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21730000000027

第27章 大型现代音乐剧《中秋月》在吴演出

高国通

弘扬我国军民1998年抗洪精神的大型现代音乐剧《中秋月》,元月23日晚在吴忠影剧院上演。这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军区政治部、自治区文化厅联合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1998年已经过去,但抗洪抢险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仍历历在目。为进一步弘扬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军区政治部、自治区文化厅组织编排了这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再现抗洪精神的大型现代音乐剧《中秋月》。在银川首演时,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等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该剧主要情节是:双目失明的马大妈盼望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回家于中秋节完婚。突然接到儿子马建军为抢救洪水中的儿童英勇献身的消息。还未过门就来到马家照顾体弱多病的马大妈,帮助其料理农活家务的纳月芳怕老人受刺激、强忍悲痛,瞒住了马大妈。不明真相的马大妈把前来慰问采访的县人武部干事王少华错认成儿子马建军,并催其与纳月芳完婚。为慰藉烈士忠魂,承其遗志,王少华、纳月芳都认马大妈为亲妈,甘愿照顾其后半生。

该剧情节感人,演员真情演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这出由宁夏歌舞团演出的大型现代音乐剧在编排时得到吴忠市暨青铜峡市人民政府的大力协助和支持。杨永山市长还参与了该剧的策划工作。

原载《吴忠日报》

一部弘扬主旋律的颂歌/恒力

大型现代音乐剧《中秋月》于近日在吴忠影剧院演出,笔者有幸前往观看,看后总觉得心情难以平静,情已尽而意未了。

首先,音乐剧《中秋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弘扬主旋律,高唱军民团结抗洪曲。众所周知,去年夏天发生在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使这些地区遭受了空前浩劫,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抗洪抢险,牵动亿万军民及中央领导的心。许多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群众在抗洪抢险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斗转星移,岁月前行。如今虽说洪水退了,但“抗洪精神”却已成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所强调的时代精神。《中秋月》正是以抗洪精神为贯穿线,从侧面展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所关切的这一头等大事。因此,可以说《中秋月》的创作与演出,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颂歌。

其次,《中秋月》在故事情节的铺排上,冲突不断,层层推进,高潮迭起。全剧长达1小时40分钟,但是情节生动,扣人心弦。不看不会知道这剧好在哪里,一看就能被吸引住。笔者看戏时,发现观众聚精会神,整个剧场十分安静。剧中对主要人物做了定型设计:大妈自儿子参军之后,孤身一人,与未过门的儿媳月芳相依为命,大妈还患有白内障眼病和心脏病。武装部干事少华与烈士建军被战友视为孪生兄弟,不仅长得像,而且谈话的声音更像。为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合理的基础,《中秋月》围绕着大妈盼子、认子、寻子、教子、舍子展开戏剧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三,剧中唱词运用比兴手法,很美。比如主题歌《月亮,妈妈》,含蓄地喻示大妈、月芳像月亮一样美好纯洁的心灵。姑且抄录如下,以飨读者:“月光如水,月色如纱,丝丝缕缕,在心中牵挂。我是月之流光,月是我的妈妈。多少回忆,多少甜蜜,编织成美丽的童话。哦,妈妈,月亮,月亮,妈妈,你那温柔的情怀,化作银辉,洒向中华。”

还有一场梦幻中的对唱,以星星和月亮暗喻烈士和月芳,都是惟妙惟肖,绘声绘形,很能给观众以想象的天地。

原载《吴忠日报》