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100

第100章 陈庭歌舞没蒿莱(11)

“谢我主——”江总首先起身向陈主说道。

接着众人齐声欢呼,随即飞觞醉月,即夕联吟,彼此唱和,无限热烈。“哦,今日新阁初竣,国家吉祥,朕不仅要赏赐袁爱卿,还要重赏江、孔诸位爱卿啊!他们不辞劳苦、劳苦功高——”陈主又笑道。

“臣等彼此唱和,向陛下谢恩——”江总、孔范、袁大舍等人说着,逶迤进入舞池。

“……从今往后,众卿每次饮宴都要彼此唱和、共舞……”陈主接着笑道。

此时,江总、孔范、袁大舍等人起身谢恩后,两千慧女也随之进场。于是,全场欢声雷动,众臣与慧女们一齐唱舞《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新词。更深夜半,夜宴歌舞仍然不止。

“璧户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的曼词艳曲之音绕梁不息……

南陈醉生梦死。长此以往,南陈小朝廷的内忧外患更为加剧了。

陈主见朝内外混乱,也略显忧虑,遂与都官孔范商议平乱之事。

“如今……民怨沸然,莫非国中有事,外间屡有反叛之事。外藩的将士们能够处理好平叛的大事吗?”陈叔宝问孔范。

“微臣不才,然而,与朝内外的文武官员相比,臣还是略高一筹的。臣也算得上是个文武双全之人啊。至于……朝外藩地的那些将士……他们更不足挂齿!他们行伍出身,只不过一介武夫而已。他们没有远见卓识,陛下决不能指望他们处理国家大事!”孔范傲然地向陈主直言。

“好好好,朕的江山社稷将来就只能指望爱卿你了!”陈主点头称是,并说,“今后,王公大臣们只要有过失,朕就对他们严惩不贷,夺去他们的兵权,并将其部众交给你们掌控。”

“哈哈,陛下倘若能够如此,国家就无忧无虑了!”孔范大笑道。

“如今,北国……北周灭掉了北齐,周国的隋王又篡得了北周的社稷……北方已成隋朝的天下了,先帝大丧时,隋主杨坚曾经派人前来吊唁,你们对他们也不要太无礼貌了,或许北隋将会兴兵进犯我朝?”陈主忧郁地问。“陛下不必担心,隋国乃是北虏的一个小邦,迟早都要被微臣率兵消灭的——”孔范又信心百倍地向陈后主说道。

“哦,既然如此,朕也就放心了!”陈主听了,又一次点头称道,笑逐颜开。

七十八、隋杨兴,南陈渐衰落

不久,隋主杨坚扫荡了西北之后,已经一统了北方天下,国中只剩下南陈和后梁了。得知南陈皇帝陈叔宝昏庸力衰,隋主就准备兴兵南侵,无奈后梁此时竟敢前来寻衅,牵制了隋军的力量。于是,隋主经过朝议之后决定:分兵进击,首先消灭后梁,再率大军南下,以使后梁和南陈相继而亡。

当年,后梁主萧詧据守江陵,在北周的庇护下,苟延残喘,不久也因郁郁寡欢而病逝了。太子萧岿嗣位,虽经振兴,但也难有发展,最后嗣君萧琮即位,与隋反目成仇,后梁遂灭。此时,永嘉王萧庄也死在北齐。

至此,国中萧氏宗亲完全灭绝了。

然而,当初因当时后梁主萧岿仁义俭朴,深得民心,因此,虽然国小力弱,但是国家还算平安。

在当年隋王杨坚刚刚篡夺北周建立隋朝时,拥军数十万的北周大将军尉迟迥,曾经举兵发难造反,力图率军讨伐北隋杨坚,并且威胁后梁。为此,后梁主萧岿曾经召来谋臣柳庄商议对策。

“我朝廷并未怠慢尉迟迥,他依靠着自己所掌握的北周的力量举兵反隋,却要同时反对朕的梁朝,如今杨坚和尉迟迥互相争斗,朕应站在哪一边?朕后梁将如何应对此种局面?朕要迎合尉迟迥,出兵攻击北隋杨坚吗?”萧追问柳庄。

“陛下不可!”柳庄说,“凭我朝如今的实力,还是暂不与隋国为敌的好!”

