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32

第32章 万里长城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战国时代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他们吃牛羊肉,喝牛羊马奶,穿着羊皮衣,住毡制的帐篷,善于骑马射箭,性格强悍。

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单于经常带着匈奴骑兵向南骚扰,抢劫粮食和其他财物。战国时期,和匈奴邻近的燕、赵、秦三国都受到过匈奴的骚扰。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阻挡匈奴人南侵,三个国家都在和匈奴交界的北边修筑了又高又厚的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原的过程中,匈奴趁着燕、赵衰落的机会,逐渐占领了黄河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了保障北方边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区,并且在那里设置了四十四个县。为了加强北部边防,秦始皇决定把原先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秦始皇下令征集了几十万民工,叫他们开山采石,建窑烧砖,先加固旧有的长城;又造了不少新的城墙,修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蜿蜒在秦朝和匈奴交界的地方,阻挡了匈奴人南下的去路,保障了汉族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修筑长城是异常浩大的工程,当时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低,工匠们劳动十分艰苦,许多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汗,惨死在长城脚下。修筑万里长城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劳役太重,死人太多,所以人民怨声载道。至于秦始皇以后为了享乐而大兴土木,则更加遭到老百姓的反对。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决定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兴建阿房宫。阿房宫规模庞大,覆压三百余里,共有七百多所宫殿,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房屋栉次鳞比,远远望去,像蜂窝一样稠密。阿房宫建成以后,秦始皇把从六国抢来的美女和金银珠宝,都分别贮藏在各个宫殿里面。

秦始皇又选中骊山北麓的地方,在那里为自己修了一座深五十丈,周围约五里的巨大坟墓。墓室里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用来象征天体;用水银制成江河大海,用来象征地面。为了防止有人盗墓掘宝,秦始皇命令工匠在坟墓里装置了许多机弩。

1974牟-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东侧陆续发掘出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出土的陶俑、陶马阵势浩大,雄伟壮观,制作细致,形象逼真,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为研究秦代的军事装备和军队编列等,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秦始皇修骊山墓,一共征用了七十多万民工,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物资,使劳动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剥削,担负着繁重的劳役。这种荒唐淫逸的行为,引起了老百姓的强烈怨愤和激烈反对。秦始皇死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