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21

第21章 三家分晋

春秋以后,各国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想方设法去侵占别国的土地,削弱别国的实力,相互之间钩心斗角,战争连绵不断,史称“战国时代”。战国时期有七个较强的国家,即齐、楚、燕、韩、赵、魏、秦,被称为“战国七雄”。

晋出公在位时大权旁落,晋国由六家有名的卿大夫统治,他们是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历史上把这六家称为“六卿”。

公元前455年,智氏联合赵氏、韩氏、魏氏,灭了范氏和中行氏。从此,晋国由六卿专政变为四家掌权,这四家是智伯瑶、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

智伯瑶野心勃勃,一心想自己当国君。他害怕另外三家不服,就想出了一个削弱三家力量的办法。他以增强晋国防御力量为由,要四家各献出一百里土地,作为收取赋税、扩大军事开支的费用。

韩康子和魏桓子害怕智伯瑶的权势,都按数献出了土地,唯独赵家拒绝交出土地。智伯瑶就联合韩魏两家去攻打赵家,许愿胜利以后,赵家的地方由三家平分。

赵襄子见三家联手,不敢硬拼,退守到晋阳。三家兵马把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但赵军武器精良,粮草充足,晋阳久攻不下。智伯瑶见城北的晋水河水流湍急,受到启发,命令筑坝蓄水,想把晋阳全城淹没。大水淹进晋阳城之后,赵裹子非常忧愁,同大臣们商议解救的办法。大臣张孟谈提议将韩、魏两家争取过来,共同抗智。赵襄子同意了。

韩魏两家本来就对智伯瑶存有戒心,又见赵使来说,反复考虑后终于决定和赵家联合起来对付智伯瑶。一天夜里,韩魏两家派人扒开了靠智家的堤坝,大水涌进了智家的营寨。韩魏赵三家趁机杀了进来。智军大败,智伯瑶死于乱刀之下。

从此,晋国的大权就掌握在赵、魏、韩这三家手里,史称“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家虽然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但在名分上仍是“卿”,要想当上诸侯,还必须得到周天子的任命。公元前430年,赵、魏、韩各派自己的代表去朝见周天子讨封。威烈王见木已成舟,就封三家为侯。从此,赵、魏、韩正式成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同时,其他各国的奴隶制度也在逐步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在各国夺取了政权。我国历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