“先生请细说理由。”梁主萧岿疑惑地说。

“目前隋王杨坚虽然拥有的军队力量还没有尉迟迥强大,但是,他身为北周的国戚、大丞相,长期把持着北周朝政,威慑朝野,甚至能够‘挟天子令诸侯’,这不是胸无大志的尉迟迥之流所能够战胜的!”柳庄慢慢地说道,“历史上,拥兵甚少的曹操所以能战胜强大的袁绍、袁术,其道理也正是在此!前次,杨坚曾经一举剿灭了赵王等国内的反叛势力,这就足以说明杨坚的老谋深算了!因此,微臣奉劝陛下要对隋朝友善!”

“啊,既然如此,朕就依先生的建议,暗中联络隋杨,投其所好,以求自保!”后梁之主萧岿下决心的说道。

不久,外藩传来了尉迟迥反叛隋朝,又兵败西疆的消息,梁主又心有余悸地召来柳庄,与之谈话。

“朕诚感先生的大德,倘若当初没有先生‘对隋朝友善’的主张,而是朕盲目地发兵进攻了杨隋,恐怕今日朕就已经和尉迟迥一起灭亡了!”梁主萧岿暗自庆幸地向柳庄说,“今日北隋杨坚业已稳居帝位,朕的梁朝将何以应对?”

“我朝当与隋国交好,派员前往隋国祝贺!”柳庄又说。

“朕将听从先生的计策,派人前去祝贺,并答应每年按时向隋朝进贡!”梁主说。

“如此说来,隋主暂时就不会兴兵讨伐我朝了!”柳庄信心十足地说。

“据说,隋主杨坚也将赐我朝以珍宝,并答应将迎娶朕的小女为其子晋王杨广做王妃。”接着,后梁主萧岿对柳庄说。

“是的,隋主对我主恩礼有加,还礼聘公主为其晋王杨广之妃,又打算废掉北周朝监护我梁国的江陵总管府,终于……他们能让陛下得到了统治所辖区域的全权。”柳庄说着,并向梁主躬身施礼道,“两国联姻,这样很好!”

接下来,梁朝的小公主北嫁了隋杨,成了晋王杨广的萧妃。此时,隋、梁欢天喜地,太平和睦。

然而,好事不长,天不从人愿。在隋朝开皇五年五月时,萧岿突然病故,嗣君萧琮不自量力,竟屡次企图发兵侵犯强隋,妄想侥幸取胜。

于是,次年,隋主杨坚恼羞成怒,与后梁反目成仇,并率兵伐梁。大兵压境之后,隋主起了灭梁之念,他征召萧琮来隋廷受审,并要剥夺梁主的镇藩之权。

江陵父老在悲送梁主萧琮到江边上船时,知道荆州大祸将至,于是哭声震天动地。

“我们的国君恐怕将一去不复返了!”父老们相对哭泣道。

“朕……今日西去,恐怕隋军就会东来,请皇叔、皇弟调军守好国土!”萧琮哭向叔父萧岩和弟弟萧献说道。

于是,众人挥泪而别,梁主率领群臣百官由荆州出发,乘船西去,一路北上,不久即到达长安。

在萧琮去后,隋廷立即派武乡公崔弘度率兵前去镇守江陵。隋兵到达都州时,萧献、萧岩害怕隋军进袭江陵,急忙向陈朝荆州刺史陈慧纪求救。陈慧纪赶到江陵后,萧献、萧岩随即率一万兵马投降了南陈。崔弘度势单力弱,招架不住陈、梁联军的进攻,随即惨败。

