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52

第52章 萧齐代宋刘家灭(1)

三十七、刘宋尽,道成建齐国

经过事变之后,萧道成任尚书仆射王僧虔为左仆射,新徐中书令王延之为右仆射,度支尚书张岱为吏部尚书,原吏部尚书王焕为丹阳尹。

这样一来,此时满朝皆为萧道成的心腹。朝内安定,萧道成这时才向宋主刘准肯请率兵讨伐沈攸之。宋主当即命令萧道成统率全军,屯驻新亭。沈攸之派中军参军孙同等人率兵五万为先锋,司马刘攘等人率两万兵马做后应,又派中兵参军王灵秀等四将分进夏口,占据鲁山。于是,沈兵千军万马,遮天盖日,喊叫着,杀奔建康而来。

沈攸之主力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抵达郢州,骄横地向驻守在郢城的柳世隆耀武扬威。

“我军奉太后之命,回京讨逆,倘若你有忠心,就应当随我东下!”沈攸之向郢城内的守将柳世隆说道。

“承蒙雄师问候,无奈郢城镇小,我只能自守,恕不能相随!”柳世隆回答道。

沈攸之见柳世隆不为所动,不禁大怒,遂准备兵打郢城。

“郢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进攻郢城耗费时日,对我军不利!”功曹臧寅向沈攸之劝道,“我军不如长驱直下,首先拿下建康!”

“如此说来,我只有令你以小部队攻打郢城,我亲率大军东下?”沈攸之问道。

“末将得今——”功曹臧寅答道。

说罢,沈攸之亲率大队连营百里,人喊马叫,调头向东。柳世隆在城头上见了大惊,因为他本是奉萧赜之命来牵制沈军的,他怎能轻易地让沈军大部东下、压制京都去呢?于是,柳世隆见此,只得急忙引军下城出战,并以语言刺激沈攸之。

“叛党沈贼,你连小小的郢城都未能拿下,又怎能挥军建康,莫不是要向虎口送食?”柳世隆率军冲到沈攸之阵前大叫,“小心我断了你们的——”

沈攸之被柳世隆这样一激,又立即转头向上,回头来进攻郢城。

“山城鼠辈,我本打算回头再来收拾你,不料你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不如顺手牵羊,先灭了你们,再麾军东下!”沈攸之气得暴跳如雷。

“沈攸之,你叔沈庆之何在?你这卖叔求荣的奸佞小人,休得狂妄,你奈我何?”柳世隆又叫道。

“柳世隆小儿狂妄!”沈攸之发疯地叫道,“臧将军,我要全力攻击郢城,让柳世隆死无葬身之地。不拿下此城,决不罢休!”

随着沈攸之的叫喊,沈军全部人马随即就地扎营,准备与郢州作持久大战。然而,柳世隆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进退自如,每次对阵总有所获。但沈军虽然人多势众,却总不能取胜。

经过数月奋战,好不容易,眼看沈军就要冲上悬崖,进入郢城了,沈攸之却突然惊见兵马狂退下来。

“何故退军?”沈攸之厉声向部下喝问。

“萧赜又派桓敬率援军来了,我军难以抗拒——”沈攸之的败兵告诉沈攸之,并再次滚下山城来。

沈攸之狼狈不堪,瞪眼望着这纷纷如蚁的兵将流泪。

桓敬屯军西塞,援助柳世隆,加上柳世隆率军奋战,所以两军相持一年下来,郢城毫发无损,但沈军却劳师经年,伤亡过半了。

同时,张敬儿闻得沈攸之大军在攻打郢城,料知江陵空虚,于是他便率军偷袭了江陵沈攸之的老窝。城内沈攸之的儿子沈元琰、长史江义、别驾傅宣等人听到敌兵杀来,风声鹤唳,以为官军主力杀到,慌忙夺门而逃,吏民们也相继逃散。张敬儿在沙桥迎面碰上了沈元琰,遂一刀斩他于马下。接着,张敬儿率兵进了江陵城。

江陵的叛乱兵吏早已逃走。张敬儿入城,首先碰到司马边荣。见他仍旧泰然自若,高坐在大衙中办公,张敬儿感到十分吃惊。

“江陵已陷,边公乃一员文官,为何还不逃走,你在这里能够战胜我们吗?”张敬儿惊奇地问边荣。

“我身受沈公厚恩,受命为沈公留守,岂能逃去?”边荣答道,“边某只求一死,何必多问?”

“哈哈,死有何难,我立即让你去死!”张敬儿说着。

接着,他命人斩杀边荣,但是边荣昂首挺胸,毫不畏缩。而就在此时,边荣身边的朋友程邕却也走了上来。

“我是边公的朋友,前来边公府上作客,今日不忍眼看着边公赴难,所以请求先死,以了心愿!”程邕向张敬儿说道。

“求死容易!左右,首先斩杀程邕,再杀边荣——”张敬儿大叫道。

于是,张敬儿杀了程邕、边荣及主簿宗俨之、参军孙同等人。接下来,张敬儿抄斩了沈攸之的全部亲族。

再说,攻击郢城的沈军,本是被迫作乱,现在虽然还不知江陵的败绩,然而,见了郢城情形,分崩离析,也自然悲伤,于是,又不断出现了大批叛逃现象。沈攸之不懂得收买人心,只知道一味地狂躁谩骂,并且召集部将们进行强烈施压,因而使得部众们心寒人散。

“我奉太后之命兴师动众,事成之后大家共享富贵,而失败了,朝廷只会杀我全家,与你们无关。你们何乐而不为?”沈攸之怒气冲天地向部将们说,“近日兵士叛逃,都是因你们为将者管教不严所致,今后若有再逃,我将拿你们是问!”

