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101

第101章 陈庭歌舞没蒿莱(12)

“……好吧,既然你至死不悟,仍旧要与朕为敌下去,那么,也就怪不得为君者无情了!”陈叔宝听了傅综的话后,气得咬牙切齿,立即向左右下令道,“且将傅综推出去斩了!”

“昏君,昏君,你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傅综一面被侍卫拖拉着,一面还在叫喊,随即又耷下头来叹道,“唉,叹只叹……我陈国的江山社稷……”

于是,中书舍人傅综被侍卫带出去就地处斩了。江总、孔范等人却又兴味盎然地走向御榻来,向陈主阿谀奉承。

“众爱卿还有事要奏?”陈主兴高采烈,遂又转头问道。

“……然而,外藩方才上报,说是已经地震东南了……这莫非真有何不祥?”宫人袁大舍惶然走出来问道。

“……这会如何?莫非……”陈主也有些茫然地问众臣。

“地震乃是阳气震荡、万汇昭苏的吉兆啊,这正是说明我陈国之中必然大吉——”江总立刻走上来说道,“这岂有不吉之理?”

“此言太对了!前次,后梁的萧岩、萧献来投,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孔范也赶紧补充道。

“哦,这样很好!”陈主立刻高兴地说道,“朕君臣还是共同迎风把酒,一醉方休吧!”

“可以颁诏,大封归降的后梁将士。”张贵妃也笑嘻嘻地上来说道。

“啊,正是!”陈主一把将张贵妃抱到怀中笑道,倘若不是爱妃提醒,朕倒是忘了!现在应当立即开始举国庆贺,颁诏大赦。这也是近悦远来啊!朕要加封萧岩为平东将军、兼东扬州刺史;加封萧献为安东将军、吴州刺史。”

几天后,张贵妃得意洋洋地和孔贵嫔一起,率着几个侍女,向后宫而去,绕过灯火辉煌的未央殿,在御河桥边,他们迎面看到孔范和宫人袁大舍也笑逐颜开地朝这里边走来。

“张娘娘万福——”宫人袁大舍笑着向张贵妃躬身施礼道。

“娘娘洪福齐天——”孔范看到张贵妃,遂立即上前偷偷地将她后裙带扯了一下,然后笑容可掬地问候。

“哈哈……免礼!孔大人客气了,我们同是陛下的忠义之士!”张贵妃笑声如铃地答道。

“微臣岂能与娘娘相比?娘娘乃是万民的国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孔范又上来轻声地笑着献媚,“微臣今后还望娘娘在陛下面前多多给予美言呢!”

“孔将军是陛下的宠臣,势倾朝野,来日就要飞黄腾达,哀家还要有求于孔大将军呢!”张贵妃接着笑嘻嘻地向孔范说道。

“哦,娘娘此说,莫非真的有事要与微臣相商?”孔范听罢,觉得张贵妃的话中有话,忙向四周看了一下,遂停止了脚步,对张贵妃说,“微臣是陛下的奴才,自然会唯皇上和娘娘之命而是从。倘若娘娘有事,即请娘娘吩咐,微臣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哀家虽然万事如意,但也的确尚有……”张贵妃看了一下四周,欲说还休。

“娘娘是……”孔范望着张贵妃,轻声地问道。

“孔大人聪明才智盖世,难道说还要娘娘明言?”此时,孔贵嫔忍不住向孔范叫道。

“此事我也能略知一二!”站在一旁的袁大舍见此,忙插嘴说道,“是皇子之事吧?”

“哦,微臣明白了!是皇子立储之事吧?”孔范恍然大悟。

“正是此事,孔大人有何良策?”孔贵嫔与袁大舍对视了一下后,齐声问孔范,接着又说,“倘若此事办成,我们姐妹与孔大人都能攀龙附凤,前途无量啊!”

