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五千年(上)
21751700000014

第14章 重耳流亡

接替齐桓公称霸的是晋文公。晋文公名字叫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最宠爱的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且要阴谋杀害比奚齐年长的公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只得分别逃到国外去避难。

晋献公死后,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于公元前650年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惠公。重耳逃离晋国以后,在狄国避难十二年,晋国有才能的人,像狐毛、狐、赵衰、介子推等人都跟随他。为了躲避仇杀,重耳一行流亡到齐国。

齐桓公对他们招待十分周到,还把本家的一个美女齐姜嫁给重耳做夫人。重耳非常感激,更加敬佩齐桓公。他们在齐国一住就是七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了,齐国的五个公子争夺君位,国势渐渐衰落下来。跟随重耳的几个人商量要离开齐国。

可是,重耳迷恋眼前的安逸生活,整天厮守着齐姜,再也不想离开齐国了。狐毛等人无奈,便想以请重耳打猎为由,将他强行带离齐国。他们的计划被齐姜知道了。齐姜深明大义,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帮助他们将重耳灌醉。于是狐偃等人七手八脚地把重耳抬上车,连夜出城。他们一气跑了五六十里,才放慢了脚步。这时候正值雄鸡啼晓,东方发白。重耳翻了翻身,感到摇晃得厉害,睁开眼一看,才知道自己是睡在车上。事到如今,重耳也无可奈何,只好和大家一起上路。

重耳一行人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非常隆重地欢迎重耳,用招待国君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重耳越恭敬,重耳表现得越谦逊。有一天,楚成王问重耳:“公子如果回到晋国,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一定和楚国和睦相处;将来万一两国打起仗来,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来报答您的恩情。”古时候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后退九十里。楚成王见重耳身居困境仍胸怀大志,而且气魄非凡,便更器重他了。

这时候,秦穆公正各处打听重耳的消息,听说他在楚国,马上派人去接。重耳便告别了楚国,带着一行人向秦国奔去。公元前636年,秦国大军护送重耳渡过黄河,收复了晋国。晋国的文武大臣拥立重耳为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从四十三岁起逃难,到即位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使重耳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政治才干。重耳当了国君以后,注意整顿国内政治,发展生产,安定人心,晋国很快就强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