友购书,我已照顾他做过几笔不算太小的买卖。而碰上疑难问题,他也乐于给我帮助。
例如,我在德意志研究协进会(DFG)为我曾任教的四川外语学院争取到一批赠书,需要开个书单;罗尼克先生不但为我从书库常备的大目录中复印了有关部分,且在我选好书后让他的店员为我打了一份干干净净的单子。
为了答谢他,我当然希望这批书能在他店里购买,便写信给DFG。不想人家已另有安排,令我非常懊恼。可在我去告诉罗尼克先生这个坏消息时,他却微笑着说:“没关系,这不影响我们的友谊。”
不错,尽管给我们一些照顾和优惠,罗尼克太太仍然不会不赚钱。再说,除了对中国人,罗尼克先生对本国或其他国家的顾客未必不同样热情、友好。而且,这样注意与顾客建立“友谊”者,也绝不只魏斯书店一家。也就难怪,德国人习惯于把自己常去光顾的书店称为“我的书店”。显然,一家书店这样的顾客多了,生意自然便做得好,做得长。所以,在海德堡的书店中,颇有几家“百年老店”,而魏斯书店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魏斯书店,我还常去另一家哈斯贝克夫妇经营的画廊兼书店。这家书店既卖新书又卖旧书,颇有特色。它把新书、旧书杂陈在同一些书架上,只是旧书中夹一条露出头尾的红色绸带,叫人一眼可辨。
说旧书,实际上多数一点不旧,然而价格往往只及新书的一半。
我选购了一批这样的半价书,并将魏斯书店为我寄书的情况告诉哈斯贝克太太。她听后也欣然答应提供同样的服务,不同的只是我得负担邮费的一半。这在我看来已经很好,因为旧书本来便宜。
书选好了,我想先用一段时间再寄,哈斯贝克先生就帮着我将书搬运到了我的住处。后来,经过几次交道,我和他们也熟了。有时候,一下子拿不定主意某本书是否该买,“带回家去看看再说吧”,这是他们主动出的主意。有时候,一本厚书中只有少数几页对我有用,他们便慨然同意我借回去复印,十分豁达、大度。
海德堡的这些书店生意做得如此活,如此精,如此文明,如此深得顾客的心,是售书业境况欠佳么?看来不是。
不过,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恐怕倒是重要原因。请想一想,大学广场四周100平方米以内五六家书店,同样货色,同样的定价,你去哪家?此时此地,服务质量的哪怕一点点差异,也会在顾客心中的天平上显示出巨大分量,并最后决定他脚步的走向。
至于说联邦德国的售书业境况尚好,我随便举两三个例子。一是据近些年法兰克福书展提供的情报,尽管相当时期以来有了电视、电脑这些强有力的竞争者,联邦德国的书籍总销售量非但未减少,反而有所增长。二是在海德堡的老城正街,不久前又新开了一家书店。再有,年初有朋友返国,罗尼克先生邀我们去他店中喝咖啡,我曾顺便问近几年德国经济不那么景气,失业者很多,他店里的营业有否受到影响。没有,他回答,因为书籍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人们可以节省这,节省那,买书的钱看来还是肯花的。再说,书价也还不贵,简装本平均不到10个马克一本,精装本30马克左右,一般人都还买得起。
这个“不贵”和“买得起”,当然只是以此地的工资水平而言;与我们国内的书价和工资数相比,就太贵了。因此,有时要买一本书,特别是一本较贵的书,就得咬咬牙,横横心。当一本想买的书不能买,或者花钱错买了什么书的时候,心里自然挺不是滋味。
可惜啊,不能买与买错了的情况,在我时有发生,特别是后者。
须知,德国出版社多,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也多,挑选起来颇不容易。记得刚到海德堡不久,考虑到工作需要,花近四十个马克买了著名岛屿出版社出的一套施笃姆诗歌小说选,一函六小册,主要代表作都收了,印刷也挺精美。不想三个多月后,却在普罗克街专营原民主德国出版物的“集体书店”发现另一种施笃姆作品集,一套四大卷,可说是全集了,硬面精装,且附有非常详细的注释。一问价格,只比那选集贵七八个马克,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懊恼。
别的不讲,单那些注释,对我将来的工作会多么有用!四大本书捧在手中怎么也放不下去,干脆买下来吧,又觉得重复花钱实在太冤。最后,硬着头皮去先前的书店说明原委。好在店主通情达理,同意我将施笃姆选集还回去,条件是我在他店里另外买相当价格的书。
就这一个例子,已说明书店老板经营态度的灵活、圆通。而我,在捧回那套施笃姆全集时,心中真是既高兴,也对他充满也许在彼国人士看来是不必要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