隋主得知失败的消息后,急忙命大将军高颍率兵去支援崔弘度。陈军见隋国大军压来,只得退缩撤军。于是,高颍进驻了江陵,并派将把守,自己回国报捷。隋主杨坚扣留了萧琮,封萧琼为莒国公,并将后梁江陵收入隋土,改为郡县。于是,后梁灭亡了。

后梁虽灭,后梁国的那位小公主——萧妃却仍然故事不断。后来,萧妃却随着晋王杨广登基称帝,成了隋国的萧皇后。结果,她竟在隋、唐年间,演绎了一场命运多舛、风云传奇的故事。

据有关文献记载,这萧皇后本来天生不凡:

她于后梁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在江陵城里。当时,本地有种习俗,认为凡是二月出生的孩子,就不应当向外张扬。

此女出身在帝王之家,因此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于是,梁主只得将她交由叔父萧岌抚养。后来萧岌夫妇相继过世,这位小公主又被送到舅父张轲家,由其舅张轲收养。

由于张轲家境贫寒,所以,她从小过的就是一种贫穷劳苦的生活。

有一天,城里来了一位有名的占卜高人,名叫袁天纲。舅父张轲遂请袁天纲代为小公主测算命运。袁天纲先生询问了公主的身世后,再将这个尚处在幼年时代的女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结果,他为这位小公主倾国倾城的绝世容貌所称奇。

“美哉,上天之花!”袁天纲看罢,大叫起来。

“先生以为小公主……她将来会……”张轲茫然地问袁天纲,“请直言细述!”

“哦,请你让我再仔细推算她的生辰八字!”袁天纲满面春风地笑道,并闭目掐算了半天,随即他睁大眼睛,欣喜地向众人说道,“此女命带桃花,将来……必然她要母仪天下!”

“果能如此?”张轲惊叹道。袁天纲信心百倍地点了点头。

接着,北隋与后梁联姻,于是,梁主将这位小公主送到隋国。

萧公主十三岁作了晋王妃,二十四岁就当上了隋帝杨广的皇后。不过,她只风风光光地过了十三四年光阴,因为不久隋炀帝就国破人亡了。

隋炀帝死后,她接着就被缢杀其夫的凶手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纳为偏房。

不久,农民义军首领窦建德杀死了宇文化及,又将她抢回,并将其接收为妾。

这时,北方突厥势力声势浩大,直逼中原,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的隋炀帝之妹——义成公主派使者来到窦建德处交涉,并前来迎接前皇后萧氏。窦建德畏于突厥可汗的势力,只好俯首将萧氏交出。于是,萧皇后又成了突厥可汗的侧妃。

接着,突厥老番王死了,由额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前皇后萧氏与义成公主姑嫂两人又同时被颉利可汗收纳到帐中,成为新主的妃嫔。

唐贞观四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打败了突厥,索回了萧氏。这时,萧皇后虽然已是四十八岁的半老徐娘,而唐太宗李世民只有三十三岁。但是,李世民见萧氏云髻高耸,雾鬓低垂,美眸流盼,仪态万千,不禁心旌摇曳,竟破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来迎娶她,并封她为萧昭容……

后来,萧昭容在唐宫内苑度过了十八年。六十七岁时,萧昭容才溘然长逝,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

再说,杨隋灭了后梁之后,隋军便可一意南下讨伐陈国了。为此,隋主杨坚向高颍询问灭陈之计。

“爱卿以为,灭陈应当注意什么?”杨坚问高颍。

“攻陈应当注重季节!”高颍向杨坚说道。

“请详尽说来!”隋主令道。

“江北天寒,江南天暖。”高颍说,“倘若我军在南陈的收获季节向他们炫耀兵马,扬言要攻击陈国,他们必定要屯兵守御,旷废农时。而一旦他们真的处于严戒状态之后,我军应随即收兵北去,以便保存实力。如此三番五次之后,陈军必定疲乏,进而会以为我军只是虚张声势,并不会真正袭击南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放松警惕,身心倦怠。到那时,倘若陈国的粮草又断,我军便可直指建康,一鼓作气击败南陈了!”