“是的,这……微臣知晓!”孔范慢慢地说道,接着,他又为难地低下了头,轻声说道,“依微臣看来,张娘娘洪福在上,加上陛下又钟情于娘娘母子,娘娘要想让陛下重新册立皇储,本是不难!不过……”

“不过什么?孔大人堂堂的朝廷权臣,竟也有办不了的事?”张贵妃见此,凤眼圆睁地质问孔范。

“陛下宠爱娘娘母子,改立储君本为易事。只是朝中王公大臣们都说:如今太子陈胤仍然一如既往,勤奋好学,在太学讲诵《孝经》,并且身体力行,时常探视母后,嘘寒问暖。而贤德的皇后也不断派人嘱咐太子,要他不忘努力向上。像这样的太子怎能废黜?”

“事在人为,孔大人不必犹豫!”此时,孔贵嫔大发雷霆道,“皇后和太子来往密切,我们正可以以此为借口,向陛下诬陷皇后和太子,说他们秘密往来,图谋不轨呀!”

“然而……又有谁人可以作证呢?”孔范抬头笑问道。

“我可作证——”孔贵嫔随口答道,“你堂堂一个男子汉,莫非还没有本膜的气概和胆量?”

“好好,一言为定!明天早朝,我就立即联络一批朝臣,向皇上呈递奏章,说皇后和太子秘密往来,图谋不轨,皇后是想谋害皇上,以便让太子早登大位!”孔范思索了一会后,斩钉截铁地答应道。

“孔贵嫔也与哀家一道,同时在宫中向皇上奏报!”张贵妃立刻笑道,“一旦陈深能够册立为储君,哀家将万分感激诸位——”

“祝愿贵妃之子陈深早册储君——”众人齐声说道,说罢分头行动去了。

张贵妃为了要让儿子陈深谋取皇储之位,竟与孔贵嫔串联在一起,多次诬陷皇后和太子,说他们秘密往来,共商抢班夺权之事,而且就将谋害皇帝。甚至孔范也跑来做证人,陈主陈叔宝得到内外两本奏章,他虽知道其中有诈,然而,由于他本来就对张贵妃母子格外宠爱,所以自然也就不想细究,并且毅然同意了众人废黜原来的太子陈胤的建议。

听说陈主要废立太子,尚书仆射袁宪极力反对。谏表援引古今,言辞切直,所列理由数十条。并且,他还敢于向提出废立太子大臣们义正词严地怒斥道:“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

然而,可惜陈主始终未听袁宪的忠言!

于是,仁义的储君陈胤,就这样轻易地遭到了废黜,被降为吴兴王,而张贵妃的儿子陈深竟然被改立成为陈国的太子了。

接下来,陈国国内怪象丛生。

开始时,暴雨成灾,郢州水黑,淮渚暴溢,大量的老鼠公然奔向河岸,想要渡江,河中死鼠无数;接着,东冶铸铁时,天上突然雷声大作,坠落下一个火球,弄得铁汁四濺,毁坏了民居;然后,临平湖的蔓草忽然大片死亡,水湖干涸。

凡此种种,都使陈廷朝野上下,十分惊诧,哗然之声遍及全国。陈主陈叔宝得知,也很忧虑。

“国中奇异频出,朕决定学习梁武帝,卖身佛寺,化作佛寺中的奴隶,是否能够化解噩运?”陈叔宝问。

“妾曾经得到神仙的嘱咐:陛下应当召集巫师在宫中祈求福祉,修筑大皇寺,并在寺中雕造七级浮屠。如此或可避免祸殃!”张贵妃更是以妖神之言,蛊惑人心。

陈主应允,但是结果,在大皇寺将竣工之际,却出现了一场大火,将它化为灰烬。

“苍天告警,微臣乞求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勤于国事,切勿终日荒淫,不理朝政——”大市令章华因多年不见驾临,郁闷地向陈主递上奏章,并且冲进大殿,直言相谏道。