“萧道成派黄回等人逆流而上,已经袭击了荆州,我军将士惊骇,已有叛逃之意,大将军应当以好言抚之!”臧寅见此,忙轻声地告诉沈攸之。

“何人再敢叛我而去?”沈攸之恼羞成怒,疯狂地大叫道,“我必杀他全家——”

“刘攘派人向郢城内射人乞降之书,并且已经得到了柳世隆的应允。刘攘他……已经自毁营寨,投敌去了!”臧寅说,“而且,我军部众见其营中火起,十分慌乱,顿时骇散,将帅们努力喝止不住,人心散了!”

“刘攘竟然也要叛我而去?可恨可恨!立即搜捕军中刘攘的侄儿和女婿,立即将他们拉到阵地上处死——”沈攸之听罢大怒,咬牙切齿地叫道。

处死了刘攘的所有亲属后,沈攸之率领着残部缓缓东归。但是,当沈军痛苦地走到鲁山的时候,众人遂纷纷溃散,将军们也各自开溜了。

冒着凄风惨雨,将军臧寅引军走到鲁河桥头之上,看着这诗情画意的山形水胜,他心中却涌现出了无限惆怅。

“唉,得势即从,失势即散。如今我沈公之军溃散,竟是如此令人心寒!”臧寅忧伤地叹息道。

周围兵士愕然,臧寅说罢,遂跳人桥下水中自尽了。余众看着此番惨景,各自伤痛了一阵,随即纷纷散去。

“啊,荆州城中还有无数钱财,我们可以一同取拿回来,以作军资。你们何必出逃?”沈攸之见状,心中又急又痛,于是他慌忙向众人大叫道,“我们取了钱财,还可以重新干一番事业!”

听了沈攸之的话,人们又开始回聚,慢慢地随沈攸之西去。

“沈攸之的叛军将士们,我是张敬儿,江陵已被我官军占领,你们再无退路了,请尽快向朝廷投降吧——”残军行至江陵前岗,人们忽然听到从城内传来了官军张敬儿的声音。

“啊,江陵已经被张敬儿拿下了,我军已无退路!”沈攸之见了大叫了一声,接着大声令道,“军士们,兄弟们,我们齐心协力,兵进华容——”

此时,兵将都已完全失去了信心,剩余的人马也开始溃散。到了栎林,沈攸之回头看看身边,只剩下了其子沈文和一人了。于是,沈攸之下马伫立,长叹数声之后,随即解带悬林,自缢而亡了。

沈文和也跟随着父亲自缢而死。村民们斩下二人的首级,献人江陵。张敬儿接受了村民献上的沈攸之父子的首级,送往建康报功去了。

平定了沈攸之,萧道成兴高采烈,还镇东府,召集众臣议事。自封为太尉,督管南、徐十六州军事。

接着,萧道成大封功臣:任命长子萧赜为江州刺史,二子萧嶷为中领军兼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右仆射王延之为左仆射,柳世隆为右仆射,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

“启禀太尉,我黄某在讨伐沈攸之的大战中,也略有微功,不知将有何封赏……”平西将军黄回见自己没被加封,遂出班向萧道成询问道。

“喃,黄将军功劳不小哇!”萧道成听了,忙向黄回冷笑道,“当初你与袁粲等人密谋反叛之事,莫非你忘了不成?你能忘了,我可未能忘记啊!”

“当……当初……”黄回一听,惊得一身冷汗,支吾着无话可说。

“左右,现在是斩杀叛臣黄回的时候了,将他推出去斩了——”萧道成大叫道。

随即,黄回在东府殿前,被立即斩杀。

朝内既定,萧道成便开始考虑他自己的宏伟大业了。骠骑长史谢出素有青名,道成想将他引为心腹,借以参谋大事,为其张罗筹措。但是无奈,萧道成虽然多次召引,谢出都没有应召。太尉右长史王俭深知萧道成之意,于是,他主动上前打探,以便投其所好。

“自古以来,少有公平,功高而未能得赏者很多。当然,萧公功劳盖世,威望震天,在封赏上,皇帝也无以复加了啊!”王俭走到萧道成身边,轻声地对他说道,“然而,萧公难道就甘愿一直北面称臣受赏、受封吗?”“你休得胡言!”道成听了,大吃一惊,生怕此话被人听见,遂赶忙喝止道。

但是,同时,萧道成的脸上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承蒙将军青睐,因此,我愿意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请将军让我说完要说的话!”王俭接着固执地说道,“刘氏失德,倘若没有大将军您的支撑,则其大宋江山早就化为乌有了!因此,目前,将军应当义不容辞,挑起主宰国家的重担,倘若将军一再谦让,只怕会令众人失望,即使有一天您觉悟了,但机会却一去不复返了。到了那时候,将军不但大业无望,甚至……连身家性命也很难保全!”

