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了凡处
21908000000013

第13章 自律(11)

第三个步骤,任何事情“才入手便须思其发脱”。无论是好事坏事,“思其发脱”,考虑这个事情,你要和它有点距离。就是刚才我给你们讲的这个了凡的思量法。一个事情出来你就要把好处坏处一起想,跟这个一样,事一出来,你不是被它带走,我们很多人是被事情带走了,就像小孩子给点糖“跟叔叔走”,就走了。看上去这个事情只是小孩子身上发生的,我们不会这样。其实生活中多数人都会这样,特别容易被一个场合、一个事情带走,心里稀里糊涂的,心里若明若暗,所以要思其发脱。一旦能与此事隔开一点想的时候,你就能看明白这个事情处理前后的影响,就能特别恰当地把事情处理好。这个事就不会害你,还会给你加分。我们有的人是处理一件事发掘一次或多次机遇,有的人处理一件事留下一堆麻烦。古人之精微如此。

“足下”,了凡接着对朋友说,你不要说国事大,田事小,不要说文事精,俗事粗,不要有这个思想,要抛开一切事的思维,没有大小事,只有心,心上的精神具足,照见一切,是万事养你的一个方法。你如果被心带走了,不胜其烦。我们很多的时候,比如你心里装着各种事,然后一堆一堆的事也在那等着你。就好像我们看见前面一堆一堆的车,心里烦呀。但车多你不也照样回家了吗?事多又为什么要压死自己?所以跟这个没关系。不管事情,你要做的就是把心思放平,深呼吸,清静,然后心平气和。

“国之政将及子”,这个话是很有预见性的,就是你以后要担当国家大任。“今日正收摄运量之秋也”,你现在正好是练你精气神,养精养气养神的时候,一定要“完神气宇需大用”,养好你的神气以需大用。不要“随草木而俱腐”,不要像草木一样无法自我主宰随时而俱腐。

你们看,从信里面看出来这个友人很有希望,但现状是读书作文耗费心力得病,财物人事陷于牵制,一地鸡毛。经过了凡这么一梳理,这些都成为滋养精神的养分。尺幅之间,功力深厚,所以我专门从了凡这么多文章里面独辟此篇奉献给大家。

我不知道你们听了这个感觉如何?有好多人应当是第一次听这个说法。这在我们古人的文献里也不多见。我认为是很有用的,真懂的话,世间万事不难,只是一心觉悟。在这个心上能够收摄精神,是非俱遣,把事情还它本来的面目去处理它。刚刚里面有句话,“三薰三沐而献之几杖之前”,说明了凡是掏心窝子说的话,我们要去体会它,这是了凡养己法之绝学。

第四章 思考与启发:建立为政自律的中和之道

这是我们五风十论的第一篇。引用了凡两篇小文章借以管窥儒家的自律体系,所以,我是借了凡而引入更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些传统的治己和养己,带给我们今天的工作有什么启发呢?我总结了几点,就是建立为政自律的中和之道。

一、治己与养己结合

你们要注意,治己与养己要结合。如果光是治己,一天到晚让自己去受各种约束,人是撑不住的。人总不能太无私。我认为不存在无私之人,过分地让自己做正人君子,是受不了的。所以治己还要养己。如果治己不养己,这个人生就没有趣,假夫子。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政就是这个感觉,一副夫子相,什么东西都一本正经。《红楼梦》里真没描写他会讲个笑话、和颜悦色的感觉,他就是一副父亲和父权的感觉,特别浓。他只会治己,伪君子。但只会养己也不行。一天到晚只会养自己,修学悟道,一天到晚喝茶赏鸟,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啥事也不干,那也不行。

这里更重要的,是我提炼出来的想告诉大家的,了凡里面也没讲过,是我从儒家义理里面体悟出来的叫:以养达真治。就是只有懂得养精气神,你才懂得去治理自己的身心,你才能把自己的身体治理好。这里面有大机妙。你懂得养自己的精气神,自治的时候才能自治到位。比如说就像吸鸦片的人,他是不懂得养己,是放任自己。鸦片瘾控制他的时候,他自己没法自治,他能治自己吗?他身体完全被鸦片控制住了。所以这是一大奥妙。就是一定要以养达治。也就是说,我希望你们听完这堂课之后,要有养自己精气神的一个观念。过去没有的,现在要知道养好你的精气神。