“章华,你算什么?竟敢大逆不道,蔑视皇威?”陈主见了大怒,“莫非你忘了前车之鉴,忘了傅综之死了吗?””微臣怎么会忘?中书舍人傅综大人正是为了大陈的社稷而被昏君所杀了!“章华愤怒地说道,”微臣虽无傅大人的雄才大略,但也有一颗为国之心——”

“啊!章华恃才傲物,胆大妄为,出言不逊,应当立即斩首!”陈主听了章华之言,立刻愤怒地叫道。

于是,章华又应旨被斩。章华死后,朝中更加无人再敢劝谏了。因此,陈主日益荒淫,国力日益衰弱,军备日益荒废。

陈主一面将希望寄托在与杨隋通好的外交上,一面又不自量力地企图向隋示威。因此,他一面遣散骑常侍袁雅出使隋国,一面又派散骑常侍周罗侯,出兵峡口,侵隋峡州,企图侥幸取胜。

起初,隋主虽然自知国力充沛,目空一切,屯兵在北疆,但那时他并未决定立即南下,甚至还有与陈廷暂时和亲的计划,而在此时,隋主却得知陈军竟敢入侵隋国,他大怒,遂决定立即麾军南下,正式讨伐陈国了。

陈主陈叔宝得知隋朝大军已经决定南下,又急派散骑常侍许善心前往长安,向隋朝乞求修和。

来到隋都长安后,隋主杨坚得知许善心乃是一位忠君义士,于是,他派人对许以好言相劝,希望许善心能够留在隋国。在遭到许善心反对后,隋主只好将陈使许善心软禁在长安的客馆之中。

接着,隋主派人致书陈廷,细数陈叔宝罪恶二十条,将敕文印刷数万,发到各州郡。并在寿春设置了淮南行省,任杨广为行省尚书令,在太庙祭祀后,下令大军南征。

然后,隋主杨坚又任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令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出永安;并令荆州刺史刘仁恩出兵江陵,蕲州刺史王世积出兵寿春,庐州总管韩擒虎率兵出庐江,吴州总管贺若弼率兵出广陵。

隋主再授任左仆射高颍为晋王元帅府长史,实际上督管讨陈诸军事,命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参决军事。集中五十二万大军统由晋王杨广节度,麾兵南下。其时,隋军旌旗舟楫横亘数十里,兵马声震万重山。

七十九、隋军出,后主始惊愕

此时,随着隋主杨坚大军行进,高颍与郎中薛道衡趋兵来到临江,二人并骑,在马背上商谈军事。

“……这一次我隋军大队南下,江东是否能够一举取得?”高颍问薛道衡。

“此去我军必然成功!”薛道衡轻松地说道,“晋朝郭璞曾经预知:‘江东分王三百年后,将会与中国统一。’如今华夏分国的时间,恰好已经达到三百年了,这是可取的第一个原因;其第二个原因是:隋主恭敬勤俭,而陈叔宝荒淫骄奢;其第三个原因是:国家的安危,都是寄托在将相身上的,而陈朝以只会诗酒的江总为相,以只有匹夫之勇的萧摩诃、任蛮奴为大将,他们这样,自然难敌我军啊;其第四个原因是:我大隋有道,国势宏大,而南陈无德,国势又小,他们兵甲不过十万,却要驻守在‘西自巫峡,东至沧海’莽莽数千里的边疆国土上,其屯兵顾此失彼。有了上述这四个原因,我隋国大军席卷江东,就将指日可待了!大将军,你何必多疑呢?”

“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高颍欣喜地说道,“我已经知道成败可以预定了!从前,人们都说薛公有大才,今日看来,果真不假!你今日之言令在下叹服啊!”

