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2176900000054

第54章 潘石屹:根正苗红的“万通系小弟”

小潘,你有现在的成功,得感谢三个人。哪三个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我,一个是张欣(潘石屹的夫人)。

——冯仑对潘石屹说的话

冯仑所说的“小潘”就是如今在中国房地产界大名鼎鼎的潘石屹,SOHO中国的老板。冯仑之所以称潘石屹为“小潘”,是因为潘石屹是当年跟着冯仑一起创业,开创万通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是根正苗红的“万通系小弟”。

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天水的一个农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河北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在国家机关工作期间,潘石屹很受领导重视,但他本人对已有的生活并不满意,总想作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三年后,年仅24岁的潘石屹进入深圳和海南的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潘石屹闯出了一些成绩,也陆续认识了冯仑、易小迪等其他的“万通君子”,和他们共同创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这家公司是万通的前身。

1993年,潘石屹拿着海南万通的一笔不多的资金来到北京,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在邓智仁的帮助下,潘石屹在北京陆续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其中包括万通新世纪广场、万通理想世界(即新城国际)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楼等。

在“万通六君子”因发展策略不同而导致“分家”后,潘石屹和妻子张欣于1995年创立了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SOHO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先后开发了SO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建外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等一系列房地产项目。

如今,潘石屹已经是中国房地产界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先后被评为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人士,多次担任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的主讲人。SOHO中国有限公司自2007年10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后表现抢眼,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年报显示,营业额较前一年翻了三倍,纯利润上升477%。

现在的潘石屹堪称中国房地产业的“大鳄”,很多人都好奇他是如何由一个“生自穷山恶水的农家娃”转变成中国最知名的房地产商人的。这个过程固然艰难,岂能是几句话就说清楚的。但冯仑却认为,是三个人造就了潘石屹的成功。这三个人是邓小平、张欣和冯仑本人。那么,冯仑何以如此理解潘石屹,他们二人是什么关系呢?

冯仑比潘石屹大四岁,因此他总是像大哥那样对待潘石屹,称呼他为“小潘”。根据冯仑的描述,当时他并不认识潘石屹,只是“六君子”里的王启富和易小迪两人与潘石屹有业务往来,在他们的介绍下,冯仑才认识了潘石屹,形成了后来名扬“江湖”的“万通六君子”。

在1991年6月六人联合创立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时,潘石屹资历尚浅,并没有担任很高的职务,但却执掌了财政大权,做了财务中心的主管。当时,大家共同推选有经商经验的王功权牵头,于是王功权担任了法人代表和总经理,冯仑、刘军担任副董事长,王启富担任办公室主任,易小迪担任总经理助理。

在冯仑和潘石屹功成名就之后,有人对他们一起创业时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评价:在万通的创业过程中,冯仑和潘石屹的合作堪称天作之合,他们二人缺一不可。冯仑代表了中国传统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精粹,而在潘石屹身上则体现了商业文化的创造力、过人的精明和富有效率的执行能力。没有冯仑,潘石屹无法在创业初期获得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必需的稀缺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没有潘石屹,冯仑无法在海南万通赚得第一桶金后迅速把北京房地产市场搅得风生水起。

的确如此,冯仑和潘石屹不仅是事业上能紧密配合的合作伙伴,在日常生活中也像江湖兄弟一样,有苦同吃。在创立北京万通的最初三年里,冯仑和潘石屹一起在北京保利大厦吃住,直到1995年彻底分家。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六君子”分家的主要原因居然是冯仑和潘石屹这两个“天作之合”、“缺一不可”的兄弟之间的意见分歧。其实说起来,这些分歧也是工作方面的:在万通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上,“小弟”潘石屹与“老大哥”冯仑意见不统一,而且差异很大,最终,在1995年时,潘石屹宣布离开万通。“万通六君子”从此分崩离析,各奔前程。

在谈到离开万通的原因时,潘石屹基本上是直言不讳,他说:“最后导致分手(即离开万通)的原因(也是我跟冯仑的最大分歧),是是否收购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我认为绝对不能收购,而冯仑非常喜欢搞金融。”

而冯仑在提到这些事情时,说得就很含蓄,就好像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两个兄弟分别在两线作战一样。他说:

因为大家对下一步怎么走都没有底。他(潘石屹)执意要往东走,(认为那样)就可以活下来。我说往西走,可以突围。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兵分两路。

这个“兵分两路”说得很好,体现出了“老大哥”与“小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实情也是如此,当年“万通六君子”的兄弟之情还是很重的。冯仑是“老大哥”,而且他待人谦和,也的确像个兄长。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里,对几位兄弟有很重的感情,他希望在别人眼里,自己真的是他们的兄长,他们能尊重他一些。然而情况并不是这样,与他性格反差很大的潘石屹却认为,在上班时间和工作上,冯仑是“老大哥”,有着绝对的权威,但工作之外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能彼此影响和干涉个人生活。由此可见,潘石屹和冯仑的分歧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存在于很多方面。

潘石屹离开万通后,随即与妻子张欣一起创立了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在此前后,冯仑与潘石屹见了一次面。根据冯仑的描述,在那次见面时,他对潘石屹说,为了体现他的正确性,要骂潘石屹三个月。这件事虽然不好听,但也无可厚非,因为潘石屹的离开的确给万通的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冯仑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要骂你三个月,骂完之后就说你的好话。你是总经理,你走了,带上几个人走,我要是不骂你,我的正确性在哪儿?这里(万通)就没法管了。我继续管理万通总得有一个合法的正确依据吧?所以我要骂你三个月。

如果把冯仑宣称的“骂潘石屹三个月”理解为冯仑对潘石屹的报复那就错了。事实上,冯仑对于潘石屹离开万通以后的处境还是很关心的,而且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首先,对于万通取得的成功,冯仑明确表示可以统统记到潘石屹的头上,这对于潘石屹再次创业是很有帮助的。其次,冯仑认为“万通是一个品牌,还值点钱”,因此允许潘石屹继续以“万通”的名义做生意。潘石屹有没有把万通的成绩记在自己头上就不得而知了,但他在当时就谢绝了继续使用“万通”招牌的提议,因为他已经注册了“红石”。

也许潘石屹的“不领情”让冯仑多少有些恼火,因为这似乎说明潘石屹已经看淡了当年的兄弟情义。情况也许并不是这样,因为潘石屹的另一句话足矣让冯仑感动。潘石屹说“不管怎么变,人家还把我算作万通系的人”。这就是说,潘石屹认为,他始终都受冯仑和万通的影响。

总的来说,冯仑对潘石屹是有感情的,潘石屹对冯仑也是有感情的。在提到冯仑时,潘石屹也承认,冯仑确实是他创业的“领路人”,教会了他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