“你……言之有理!然而,我今将如何进行?”见周围的人渐散,萧道成这才心悦诚服地说道,“也许还得慢慢谋划?”

“以公之名望,不能只做一朝的宰相,您应当首先请皇上对您格外加礼!”王俭接着谋划道,“如今朝中再无阻力了,只有褚公还可以与我们议事,在下愿意先与他商谈。”

“哦,不必!还是我本人先与他接触吧!”萧道成阻止道。

于是,萧道成亲自拜访褚渊,寒暄后就切人正题。

“昨夜,我梦见自己得了帝位。”道成试探地说道。

“现在,国内刚刚安定,在短期内将军的大事恐难办好,况且……吉梦也不能立刻应验,请将军慎重行事!”褚渊支吾道。

回来后,萧道成将褚渊的话转告给了王俭。

“褚渊尚未认清局势,请将军放心,在下一定为您设法,取得褚渊的支持。”王俭斩钉截铁地安慰道,“首先,在下要立即联络朝臣向皇上倡议,加封萧公您为太傅,令中书舍人起草诏书。”

“如此大事,还是应当先与褚公通气!”道成的亲信任假插嘴说。

“倘若褚公不愿,如何是好?”萧道成问。

“褚渊贪生怕死,又无多大的才能,大将军何必怕他?我这就去劝他,我相信,他不会不依的!”任假笑道。

任假转身去了褚渊府第,经过晓以利害的劝说,褚渊只得勉强同意了。

于是,诏书下来,萧道成被加封为太傅,奉命督管国内外各军事。并且,萧道成还兼任扬州牧,可佩剑上殿,人朝免参拜,等等。道成又假意地推辞了一番,才勉强接受了一两条。随后,宋主又封萧赜为领军将军,调任萧嶷为江州刺史,三子萧映为南兖州刺史,四子萧晃为豫州刺史。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萧家上下掌握了国中主要的军政大权。

后来,宋主刘准册立原光禄大夫谢庄孙女——漂骑长史谢出的侄女为皇后,接着,又重提加封萧道成,道成仍未接受。次年,宋主令江州刺史萧嶷督管荆、湘等八州军事,兼荆州刺史,调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道成想将谢出纳为心腹,遂推举他为左长史,然而谢出仍旧推辞了。萧道成对此很是郁闷,他只好改让王俭为长史,谢出为侍中。接着,宋主发出话来,准备赐给萧道成以九锡殊礼。

“萧公当不必推辞殊礼——”王俭受宠若惊,并向道成劝道。

“然而,‘三却三让’,乃是古之常礼,作为国家的主宰,我也不能忘了此礼啊!”道成对王俭说。

“此言有理,但是,那也只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王俭说,“倘若您再行推辞,岂不延缓了时日?”

萧道成听罢,默默地点了点头。

于是,接下来,王俭等人强迫宋主加封萧道成为齐公,晋升为相国,令他统领百官,辅助处理国事,赐九锡殊礼。萧道成只略谦让了一下就一概接受了。

这样,萧道成有了自己的小朝廷,遂封王俭为齐尚书右仆射,兼领吏部。

接着,宣州太守杨运长离职回京,萧道成派人趁机将他勒死,同时斩杀了临川王刘绰、武陵王刘赞,召回雍州刺史张敬儿,并封他为护军将军,任命他自己的孙儿萧长撤为黄门侍郎兼雍州刺史,长子萧赜为南豫州刺史兼副相国。

随后,王俭等人逼迫宋主刘准晋封萧道成为齐王,并加封给他十郡,加各种殊礼。接着,齐世子萧赜被改称为太子。

过了不久,在王俭等一群狐朋狗友的帮助下,刘宋的权臣萧道成决定逼迫宋主刘准禅位。此时,阴险狠毒的萧道成开始准备立即登基。

在禅让典礼上,宋主刘准畏首畏尾,躲躲闪闪,不敢露头,吓得躲藏在宫中。

“就要开始受禅大礼,宋主应当早来等候新主!”王俭向场中看了一眼,随即喊道。

“末将且去恭请宋主!”王敬则听罢,说道。

于是,王敬则只好率兵入宫寻找,但是,他找了半天也未能找着。

“莫非刘准已经死了?”王敬则此时暴跳如雷,开始在宫中大声咆哮。

王太后等人惊慌无比,只好带着宫女帮助寻觅,结果,她们从床底下拉出了幼主刘准,并将他交给了王敬则。可怜的幼主刘准满面涕泪,哭着不敢人轿。于是,王敬则将他强行塞进轿中,抬出宫门。

“你们今日就要杀朕吗?”刘准止住泪,伸头向王敬则问道。

“不会杀的,只是让你移宫别处——”王敬则不耐烦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