说罢,他们兴高采烈,率兵策马继续前行。

惊悉隋军南下,陈主陈叔宝遂命令散骑常侍罗侯督率巴峡沿江各军,前往抵御。隋秦王杨俊屯兵汉口,节制上流。杨素率水师下三峡,打败了驻守在狼尾滩的陈将戚昕,而后秋毫无犯,继续督军东下,舳舻遮江,旌旗蔽日,声势浩大。

杨素容貌奇伟,端坐在大船之中,宛若天将,惊得沿途陈军都将他视为江神,望风披靡,于是,江滨各地纷纷告警。文书发到京都建康,而陈廷中书舍人施文庆、沈客卿等人为了粉饰太平,却将告急文书全部收扣了下来,不肯上报给陈主。

陈廷朝臣闻得隋军紧逼,前方军讯吃紧,慌忙向陈主陈叔宝献策抗敌。但是,陈主却偏听偏信施文庆、沈客卿等人的谎言,真的以为陈国安然无忧。朝臣中有人再劝时,陈主却不耐烦地摇手不听,让人们退出。

“众位爱卿,不必惊慌!”陈主慢慢地笑道,“金陵素钟王气,齐兵三次到来,周师再次侵袭,他们最终都被我们摧败而归。如今隋军又能有何作为?施文庆、沈客卿等人都认为隋军不能渡过长江天堑来犯朕的社稷呢!”

因此,陈主依然泰然,朝廷之中,依然歌舞升平如故,终日欢饮淫乐不停。

祯明三年正月初,日月昏沉,天低云暗。陈主上朝时,大雾弥漫,伸手莫辨五指,殿中漆黑一片。

陈主仍旧不以为奇怪,仍旧醉酒不休,荒淫无度。当日,陈廷依然如故,满朝纷乱,清谈诗酒,无事纠缠,退朝后,时间竟然已到日暮时分。

此时,陈主看到了从战场前方逃回来的施文庆,遂引他走进未央殿。

“施爱卿此来,前方战情尚好?”陈主方才坐下,就抬头问了一声。

“是的,一切尚好!”施文庆颤抖着双腿说,“但……微臣不愿再去前方!”

“……也好,卿要在京中任职?哦,朕任命爱卿为湘州刺史,不日上任去吧!”陈主漫不经心地说道,随即又坐上御座,向施文庆说,“嗬,‘今朝有酒今朝醉,岂管门外是与非’。现在,朕君臣还是喝酒听曲去吧!”“微臣遵旨,谢主隆恩——”施文庆感激地说道,随即也坐了下来。此时,张贵妃带着众妃嫔和往常一样,前来向陈主庆贺。接着,孔贵嫔、袁大舍也姗姗而来。陈主陈叔宝忙令乐坊重新奏唱《玉树后庭花》。于是,当下,陈庭的歌舞笙箫之音又起,众人开筵欢饮。张贵妃、孔贵嫔带着众妃嫔喝罢御酒,遂引领歌舞唱和,满庭依然热烈。听那《玉树后庭花》词道:

丽宇芳林对高阁,映户凝娇乍不进,妖姬脸似花含露,花开花落不长久,新装艳质本倾城。出帷含态笑相迎。玉树流光照后庭。落红满地归寂中!

此时,歌声似诉似泣,直唱得日暮月色又昏暗,声绕江南晓夜明。

陈主饮罢起身,走向歌舞池中,将正在歌舞的张贵妃、孔贵嫔等人左拥右抱,也跟随着场上的节拍转动,随着她们嬉笑着歌舞起来。

此时,堂上碗倾杯倒,已是一片狼藉;池中蝶飞燕起,更有数场风尘。

接下来,陈主歌罢再饮,灌得烂醉如泥,遂被侍者扶持,步人德教殿寝宫,拥着张贵妃、孔贵嫔颠鸾倒凤,翻云覆雨,接着又沉沉鼾睡过去。

东方发白,在台城陈主德教殿的寝宫上,晨雾缭绕。殿外兵马慌乱,从采石镇传来一封急报。

“启奏陛下,前方急报报道:隋朝将军贺若弼已经率兵从广陵渡江,韩擒虎已自横江夜渡采石,沿江郡城大多业已失守——”散骑常侍文奏摸黑踉跄进宫,走到陈主榻前,向陈主大叫起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