养好精气神,我之前举了很多例子。养好了精气神之后,别人一看你,就喜欢朝你这里看。当领导往这儿走的时候,他为什么用眼单单看你?单单喜欢和你说句话?看上去是偶然,其实是因为你的精气神俱足了,场就带到你这里来了。你一脸的疲倦与晦气,领导一看,刚想说话,话噎回去了。我们到山里去看花,为什么某处的花树成为特别的景点。一打眼,大家都觉得这个山谷的花最好看,因为那个地方是山川精化所在,花就鲜艳,它就吸引你。为什么孝子有愉色婉容?孝子的精气神好。父是天,母是地,天地一贯通了,在父母面前他就显得小,精气神足。

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个小孩。人什么时候最放松?去洗个脚泡个澡你放松不了,在爸爸妈妈怀抱里撒个娇,一到他们的身边就放松了,这是最好的滋养。人最大的痛苦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你想养他们,条件好了,亲人不在了,享受不到了。所以孝子有愉色婉容,孝顺父母,是最好的养精气神的方法。

二、养治结合,先养后治

所以我认为要先养后治。现在很多人先治后养,效果不彰,而且未必治得好,治起来也不快乐。让你做优秀工作者,没到这个思想境界,往上拔。非得让我捐款,白天受表扬,晚上在被子里哭,心里特别难受,像割肉似的。因为我们没到这个境界。这是今天我要给你们贡献的东西,以养达真治,先学养后学治。这个世界路很长,你们在座的诸位也是这样,别让自己太累,掌握一些方法养自己的精气神。我讲得很简单,一朵花开在这里,你不要所有的精神都糊在这上面。你把它呼过来,这个你总会吧?读书,你就开开心心地读,不要睁大了眼睛,久视伤视。了凡也讲过,看东西看久了伤眼睛。伤眼睛就直接伤肝。伤肝气血就不行,因为肝伤血。要养自己,这是很重要的。

学会养,就在平时,养好了后治理就很简单,而且效果很好。有时候不用要求,自己很轻松就控制好了自己。有病的人在某种程度是坏人。你身体很不舒服,你对别人就难以尽心。你的病让父母揪心,让孩子担心,同事也因你的病让着你。所以没有养就别谈治。治其实也是通过先养才能治好。一个病人奄奄一息,血气不足,你就大动刀子,没有不死得快的。

三、治养皆在正心诚意

治你自己,养你自己,有个共同的基础,就是正心诚意,从心意上调整自己,正心诚意,从心意上纠偏。

我看现在很多官员,包括我们周围的人,我很怜爱他们。马克思讲过,社会是一架绞肉机,我们的生命由于没有获得智慧的滋养,活着就是不断地缠绕和痛苦。其实我们都是善良的人,但是我们被带到这个体系里面,有时候不能自主。

讲我一个朋友的经历,他给我讲到这个痛苦。调到这个单位的第一天,领导带着他出去歌厅应酬。因为他们要招待一个大客户,领导就招了几个女孩子来,一人一个,开好了房。可是他自己是一个思想上相对纯粹的人,但到了这个场合,领导都要了,你不要,你试试,这是个巨大的痛苦。这其实也是在看你懂不懂事,懂事大家就一起。那时候他刚结婚没多久,他说那一夜是他最难熬的!

我们人有时是在场合里面,有些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有些是外在环境的原因,会改变或者逼迫我们做一些事情。起初不愿意,但日久之后我们就沉沦进去了,有的甚至乐此不疲。生命被带入一些情景,如何去诟?我们人身上有很多的与时代相关的诟,这个病怎么治它?

我认为,治养皆在正心诚意。我们总是认为身不由己,其实深层次自我觉照,根源还在自己。就如我说的这个朋友,虽然身不由己,但说明这个单位,包括这个单位的一把手,都是很危险的。你不能与之同沉沦。在这样的单位得到重用,位置越高越危险。所以,治养的根源还在自己的正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