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尽心”就是刚刚前面讲的,凝神聚之,盯着它,盯着它,瞧着它,收敛元神对着它,那个叫养精气神法。这个事情能养你,写文章读书能养你,对着它,精神具足地对着它。这个感觉。收敛元神。“当能尽心,事何足为?”事情有些时候办了一半,它就该只办一半,没关系。大事小事,正事邪事,各种各样事情不足以为。衡量的尺度是你的心,能尽心,事情就是完美的。你去帮助你的亲戚,给他一百块钱合适,还是一千块钱合适?没有标准,尽了心意,根据我的经济情况帮了他就可以了。不用说帮了一半我一定要帮到底,没有这个能力,不用帮到底,你只要尽了心了,心上就要放下。一切都在心上去衡量。
田事勉强周旋,殊觉犯手,吴子辈皆难御之才。足下自度力能控制之则任之,否则无傅虎以翼也。天下事无精无粗无巨无细,皆当以精神运用之,才入手便须思其发脱。足下毋谓国事为大、田事为细也,毋谓文事为精、俗事为粗也。国之政将及子,今日正收摄运量之秋也。愿完神气以需大用,慎毋随草木而俱腐,祝祝!
如何在事上养精神,了凡借友人身边事来说。一是田事,诸如种田、收租等财产上的事情,这些事需要费心费力去办,而且一沾手就难脱手,有时候会牵制你。二是人事,了凡举了友人身边的一些人。“皆难御之才”,你身边的几个人不好控制,虎狼之徒。比如手下有几个难办的人,那几个人不好弄。“足下自度”,你一定自己要有把握,如果能控制他,“能控制之则任之”,你就让他去干这个事,比如他当办公室主任。虽然他不可靠,但是我有力量控制他。就像诸葛亮在的时候,他能控制这几个将军,他知道他在,魏延不会反。他死了就不一定了。所以你不能控制他,你就别让他干这个事。如果让他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你便是“傅虎以翼”,给老虎添上翅膀,让它伤害极大。像这两类事,一是财二是人,都特别容易牵制人,办不好就容易陷人于日常的纷杂中。
其实我们工作中也是这样。一些事情虽小,一些苗头虽微,但很容易就让你陷进去。如果能在思维上有个切割,或者有一种思维的警惕,能以物还物,就能干脆麻利地解决问题。所以诸如此类的事情,耗神而牵制人,该如何处理?了凡的解决方案是:“天下事无精无粗无巨无细,皆当以精神运用之,才入手便须思其发脱。足下毋谓国事为大、田事为细也,毋谓文事为精、俗事为粗也。国之政将及子,今日正收摄运量之秋也。愿完神气以需大用,慎毋随草木而俱腐,祝祝。”就是我前面讲的,“当能尽心,事何足为?”
这个东西也要打开你的觉照,对事情的觉照。王阳明也深得此法,就是通过事来养自己。说天下事没有大事没有小事,也没有需要特别精心处理或者简单处理的事。不在事上。这个说起来有点意思,怎么可能没大事,国家不是大事吗?怎么不需要精细对待和粗略处理呢?比如涉及人命关天的事,当然需要精细对待,关于次要矛盾的时候只要把握主要矛盾先处理、次要矛盾粗略处理。这是我们平常的处事之法呀。了凡的意思恰恰要破以外事属性为区别的分辨思维。
了凡认为,小事你心粗了,它可能酿成大祸。大事过于看重,更容易出大错。有精细就会有粗略,事情不是以它本来的形态大小作精粗来看,而是“皆当以精神运用之,才入手便须思其发脱”。注意了,这是关键点,里面有三个步骤掌握好了,事情就不但不会耗神,而且能养你。
一个就是先抛弃巨细精粗的先在之见的束缚。前已述及。其作用在解除心理负担和不要有固化心态。事情一旦面临,都是进入时刻的处理过程,与事情形态本身关系不大了。第二就是用精神运用之,就是当下临事走心。第三,接手处理事要与这个事先隔离一下,思考此事了断前后的影响。
我们先看第二个步骤。当下走心。《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二卦的“艮卦”,其卦辞是:“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我们的背是离我们最近的,可是我们怎么看都看不到它,我们转身看,背也转了,总在你背后。这么看那么看,这个背老在后面。这就是“艮其背”。这一卦实际上告诉你,要看前面的事,任何事情出现了,无论大小都要看一看到底怎么出现的。它今天出现这个事是有原因的。你生命中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无论遇见任何一个人,其实都有原因,明白吗?你打开这个觉照以后,大事小事,巨事细事,没有关系,它都不会害你。不要艮其背,不要老去看过去的事。我们很多人就是他背后的这点事,把自己完全束缚住了,被历史所绑架。没有看见的事情,艮其背,就让它放在后面。因为它关涉不了你看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事无巨细,用精神去盯着它,这才是人生的真正的究竟法门。
不知道你们听懂我的意思没有?我再重复一遍。就是说,每天正在发生的事情和人,和出现的景象,这是在你眼前的东西。一切过去的东西就像你的背一样,它就过去了。以一个新的心态去看这个东西,打开它的觉照,用精神去面对它。那你就说了,我要孝敬父母,他要没在眼前出现,我不要去想想怎么去孝敬他们吗?不会的。今天不出现,明天他会出现,当它出现的时候正是处理的最佳时机,不要错过就好。我告诉你们一个观察的秘诀,即:“说什么,是什么;出现什么,解决什么。”比如说几个人聊天,有一个人忽然对你说,您喝水,那往往是此时候他想喝,提一下,礼貌一下。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妈妈突然发了个励志短信给你,出现了,就要解决,说明妈妈此刻想你了。你就要有反馈。放心,只要用心,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不会被耽误。你做的就是睁开你的眼睛,看见眼前出现的事情的趋变,看清楚它,把它料理好。料理的时候用《易经》的方法,“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什么叫“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就是见机会,把它办掉,不要等到晚上。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你们都有手机,有时一个领导一个朋友发短信给你,其实两三分钟你就可以回“行,对,好”,把这事了了,或者你想解释两句。但你此时正在干别的事,你想我放一放吧,下午再给他回信。结果到下午你开会去了,到晚上又有一个饭局,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这个短信,哎哟,有点晚了,有点不好意思再回,琢磨着我得给他解释解释。要解释解释得写一堆,一会儿再说吧。一会儿再说,送孩子上学,家里有个什么事一个电话干扰了。两三天这个短信也没回,心里就落下一个心病,觉得领导是不是生气了?心里总是挂念着,不得安宁。
所以好多事要“见机而作,不俟终日”,随手就过去了,明白我的意思吧?《易经》这个方法特别好,我希望你们学了这些东西,随时清理日常的事务,不然心上总是惦记着,就不能“艮其背”了,很多事就背在这儿。很多人背上就背着一座大山,背着一个极大极沉的山在走路,无形地压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