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28

第28章 负荆请罪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使者约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赵王怕像当年的楚怀王一样被软禁,表示不敢去,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既被动,又会被秦王看不起。因此,赵惠文王决定前往。他准备让蔺相如跟从,让廉颇在国内辅佐太子。平原君赵胜说:“应当带上五千精兵作为随从,再把大队人马驻扎在三十里外,作为接应。”赵王就命大将李牧带上五千精兵跟随,叫平原君带上几十万大军随后接应。

渑池之会上,赵王与秦王一边喝酒,一边谈论天下大事,似乎很投机。酒酣耳热之际,秦王借酒遮脸,请赵王为自己鼓瑟。赵王没法推辞,只得忍气吞声地弹了一下瑟。秦王立刻让史官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见秦王有意侮辱国君,立即端着一个瓦盆,走到秦王面前说:‘我听说大王善于击缶,请为我们赵王击一次缶。”秦王立刻震怒,不去理会他。蔺相如大声说:“大王的军队虽多,在这里却派不上用场,我可以立刻让大王血溅五步。”秦王只好击了一下缶。蔺相如立命赵国史官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大臣挑衅说:“请赵王割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针锋相对地说:“请秦王割咸阳城为赵王祝寿。”

宴会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虽然秦国时时发起进攻,但蔺相如机智灵巧,毫不退让,秦国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同时,秦国得到密报,赵国已在边境上集结了大军,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就未敢轻举妄动。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保全了赵国的尊严,赵王拜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大将军廉颇很不满意,到处对人说:“我身为赵将,有攻城掠地之大功,蔺相如只凭口舌之利,而位居我上,日后如果碰见了他,我必要当面侮辱他。”

蔺相如闻言十分忍让,驾车出门时,如果远远看见廉颇的车,就绕道而行。时间一久,蔺相如的门客从人都觉得太窝囊,忍受不了。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投奔您,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如今,您这样懦弱胆小,连我们都感到羞耻,还不如让我们回家算了。”

蔺相如笑问众人说:“各位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厉害?”众人都奇怪地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又说:“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朝廷上当众责骂他,又怎么会惧怕廉将军呢?只是我考虑到,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赵人同心协力;如果我们两人不和,就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所以这样做,都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啊!”

人们把这些话学给廉颇听。廉颇幡然醒悟,既感动又惭愧。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廉颇按照古人最隆重的仪式,光着脊梁,背着荆杖,跪在蔺相如门前请罪,蔺相如也很感动,亲自扶他起来。从此,两人更加相互理解尊重,结成了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