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64个人生智慧
21877500000040

第40章 智慧40充满弹性地处世

人活在世上,就要讲究灵活。比如,面粉放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面粉很容易散开,但是你继续揉,揉过千遍万遍以后,它就再也不会散开了,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人进入社会就如同一团散沙般的面粉,被社会不断地搓揉,最后变成有韧性的面团。蹂躏、折磨、压迫都是对人的考验,你必须灵活应对,此招不行,赶快换招。

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一奇异景色之谜,许多人不知所以,然而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否则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却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少顷,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做人不可无傲骨,但做事不可能总是昂着高贵的头。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累着,有时会让我们觉得难以承受。这时候,我们需要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灵活应对。弹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残暴不仁,只知沉湎酒色,全不问国家大事,使得奸臣当道,天下大乱,无辜的忠良不是被杀就是被疏远,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姜子牙因不满纣王暴政,毅然辞官离开商都朝歌,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周文王姬昌的管辖范围,周文王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四处寻访智谋之士。姜子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怀济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他曾经在朝歌宰过牛,又在孟津卖过面,岁月蹉跎,转眼已到了垂暮之年,两鬓白发苍苍。当他听说当朝贤主周文王的圣名后,便来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常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为了吸引周文王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老夫在此,虽然名义上是垂钓,但是我的本意不在鱼,鱼儿自己会上钩的。我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钩王与侯。”人们听了之后都嘲笑他,他也不理会。姜子牙异于常人的做法最终惊动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周文王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他来。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还一边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周文王到底是有心之人,他对垂钓老人的言行举止苦思冥想,终于恍然大悟:也许这个不同凡俗的老人正是自己苦苦寻求的天下奇士,智谋非凡的大贤人呢。

其实,周文王的想法一点也没错,垂钓渭水之滨的正是有大贤大德的姜子牙。他早知道周文王有心兴师伐纣,解除天下黎民疾苦,自己也想助他一臂之力。

周文王一改往日的矜持,亲自去请姜子牙。他毕恭毕敬地来到渭河边向老人家施礼,姜子牙说:“我久闻大王贤良,也愿出山相助。只是不知大王是否信得过我?大王是否真的真情相邀?”周文王赶忙说:“本王真是求贤若渴呀?”随后向他请教兴国大计。两人谈得非常投机。让周文王惊讶的是,一个天天以钓鱼为乐的穷老头,对天下大事以及国家的武功文治知道得这样清楚,知识又是如此渊博,而且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他还发现这个钓鱼的穷老头对五行数术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诣。

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从姜子牙睿智、机敏的谈吐中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他高兴地感叹:“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啦!”于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礼节款待他,并把他让上自己坐的马车。

于是,83岁的姜子牙出山当上了西周国师。他大力辅佐周文王姬昌。由于他辅国有方,安民有法,因此文王得辅,国势初定,西周国力日渐昌盛起来。周文王对姜子牙以“尚父”相称,尊为自家老人一般,几乎是言听计从。姜子牙后来辅助周武王,起兵伐纣,统率诸多有志之士,经过多次血战,终于完成兴周八百载大业。

一粒种子,若落到肥沃的土地上,能得到充分的水分和阳光,就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如果落在贫瘠的土地上,再没有水分和阳光的滋润,就可能先天不足,长得十分弱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对姜子牙“钓”的机遇和时势的最好写照。

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位势。对于人来说,时势就如同肥沃的土地和阳光、水分一样。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一个人要想充分发挥才干,就要选择或把握时势。总之,强化自身,形成强大的势能,才是调整位势的上上之策。

周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他曾先后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大治天下。因其采邑在周,即今陕西岐山东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文王在世时,周公就很孝顺、仁爱,行动从不敢自主,规规矩矩,做事向来不敢自专。他在父亲面前,尽行儿子之道。与此同时,辅佐武王伐纣,被封于鲁。但周公并没有到自己的封国去,而是留了下来辅佐武王。

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当时成王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而当时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应付复杂的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周公肩上。周公摄政,顺理成章。然而受封在东方监视武庚的管叔和蔡叔,对周公摄政很不满意。按照兄弟间排行,管叔行三,周公排四,管叔是兄,周公是弟,不论是继位,还是摄政,管叔都比周公有优先权。所以管叔不服。蔡叔虽然行五,但他的态度是支持管叔。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想谋害成王,篡夺他的王位。

灭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动下的商朝旧势力发动叛乱。响应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周公临危不乱。他首先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周公统一了内部意见之后,于第二年举行东征,讨伐管、蔡、武庚的叛乱。出征前进行了占卜,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乘着我们内部混乱,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是白日做梦!我告诉大家,殷人里头有一伙人,愿意出来帮助我们,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又说:“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大家听了,众志成城,随同周公一起东征。

周公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粉碎了以武庚为首的复辟阴谋,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后来,当东都洛邑建成时,周公的礼乐也制成。这时成王已经长大,周公便把政权交给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周成王迁都洛邑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新都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项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制礼作乐”。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爱护百姓,励精图治,以便长久地享有王位。他谆谆告诫成王,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要像文王那样礼贤下士,治理好国家。

成王执政后,按照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这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鼎盛时期。

为人处世,贵有自知之明。聪明的人,时时刻刻都很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人的一生是复杂多变的,人活于世,往往要扮演多个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不同的人相处,都在经历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

如果用一种态度待人处世,将会四处碰壁。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正如人与人有所不同,事与事有所差异,时与时又有先后。因此,对人对事对时不能一样对待,必须因人因事因时而采取不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