“‘疲军、怠军之计’,爱卿之计很好!”隋主笑道,接着又问,“那么,如何才能断绝南陈的后备粮草呢?”

“江南房屋大多是茅木所筑,他们少有储粮地窖,我军可以秘密派人顺风纵火,即可烧毁其粮草,其粮草一毁,兵马缺粮少草,就更不是我军的对手了!”高颍说道。

“此计非常妙!”隋主杨坚大声赞叹道,“朕就将按此计行动——””启奏陛下,陈朝已经收纳了萧献、萧岩等后梁的降将!“此时,有军士进殿报道,”陈军扬言,有长江阻隔,隋军不能南渡,攻击江南!”“岂有此理,陈国竟是如此鼠目寸光,朕立即发兵攻陈——”隋主杨坚大声叫道,“立刻发兵!”

“我军渡江作战?”部将们问道。

“当然!”隋主道,“朕身为百姓父母,岂能因为有了一条小河的阻挡,就不去拯救江南受难的子民了?”

“既然陛下欲战,微臣愿做先锋,恳请率军前行!”高颍奏道,“不过,此次进军,是否还要秘密进行?”

“爱卿可以协助晋王,和晋王一起讨伐南陈!”隋主答应道,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说,“如今伐陈,再不必秘密行动了!朕将要替天行道,必获大胜!诸位可以随意将船桨丢人水中,任它东下,以便造就声势,来恐吓陈廷。朕以为陈廷也已经无法应对我隋朝大军的了!”

说罢,隋廷招兵买马,军民打造舟舰,齐心协力备战,满城风雨,声势浩大。而且,隋主还大张旗鼓地向朝野颁诏声明:

“陈朝倘若知道改过自新,朕就不会立即讨伐陈朝,否则朕将向南陈兴师问罪——”

正在隋主摩拳擦掌、即将挥军南下的危急之际,在陈朝宫中,却仍旧是朝朝楚馆,夜夜秦楼。陈主陈叔宝仍旧深居高阁,终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两耳不闻朝中朝外诸大事。

至德五年元旦,陈廷陈叔宝君臣又在未央殿中,寻欢作乐,终日饮宴和歌舞。

“启奏陛下,如今,北方隋国大军压境,我陈国垂危!”见陈主仍然一如既往地欢宴,中书舍人傅综忍不住,再次向陈主劝谏道。

“国中歌舞升平,傅综你为何总是要危言耸听?”陈主不耐烦地问。

“国中并非歌舞升平,隋主摩拳擦掌,就要挥军南来——”傅综急切地向陈主叫道,“天有不测风云,陛下应当自我收敛!”

“如今天下太平,有何不测?老匹夫一再搅扰御宴,让朕烦恼扫兴,罪不容赦!”陈叔宝听罢大怒道。

“启奏陛下,如今天下祥瑞,山人已经报道:甘露降,灵芝生。这乃是吉祥之兆啊!”此时,江总、孔范齐声地向陈主奏报道。

“哈哈,既然如此,今日应当立即下诏,改元祯明!江总、孔范二位爱卿都应当得到重赏——”陈主陈叔宝听后大喜,立即说道。

“谢主隆恩!”江总、孔范听罢,双双开口谢恩。

“天下祥瑞,傅综你听见了?”陈叔宝回头看了一下傅综,并问,“傅综,你还有何话可说的?”

“大陈社稷危在旦夕!忠臣死谏,倘若微臣今日仍旧不向陛下死谏,那么我大陈之国,就将不国了!对此,微臣傅综岂能漠然视之?”傅综更加焦急地喊起来,并且走向御榻前叫道,“忠臣老将毛喜都早被陛下误杀了,微臣今日虽死何惜?即使陛下今日杀了微臣,微臣也要直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