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05

第5章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过多次特大的洪水。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田地,还淹死了许多人。为了解除群众的疾苦,尧帝命令一个叫鲧的部落首领率众治水。鲧不懂得疏通河道的重要性,采取的是筑坝挡水的办法,结果治水九年,弄得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尧派舜去检查鲧的治水工作。舜看到鲧对洪水毫无办法,就把他罢免了,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接受了治水的任务.感到要疏导洪水.首先必须对地形地势有所了解,从而寻找河源和可以泄导洪水的地方。于是,禹带着一批忠诚的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去勘察地势,以便探明河道,引水下流。禹结婚后只在家待了四天,便忙着治水去了。后来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启。这是禹留下的名字。启,就是启行,是纪念他们婚后几天,禹为了平治洪水登程上路的意思。

禹在治水十三年中,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一看。第一次,禹带人修渠路过自己的家门,儿子刚刚呱呱坠地,他多么想进去看看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啊!可又一想,前边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办,就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禹第二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能够叫爸爸了,妻子看到他疲惫的模样,心疼地让他回家休息一下,禹对妻子说:“不行啊,洪水还没有治完,被围困在高地、山顶的人们.生命还在受着威胁,救人要紧啊!”说完,禹接过孩子亲了亲,又安慰了妻子几句话,便又大步向前走去了。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已经十多岁的儿子跑过来叫爸爸,使劲把他往家里拉。禹爱怜地摸摸儿子的头,叫儿子告诉妈妈,治水的工作很忙,没有空回家,又匆忙地离开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传遍了各地,人们听了,非常受感动,治水的信心更足了。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人们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从湖里流到河里,然后流入大海,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公开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舜的继承人。

大禹死后,夏部落的贵族便拥戴禹的儿子启作为首领。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朝,因此历史上称禹为夏禹或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